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11 防护林分建设质量评价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268313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附表11 防护林分建设质量评价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附表11 防护林分建设质量评价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附表11 防护林分建设质量评价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附表11 防护林分建设质量评价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附表11 防护林分建设质量评价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附表11 防护林分建设质量评价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

《附表11 防护林分建设质量评价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附表11 防护林分建设质量评价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附表11 防护林分建设质量评价指标Word文档格式.docx

13分

③乔木层、草本层结构:

①灌木层、草本层结构:

10分

②仅有灌木层:

植被盖度

①植被高度≥2.0m且盖度≥0.90:

②植被高度≥2.0m且盖度0.80~0.89,或植被高度1.0~1.9m且盖度≥0.90:

9分

③植被高度1.0~1.9m且盖度0.80~0.89:

①植被高度0.5~1.0m且盖度0.70~0.79:

7分

②植被高度0.5~1.0m且盖度0.60~0.69:

6分

③植被高度0.5~1.0m且盖度0.50~0.59,或植被高度<0.5m且盖度≥0.50:

5分

①植被高度<0.5m且盖度0.40~0.49,或植被高度0.5~1.0m且盖度<0.50:

4分

②植被高度<0.5m且盖度<0.40:

3分

枯枝落叶层

①枯枝落叶层厚度>15cm:

②枯枝落叶层厚度11~15cm:

③枯枝落叶层厚度6~10cm:

①枯枝落叶层厚度4~5cm:

②枯枝落叶层厚度3~4cm:

③枯枝落叶层厚度2~3cm:

①枯枝落叶层厚度1~2cm:

②枯枝落叶层厚度<1cm:

注:

1、物种丰富度:

指单位调查空间或地段上的动植物种类数;

2、混交比:

指阔叶树株数或面积占林分内树木总株数或面积的比例。

—5—

附表1-2防护林带建设质量评价指标

林带完整度

①林带无任何断口:

35分

②平均每公里林带断口≤1个且断口长度比例≤3%:

31分

③平均每公里林带断口≤1个且断口长度比例3~5%:

①平均每公里林带断口1~2个且断口长度比例≤5%:

②平均每公里林带断口1~2个且断口长度比例6~10%:

21分

③平均每公里林带断口2~3个且断口长度比例≤5%:

①平均每公里林带断口2~3个且断口长度比例6~15%:

②平均每公里林带断口2~3个且断口长度比例15~25%,或平均每公里林带断口3~5个且断口长度比例≤15%:

12分

③平均每公里林带断口3~5个且断口长度比例15~25%:

林带宽度

①林带>10行:

②林带8~10行:

26分

③林带6~7行:

①林带5行:

②林带4行:

③林带3行:

①林带2行:

②林带<2行:

林带结构

①2个以上乔木树种的复层林带且疏透度<

0.2:

②2个以上乔木树种的复层林带且疏透度0.2~0.3:

③1乔1灌的复层林带且疏透度<

0.3:

①1乔1灌复层林带且疏透度0.3~0.4:

②1乔1灌复层林带且疏透度0.4~0.5:

③单树种乔木林带且疏透度<

0.5:

①单树种单层乔木林带且疏透度0.5~0.6:

②单树种单层乔木林带且疏透度0.6~0.7:

③单树种单层乔木林带且疏透度>

0.7:

1、农田防护林的林带宽度不作要求;

2、林带缺口连续长度20~50m时,称为林带断口。

—6—

附表1-3特用林建设质量评价指标

因子

自然保存林

①保护对象具有良好的生存、生活条件:

25分

②保护机构队伍健全、完善:

③保护资金有保证:

④保护制度和保护设施完备:

①保护对象具有基本的生存、生活条件:

②保护机构队伍较完善:

③保护资金基本保证:

④保护制度及保护设施较完备:

①保护对象生存、生活条件较差:

②保护机构队伍不完善:

③保护资金未有保证:

④保护制度、保护设施不完备:

环境保护林

风景林

文化纪念林

①森林浓密、植被盖度≥0.8:

②林分优美、树种多样、景区景点多样、配置合理整体协调:

③景区基础设施完善:

④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协调和谐:

