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奥数试题集锦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小学三年级奥数试题集锦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奥数试题集锦有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
8
⑩25×
32×
125?
(11)3600÷
25
答?
案:
①17×
100=1700 ②1112×
5=5560 ③23×
9=230-23=207 ④23×
99=2300-23=2277
⑤12345×
11=135795 ⑥56789×
11=624679 ⑦36×
15=(36+18)×
10=540
⑧123×
4=123×
(25×
4)=12300 ⑨456×
=456×
(2×
5)×
4)×
(125×
8)
⑩25×
125
=(25×
=100000
=36×
100÷
=36×
4
=144
提高班
一、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1.
(1)12×
25;
(2)125×
13×
8;
(3)125×
56;
(4)25×
125。
2.
(1)125×
(80+4);
(2)(100-8)×
(3)180×
125;
(4)125×
88。
3.
(1)1375÷
(2)12880÷
230。
4.
(1)(128+1088)÷
?
(2)(1040-324-528)÷
4;
(3)1125÷
?
(4)4505÷
17÷
5。
5.
(1)384×
12÷
(2)2352÷
(7×
8);
(3)1200×
(4÷
12);
(4)1250÷
(10÷
(5)2250÷
75÷
3;
(6)636×
35÷
7;
(7)(126×
56)÷
18)。
答案:
1.
(1)1200;
(2)13000;
(3)7000;
(4)100000。
2.
(1)10500;
(2)2300;
(3)22500;
(4)11000。
3.
(1)55;
(2)56。
4.
(1)152;
(2)47;
(3)9;
(4)53。
5.
(1)576;
(2)42;
(3)400;
(4)1000;
(5)10;
(6)3180;
(7)56。
第三讲数列规律
作业1
按一定的规律在括号中填上适当的数:
1.1,2,3,4,5,(),7…
2.100,95,90,85,80,(),70
3.1,2,4,8,16,(),64
5.2,1,3,4,7,(),18,29,47
6.1,2,5,10,17,(),37,50
7.1,8,27,64,125,(),343
8.1,9,2,8,3,(),4,6,5,5
答案:
1.等差数列,括号处填6。
2.等差数列,括号处填75。
3.等比数列,括号处填32。
5.相邻两项的和等于下一项,括号处填11。
6.后项-前项=前项的项数×
2-1,括号处填26。
7.立方数列,即每一项等于其项数乘以项数再乘以项数,括号处填216。
8.双重数列,括号处填7.
作业2
寻找规律填数:
答案2:
1.5。
中间数=两腰数之和÷
底边数。
2.45;
1。
中间数=周围三数之和×
3。
3.
(1)13。
中间数等于两边数之和。
(2)20。
每行的三个数都成等差数列。
4.横行依次为60,65,70,75,325;
竖行依次为40,65,90,115,325。
5.14。
(23+5)÷
2=14。
作业3
1.观察下面已给出的数表,并按规律填空:
2.下面一张数表里数的排列存在着某种规律,请你找出规律之后,按照规律填空。
答案3
1.第5行的括号中填25;
第6行的括号中填37。
2.这个数表的规律是:
第二行的数等于相应的第三行的数与第一行的数的差的2倍.即:
8=2×
(6—2),10=2×
(10—5),4=2×
(9—7),18=2×
(20—11).因此,括号内填12。
第四讲和差、和倍、差倍问题
1.弟弟今年15岁,姐姐今年20岁。
当姐弟俩岁数的和是75岁时,两人各多少岁?
2.两堆石子相差16粒,如果混在一起,那么可以重新分成数量都是28粒的三堆。
求原来两堆石子各有多少粒?
3.红红与兰兰共有61本书,红红给了兰兰5本书,兰兰自己又新买了3本书,红红现在比兰兰少2本书。
问:
两人原来各有几本书?
4、张三、李四两人一人拿了一个酒瓶,里面都放着酒,两人想把酒分匀,李四先把自己酒瓶中的酒往张三瓶中倒,使张三瓶里的酒成了原来的2倍,又把张三的酒往李四瓶中倒,使李四瓶中的酒增加到3倍。
这样倒了两次,还是没分匀,张三瓶中有酒160克,李四瓶中有酒120克。
请问张三、李四瓶中原来各有多少酒?
