铺设便线施工项目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893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铺设便线施工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铺设便线施工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铺设便线施工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铺设便线施工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铺设便线施工项目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铺设便线施工项目设计方案.docx

《铺设便线施工项目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铺设便线施工项目设计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铺设便线施工项目设计方案.docx

铺设便线施工项目设计方案

铺设便线施工项目设计方案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1编制依据

(1)国家、铁道部颁布的现行《设计规》、《施工规》、《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铁路施工技术安全规则》、《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及其它相关文件。

(2)我单位拥有的铺轨、铺岔的施工技术及管理经验。

(3)我单位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1.2编制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强化管理,过程控制”的方针;

(2)根据工程特点及整体施工方案;

(3)科学合理,经济适用;

二、工程概况

2.1主要工况:

车站改扩建工程普速场改造主要包括改建阳安正线(GK115+100~GK119+200)、改建水泥厂专线、改建粮库专线和改建油库专线;根据设计文件,除东(GK119+953)、西(GK115+345)以及改建油库专用线(GYK0+360)涉及既有线拨接施工外,其余均为临近既有线(防护栅栏以外)施工。

2.2路料运输数量:

改建阳安正线为无缝线路,新铺设长度3.37km,采用100m长无孔新轨;新建5条到发线及其它专用线的铺设总长度为8.295km,其中站可拆除1.878km的50kg/m的再用轨,其余均采用60kg/m的利旧轨,由铁路局调拨运至站;普速场铺设道碴共28425m³,混凝土宽枕3009根,Ⅲ型枕5502根,新Ⅱ型枕10106根。

新铺道岔21组,其中50kg/m、1/12道岔11组,1/9道岔3组;60kg/m、1/12道岔7组。

2.3根据普速场的地理位置,以上数量庞大的路料无法直接运至施工现场,为普速场的轨道施工平添很大困难,为使所需路料到达站后能够顺利、安全、迅速的得以卸车、存放,铺设一条工程线已显的尤为重要。

三、工程线设计方案

对站进行实地考察后,综合考虑确保既有线行车安全、经济成本、工期计划及是否具有便于施工等因素,最后选定由既有线25#岔岔尾(已拆除的7、8股道位置)引铺一条250m长的工程线至新建普速场路基旁。

3.1线路设计方案

从位于既有线K117+807.9的25#岔(工程线里程BK0+000)的岔后铺设6.5m短轨,然后设置一对绝缘接头(BK0+xxx),之后铺设48.352m的直线段L1(BK0+071.06~+119.412),接圆曲线BJD1(R=600,l=0,L=50.688,9°5′41″),然后铺设100.96m的直线段L2(BK0+170.25~+271.208)。

铺设完成后,工程线与既有线6道线间距为15.3m。

3.2线路标准

该工程线按次要站线标准铺设,比照专用线管理。

牵引种类

机车类型

机车牵引力

线路有效长度

限制坡度

闭塞方式

限速

DF7C

308KN

180m

2‰

人工闭塞

5km/h

3.3轨道工程标准

钢轨

轨枕

道床

轨道高度(m)

类型(kg/m)

数量(m)

类型

数量(根/km)

顶宽(m)

边坡

材料

厚度(m)

钢筋混凝土枕

50

25

Ⅱ型

1440

2.9

1:

1.5

碎石

0.2

0.58

3.4工程数量

(1)铺设25m长50Kg/m利旧轨18根,12.5m长50Kg/m利旧轨2根,6.5m长50Kg/m利旧轨4根。

(2)Ⅱ型砼枕1440根/km,360根。

(3)弹条Ⅰ型扣配件1440套。

(4)绝缘夹板2副,普通夹板22副。

(5)二级道碴400m³。

四、工程线施工方案

4.1线路施工方案

4.1.1对工程线处部分既有路基(K117+523~K117+652)进行修整碾压,于K117+652处修建施工便门(3×2.5m×2)一个。

4.1.2点要点施工。

对站6道线路分两次封锁,每次封锁2小时。

(1)第1次要点,保持既有25#岔处于钉固状态,在相关设备管理单位的配合下,对临近既有线6道的工程线线路(BK0+021.06~BK0+071.06)进行铺碴、铺枕施工。

