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860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40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docx

铁路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XX隧道施工组织设计

一、总则

1.1编制依据

(1)新建铁路沃尔迪亚至默克莱勘察设计投标文件;

(2)根据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3)主要的工程技术标准、规程:

1)《铁路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标准》(TB10502—1993)

2)《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3)《铁路建设项目现场管理规范》(TB10441—2008)

4)《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0—2005)

5)《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6)《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1999)

7)《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

8)《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TB10401.1—2003)

9)《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下册)(TB10401.2—2003)

10)《铁路隧道瓦斯技术规程》

1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1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3)《爆破安全规程实施手册》

1.2编制原则

(1)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原则,依法用地、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少占土地;搞好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维持既有交通秩序。

(2)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以关键工序为中心,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工期、资源优化;管理目标明确,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3)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

积极采用、鼓励研发旨在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保证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

(4)“六位一体”管理的原则。

结合建设项目特点,建立建设项目管理的目标体系、责任体系、分级控制系统和评价评估体系,按照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基本环节,将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和技术创新分解细化为最佳匹配的实施目标,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全面实现“六位一体”管理要求。

(5)符合性原则。

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

1.3编制范围

本施组的编制范围为XX隧道AK181+785(设计起点)~AK185+620(设计终点),线路正线全长3835m。

1.4设计概况

1、洞门及洞口工程

⑴隧道进、出口均为XX式洞门。

⑵进出口仰坡坡率1:

X,坡面采用喷锚支护进行防护,并植草及灌木绿化,与路基、桥梁段过渡顺接。

⑶洞顶截水天沟排水引至地势低洼沟谷处或路基侧沟内。

2、衬砌支护

⑴全隧采用复合式衬砌,由初期支护、防水隔离层与二次衬砌组成,

⑵隧道施工全过程采用监控量测、超前地质预报。

支护采用超前支护、超前周边注浆、上半掌子面注浆、径向注浆等辅助措施。

3、防、排水

隧道防排水采取“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达到防水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

4、弃碴

XX隧道弃碴总量约21.48万m3(实方),根据线路或站场调配X万m3,本隧道设弃碴场2座,设计总容量26.0万m3,总计占地X亩,占林地X亩,耕地X亩。

进口弃碴场位于线路AK181+785附近,设计容量13.0万m3,占用林地X亩,耕地X亩。

出口弃碴场位于线路AK185+620附近,设计容量万13.0m3,占用林地X亩,耕地X亩。

隧道总出碴量:

隧道开挖断面为56m2,隧道总长度为3835m。

总出碴量为:

56*3835=214760≈21.48万m3

二、工程概况

2.1XX隧道概况

XX隧道位于XXXXX的山坡上。

隧道进口里程AK181+785,出口里程AK185+620,隧道全场3835m,为单线隧道;隧道内最大埋深Xm,最小覆土厚度约XXm。

全隧Ⅲ级围岩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Ⅳ级围岩段采用上、下台阶法施工,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七部作业法或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法施工,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

2.2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Ⅱ级。

正线数目:

单线。

速度目标值:

120km。

将配制好的浆液送入搅拌式储浆桶内备用。

③在确定注浆管内无阻塞物后,即可进行注浆管安装。

把管子插入孔内,再将管顶入孔内到设计要求深度,使橡胶栓塞与孔壁充分挤压紧实,注浆管和止浆塞固定。

注浆管外露的长度不小于30~40cm,以便连接孔口阀门和管路。

注浆管安放好后,在注浆管管口加上孔口盖,以防止杂物进入。

④注浆管路系统的试运转:

用1.5~2倍于注浆终压的压力对系统进行吸水试验检查,并接好水、电;检查管路系统能否耐压,有无漏水;检查管路连接是否正确;检查设备状况是否正常;使设备充分热身,试运转时间为20min。

⑤注浆顺序:

遵循先边排,后内排、跳孔、由疏至密注浆顺序;自路基坡脚向中心的顺序进行,先两侧后中间,以保证注浆质量。

注浆方式采用分段前进方式,即先钻孔后注浆。

⑥灌浆压力控制根据受灌地层的地质条件和渗透性、灌浆时吸浆量,以及对浆液稠度变换等一并考虑。

一般情况下,当吸浆量较小时,可尽快地达到规定的灌浆压力;而在吸浆量较大时,则可较缓慢的升到规定的灌浆压力。

灌浆过程中,灌浆压力的控制采用“一次升压法”。

“一次升压法”,就是在灌浆开始后,将压力尽快的升高到规定的压力,使整个灌浆过程尽量是在规定的压力下进行。

其优点是裂隙不至于在低压下提前被堵塞,能较多地灌进一些浆液,使一些较小的裂隙也能得到充分地灌实。

⑦提管、回填

注浆完成后应立即拔管,若拔管不及时,浆液会把注浆管凝固住而造成拔管困难。

拔管时使用拔管机。

每次上拔高度为500mm。

拔出管后,及时刷洗注浆管,以便保持清洁、通畅。

⑧封孔

注浆结束拔出套管后,用C15砼封孔,封孔时必须边灌边插捣,确保孔内密实。

严禁不封孔或假封孔,以致人为形成竖向水力通道,加重隧道岩溶病害。

封孔完成后,在原孔位处标注注浆孔号,要求字迹工整、清晰。

⑨注浆原始记录整编

I每个注浆作业工班在注浆施工过程中,都必须边施工边记录,当天的注浆施工记录必须当天整理完成,不得积压或遗漏。

II注浆原始记录是竣工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记录人员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做到字迹工整、资料整洁无误,填写规范齐全。

