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防护加固及排水工程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270142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防护加固及排水工程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路基防护加固及排水工程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路基防护加固及排水工程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路基防护加固及排水工程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路基防护加固及排水工程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防护加固及排水工程Word下载.docx

《路基防护加固及排水工程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防护加固及排水工程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防护加固及排水工程Word下载.docx

(2)浆砌片石

①在填土压实符合要求,坡体趋于稳定或填土压实达到要求后,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清刷坡面浮碴,填补凹坑并拍实、平整。

基础的开挖符合图纸尺寸和规范规定,并满足基底设计承载力设计要求,才能进行砌体砌筑。

③砌筑基础的第一层砌块:

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

砌筑上层砌块时,避免振动下层砌块,砌筑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将砌好的表面加以清扫、湿润再坐浆砌筑。

选择合格片石砌筑,拉缝错开至少8cm。

铺砌厚度均匀,水泥砂浆饱满,表面采用凹缝,砌筑后及时回填边缘,夯填密实,防止地表水浸入。

④砌筑要分段进行,按要求,设置沉降缝。

⑤砌体砌出地面后及时回填夯实,并作好基坑顶面排水、防渗设施,伸缩缝与沉降缝内两侧平齐无搭叠。

缝中防水材料按要求深度填塞紧密,按图纸位置及尺寸预留泄水孔。

⑥砌体勾缝砂浆嵌入砌缝内2cm深。

如缝槽深度不足或砌体外露未留缝槽时,均先开槽后勾缝。

(3)喷播植草

①选择适宜当地生长的草种,注意多种草种混合,增加物种的多样性,增强抗杂草能力。

②根据选取的土壤肥力、肥料种类、土质特点、当地气候及水文等具体情况,选定喷播物料,并通过试验分析确定配比,以改善路基边坡土壤的酸碱度和土壤肥力。

③将坡面整平,清除杂草,铺设固土网垫与坡面密贴,然后在固土网垫上覆盖植被土2~3cm厚,再次进行坡面平整拍实。

④把水、喷播物料和种子人工拌合均匀,并送至高压喷射机内,喷射机尽可能与边坡面成垂直,注意喷射厚度要均匀,不留死角。

⑤喷播完毕后,采用黑色无纺布覆盖喷水养护,根据天气情况,采取高压喷雾器喷洒水养护。

喷水时注意控制喷头与坡面的距离和移动速度,保证坡面不形成径流,冲走混合物料及草种。

见图4-2-6喷播植草施工流程图。

图4-2-6喷播植草施工流程图

(4)土工织物

①铺设前先检查土工织物的规格及材料性能符合规范规定。

②自地表起按设计要求铺设土工织物。

③铺设土工织物时先将碾压密实的填土表层进行平整,每幅横向搭接宽度0.3m,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m。

铺设时,将其按紧然后在上面填土。

为防止土工织物外露其外缘距边坡保持0.1m的距离。

4.2.4.2.路堑加固防护

4.2.4.2.1.勾缝、灌浆、嵌补、支顶等加固防护

(1)勾缝及灌浆填缝时,先清除草根、泥土,并冲洗缝隙。

补缝前先涂一层水泥浆,以保证砂浆与岩石更好地结合,且在水泥浆凝固前进行补缝。

缝隙较深或外口小里口大时,必须将砂浆填满捣实。

补缝后3~5分钟进行抹平,使表面光滑,并用塑料薄膜覆盖养生。

对较大缝灌注砂浆时,体积配合比可用1:

4或1:

5;

大缝灌混凝土时,重量比(水泥:

砂:

碎石)可用1:

3:

6或1:

4:

6;

插捣密实,灌满至缝口抹平。

(2)嵌补坡面空洞及凹槽时,首先清除松动岩石并将基座凿平一定宽度后再行砌筑,并做到嵌体稳固,表面平顺,周边封严。

(3)在支顶危石悬岩时,其圬工基座置于完整的稳定岩体上,并根据地形情况进行整平或凿成台阶。

4.2.4.2.2.浆砌片石护坡、挡墙

(1)首先把边坡上松动的岩石清除掉,然后把局部超挖或凹陷处挖成台阶,用与墙身相同的材料砌平。

(2)检查墙基是否埋置在可靠岩层上,地基软弱时,采取加深

地基或加强措施。

(3)砌体采用坚硬、不易风化的片石以坐浆挤浆法砌筑,片石的强度不低于MU30。

(4)砌筑时注意墙面及两端面砌筑平顺,墙背与坡面密贴结合,墙顶与边坡间缝隙封严。

(5)按设计要求设置泄水孔、伸缩缝。

(6)对墙后反滤层填料严格按设计要求填筑夯实,确保厚度。

4.2.4.2.3.路堑边坡喷锚

(1)施工前先清除坡面松动石块、浮土。

对较大裂缝、凹坑应先嵌补牢实,使坡面平顺整齐,并用高压水冲洗。

(2)喷射混凝土护坡采用机械喷射,选用喷射机、空压机与搅拌机配套施工。

(3)喷射作业前应进行试喷,调整水灰比,使喷射表面光泽平整,骨料分布均匀,最大限度地减小回弹量。

(4)喷射混凝土自下而上分层进行,喷嘴垂直坡面,当混凝土厚度大于7cm时,分两次喷射;

