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271262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Word格式.docx

《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祖父母教养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Word格式.docx

第二就是包办代替。

第三是纵容护短。

在这种过分保护下,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受其束缚,没有办法更好的与外界接触与他人交际,这将严重影响孩子接触社会、融入社会的进程,还会导致其不适应性,也不利于孩子形成独立自信的人格特证。

再加上祖辈有很多老旧的思想观念没有革新,在这样的思维引导下,隔代教育的孩子会在行为方式、思想等方面与被父母直接教养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

问题行为是主客观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个体自身因素,也包括了影响了个体发展外部因素,即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

Barranti(1995)认为其中祖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承担的责任大小与多种因素有关,同时还有一些因素同时作用于祖辈对孙辈教育养护的程度,这些因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外部因素包括家庭生育情况、家庭是否和睦、家庭经济状况和经济水平、社会发展状况等,而内部因素则与年龄、性别、对待社会的态度以及社会参与度、自身的婚配情况和自身知足程度、对待幸福的看法等

本研究旨在探讨祖辈的教养具体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运用问卷法调查祖父母的教养现状。

从而了解隔代教育下孩童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关于祖辈教育的影响因素。

为祖父母提出相对应的改善对策,以改善儿童问题行为。

1.2名词解释

1.2.1问题行为:

有关问题行为的定义有着多方面的诠释,最为大众所认可和接受的是林格伦所提到的,即“问题行为是指会引出麻烦结果的行为,也就是说只要通过行为有麻烦产生,就称其为问题行为”[4]。

而有关于这一名词的提出却是通过1928年威克曼(Wickman.E.K)的研究报告得出。

儿童慢慢的适应社会与孩子幼时的问题行为息息相关,它深刻影响着孩子未来成长过程中的一系列发展,包括学习、人际交往、工作等各种方面。

正是因为它对人的塑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儿童问题行为备受西方国家的重视。

即使有很多西方学者对其进行大量的研究调查,仍然没有准确完整的认定标准。

1.2.2祖父母教养:

关于隔代教育的定义问题一直有一些争论,通俗认为是祖辈对孙辈的教养。

很多学者将其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比如有的学者认为隔代教育是祖父母养护教育孩子;

有的则认为隔代教育并非是一种单向的仅有祖辈对孙辈进行传输的教育方式,它是一种可以反馈的双向教育模式;

还有一种研究是觉得隔代教育是祖辈替代孩子父母对孩子进行养育看护的养育方式[5]。

本文主要认定的研究观点更偏向于第一种,所谓隔代教育即祖父母教养是祖辈承担孩子的养育教育工作,对孩子的养护起着主导作用,其中这种养育包括着对孩子一系列的教育、看护、指引等,这些皆由祖父母进行。

祖父母教养中有养育和心理压力两个维度。

养育维度代表祖父母对学前儿童的温暖和关爱;

心理压力代表祖父母对学前儿童使用心理压力的技术[6]。

1.3研究假设

本研究探讨的是祖父母的教养方式具体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由此我得出以下三点假设:

(1)男女性别的不同影响着这种行为。

(2)这种行为没有年级(小班,中班,大班)差异。

(3)祖父母教养中的心理压力能有有效预测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

2文献综述

2.1关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

问题行为(problembehavior)等同于行为问题,同时也可以称之为行为困扰、不良。

针对问题行为这一概念是由威克曼(Wickman.E.K)提出的,他作为一名美国的心理学家于1928年对其进行了钻研探索。

儿童的问题行为一直都是西方国家的重点关注对象,而早期的行为不良会对孩童以后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以及它是孩童接触社会的一个承接环节,因此颇受西方国家重视。

虽然概念已经提出多年,但对于这一行为并未有明确的划分标准,虽没有具体的划分标准,但它拥有多方面的界定方式,例如行为障碍(BehaviorDisorder)这一标签是临川心理学对其的划分标准,同时这一概念也受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同,同时它还对其进行了更加详细的解释,即认为这种可定义为行为障碍的行为会多次持久的产生,并且会有强烈反抗意识的特征

有关心理学家的研究中,美国的林格伦则从教育方面出发,于1975年阐述了问题行为与孩子的受教育经历息息相关,是儿童在其中发生的种种有问题的行径。

以及由这种行为引起的麻烦。

研究人员Liu.J认为这种行为并不少见,甚至在多数儿童的成长发展过程中都会出现这种行为现象,同时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类行为,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所谓隐性的问题行为是指由过度自我控制引起的焦虑、社会退缩、抑郁等行为障碍。

