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检测系统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862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电检测系统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光电检测系统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光电检测系统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光电检测系统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光电检测系统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电检测系统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

《光电检测系统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电检测系统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光电检测系统毕业课程设计报告.docx

光电检测系统毕业课程设计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光电系统设计与检测说明书

 

题目

红外遥控设计

系(部)

******

专业(班级)

******

姓名

****

学号

**

指导教师

******

起止日期

13年6月3日6月15日

 

长沙学院课程设计鉴定表

姓名

****

学号

**

专业

光电信息工程

班级

设计题目

红外遥控器

指导教师

*****

指导教师意见:

评定等级:

教师签名:

日期:

答辩小组意见:

评定等级:

     答辩小组长签名:

     日期:

    

教研室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名:

日期:

 

系(部)意见:

系主任签名:

        日期:

     

说明

课程设计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类;

10级光电检测课程设计任务书

系(部):

电子与通信工程系专业:

光电指导教师:

刘莉孙利平谭志光谢志宇

课题名称

红外遥控设计

设计内容及要求

1.设计内容(选题范围):

光电检测技术的综合应用

备选抽签题目:

1.1光电循迹设计

利用红外光电器件或摄像头器件让小车能够沿着预先划定的线路行驶,一般线路由红色或黑色纸带或胶带制成。

1.2光电避障设计

利用红外或超声波进行障碍物的探测,并且使小车能够成功避障碍。

1.3光电遥控设计

利用红外或无线进行遥控设计。

1.4光电测距设计

利用红外或超声波进行直线距离的测量。

1.5光电测速设计

测速包括直线速度和转速,利用光电开光、红外对管、光耦、激光及接收管等直射式或反射式装置进行测量电动机的转速,要求系统能够判断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并通过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单元显示检测结果;

1.6微小位移检测设计

利用PSD、光敏二极管、Y型光纤设计微位移检测系统,要求电路能够显示微小的位移值。

1.7照度检测设计

设计一款简易的数字式光照度计,只需进行简单的操作便可对光照度进行测量。

测量系统主要是根据硅光电池的光伏效应,即在光辐射下,硅光电池转换出来的电压与被测光照度有一定线性关系的原理实现光照强度测量的。

系统根据人眼们对光照强度的不同要求,通过测量光照度值进行判断,从而提示使用者环境的光照强度是否符合要求。

1.8光电测角设计

利用角度传感器测量出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角度。

1.9光电感应设计

利用热释电器件进行智能感应或控制设计。

1.10光电测温设计

利用红外TN901或IN4148传感器进行温度的测量。

1.11光电追光设计

利用红外对管或光敏电阻判断光源的方向,使小车做出相应的动作。

自拟题目请报指导老师批准。

2.设计要求:

2.1设计中器件及参数自拟,带MCU控制更佳;

2.2设计中选用光电器件的参数或基本原理说明及相关测试数据分析说明;如果软件中没有所选用的光电器件,可用其他器件代替,但必须在课程设计报告中详细说明其可替代性;

2.3课题由抽签决定;自拟课题报指导老师审查;

2.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格式和内容见课程设计报告电子模板。

设计工作量

1课题内容:

利用光电器件进行多种物理量或环境变化进行检测或感应设计;

2课程设计提交的资料:

2.1课程设计说明书打印稿及电子文档;

2.2光电器件及其应用电路源文件和实物作品;

进度安排

起止日期(或时间)

设计内容(或预期目标)

备注

6月17日

课题及安排介绍、分组;

收集、查阅资料方案论证、设计项目确定

6月18日~6月20日

利用Proteus或Multisim等软件设计,实物制作

最终设计及调试,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6月21日

答辩及演示

教研室

意见

年月日

系(部)主管领导意见

年月日

摘要:

很多电器都采用红外遥控,那么红外遥控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本文将介绍其原理和设计方法。

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常用的红外遥控系统一般分发射和接收两个部分。

红外遥控常用的载波频率为38kHz,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来决定的,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kHz≈38kHz。

也有一些遥控系统采用36kHz、40kHz、56kHz等,一般由发射端晶振的振荡频率来决定。

接收端的输出状态大致可分为脉冲、电平、自锁、互锁、数据五种形式。

关键词:

80c51单片机、红外发光二极管、晶振

目录

1、绪论7

2、红外遥控器8

2.1、基本原理及应用8

2.2、红外遥控发射部分9

2.3、红外遥控接收部分11

2.4、系统设计12

3、设计思路13

4、设计成果展示14

5、总结15

6、参考文献:

15

附录1:

16

1、绪论

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按波长从长到短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青、蓝、紫。

其中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0.76μm;紫光的波长范围为0.38~0.46μm。

比紫光波长还短的光叫紫外线,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就是利用波长为0.76~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发射部分的主要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

它实际上是一只特殊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其内部材料不同于普通发光二极管,因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便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目前大量使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 5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

红外发光二极管一般有黑色、深蓝、透明三种颜色,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好坏的办法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