灰体达到初凝后,立即洒水养生,持续7~10天。

(5)喷锚网护坡中,锚杆长度、间距按设计要求布置;

护坡锚杆固定前,先射水冲洗锚杆孔,清除孔内泥碴,再固定锚杆;

锚杆固定时端头露出岩面10cm,端头做成弯钩压住挂网;

喷射混凝土作业完成后,坡面不得露有钢筋和锚杆头。

(6)喷层周围与未防护坡面的衔接处要严格封闭,防止水从缝隙浸入,其措施是:

在两侧凿槽嵌入坡面内,嵌入深度不小于设计要求,顶部凿槽式嵌入护顶宽度不小于设计及规范要求,下部坡脚按设计要求设置浆砌片石护脚墙。

(7)沿线路方向按要求设置沥青木板伸缩缝、泄水孔。

(8)喷射作业严禁在雨、大风中进行。

4.2.4.2.4.浆砌片石挡土墙

见图4-2-7浆砌挡墙施工流程。

(1)片石圬工采用不易风化的石块,强度等级大于MU30。

片石混凝土中片石掺量不得超过15%,掺入片石块径不大于墙宽1/3。

(2)挡土墙基础施工时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及设计要求,采用分段跳槽开挖,跳槽开挖长度一般10~20m。

当地形陡峻、堑坡较高或浸水地段的挡土墙基础,跳槽开挖长度小于5m。

图4-2-7浆砌挡墙施工流程

(3)基坑开挖至设计高程后,立即进行基底承载力检查,如承载力不足,立即上报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

(4)墙基施工严格设计要求。

当基础为倾斜基底时,严格按设计位置准确挖凿,禁止用填补方法筑成斜面,以利墙身稳定。

挡墙地段的侧沟与挡墙砌筑成整体,以增强挡墙的稳定性,且侧沟采用与挡墙同标号的圬工加固。

对基坑基底的地质、尺寸及标高进行检测,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砌筑,若与设计不符,则及时上报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

(5)挡墙基坑为石质时基坑用浆砌片石满铺砌,土质基坑砌筑完成后立即用粘性土夯填封闭。

(6)按设计进行施工分段,砌筑采用坐浆挤浆法,杜绝采用灌浆法,灰缝宽度要小于4cm,砌体表面与三块相临片石相切圆直径小于7cm,两层间的错缝大于8cm。

(7)墙身砌筑时灰满缝严,砌筑密实,严禁有竖向或斜向通缝。

墙身沿纵向按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设伸缩缝。

(8)墙身台阶采取加强措施如设片石、钢筋接榫,以保证该处强度及整体性。

(9)砌筑按同一厚度分层,每砌高70~120cm找平一次,每日砌筑前必须检查找平,清除表面浮浆。

在墙体砌筑时,及时进行洒水养生,炎热季节覆盖塑料薄膜,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

4.2.4.2.5.预加固桩、锚索桩

施工前要结合实际地形,设置永临结合的排水系统,确保地面及施工的水及时排除。

桩顶路堑边坡开挖方式同前面路堑施工,分层从上向下逐层开挖,开挖一层及时清理坡面,进行坡面防护。

锚索材料用高强低松弛预应力钢铰线编束,钢铰线性能参数要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满足设计要求的锚具,锚孔内灌注高标号水泥砂浆,水泥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合比必须经现场试验室及监理认可。

(1)施工要求:

①施工中根据设计要求和不同阶段观测结果进行预应力调整,确保桩与拉索变形协调达到最佳状态。

②锚索编束在锚固段,每隔1.0m设置一个对中支架,使锚索居中;

张拉段每隔1.0m用细钢丝绑扎,并将张拉段钢铰线放于波纹管内,管内注满黄油,以便进行张拉及防止钢铰线锈蚀。

③锚孔采用风动钻机钻进,严禁采用水冲钻进,钻至孔深后用高压风冲孔,把孔内的岩粉石碴清除干净后立即安放锚索入孔,并进行孔内注浆;

孔内注浆采用孔底返浆法压力注浆,确保孔内砂浆饱满,锚头顶面必须与锚索轴线垂直。

④在孔内砂浆、外锚头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分级张拉,并按设计要求超张拉值进行超张拉,经设计要求间隔时间后进行补偿张拉,然后锁定,封闭锚头。

⑤桩前土体在设计人员的现场指导下进行开挖,严禁在拉索施加预应力前进行开挖;

预应力锚索逐排施工,施工完一排预应力锚索后再开挖下一排路基土石方。

⑥施工前首先进行锚索抗拔试验,以便取得岩层与砂浆体锚固间的极限抗拔力,调整锚固段的长度。

(2)施工顺序

见图4-2-8预加固桩、锚索桩的施工程序图;