(2)第2次要点,保持既有25#岔处于钉固状态,在相关设备管理单位的配合下,对临近既有线6道的工程线线路(BK0+021.06~BK0+071.06)进行铺轨、整道等施工。

该段线路施工与既有6道最大线间距为6m。

3、点外施工。

在工务的配合下,点外对剩余工程线线路(BK0+071.06~BK0+271.208)进行铺碴、铺枕、铺轨、整道等施工作业。

4.2隔离设施方案

4.2.1轨道电路隔离

既有线与工程线连接的接头,按规定设置为绝缘接头联结;见平面图。

4.2.2轨道物理隔离

(1)在工程线与既有6道的线间距为5.5m的位置(距离绝缘接头5m)设置警冲标一个。

(2)工程线的起端设置停车标记、脱轨器(开向远离营业线的一侧),并在轨道上垂直线路的方向捆绑木枕。

(3)工程线的末端设置车挡以及停车标记。

(4)机车处于工程线上时,做好车辆的防溜装置。

(5)除调车作业外,25#岔始终保持开向直股(6道)并保持锁定钉固状态。

(6)于K117+652处做施工便门一个,与既有线外部隔离。

4.3线路验收

(1)工程线铺设完成后,经工务部门检查验收,达到取送车条件,开通工程线,工程线列车运行速度不得高于5公里/小时。

(2)点请车务、工务配合对25#道岔撤除锁定、拆除钉固,手摇道岔至反位,请工务检查25#岔反位密贴等道岔的功能情况,满足使用条件后,对25#道岔锁定、钉固。

(3)工程线日常管理和养护维修由施工单位负责。

4.5车站路料运输组织

(1)路料运输车到达车站后,由工务、电务提前对该工程线进行检查,确认满足机车进入的条件后,在车站运统-46上进行登记调车作业后,利用车站调车机车(燃)推送进入工程线。

(2)在机车进入工程线之前,由车务部门组织,工务、电务及车务等单位现场共同确认后,由车务对25#道岔撤除锁定并由工务拆除钉固,然后由车务通过手摇道岔的方式将25#道岔开通至工程线方向,同时由施工单位撤除工程线起端的隔离装置,然后再送入车辆。

(3)车辆进入工程线后,由车务作业人员监护,按施工单位指定的位置将车辆停稳,车务做好车辆防溜措施后,调车机车方可摘钩退出工程线,再由车务利用手摇道岔的方式将25#道岔恢复原位,由车务对25#道岔锁定并由工务进行钉固。

(4)车辆做好防溜设施后,施工单位禁止移动车辆。

(5)卸车完成后,施工单位通知车站,车站作业人员检查车辆卸车及清道情况,由车务部门组织,工务、电务及车务等单位现场共同确认后,对25#道岔开锁并取消钉固,进入调车机车将车辆取出后,然后再将25#道岔恢复原位并钉固加锁。

(6)工程线列车运行速度不高于5公里/小时。

6.工程线装、卸作业

(1)100m长轨运输车运送到位停稳后,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在新建的Ⅱ-7、8道路基上利用向下抽拉的方式从运输车上逐根卸下。

(2)短轨、枕木等路料采用汽车吊(型号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进行吊卸。

(3)现场对线间距进行测量,对装卸等作业的位置进行优化布置,确保接触网、接触网支柱及软横跨支柱等既有设备安全不受影响。

(4)转向架、集装箱等设备的复装作业,要求符合相关要求。

4.6施工工期安排

根据报审结果、给点情况等不确定因素,现以通过报审为工期起点,具体工期安排见下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工期安排

备注

1

工程线路基修整BK0+021.06~BK0+071.06

2011.12.10~2011.12.15

2

工程线线路铺设BK0+021.06~BK0+071.06

2011.12.16~2011.12.20

点施工

3

工程线线路铺设BK0+071.06~BK0+271.208

2011.12.21~2011.12.31

4

开锁解固,限速开通

由轨料的进场情况而定

铺设完毕

 