5.果园里的桃树比杏树多90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6.有两块布,第一块长74米,第二块长50米,两块布各剪去同样长的一块布后,剩下的第一块米数是第二块的3倍,问每块布各剪去多少米?
7.甲、乙两校教师的人数相等,由于工作需要,从甲校调30人到乙校去,这时乙校教师人数正好是甲校教师人数的3倍,求甲、乙两校原有教师各多少人?
8.有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卖出25米,第二块卖出14米,剩下的布第二块是第一块的2倍,求每块布原有多少米?
1.姐姐40岁,弟弟35岁。
2.50粒,34粒。
解:
年龄差为20-15=5(岁), 解:
(28×
3+16)÷
2=50(粒),50-16=34(粒)。
姐姐(75+5)÷
2=40(岁),
弟弟40-5=35(岁)。
3.红红36本,兰兰25本。
原来红红比兰兰多5×
2+3-2=11(本),
原来红红有(61+11)÷
2=36(本),
兰兰有61-36=25(本)。
4、张三120,李四160。
5.杏树棵数:
90÷
(3-1)=45(棵)桃树棵数:
45×
3=135(棵)。
6.把第二块布剩下的米数看作1倍数:
7.把甲校调走30人后的甲校人数看作1倍:
(74-50)÷
(3-1)=12(米) (30×
2)÷
(3-1)=30(人)
剪去的米数:
50-12=38(米)。
甲、乙两校原有教师各30+30=60(人)。
8.(25-14)÷
(2-1)+25
=11÷
1+25
=11+25
=36(米).
第五讲做个推理能手
1.甲、乙、丙分别是来自中国、日本和英国的小朋友。
甲不会英文,乙不懂日语却与英国小朋友热烈交谈。
甲、乙、丙分别是哪国的小朋友?
2.一位法官在审理一起盗窃案中,对涉及到的四名嫌疑犯甲、乙、丙、丁进行了审问。
四人分别供述如下:
甲说:
“罪犯在乙、丙、丁三人之中。
”
乙说:
“我没有做案,是丙偷的。
丙说:
“在甲和丁中间有一人是罪犯。
丁说:
“乙说的是事实。
经过充分的调查,证实这四人中有两人说了真话,另外两人说的是假话。
同学们,请你做一名公正的法官,对此案进行裁决,确认谁是罪犯?
3.某地质学院的学生对一种矿石进行观察和鉴别:
甲判断:
不是铁,也不是铜。
乙判断:
不是铁,而是锡。
丙判断:
不是锡,而是铁。
经化验证明:
有一个人的判断完全正确,有一个人说对了一半,而另一个人完全说错了。
你知道三人中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谁是只对一半的吗?
4.数学竞赛后,小明、小华和小强各获得一枚奖牌,其中一人得金牌,一人得银牌,一人得铜牌。
老师猜测:
“小明得金牌,小华不得金牌,小强不得铜牌。
”结果老师只猜对了一个,那么谁得金牌,谁得银牌,谁得铜牌?
答?
1.甲是日本人,乙是中国人,丙是英国人。
2.乙和丁是盗窃犯。
解答过程:
如果甲说的是假话,那么剩下三人中有一人说的也是假话,另外两人说的是真话。
可是乙和丁两人的观点一致,所以在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丙说了假话,乙和丁说的都是真话。
即“丙是盗窃犯”。
这样一来,甲说的也是对的,不是假话。
这样,前后就产生了矛盾。
所以甲说的不可能是假话,只能是真话。
同理,剩下的三人中只能是丙说真话。
乙和丁说的是假话,即丙不是罪犯,乙是罪犯。
又由甲所述为真话,即甲不是罪犯。
再由丙所述为真话,即丁是罪犯。
3.丙全说对了,甲说对了一半,乙全说错了。
先设甲全对,推出矛盾后,再设乙全对,又推出矛盾,则说明丙全对,甲说对了一半,乙全说错了。
4.小华得金牌,小强得银牌,小明得铜牌。
解答过程:
(1)若小明得金牌,小华一定“不得金牌”,这与“老师只猜对了一个”相矛盾,不合题意。
(2)若小华得金牌,那么“小明得金牌”与“小华不得金牌”这两句都是错的,那么“小强不得铜牌”应是正确的,那么小强得银牌,小明得铜牌。
第六讲盈亏问题
1.阿姨给幼儿园小朋友分饼干.如果每人分3块,则多出16块饼干;
如果每人分5块,那么就缺4块饼干.问有多少小朋友,有多少块饼干?
