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87369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重庆市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重庆市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重庆市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重庆市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Word格式.docx

《重庆市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重庆市实验学校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1Word格式.docx

滴加液体

C.

加热固体D.

倾倒液体

9.下列气体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气割气焊B.氮气用于膨化食品袋中的保护气

C.氩气用于填充霓虹灯D.二氧化碳用于植物光合作用原料

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B.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红色固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D.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11.某同学用量筒取液体,量筒平稳且面向刻度线,初次俯视液面,读数为20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平视液面,读数是12mL,则实际倾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A.8mLB.大于8mLC.小于8mLD.无法判断

12.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B.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含氧元素的物质都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B.要使氯酸钾受热分解放出氧气,必须加入二氧化锰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能收集

D.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

14.下列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C2H5OH+3O2

2CO2+3H2O

B.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4CO+Fe3O4

3Fe+4CO2

C.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2NaOH+CuSO4═Cu(OH)2↓+Na2SO4

D.铜器在空气中生锈:

2Cu+O2+H2O+CO2═Cu2(OH)2CO3

15.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完成。

下列操作可能导致液面上升高度不足气体体积l/5的是()

①红磷不足量②实验前集气瓶内未留少量水③点燃红磷后缓慢塞紧胶塞④未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⑤止水夹没夹紧⑥装置气密性不好

A.②③⑥B.①④⑥C.④⑤⑥D.①④⑤

16.如图为实验室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另加少量的二氧化锰),分别制取氧气的数据分析示意图。

下列依据图示信息所得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氯酸钾

B.用等质量的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

C.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使氯酸钾产生的氧气质量增加

D.反应时间较长的是高锰酸钾

二、填空题

17.请写出以下物质相应的化学式。

(1)氖气________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_______(3)一氧化碳_______

18.按要求写出有关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并在括号中写基本反应类型。

(1)一种淡黄色粉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_____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

(3)磷在空气中燃烧: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

(5)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_________

19.现有下列物质:

①冰水混合体②纯净的空气③五氧化二磷④5%的过氧化氢溶液⑤二氧化碳⑥医用酒精⑦澄清石灰水。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填序号)____________;

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

20.下表是2017年10月8日我市部分地区空气质量日报

地区

①黄花园大桥

②华一路

③长寿化工工业园

④枇杷山公园

首要污染物

可吸入颗粒物

二氧化硫

/

空气质量级别

(1)空气质量最好的地区为_____________(填序号)。

(2)长寿化工工业园污染容易引起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

(3)黄花园大桥附近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它的来源可能是_________。

A.汽车尾气的排放B.人的呼出气体

C.周围居民焚烧生活垃圾D.植物的光合作用

三、推断题

21.根据下图实验过程所示按要求填空:

(提示:

A为暗紫色固体)则: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F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B→F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__,属于_____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四、实验题

22.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___(填装置编号),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_____,试管口还缺少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3)收集的氧气用于做铁丝燃烧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

(4)已知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块和稀盐酸液反应来制得,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装置编号);

收集装置不选C,因为_________,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___(选“a”或“b”)端进入。

23.如图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玻璃管分为6等分,实验前液面停留在管内5刻度处)。

(1)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有________(填序号)。

①加快降温②吸收有毒生成物,防止污染空气③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

(2)实验结束后,玻璃管内液体增加了30mL,玻璃管总容积约为_______mL,

五、科学探究题

24.重庆市实验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学习了木炭燃烧实验后,对木炭燃烧需要的条件产生了兴趣,他们用如图装置进行了探究。

(实验原理)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保持弹簧夹关闭,将纱布袋伸入双氧水中

木炭不燃烧

②提起纱布袋,打开弹簧夹,挤压氮气袋

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

④保持酒精灯燃烧,再将纱布袋伸入双氧水中

木炭立即燃烧,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

对比

结论

步骤__________

说明木炭燃烧需要氧气助燃

说明木炭燃烧需要温度达可燃物着火点

(实验反思)

小兵发现将布袋中二氧化锰换为氧化铁也能较快地产生氧气,若要证明它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补做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测量反应前后氧化铁质量是否不变②检验氧化铁物理性质是否不变

③检验氧化铁化学性质是否不变④观察能否改变反应速率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A、天然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铁锅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开水沸腾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蔬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考点: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D

A、使用天然气代替煤,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错误;

B、提倡使用太阳能,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物,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错误;

C、出行乘坐轻轨,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错误;

D、将工厂烟囱加高,不会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正确;

故选D。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3.B

根据实验室仪器使用规则去做.

解:

A、量筒不能加热,故本选项错误;

B、试管能直接加热,故本选项正确;

C、烧瓶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本选项错误;

D、烧杯不能直接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B.

4.C

【详解】

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口诀:

“查装定点收移熄”,可知正确的顺序应是:

④⑤①⑥③②。

5.C

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为白色固体;

发令枪弹丸中含有红磷,所以产生的白烟主要成分是五氧化二磷。

6.B

A、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三个集气瓶中,能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

木条熄灭的是空气和氮气,无法鉴别空气和氮气,故选项错误;

B、分别插入燃着的木条,若木条熄灭,则是氮气;

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

若气体正常燃烧,则是空气;

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正确;

C、氧气、空气、氮气均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无法鉴别,故选项错误;

D、三种气体密度不同,但三瓶气体的质量相差太小,不便于称量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B。

7.A

A、“人造空气”的组成与实际生活中空气的组成差别不大,故A错;

B、空气中氮气大约占78%,“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其中含有70%的N2,因此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故B对;

C、可以利用反应4P+5O2

2P2O5,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因为磷只与氧气反应,并且产物是固体,故C对;

D、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继续燃烧,不会熄灭,因为人造空气中含20%以上的O2,故D对。

