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论文柳暗花明又一村例谈前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
《小学数学论文柳暗花明又一村例谈前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论文柳暗花明又一村例谈前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试教后发现,在此环节花了大量时间,学生学习效果也并不乐观:
部分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兴趣低,部分学生对高的概念无法清晰理解,部分学生对画高的方法不得要领。
面对这一现象,我感到很困惑:
在重难点上花了大量的时间来分解和落实,为什么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掌握,而且毫无学习兴趣?
经历——“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前测尝试
基于试教后产生的困惑,我作了这样的思考:
出现这样的问题是不是对学生的前认知有所偏差?
抑或是对难点分解上存在误区?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对未授课的四(3)班51位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式的前测。
【前测内容及反馈】
1.你在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三角形?
至少写三个。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写出三角板、支架、自行车……
2.画一个你喜欢的三角形。
全班学生都能画出三角形。
3.三角形有高吗?
有()条。
有32人认为三角形有1条高,占全班人数的62.7%,;
有7人认为三角形有3条高,占全班人数的13.7%;
还有4位学生认为有无数条高,占全班人数的7.8%。
4.请试着画出它所有的高。
准确画出1条高(水平方向上的)的有34人,占全班人数的66.7%;
准确画出3条高的有4人,占全班人数的7.8%。
5.生活中有很多物体设计成三角形(如屋顶、自行车的三角架等),你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
(1)节省材料;
(2)美观;
(3)方便(4)牢固。
有44人选择“牢固”,占全班人数的86.3%。
【前测数据分析】
基于对前测的统计数据分析得到:
1.学生的认知基础分析
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不是空白的,而是有着非常感性、形象的认知,只是缺少一种精炼的概括。
另外,学生由于在前期的学习中有了对“平行四边形”高的概念的充分认知,80%的学生认为三角形是有高的,而且也有近80%的学生能正确画出1条高(水平方向上),甚至有个别学生能准确画出3条高,说明三角形的高对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只是缺少更理性的感知和拓展。
2.学生的学习难点分析
于本堂课的难点——画高,学生的认知从调查数据中可见一斑。
66.7%的学生能准确画出一条高,7.8%的学生能准确画出三条高。
为什么大部分学生已对高的概念有了较好的认知,且能画出一条高,却画不出另两条高?
是在概念上有认知盲区还是技能上存在问题?
针对这一现象,问卷调查后,对学生进行了谈话式的前测,了解到画出一条高的学生的思维认知是“当三角形转一下后,高变斜了,它就不是高了”,也就是说学生对高的理只是停留在“水平方向的高”。
在对前测数据进行理性分析后,我重新思考了本堂课的定位和设计。
【教学再设计】
教学片一:
师:
你认为三角形有高吗?
(有)
你能画出来吗?
(生动手画高,师展示生第一次独立尝试画的“高”)
你觉得画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
要从顶点开始画,要画一条垂线,往对边上画……(根据学生不完整的表述出示反例,引导学生完整表述)
你能说说什么是三角的高吗?
(从一个顶点它的对边画一条垂线,这条垂线就是三角形的高……)
改变概念的揭示方法,从概念的发生过程引入新概念,也就是通过画图演示去解释事物的发生过程。
教学片断二:
1.高的概念的扩展
这是高吗?
(课件演示,出示图1)这还是高吗?
(出示图2、图3)
是……不是……
为什么认为不是高?
(因为斜了)
为什么有的同学认为还是高呢?
(它还是从顶点出发的,对边画的一条垂线)
你有什么想说的?
(只要是从顶点往对边画的垂线都是三角形的高)
你觉得三角形还有高吗?
还有几条?
2.画高层次一:
转纸
生汇报画高方法:
画哪条底边上的高,就把纸转至这条底边在水平方向时再画。
3.画高层次二:
转尺
如果老师想画出黑板上三角形的高,是不是也要把黑板转一转呢?
不行,可以转尺子(动手实践转尺画高)
基于对前测数据分析后的思考,完成了本堂课的教学再设计。
课堂实践效果证明:
这样的设计非常成功。
前测——“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境界
从第一次试教后的迷茫、困惑,再到成功教学后的喜悦,在追寻“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教学境界的同时,也让我对前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1.前测——教学预设的“奠基石”
一方面,前测能准确定位教学预设。
通过围绕具体课时的二维目标展开的教学前测,能为教师提供一个更准确的学生起点认知。
在知识与能力的前测上,可以了解讲授新课前学生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基本能力。
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如果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探究过程中,不需要探究也明白了,那这种设计就是无效的;
如果教师预设的教学环节难度很大,学生无法回答、不能操作,没有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那么这样的教学设计也是失败的。
那么,怎样的教学预设才是有效的呢?