①森林植被盖度0.6~0.7:

②林分树种较多、布局较协调:

③景区基础设施较完善:

④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较协调和谐:

①森林植被盖度0.4~0.5:

②林分树种单一、景观单调:

③基础设施不完善:

④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不协调和谐:

国防林

①林分郁闭度≥0.8:

②灌草植被层高1.0m以上:

③灌草植被层覆盖度≥80%:

④隐蔽性能好:

①林分郁闭度0.6~0.7:

23分

②灌草植被层高0.5~1.0m:

③灌草植被覆盖度60~80%:

④隐蔽性能中等:

①林分郁闭度0.2~0.5:

②灌草植被层高<0.5m:

③灌草植被覆盖度<60%:

④隐蔽性能差:

种子林

①单位面积保留株数合理:

②林木生长良好:

③处于盛产期或产前期良好的林分:

①单位面积保留株数较合理:

②林木生长中等:

③处于盛产期后减产期或产前期中等的林分:

①单位面积保留株数偏少:

②林木生长不良:

③处于衰产期或产前期不良林分:

实验林

能为实验提供良好条件的林分:

100分

基本能满足实验要求的林分:

75分

不能达到实验要求而需要淘汰改造的林分:

40分

—7—

附表2商品林效益评价指标

类别

主要目的树种

栽培技术要点

密度

效益指标

一般基地

示范基地

一、

1、香榧

1、选用细榧品种,苗高60厘米以上的嫁接苗造林,配置3%~5%的雄株作授粉树。

提倡营造混交林,宜与茶叶等混交。

2、选择向阳、多雾的山谷、山坳、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建园。

3、采用块状整地或筑水平带,种植穴长、宽、深分别为0.8~1.0×

0.8~1.0×

0.8米,每穴施腐熟栏肥25~50千克,或腐熟菜饼1~2千克。

4、采用深翻扩穴、间种绿肥、除草覆盖和培土等管理措施,成年树每年施肥3次,3月份为抽梢肥和开花肥,5月初为果实膨大肥,每亩每次施复合肥50千克;

8月底施采后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栏肥1000千克。

5、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或保花保果技术。

4~5×

5~7米,每亩20~30株

亩产量250千克、亩产值5000元。

亩产量375千克、亩产值8000元。

2、山核桃

1、山核桃的生态习性较为耐寒、喜阴、怕高温干旱,喜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至中性的土壤,最喜欢石灰岩发育的黑色淋溶石灰土,一般以海拔200米至1000米为好。

宜与茶叶、杨桐等混交。

2、根据坡度不同,采用块状整地或筑水平带,种植穴长、宽、深分别为0.6~0.8×

0.6~0.8×

0.5米,每穴施腐熟栏肥25千克,在造林初期保持幼苗一个阴湿环境对提高苗木成活率非重要。

3、幼林管理主要是除草、松土和套种农作物或绿肥。

成林主要采用冬挖、伏铲、春秋施肥,注意水土保持。

3月萌芽前施速效肥,9月采果后施果后肥,最好是速效肥与有机肥相结合,开环状沟施入。

4、采用人工辅助授粉或保花保果技术。

5米,每亩30株

亩产量60千克、亩产值1500元。

亩产量80千克、亩产值2000元。

商品林效益评价指标

3、银杏(果用林)

1、主要选用大佛手、洞庭皇、佛指、多珠佛手、宽基佛手、天目长籽、海洋皇、安银一号等,需配置3%-5%的雄株作授粉树。

宜与茶叶、杨梅等混交。

2、在土层深厚、疏松、湿润、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和壤土,银杏生长快、产量高、种核大、寿命长。

3、矮化密植丰产园采用撩壕整地,撩壕深0.6-0.8米,宽1米,每亩施5000千克农家肥;

农田防护林及“四旁”种植,可挖宽0.8米,深0.6米的大穴,每穴施农家肥50千克。

4、银杏结果树,每年施肥3次,分别为“长叶肥”、“长果肥”和“采后肥”,一般每结100千克果,春冬两季应各施800-1000千克有机肥,夏秋两季各施10-20千克复合肥。