故选A。

8.C

A、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示操作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

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药品平铺在试管底部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图中操作正确;

D、取用液体时:

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量筒口,防止液体流出;

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

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所以图中操作错误。

9.C

A、氧气用于气割气焊,是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氮气用于膨化食品袋中的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氮气用于填充霓虹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二氧化碳用于植物光合作用原料,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10.D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B、木炭具有还原性,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红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

11.C

仰视时看到的读数偏小,俯视时看到的读数偏大,俯视液面读数为20mL,即液体体积小于20mL,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平视液面,读数是12mL,所以倒出液体的体积是20mL-12mL<8mL。

12.A

A、带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故A说法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支持燃烧,而非具有可燃性,故B说法不正确;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很多种物质反应,故C说法不正确;

D、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生成物,故D说法不正确。

13.C

A、制取氧气的物质必须含有氧元素,但是并不是所有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能产生氧气,故A错误;

B、二氧化锰作为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改变的是反应速率,若不加二氧化锰则氯酸钾分解需要的温度较高分解,故B错误;

C、为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当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再收集,故C正确;

D、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会导致试管骤冷水倒流引起试管的炸裂,故D错误。

14.D

A、酒精在空气中燃烧:

2CO2+3H2O,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

3Fe+4CO2,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征,不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与硫酸铜:

2NaOH+CuSO4═Cu(OH)2↓+Na2SO4,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且该反应不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

故选项错误;

D、铜器在空气中生锈:

2Cu+O2+H2O+CO2═Cu2(OH)2CO3,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该反应也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选项正确;

化合反应及其应用;

氧化反应

15.B

【分析】

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的实验探究,要把空气中的氧气消耗掉,在本实验中用的是红磷,红磷只与氧气反应,燃烧后的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是固体,不需要占很大的空间;

要使本实验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装置的气密性好;

白磷足量;

必须冷却到室温再读数,要不然都会使测定的结果偏低。

①红磷不足量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②实验前集气瓶内未留少量水不会影响测定结果,③点燃红磷后缓慢塞紧胶塞气体受热溢出装置冷却后进入的水大于五分之一,④未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紧,导致进入装置中的水小于五分之一;

⑤止水夹没夹紧,受热溢出装置冷却后进入的水大于五分之一;

⑥装置气密性不好,空气进入装置占据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导致进入的水不到五分之一。

16.B

A、观察图示可知,同时开始加热,先收集到氧气的是高锰酸钾,而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要加热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分解产生氧气,故A错误;

B、因相同质量的氯酸钾和高锰酸钾制得氧气较多的是氯酸钾,所以制取较多量的氧气时,宜选择氯酸钾为原料好,故B正确;

C、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这个反应中做催化剂,不能改变氯酸钾产生氧气的质量,只能改变反应速率,故C错误;

D、通过观察图示可知,氯酸钾用时较长,故D错误。

17.NeN2CO

(1)氖气是原子直接构成的,化学式是Ne;

(2)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其化学式为:

N2;

(3)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为:

CO。

18.S+O2

SO2KClO3

KCl+O2分解反应P+O2

P2O5C+O2

CO2CH4+O2

CO2+H2O

(1)硫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S+O2

SO2;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时,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KClO3

KCl+O2;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P+O2

P2O5;

(4)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C+O2

CO2;

(5)甲烷(CH4)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CH4+O2

CO2+H2O。

19.②④⑥⑦①③⑤

①冰水混合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②纯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③五氧化二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④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和水,属于混合物;

⑤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

⑥医用酒精中含有酒精和水,属于混合物;

⑦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

20.④酸雨AC

(1)从题中表格的空气质量等级一栏可以发现,枇杷山公园的等级为I,因此枇杷山公园空气质量最好;

(2)从题中表格的空气质量等级一栏可以发现,长寿化工工业园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过多会引起酸雨;

(3)高家花园大桥附近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它的来源可能是汽车尾气的排放和周围居民焚烧生活垃圾;

人的呼出气体和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会产生污染物。

21.高锰酸钾氧气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P+O2

P2O5化合反应

(1)A为紫黑色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产生了无色气体B和黑色粉末B,且B能够和过氧化氢溶液反应生成气体B,所以可以判断B为氧气,黑色粉末C为二氧化锰,那么A为高锰酸钾,D为锰酸钾,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四氧化三铁,即E为四氧化三铁,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即F为五氧化二磷;

(2)根据

(1)中的解答可以知道,B→F的反应为磷在氧气中燃烧,该反应的表达式为:

此反应为化合反应。

22.试管水槽AKMnO4

K2MnO4+MnO2+O2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a

(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试管,②是水槽;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所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KMnO4

K2MnO4+MnO2+O2;

试管口需要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3)收集的氧气用于做铁丝燃烧实验时,要在集气瓶中留少量水,防止生成的高温熔化物溅落炸裂瓶底;

(4)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块和稀盐酸试液反应来制得,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B,收集装置不选C,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进入瓶内会沉在瓶底,故空气从b排走,二氧化碳从a进入。

23.①③150

(1)木炭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并放出热量,而二氧化碳能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使装置内压强减小,也能吸收热量,从而保证实验成功;

(2)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玻璃管的总容积为:

30mL

=150mL。

24.H2O2

H2O+O2将装置内的氧气排尽③④①④①③

实验原理:

锥形瓶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式为:

H2O2

H2O+O2;

实验步骤:

挤压氮气袋,能将装置内的氧气排尽;

分析并得出实验结论:

步骤③中,用酒精灯加热,但是木炭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步骤①中,木炭与氧气接触,但是没有加热,说明木炭燃烧需要温度达可燃物着火点;

实验反思:

要证明氧化铁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证明测量反应前后氧化铁质量是否不变以及氧化铁化学性质是否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