第一,它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第二,它必须重视新旧知识的过渡。
要做到这两点,必须做好前测。
另外,我们还可以选择在一个学年、一个学期、一个学段或者一个学习单元开始之前,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测试,主要用于了解学生普遍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水平、兴趣爱好和意志品质等。
从而了解学生在这一具体时段,对于知识的认知、构建存在的差异。
2.前测——教学行为的“风向标”
首先,前测为教学行为提供数据支持。
感性使数学课堂更具人性化,更精彩生动,而理性则使数学课堂多了一些数学化。
在现今数学课堂追求数学生活化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数学本身的东西,应让课堂多一些理性,让我们的教学行为更严谨、更科学化。
而前测就是让数学课堂科学化的第一步。
我们的课堂教学是立足于具体数据之上的,有了具体数据的支持,设计的教学行为才有据可寻,而且实践证明建立在具体数据上的教学行为非常成功、到位,学生的学习也变得轻松、和谐。
其次,前测为教学行为选定最佳策略。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
“影响学生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状况进行教学。
”教师在设计教学行为时,总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认知不到位,所以,设计的教学行为与预设的效果存在偏差。
而通过前测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行为上找到最佳的策略,让教学行为更具针对性、更有效。
纵观现今的课堂教学,很多教师常常感慨尝试过很多方式去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但是课堂效果总是和自己的预设背道而驰,很大原因是因为教学行为的方向不明确。
那么,前测无疑是教学行为的“风向标”,它能让教师的教学行为在数据的支撑下,寻找到一种最佳的教学行为策略。
3.前测——教师成长的“催化剂”
众所周知,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很多条件,而前测,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它能将经验和反思有机融合。
第一,前测设计,帮助教师研读教材。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
一种是学生现有水平。
另一种是学生发展的可能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所以,前测的内容设计既要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同时要了解学生对后续知识的认知水平,这样才能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那么前测的设计就要遵循教材的编排,需要教师对教材的知识点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解读。
对于前测的设计,不光要求教师对纵向的知识体系了然于心,同时,还要求教师涉猎横向的知识体,从而做到触类旁通,从深度和广度等方面研读教材。
第二,前测分析,促进教师积累经验。
教学经验的积累是积跬步后而达到千里,但是前测却可以为教学经验的所得另辟蹊径。
数据是理性思维的工具,它能为教学经验提供有效数据支持。
通过对前测的数据分析,能准确掌握学生的认知起点、认知盲点,为教学行为提供借鉴。
通过前测,能快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前认知,对前测数据的分析,可以使经验得以提升,失误得以避免。
可以说,前测,是教师积累经验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在前测分析中所得到的具体数据是教师定位学生认知的依据,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思维、技能等特征的宝贵财富。
第三,制定对策,提高教师思辨能力。
对前测的数据分析后所做出的相应教学对策,对教师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
教师在教学前对学生进行充分前测,达到对学生总体情况与个体差异的准确了解,从而根据学生的现实起点、学习需求、个性差异、思维方式与学习特征等,充分预设课堂生成情况,尽可能地对每一种课堂生成情况都作出充分的、有针对性的思考与应对。
在把握每一教学环节具体目标的前提下,构建出非直线型的教学路径,以便调控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况,上课时就可以根据不同的解决策略进行有层次的展示,从而有效调控课堂。
从困惑迷茫到最终的豁然开朗,前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前测,是教师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确定课堂行为的有效手段。
但是,由于前测的开展受到时间、人力的局限,所以无法做到每个课时都做前测。
那么,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在一学年、一学期、一个学段或某一学习单元学习前进行前测,以此准确掌握学生在相应时段、相应知识技能上的认知,从而制定最为有效的教学。
前测,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所知,有所思,最终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责编 金 铃)
【素材积累】
宋庆龄自1913年开始追随孙中山,致力于中国革命事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
在近70年的漫长岁月里,经过护法运动(1917年)、国民大革命(1924—1927年)、国共对立十年(1927—1937年)、抗日战争(1937—1945年)、解放战争(1945—1949年),她始终忠贞不渝地坚持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坚定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生活的美满幸福而殚精竭虑,英勇奋斗,在中国现代历史上,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宋庆龄因此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女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