III应及时按要求做好注浆资料的统计与汇总(包括注浆孔号、孔数及注浆量等)。

⑩试验检测

为正确的检测注浆效果,准确验证各项施工参数,在试验段检测时加大检测项目与力度,注浆前后,物探成果资料对比,检查注浆效果;注浆前后,钻孔注水试验的单位长度吸水量对比,检查注浆效果,注浆后单位吸水量小于注浆前吸水量的3~5%,且没有明显漏水现场;钻孔检查,检查孔数的5%,根据取芯浆液充填情况直观判断注浆效果;注浆观察,冒浆点在注浆点范围之外3~5m时,可视隧道范围岩溶通道堵塞完毕。

6.5隧道开挖

6.5.1隧道开挖施工工艺

隧道开挖按照新奥法原理施工,根据不同的围岩选择不同的开挖方法,对于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地段,严格按照“早预报、先治水、管超前、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步步为营,稳步前进”的原则,施工则由人工配合机械开挖或弱爆破进行开挖,稳扎稳打。

⑴台阶法

Ⅳ级采用台阶法开挖,即将设计断面分两次或三次开挖,其中上台阶超前一定距离后,上下台阶同时并进。

台阶法施工示意图见图6-6,台阶法施工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7。

施工要点:

根据围岩条件,合理确定台阶长度,一般不超过1倍孔径,以确保开挖、支护质量及施工安全。

台阶高度应根据地质情况、开挖方法确定。

上台阶按设计要求控制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

下台阶施工当岩体不稳定时,应采取缩短进尺,必要时下台阶可分左、右两部错开开挖,并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和仰拱。

施工中应解决好上下台阶的施工干扰问题,下部施工应减少对上部围岩、支护的扰动。

上台阶开挖超前一个循环后,上下台阶可同时开挖。

图6-6台阶法施工示意图

 

图6-7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

⑵三台阶七步法

部分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七步法施工。

施工时将隧道分为三个台阶、七个步骤进行开挖。

施工方法:

第1步,上部弧形导坑开挖:

在拱部超前支护后进行,环向开挖上部弧形导坑,预留核心土,核心土长度宜为3~5m,宽度宜为隧道开挖宽度的13~12。

开挖循环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进行封闭,上台阶开挖矢跨比应大于0.3,开挖后及时进行架设钢拱架、锚杆、钢筋网系统支护,在钢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º打设锁脚锚管,锁脚锚管与钢架牢固连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2、3步,左、右侧中台阶开挖:

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m,开挖高度一般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厚混凝土,及时进行施工接长钢架、锚杆、钢筋网系统支护,在钢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º打设锁脚锚管,锁脚锚管与钢架牢固连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4、5步,左、右侧下台阶开挖:

开挖进尺应根据初期支护钢架间距确定,最大不得超过1.5m,开挖高度一般为3~3.5m,左、右侧台阶错开2~3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厚混凝土,及时进行施工接长钢架、锚杆、钢筋网系统支护。

在钢架拱脚以上30cm高度处,紧贴钢架两侧边沿按下倾角30º打设锁脚锚管,锁脚锚管与钢架牢固连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

第6步,上、下、中台阶预留核心土:

各台阶分别开挖预留的核心土,开挖进尺与各台阶循环进尺相一致。

第7步,隧底开挖:

每循环开挖长度宜为2~3m,开挖后及时施做仰拱初期支护,完成两个隧底开挖,支护循环后,及时施做仰拱和仰拱填充,仰拱分段长度不宜超过3m。

初喷完,施工仰拱模板,仰拱模板制作按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制作。

仰拱模板采用大块钢模,减少施工变形。

施工要点:

a.开挖方式应以人工配合机械开挖,必要时辅以弱爆破,爆破时严格控制炮眼深度及装药量。

b.导坑开挖孔径及台阶高度可根据施工机具、人员等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c.钢架安装完成后立即施做锁脚锚管,以确保钢架稳定,必要时在钢架下部垫以30cm长型钢。

d.钢架之间纵向连接钢筋及时施做,并连接牢固。

e.仰拱紧跟下台阶,及时闭合构成稳固的支护体系。

f.开挖过程中确保初期支护及核心土的稳定性,必要时利用核心土体加设全断面环形临时支撑。

g.施工过程通过监控量测,根据围岩和支护的变形情况,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和预留变形量,保证施工安全。

.控制超欠挖的技术措施

①根据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性软硬情况,修正爆破孔距,用药量,特别是周边眼。

②根据爆破振速监测,调整单段起爆炸药量及雷管段数分布。

③根据开挖面凹凸情况修正钻眼深度,尽量使除掏槽眼外的所有炮孔底部落在同一横断面上。

④钻眼前画出开挖轮廓线,标出炮眼位置,安装激光指向仪,保证测量精度,严格控制周边眼外插角和装药量,使开挖轮廓圆顺,炮眼痕迹保存率符合光爆技术要求。

O.火工用品管理制度

①领取使用炸药人员必须经过上级部门进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考核合格发给特种作业证者。

②严格按公司制定的审批手续领取炸药,领药单各项名称必须填写清楚,并有领药人及开票人的亲笔签字。

③不准把火雷管和炸药混装在一个矿车内运送。

④运送雷管和炸药时,都要有保管人员随车运送。

⑤必须由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搬运爆破器材,搬运时、要把炸药和雷管分开装入两个背包内,严禁混装在一个背包内搬运。

⑥爆破工身背炸药不得超过10公斤,多人搬运时,人距要在10米以上。

⑦禁止在衣袋中携带爆破器材。

⑧爆破工领到爆破器材后,要及时搬运工作面,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人力资源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