图4-2-9锚索的施工程序。

①桩孔施工首前先整平场地,修好桩区地表截、排水及防渗设施。

②按设计坡率开挖桩顶以上边坡,形成施工平台,做好上部防护措施。

③现场核对设计,按设计测定桩位,进行施工放样。

④施工宜安排在旱季,隔桩开挖桩孔,并及时设置锁口,施作护壁,孔壁支护高出路基面需要拆除部分与桩身灌注混凝土采取隔离措施,以利护壁拆除和抗滑桩整齐美观。

在挖桩过程中,若发现岩层分界面与设计资料出入较大时,

及时上报监理、设计单位,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

图4-2-8预加固桩、锚索桩施工程序图

图4-2-9锚索施工程序图

⑥挖孔采用单孔开挖,挖孔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桩身净截面尺寸和平面位置,截面尺寸满足设计要求。

孔内爆破采用浅眼爆破,炮眼深度:

硬岩不超过40cm,软质岩层不超过80cm,并严格控制装药量。

孔内要经常检查有害气体浓度,使其不超过规范规定的工作标准,必要时设置通风设备。

⑦桩身挖至设计标高后,及时制作钢筋笼,并严格控制钢筋设计位置。

同时按设计预埋钢套管,定位精确。

⑧桩身混凝土要及时连续灌注,不得出现水平施工缝。

⑨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规定强度后,才能进行桩前岩土开挖,并及时施工锚索。

⑩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结构物部位准确性,要建立观测系统,布置对坡体、结构物位置的准确性观测,防止发生突然事故。

(3)锚索

①施工准备:

包括调试机械,测量放线,搭脚手架,安装钻机,岗前技术交底等工作。

②钻孔顺序:

调整钻机角度→上钻具→在钻进一定深度后,将钻具提离孔底,待岩屑排出后再继续钻进→加接钻杆,钻进一根钻杆后,动力头停止钻进和旋转,停止往孔内送风,然后加接钻杆→钻孔,钻到设计深度,抽钻杆后用高压风冲孔,把孔内的岩粉余碴清除干净。

钻孔方位角及下倾角误差在±

1o以内,孔斜误差不大于1/50。

③按设计要求制作锚索并编号;

按编号将锚索下到孔内,套上锥管,将排气堵固定在端部,打紧锚塞。

④采用注浆机注浆,灌浆必须采用0.6~0.8Mpa压力自孔口向孔内一次性有压灌浆,不得中途停灌。

⑤待锚索孔内砂浆强度达到设计的70%后,才能进行张拉。

张拉按设计给定的预应力值进行两次多级循环张拉,两次张拉时间间隔不得小于5天,张拉后进行初步锁定。

预应力施加完毕后,选1~2孔锚索进行超张拉试验。

整个工点锚索桩和锚索施工完毕后,经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最后锁定,检验合格后切割掉外露部分钢绞线,用锚具将锚索锁定在混凝土斜托(斜托面必须与锚索中心线垂直)上的锚索钢垫板上,封闭锚头。

4.2.4.2.6.抗滑桩

施工工艺:

见图4-2-10抗滑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4-2-10抗滑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1)桩孔施工前首先整平场地,做好地表截排水及防渗工作。

(2)先施工桩顶以上土石方,形成施工平台,做好上部防护措施。

并现场核对设计,按设计测定桩位,进行施工放样,每边较设计尺寸大5cm。

(3)锁口施工。

按放样位置,结合现场地质条件,下挖1~2m,浇筑钢筋混凝土护壁,锁口顶部应高出地表50cm,防止开挖后期开挖地表水下灌桩身。

锁口施工时注意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及护壁背后超挖回填的饱满度与质量,以保证继续下挖的安全。

(4)挖孔桩施工安排在旱季,桩孔采取跳桩开挖,按设计要求做好C15混凝土护壁,并及时浇筑桩身。

孔壁支护高出路基面需要拆除部分与桩身灌注混凝土采取隔离措施(铺贴宝丽板),以利护壁拆除和抗滑桩整齐美观。

(5)在挖桩工程中,发现地形、地质条件与设计资料不符时,及时上报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具体施工工艺同桥梁挖孔桩施工工艺。

(6)在施工过程中,为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结构物部位准确性,要建立观测系统,布置对坡体、结构物位置的准确性观测,防止发生突然事故。

4.2.4.3.路基排水设施

排水设施目的是将可能留在路基范围内的地面水迅速排除出去,并防止路基范围以外的地面水流入路基范围内,确保路基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

施工前认真核对设计图纸,绘出排水设施的详图,放线施工,并随时检查维护,以防止地表水冲刷。

排水设施施工原则:

(1)沟基稳固,沟形整齐,沟坡、沟底平顺。

排水沟严禁设在未做处理的虚碴、弃土上。

天沟排水不得对路基产生危害。

(2)天沟、吊沟挖在原地面以下,不在地面坑凹处通过:

按照路堤填筑压实要求将坑凹处填平,然后挖沟,并防止填土沉降变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