2.某校同学排队上操.如果每行站9人,则多37人;
如果每行站12人,则少20人.一共有多少学生?
3.小强由家里到学校,如果每分钟走50米,上课就要迟到3分钟;
如果每分钟走60米,就可以比上课时间提前2分钟到校.小强家到学校的路程是多少米?
4.少先队员参加绿化植树,他们准备栽的苹果树苗是梨树苗的2倍.如果每人栽3棵梨树苗,还余2棵;
如果每人栽7棵苹果树苗,要少6棵.问有多少少先队员?
他们准备栽多少棵苹果树和梨树?
5.学校进行大扫除,分配若干人擦玻璃,其中两人各擦4块,其余各擦5块,则余12块;
若每人擦6块,则正好擦完,求擦玻璃的人数及玻璃的块数?
1.解:
(4+16)÷
(5-3)=10(人) 2.解:
(37+20)÷
(12-9)=19(行)
3×
10+16=46(块)答:
有10个小朋友,有46块饼干。
9×
19+37=208(人)答:
共有学生208人。
3.解:
迟到3分钟转化成米数:
50×
3=150(米)提前两分钟到校转化成米数:
60×
2=120(米)
(150+120)÷
(60-50)=27(分钟) 50×
(27+3)=1500(米)答:
小强家到学校的路程是1500米。
4.解:
每人栽3×
2(棵)则余2×
2(棵);
每人栽7棵则少6棵
(2×
2+6)÷
(7-3×
2)=10(人);
7×
10-6=64(棵)64÷
2=32(棵)或3×
10+2=32(棵)
答:
有少先队员10人,要栽苹果树苗64棵,梨树32棵。
5.解:
由其中两人各擦4块、其余各擦5块则余12块,可知,若每人都擦5块,则余12-(5-4)×
2=10块,而每人擦6块则正好.可见每人多擦一块可把余下的10块擦完.则擦玻璃人数是[12-(5-4)×
2]÷
(6-5)=10(人),玻璃的块数是6×
10=60(块)。
答:
有10人擦玻璃,共有60块玻璃.
第九讲画图解决应用题
基础班
1.三座桥,第一座长287米,第二座比第一座长85米,第三座比第一座与第二座的总长短142米。
第三座桥长多少米?
2.一桶柴油连桶称重120千克,用去一半柴油后,连桶称还重65千克。
这桶里有多少千克柴油?
空桶重多少?
3.一只蜗牛从一个枯水井底面向井口处爬,白天向上爬110厘米,而夜晚向下滑40厘米,第5天白天结束时,蜗牛到达井口处。
这个枯水井有多深?
4.有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用去32米,第二块用去20米。
结果所剩的米数第二块是第一块的3倍,两块布原来各长多少米?
5.三
(1)班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参加田赛的有26人,参加径赛的有30人,以上这两项都参加的有12人,这两项都没参加的有4人,问全班有学生多少人?
习题答案;
1.517米。
287+(287+85)-142=517(米)。
2.110千克,10千克。
柴油=(12-65)×
2=110(千克),空桶=120-110=10(千克)。
3.390厘米;
(110-40)×
4+110=390(厘米);
4.38米。
如图。
(32-20)÷
(3-1)+32
=12÷
2+32=38(米)
或
(32-20)÷
(3-1)×
3+20
=6×
3+20=38(米)
5.全班有学生48人。
如图:
解法1:
26+30-12+4=48(人)解法2:
26+(30-12)+4=48(人)
解法3:
26-12+30+4=48(人)解法4:
(26-12)+(30-12)+12+4=48(人)
三年级秋季班第九讲画图解决应用题习题
1.贺林家养鸡的只数是鹅的只数的6倍,鸭比鹅多8只,鸭有15只。
贺林家养了多少只鸡?