这些行为之所以被忽视,是因为它们不会对他人造成明显的伤害;

而显性则是指身体反应上的障碍行为,像我们所熟知的多动症、违反纪律和多数具有强烈攻击性的行为等,这些行为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因为它们可以表现出明显的我们妨碍别人[7]。

国外对于问题行为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国内也不例外,其界定标准也是多方面的。

1991年关于孩童问题行为的研究有两大方面,一个是关于道德方面的车文博的论述,即这种多出现在孩子成长阶段的行为将对孩子的体魄和品性的修养产生不良的影响;

另一个是左其沛的研究,他从问题行为的严重性出发,论述了问题行为持续时间长、复杂程度高的特征,并指出其治疗方式应以心理治疗为主。

结合以上关于儿童问题行为的研究,可以得出问题行为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危害性的行为方式,它的出现意味着孩子对于逐渐社会化的不适应,同时它也反作用于孩子再次对社会的融入过程。

2.1.2问题行为的特点

有关儿童行为问题进行的相关规律和深入研究一直是我国的科学家致力探索的方向,本文也从儿童的行为检出率、内外问题的方向特性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结合有关的数据资料显示,国外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大概位于5.6%到3.7%这个范围间,一位丹麦学家Bilenberg也对于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调查了1300名年龄在4-17岁的儿童的问题行为,其检出率也在8.8%左右。

而我国的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率在6%-16%间王益文(2002)在山东省进行了数量为765,年龄位于6-11岁的儿童进行了调查,得到的结果是12%。

赵金琦(2012)在北京进行了6-12岁的问题检查,问题检出率为18.2%。

郭茹(2012)调查了长沙市3-5岁儿童问题检出率为20.4%。

经过了解阅读国内外相关的问题行为发生率的资料,得出,问题行为的产生有着很总是出现跨文化的情况。

在我国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情况也越来越大。

这样的行为问题也经常产生在学龄前儿童上面,并且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发生着不一样的行为结果。

外化问题主要是指外化的、和社会行为违背的、对社会外环境又不积极的反应,例如攻击、破坏的行为产生的。

全球在儿童外部化的研究的核心是在儿童的年龄特点、性别特点和稳定性上开展的。

根据国外的攻击性研究发现,男孩子的攻击程度是女孩子的两倍,可是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一样。

Keiley等等研究者针对400个在5-12岁的儿童开展了8年的相关研究,得出,在儿童年龄越来愈大时,他们的攻击行为是有所降低的。

张光珍(2008)通过对儿童问题行为的长久研究,得出从2到11岁这种外化和内化的问题都会产生形影的降低的现象,这对于幼儿的外化问题有着一定的影响,举个例子,Loeber(1993)认为对于幼儿的孩子他的攻击行为再行被不同的幼儿有着明显的不同,并且男孩多于女孩。

儿童由于内化产生的问题是因为在儿童时期有着不好的经历所产生的,所造成的结果有社会退缩、焦虑和抑郁。

我国在儿童内化问题上有着相对较少的研究,所进行的研究主要是上述的三个现象。

首先焦虑主要是情绪上的阻碍,是一种很不好的心理力状态,是对于人来说经常会发生的情绪和心理问题。

王美芳、王玉廷(2008)在学龄前儿童的焦虑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焦虑在儿童身上的性质相对稳定,这种度的焦虑对于幼儿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很不利的影响,这种影响还会遍及青春期和成年时期。

并且儿童的焦虑产生原因很大程度上和父母的教育有关系,Mruis等(2002)经过深入研究得出了父母对于儿童过于保护和对儿童的拒绝都会让儿童产生焦虑的心理。

抑郁在心理学上是一种心理阻碍,有着抑郁心理的儿童往往会孤僻退缩、缺乏动力等等,这种情绪在儿童心理长久以往对于其身心将康非常有害。

孙玲(2005)等研究者对于儿童的退缩行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得出安静退缩是稳定的。

儿童的退缩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处于上升趋势,因而年龄更大的儿童往往退缩行为多余幼儿,在性别上,女孩的退缩也高于男孩。

2.1.3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

这种问题行为的产生原因是有着主管和客观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它不仅包括个人因素,还存在儿童的发展阶段产生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