五、领导组织机构及劳动力安排

5.1领导组织机构

为按期安全完成车站普速站场工程线的铺设任务,特成立施工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分工如下:

施工总负责:

小利(指挥长)

现场施工总负责:

坚刚(工务副指挥长)

施工技术总负责:

侯钢锋

技术负责人:

胜光

材料负责人:

郝耀杰

安全质量负责人:

成强

驻站联络员:

汤会文

安全防护员:

光明、丁博、光

后勤保障:

王原生

5.2劳动力安排

本次施工安排1个施工队,队长1人,工班1个,技术员1人,测量人员4人,线路工2人,劳动力共计30人,具体分工见表。

表2

序号

工种

人数

备注

1

队长

1

 

2

工班长

1

 

3

起道工

6

 

4

线路工

2

 

5

技术员

1

 

6

测量工

4

 

7

施工人员

30

 

 

5.3施工机具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钢钎

卡口

25

 

2

钢钎

普通

25

 

3

抬杠

竹、木

20

 

4

抬筐

 

20

 

5

道碴钗、扒

 

40

 

6

起道机

齿轮式

8

 

7

起道机

液压式

8

 

8

道镐

 

8

 

9

液压捣固机

 

2

 

10

轨温计

 

2

 

11

固定扳手

 

10

 

12

套筒扳手

 

10

 

13

大锤

 

6

 

14

方尺、轨距尺

 

2

 

15

钢卷尺(50m)

 

1

 

16

台车(滑车)

 

5

 

六、线路施工方法

6.1施工准备

按工程线设计方案和施工规计算配轨资料。

对在铺碴施工中损坏的中桩进行恢复。

该工程线采用利旧轨,需要认真做好对钢轨几何尺寸检查,作好标记配对,按规定堆放。

6.2人工铺轨

该工程线的轨道工程采取联结顶推法人工铺轨,按设计轨枕用量,使用人力平板车和单轨车运钢轨至铺轨位置,在每节钢轨上划出轨枕中心位置,调整摆放好已锚固合格的砼轨枕,用撬棍将钢轨拨入轨枕承轨槽,联接夹板,方正轨枕,调整轨距,上紧扣件,初拔道补充道碴,起道拔道,人工使用小型机具捣固。

6.3补碴整道

6.3.1第一次补碴、起道、整道、捣固。

先补充枕盒道碴,然后起道、方枕、串碴,捣固道床,拨正轨道方向,混凝土枕在钢轨两侧各45cm围捣固道床,钢轨下应加强捣固。

钢轨接头处和曲线外股应在上述规定的围加强捣固道床。

6.3.2第二次补碴、起道、整道、捣固。

水平:

以水平桩为准,两股钢轨轨面高程相对差和在延长6.25m围的三角坑不大于4mm。

超高顺坡地段的水平变化率(含超高)不得大于3‰。

轨向:

直线用10m弦量的最大矢度不得大于4mm和曲线用20m弦量的实际正矢与计算正矢差最大不得超过4mm,曲线头尾不得有反弯式“鹅头”。

轨距:

允许偏差为+2mm,-2mm。

6.3.3第三次补碴、起道、整道、捣固。

达到验收标准,整修道床。

6.4人工铺轨要求

6.4.1每公里轨枕数量及每轨节轨枕布置应满足设计及施工规要求。

6.4.2轨枕布置白油漆标示在钢轨轨腰的侧(曲线在外轨轨腰的侧)。

轨枕应正位,并与轨道中线垂直。

轨枕中心线允许偏差为30mm。

6.4.3钢轨配轨及轨枕铺设地段长度、类型应符合设计和规要求。

6.4.4预留轨缝采用木塞片填隙,预留轨缝宽度根据现场温度计算。

6.4.5钢轨接头位置应符合规要求,个别短轨的铺设长度、位置以及轨距加宽值要按规设置。

6.5养护管理

6.5.1及时与工务、车务进行对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