2.小敏买了一本书和一包糖。
买一本书用了3元6角,买糖用的钱数是买书所用钱数的5倍。
她带去的50元钱还剩多少?
3.小峰去老师家看望老师。
如果往返都骑自行车,那么在路上要用1时20分。
如果去时骑自行车,回来时步行,那么一共要用2时30分。
小峰步行回来用多少时间?
4.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同一车站出发,沿相反方向开去,3时共行360千米。
甲的速度是乙的速度的2倍。
甲、乙的速度各是多少?
5.甲、乙、丙三人原各有桃子若干个。
甲给乙2个,乙给丙3个,丙又给甲5个后,三人都有桃子9个。
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桃子多少个?
6.一桶柴油连桶称重120千克,用去一半柴油后,连桶称还重65千克。
7.一只蜗牛从一个枯水井底面向井口处爬,白天向上爬110厘米,而夜晚向下滑40厘米,第5天白天结束时,蜗牛到达井口处。
8.在一条直线上,A点在B点的左边20毫米处,C点在D点左边50毫米处,D点在B点右边40毫米处。
写出这四点从左到右的次序。
9.用96元买了同样的3件上衣和4条裤子,又知3件上衣的总价比3条裤子的总价贵33元,求上衣和裤子的单价?
10.三
(1)班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参加田赛的有26人,参加径赛的有30人,以上这两项都参加的有12人,这两项都没参加的有4人,问全班有学生多少人?
习题答案
1.42只。
(15-8)×
6=42(只)。
2.28元4角。
500-36-36×
5=284(角)=28元4角,或500-36×
(5+1)=284(角)=28元4角。
3.1时50分。
(60×
2+30)-(60+20)÷
2=110(分)=1时50分。
4.甲80千米/时,乙40千米/时。
乙360÷
3÷
(2+1)=40(千米/时),甲40×
2=80(千米/时)。
5.甲6个,乙10个,丙11个。
6.110千克,10千克。
柴油=(120-65)×
2=110(千克),
空桶=120-110=10(千克)。
7.390厘米;
8.A,C,B,D。
9.裤子每条9元,上衣每件20元。
(96-33)÷
(3+4)
=63÷
7
=9(元)(裤子)
9+33÷
3
=9+11=20(元)(上衣)
解法2:
(96+33÷
4)÷
=(96+44)÷
=140÷
7=20(元)(上衣)
20-33÷
2
=20-11=9(元)(裤子)
10.全班有学生48人。
26+30-12+4=48(人)
26-12+30+4=48(人)
解法4:
第十讲植树与方阵问题基础
1.一个圆形池塘,它的周长是150米,每隔3米栽种一棵树.问:
共需树苗多少株?
2.有一条2000米的公路,在路两边每相隔50米埋设一根路灯杆,从头到尾需要埋设路灯杆多少根?
3.某大学从校门口的门柱到教学楼墙根,有一条1000米的甬路,每边相隔8米栽一棵白杨,可以栽白杨多少棵?
4.有一正方形操场,每边都栽种17棵树,四个角各种1棵,共种树多少棵?
5.在一条路上按相等的距离植树.甲乙二人同时从路的一端的某一棵树出发.当甲走到从自己这边数的第22棵树时,乙刚走到从乙那边数的第10棵树.已知乙每分钟走36米.问:
甲每分钟走多少米?
6.有一个等边三角形的花坛,边长20米。
每个顶点都要栽一棵月季花,每相隔2米再栽一棵月季花,花坛一周能栽多少棵月季花?
7.有一个正方形水池,外沿边长40米。
沿着外沿围一圈铁栏杆,每个角上都要埋一根竖铁管,每相隔2米再埋一根竖铁管,可埋竖铁管多少根?
(请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8.马路的每边相隔7米有一棵国槐,小军乘无轨电车3分看到马路的一边有国槐151棵,无轨电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1千米=1000米)
9.庆祝建国40周年,接受检阅的一列彩车车队共52辆,每辆车长4米,前后每辆车相隔6米,车队每分行驶105米。
这列车队要通过536米长的检阅场地,需要多少分?