其中的个人原因有儿童本身的成长和气质的特点。

生理因素有遗传有关的因素。

就这几年我国的研究发现,一些行为是因为遗传方面的原因产生的,例如酗酒、犯罪、抑郁等等的心理疾病。

并且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很大程度上会对我们的身心发展产生潜在的影响,遗传和环境所造成的心理问题是明显存在和不可忽视的。

有关数据显示,如果让胎儿在容易产生疾病的环境中很大程度影响着孩子的行为问题,例如精神发育不足的孩子,他们所生行为问题的比率完全大于正常的孩子。

还有儿童的气质对于他们的情绪也有着很大程度上的影响,我国在气质和行为问题的联系方面也有着很多的研究。

张劲松(1996)调查了1505名在4到7岁的儿童的气质问题,他把这些孩子进行了难养型、启动缓慢型和易养型三种类型。

并且得出了难养型和启动缓慢型的孩子的行为问题产生率高于易养型。

并且Prior与Smart也对3到7岁的孩子进行了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他们认为,男孩子和女孩的的气质的刻板性对儿童的行为问题有很大的影响。

社会上的成员不只有成人还有孩童,他们产生的行为问题并不单单是因为本身的原因,也被外部环境感染着。

结合布朗芬布伦纳所写的生态系统理论,儿童出生后所面对的最大的社会环境就是家庭,所以家庭中的教育和因素是对于孩子的行为问题影响最大和最深的。

我国在家庭影响的研究中主要针对家庭环境和育儿方式对于儿童行为问题的研究。

王玉风(2000)对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作出了研究,得出家庭的和谐、父母的教育水平和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方向的希望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检出率有很大的联系。

我国的社会在发展、社会性质也在变差、家庭结构也在改变,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中,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家长都是参与最多的。

结合我国的老龄化调查结果得出,国内有77.47%的儿童的教养是由祖父母参与的[11]。

另外,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参加祖父母教养的传统,祖父母在进行对儿童的教育时对幼儿的行为问题有着潜在的影响。

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法主要是祖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抚养活动中的行为倾向,即父母在子女教育中惯常采用的教育方法和方法。

本研究的对象是家庭中的祖父母。

顾芬芬(2005)把隔代教育定义为太过关注、超常监督、惩罚过度和民主理解四个观点。

民主理解在全球中处于一个非常理想和科学的教育方式,可是这种方法在社会上缺是缺失的。

而且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是过分关注、超常监督和惩罚过度的方式,那么就会让孩子变得懒惰、太过依靠父母并且缺少自信和自卑甚至自闭的心理状态。

对于孩子来说,刚出生的这段时间大部分是在家庭中成长的,所以经常面对的就是家长。

但是在孩子不断长大后会进入不一样的环境,认知力也会增高,幼儿园是孩子在脱离家庭后第一个面对的环境,所以师生关系和朋友关系对于儿童的问题行为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最早的师生关系中,老师和学生之间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有的孩子和老师关系好,有的孩子和老师关系生疏。

基于我国的相关研究得出,如果孩子在小时候总是和老师发生矛盾,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攻击力和反社会心理也会增多。

反之,如果教师与儿童关系密切,可以减少幼儿反社会行为的发生。

同学和朋友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也发挥着很重要的因素,他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和价值观的影响。

和朋友进行交友过程中,儿童可以进行学习和认知的行为学习,从而得到好的快乐的感受,而且对于训练他们的社交能力。

但是在同伴中也有着相应的等级不同,不同的孩子总会有着不同的级别,所以他们的同伴和朋友也有着不同的等级。

对于朋友同学的级别影响是群体个人的好恶程度,即群体对个人的接受程度。

一方面,问题行为对儿童的发展有负面影响。

例如,外部化问题如攻击性和破坏性,内部化问题如抑郁和退缩,以及缺乏儿童的社会交际能力,将导致较低的同伴接受。

其他研究调查了不同性别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结果表明,男孩比女孩更具攻击性,而行为更具攻击性的儿童更容易遭受同龄人的讨厌。

这表明儿童被他人讨厌和拒绝的主要因素是外部消极行为。

他们这种儿童经常感到孤独,因为他们被同龄人拒绝或不被同龄人爱。

被讨厌的儿童在同龄孩子中往往处于消极的地位。

另一方面,同伴关系的相处会导致儿童的心理和行事动向受到影响。

相关研究者提出,同伴关系不好会导致孩子做出消极的行为。

陈欣银(1994)研究也表明,被拒绝儿童大都会做出对外的消极举动,这些行为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