用万用表电阻挡量一下红外发光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即可。

在实际应用中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亦即红外接收二极管在电路中应用时是反向运用,这样才能获得较高的灵敏度。

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一般都较小(100mW左右),所以红外接收二极管接收到的信号比较微弱,因此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

前些年常用μPC1373H、CX20106A等红外接收专用放大电路。

最近几年不论是业余制作还是正式产品,大多都采用成品红外接收头。

成品红外接收头的封装大致有两种:

一种采用铁皮屏蔽;一种是塑料封装。

均有三只引脚,即电源正(VDD)、电源负(GND)和数据输出(VO或OUT)。

红外接收头的引脚排列因型号不同而不尽相同,可参考厂家的使用说明。

成品红外接收头的优点是不需要复杂的调试和外壳屏蔽,使用起来如同一只三极管,非常方便。

但在使用时注意成品红外接收头的载波频率。

 

2、红外遥控器

2.1、基本原理及应用

红外线的特点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若按波长排列,依次(从长到短)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μm~0.7μm,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器就是利用波长0.76μm~1.5μm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工作,也不会影响周边环境。

电路调试简单,若对发射信号进行编码,可实现多路红外遥控功能。

红外线发射和接收人们见到的红外遥控系统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

发射部分的发射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940nm左右,外形与普通φ5mm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

一般有透明、黑色和深蓝等三种。

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好坏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的方法。

单只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约100mW。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需用专用仪器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凭经验用拉距法进行粗略判定。

接收电路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使用时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而获得高的灵敏度。

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较小,红外接收二极管收到的信号较弱,所以接收端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

然而现在不论是业余制作或正式的产品,大都采用成品的一体化接收头。

红外线一体化接收头是集红外接收、放大、滤波和比较器输出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毕业论文-2-等的模块,性能稳定、可靠。

所以,有了一体化接收头,人们不再制作接收放大电路,这样红外接收电路不仅简单而且可靠性大大提高。

红外遥控器由于受遥控距离、角度等影响,使用效果不是很好,如采用调频或调幅发射接收编码,则可提高遥控距离,并且没有角度影响。

红外遥控发射和接收模块可以用在室内红外遥控中,它不影响周边环境、不干扰其它电器设备。

由于其无法穿透墙壁,所以不同房间的家用电器可使用通用遥控器而不会产生相互干扰;电路调试简单,只要按给定电路连接无误,一般不需任何调试即可投入工作;编解码容易,可进行多路遥控。

现在红外遥控在家用电器、室内近距离遥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另外模块还可以用在其他红外遥控系统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通用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应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如图1所示。

发射部分包括键盘矩阵、编码调制、LED红外发送器;接收部分包括光、电转换放大器、解调、解码电路。

以下详细说明

2.2、红外遥控发射部分

红外遥控系统由发射和接收两大部分组成,系统采用编解码专用集成电路和单片机芯片来进行控制操作。

发射系统设计的电路由如下的几个基本模块组成:

直流稳压电源,红外发射电路。

系统框图如图2所示:

图2

主要芯片——单片机介绍

同一般微处理器的89S52的控制器也由指令寄存器IR。

指令译码器ID。

定时及控制逻辑电路和程序计数器PC等组成。

程序计数器PC是一个16为的计数器(注:

PC不属于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范畴)。

他总是存放着下一个要取得指令的16位存储单元地址。

也就是说,CPU总是把PC的内容作为地址,从内存中取出指令码或含在指令中的操作数。

因此,每当取完一个字节后,PC的内容自动加1,为取下一个字节作好准备。

只有在执行转移子程序调用指令和中断响应是例外,那时PC的内容不加1,而是指令或中断响应过程自动给PC置入新的地址。

单片机上电或复PC自动清0,即装入地址0000H,这就保证了单片机上电或复位后,程序从0000H地址开始执行。

指令寄存器1R保存当前正在执行的一条指令。

执行一条指令,先要把他从程序存储器取到指令存储器中。

指令内容含操作码和地址码,操作码送往指令译码器ID,并形成相应指令的微操作信号。

地址码送往操作数地址形成实际的操作数地址。

定时与操作是微处理器的核心部件,他的任务是控制取指令`执行指令`存取操作数或运算结果等操作,向其他部件发出各种微操作控制信号,协调各部件的工作。

80C51单片机内设有振荡电路,只需外接石英晶体和频率微调电容就可产生内部时钟信号。

2AT89S52的引脚

VCC:

电源

GND:

接地

P0口:

P0口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的双向IO口。

作为输出口,每位能驱动8个TTL逻辑电平。

对P0端口写“1”时,引脚用作高阻抗输入。

当访问外部程序和数据存储器时,P0口也被作为低8位地址数据复用。

在这种模式下,P0具有内部上拉电阻。

在flash编程时,P0口也用来接收指令字节;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

程序校验时,需要外部上拉电阻。

P1口:

P1口是一个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输出缓冲器能驱动4个TTL逻辑电平。

对P1端口写“1”时,内部上拉电阻把端口拉高,此时可以作为输入口使用。

作为输入使用时,被外部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电阻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