习题答案:
1.提示:
由于是封闭路线栽树,所以棵数=段数,150÷
3=50(棵)。
2.41根。
2000÷
50+1=41(根)
3.248棵。
(1000÷
8-1)×
2=124×
2=248(棵)
4.提示:
在正方形操场边上栽树.正方形边长都相等,四个角上栽的树是相邻的两条边公有的一棵,所以每边栽树的棵数为17-1=16(棵),共栽:
(17-1)×
4=64(棵)答:
共栽树64棵。
甲走到第22棵树时走过了22-1=21(个)棵距.同样乙走过了10-1=9(个)棵距.乙走到第10棵树,所用的时间为(9×
棵距÷
36),这个时间也是甲走过21个棵距的时间,甲的速度为:
21×
(9×
36)=84米/分。
甲的速度是每分钟84米。
6.30棵。
20×
2=30(棵)
7.80根。
40×
4÷
2=160÷
2=80(根)
(40÷
2+1)×
2+(40÷
2-1)×
=21×
2+19×
2=42+38=80(根)
(40×
2÷
2+1)+(40×
2-1)
=41+39=80(根)
8.21千米。
先求出无轨电车3分行驶的路程,再求每分行驶的路程,最后求每小时行的路程。
7×
(151-1)÷
60÷
1000
=7×
150÷
=21(千米)或
(151-1)×
(60÷
3)÷
150×
20÷
=21(千米)
9.10分。
车队行驶的路程等于检阅场地的长度与车队长度的和。
[4×
52+6×
(52-1)+536]÷
105
=(208+306+536)÷
=1050÷
=10(分)
第十一讲上楼梯问题
1.一根木料截成5段要16分钟,如果每截一次的时间相等,那么截7段要几分钟?
2.有一幢楼房高17层,相邻两层之间都有17级台阶,某人从1层走到11层,一共要登多少级台阶?
3.从1楼走到4楼共要走48级台阶,如果每上一层楼的台阶数都相同,那么从1楼到6楼共要走多少级台阶?
4.一座楼房每上1层要走16级台阶,到小英家要走64级台阶,小英家住在几楼?
5.一列火车共20节,每节长5米,每两节之间相距1米,这列火车以每分钟20米的速度通过81米长的隧道,需要几分钟?
6.时钟3点钟敲3下,6秒钟敲完,12点钟敲12下,几秒钟敲完?
7.某人到高层建筑的10层去,他从1层走到5层用了100秒,如果用同样的速度走到10层,还需要多少秒?
8.A、B二人比赛爬楼梯,A跑到4层楼时,B恰好跑到3层楼,照这样计算,A跑到16层楼时,B跑到几层楼?
9.铁路旁每隔50米有一根电线杆,某旅客为了计算火车的速度,测量出从第一根电线杆起到经过第37根电线杆共用了2分钟,火车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每截一次需要:
16÷
(5-1)=4(分钟),截成7段要4×
(7-1)=24(分钟)
截成7段要24分钟。
2.解:
从1层走到11层共走:
11-1=10(个)楼梯,从1层走到11层一共要走:
17×
10=170(级)台阶。
从1层走到11层,一共要登170级台阶。
每一层楼梯的台阶数为:
48÷
(4-1)=16(级),从1楼到6楼共走:
6-1=5(个)楼梯,从1楼到6楼共走:
16×
5=80(级)台阶。
从1楼到6楼共走80级台阶。
到小英家共经过的楼梯层数为:
64÷
16=4(层),小英家住在:
4+1=5(楼)
小英家住在楼的第5层。
火车的总长度为:
20+1×
(20-1)=119(米),火车所行的总路程:
119+81=200(米),所需要的时间:
200÷
20=10(分钟)
需要10分钟。
6.解:
每个间隔需要:
6÷
(3-1)=3(秒),12点钟敲12下,需要3×
(12-1)=33(秒)
33秒钟敲完。
7.解:
每上一层楼梯需要:
(5-1)=25(秒),还需要的时间:
(10-5)=125(秒)
从5楼再走到10楼还需要125秒。
8.由A上到4层楼时,B上到3层楼知,A上3层楼梯,B上2层楼梯。
那么,A上到16层时共上了15层楼梯,因此B上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