而那些大多数不受到关注的孩子有其他消极行为,比如害羞或者是焦虑。

由于较少的与同龄人的密切交流,这两个种类的孩子都有很强的孤独心理。

[13]

综上所述,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因素不仅包括个人因素,还包括影响个人发展的外部因素,即家庭教养、学校和社会因素。

本研究则着重讨论祖父母教养对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影响。

2.2关于祖父母教养的研究

2.2.1祖父母教养的理论基础

祖父母教养的目前的理论基础包含家庭系统理论、生态学理论以及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等等。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种大系统,具有组织性和功能性,指出家庭的任何一部分都会影响到整个身体。

张文新(1999)提出家庭系统具有以下特征:

(1)整合性。

强调整体的重要性。

(2)层次性。

家庭是由很多互相联系的子系统构成,比如夫妻、父子等子系统,这些子系统都承担了特有的作用。

(3)相互依存性。

子系统中的各种关系相互依赖。

例如父母与祖父母的相处会影响祖父母和孙辈间的接触度和亲密程度,祖孙关系会对父母与子女关系产生影响。

[14]

布朗芬布伦纳(1986)的构建了人类发展生态模型,这一模型点明自身的特点和社会环境的相互联系对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15]。

张文新(1999)认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由许多相互紧密联系的系统形成生态的环境,由内在系统、外在系统等组成。

微观系统指的是个体在发展进程中能够直接感受到的环境。

在微观系统中最小的互动对象是两个人。

在此系统中另一个主要的名词是「N+2syStem」,指的是除却两人亲密的互动之外,也要思考其他部分对这两个人是否有影响。

N代表家庭中的其他成员,也代表其他系统(例如外在系统)中人事物,或者是文化价值观。

[16]

埃里克森依据每个人在社会的不同时期自身与社会环境产生的矛盾,把每个人的人格与社会环境的反映划分出八个阶段:

(1)基本信任与不信任;

(2)自信与怀疑;

(3)自主与愧疚;

(4)勤奋与自卑;

(5)一致性与角色混淆;

(6)孤独感与紧密联系;

(7)繁殖与停止;

(8)自我调整与绝望。

当子女长大成人组建自己的家庭时,祖父母从“繁殖”进入“自我调整”阶段。

在人生最后时期,主要是为了获得一种圆满的体验,防止产生无趣和失望的情绪,感受到人生智慧。

Kivnick指出,回顾最后阶段并调整好早期生活,祖父母有可能继续通过“子女生育”来抚养他们的孙子女。

通过帮助孙子女的生长发育,祖父母有助于社会心理的自我调整。

回望自己的人生经历,有利于祖父母和孙子女之间产生亲密的互动。

【17】

2.2.2祖父母教养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早在20世纪的4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研究祖父母教养,先前的研究的重点是祖父母的教育和培养的能力。

自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开始了对祖父母的角色的存在意义于祖父母存在的教养方法的研究。

20世纪的80年代以后,对祖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快速增多,但是并不是很熟悉祖父母教养的定义,祖父母对于教养的定义是多维的。

下面是对不同年龄段祖父母教养研究的介绍,并简要分析当前的研究现状。

祖父母的教养研究开始于二战时期(1940-1959),(Szinovacz,1998)是最早的对祖父母的研究的社会学者,他强调出,在战争期间与战争之后的各种的家庭危机之中,祖父母是家庭的顶梁柱,给家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是,因为先前的研究注重的是亲子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关于祖父母的关系,因此,对于祖父母的研究在很早时就已经被忽略。

祖父母的在教养方面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祖父母在教育自己的子女时的问题,其中有祖父母涉足育儿和父母间存在的潜在的紧张关系、还有祖父母不管育儿的原则等。

【18】

从20世纪的60年代至70年代,在祖父母教养方面的相关的研究由在先前注重祖父母的作用变成了从祖父母或者是孙子辈的角度审视祖父母角色的意义及其内容。

Neugarten和Weinstein组成祖父母的角色的三个维度:

类型(style),重要性(significance),安慰(comfort)共同提出了祖父母的教养方式的五种:

formalstyle:

即正式型(是祖父母特别关心孙子女,而且并不涉足他们之间的亲子的关系,而他们在偶尔需要父母提供帮助时进行帮助)、funseekerstyle:

寻乐型(是祖父母把他们的孙儿当作寻欢作乐和应对孤独的棋子,但是他们没有架子,因此他们能够通过交流来享受到孙儿的快乐)、distantfigurestyle:

保持距离型(即祖父母和自己的孙子女通常情况下互不接触,在家人一定要见面的时候才能见面)、surrogateparentstyle:

代替父母型(是祖父母承担抚养孙子和孙女的责任,并且照顾孙子和孙女的生活与学习)、reservoiroffamilywisdomstyle:

智慧型(即祖父母会教给他们的孙子很多技能,这也是他们的智慧的源泉)。

【19】这些对祖父母的角色的意义与养育的方式之间经典的探索,致使当时的祖父母的教养的研究方向,然而不同的研究者从未确切的区分出祖父母教养的不同的类型。

20世纪80年代,对祖父母教养的研究迅速增加。

西方的国家的家庭结构不发生着变化(即使大部分的家庭依然是完好无损的),越来越多单亲的家庭不断增加,还有吸毒、社会福利日益减少、艾滋病等社会问题,以及对母亲和子女就业照顾者的需求,家庭负担的增加,需要对祖父母他们的研究的技术提高,越来越需要被研究,变成了一个单独的研究方向。

Cherlin和Furstenberg区分了三种不同的祖父母的教养类型:

一:

参与型(即祖父母的举止类似于父母。

当他们父母工作出现困难的时后,祖父母就帮助父母照顾孩子。

而且他们有重要的事务的发言权),二:

伙伴型(即祖父母通常遵循着“不干涉的原则”,不涉足抚养孙子辈。

并且祖父母之间的关系亲密而且不拘礼)。

三:

疏远型(即祖父母不会经常去探望孙子孙女。

即他们之间的关系正式但是疏远。

),还有,还对种族、性别、居住距离与孙辈年龄对于不同的育儿类型的影响作出了评估。

别的发现证明了,当家庭出现危机时,需要增强祖父母的教养的功能。

【20】

从20世纪的90年代到现在,研究大家庭变成了研究祖父母的教养问题的主流课题,尤其是代际家庭,通常祖父母是代理父母抚养来孙子女,还有祖父母的教养问题对祖父母与孙子女产生的影响。

这个阶段,还未明确的定义关于祖父母的教养问题的概念,所以不同的研究者给祖父母的教养的维度下的定义也不是一模一样。

Szinovacz(1998)说出了祖父母的教养在概念方面分为四个水平:

一是个体的水平,二是二元的水平、三是家庭的水平,四是社会的宏观水平。

【18】Ferguson(2004)的研究是通过英国的44个离异的家庭的祖父母的教养研究。

他站在祖父母方面提出了祖父母的成长的连续性的有关的四个方面:

祖父母当做是父母或者祖父母当做是祖父母(研究者发现有某些外祖父母帮助父母抚养孙子女,是祖父母当父母的极端)、把子女作为中心或者把孙子女作为中心(还有的祖父母特别关心子女,但是有一些更加关心他们的孙子女)、支持或者不支持(是祖父母对与自己子女离婚的感受)、不情愿或者是热情(即为祖父母对与自己的教养的角色的态度)。

Ferguson(2004)说明了祖父母可以通过给家庭谋取利益的方法来完成他们祖父母的教养目的,在离婚得家庭之中,其中祖父母的教养角色非常重要。

【21】Pearson(1990)和一些其他研究学者通过130个存在祖母的家庭中的研究中得到,祖父母积极参与育儿本质是实质的,他们参与程度只是仅次于母亲。

祖父母在不同家庭的结构中,对育儿的参与程度是不一样的。

其中,如果家庭中没有母亲,那么祖母的参与度将是最高。

[22]

祖父母的教养的现状是,祖父母教养的研究在近20多年之中迅速变多,但是,大部分的研究都会面向问题与描述性,并不能基于理论。

对于祖父母的教养问题的探索要在观念上、理论中与方法上更进一步的细化。

【18】Thomas(2000)指出了祖父母的时期(grandparenthood)自身不具备一个完整理论体系,对祖父母的教养的研究还是大多数都是描述性的,还能根据祖父母不同的特征从而有不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