4~5×

6~8米,每亩17~28株

亩产白果200千克、亩产值5000元。

亩产白果300千克、亩产值7500元。

4、板栗

1、选用毛板红、魁栗、处暑红、油光栗、二次结实板栗、仙霞等品种。

2、选择阳坡、半阳坡,pH值5~6,含有机质较丰富的沙质壤土建园。

3、采用嫁接苗造林,鱼鳞坑整地或筑水平带,种植穴长、宽、深分别为0.8×

0.8×

0.6米,穴内放足栏肥,并混施部分磷肥。

4、每年施肥2次,第一次为3月上旬(催花肥),以氮、磷肥为主,每株0.7~1.0千克;

第二次为6月中下旬(为壮果肥)以磷、钾肥(或复合肥)为主,每株0.5千克。

5、丰产树形主要有自然开心形、变则主干形、自然半圆形等。

4~5米,每亩33~40株

亩产量100千克、亩产值400元。

亩产量150千克、亩产值800元。

5、锥栗

栽培技术要点参照板栗。

亩产量100千克、亩产值800元。

亩产量150千克、亩产值1200元。

6、柿子

1、主要选用千岛无核柿、永康的方山柿、兰溪的大红柿、永嘉的东皋柿等。

宜与茶叶等混交。

2、造林地宜选择向阳、土层深厚、排水和通气好的轻粘土或沙质土壤,pH值6~7。

3、修筑水平带,挖深0.6米、宽0.8米的撩壕或0.8×

0.8米的定植穴,每穴施入栏肥50千克。

4、追肥一般每年施3次,3月下旬施催芽肥,以氮肥为主;

6月中旬施保果肥,以速效氮、钾肥为主;

8月上旬施果实膨大肥,以钾肥为主,配合氮、磷肥。

基肥9月份施入,以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60%以上。

5、采用变则主干形或主干疏层形,亦可采用多主枝自然开心形。

3~4×

4~5米,每亩33~55株

亩产量500千克、亩产值1500元。

亩产量750千克、亩产值2250元。

7、枣

1、主要选用鲜食枣、义乌大枣、南京枣等。

宜林粮套种或与茶叶等混交。

2、采用撩壕整地,壕沟宽100厘米,沟深60~70厘米,密度较稀时采用块状整地,穴深60厘米,直径100厘米。

3、每定植穴施入栏肥等有机肥25~50千克,与表土充分混均后,回填穴内至2/3。

要配置授粉树。

4、每年需施4次肥,即花前肥、幼果膨大肥、枣果增质肥和基肥,基肥施肥量应占全年的50%~70%,以有机肥为主。

5、常见的树形有自然开心形、主干疏层形、自然纺锤形等。

2~3米×

3~4米,每亩56~112株

亩产量1000千克、亩产值2000元。

亩产量1500千克、亩产值3000元。

二、

1、柑桔类

1、品种主要选择:

宽皮柑桔类的黄岩本地早、温州蜜柑中的宫川、衢州碰柑等;

柚类的玉环柚等;

杂柑类的胡柚、象山红等;

脐橙类的朋娜、纽荷尔等。

2、园地要求土层大于80厘米,土质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含量大于2.5%,pH5.5~6.5。

3、山地采用水平梯带整地,平地要深沟高畦筑墩栽植。

4、新栽桔园3~5年内完成深翻扩穴,熟化土壤工作,可套种绿肥。

每年施肥分采果肥、花前肥、壮果肥、或促梢肥3~4次

5、梅雨注意排水,伏旱期注意灌木,采收前控水,提高果实糖度。

6、整形以自然开心形和自然园头形为主

每亩密度为:

宽皮柑桔类42~55株,甜橙类33~42株

各品种亩产量和亩产值为:

本地早1800千克、5400元;

宫川2000千克、4000元;

柚2000千克、5000元;

脐橙类1500千克、4500元。

本地早1800千克、9000元;

宫川2000千克、6000元;

柚2000千克、6000元;

脐橙类1500千克、6000元。

2、杨梅

1、品种主要选择:

东魁、荸荠种、晚稻杨梅和丁岙梅。

前期宜与松树混交,视生长情况逐步疏伐松树。

2、选择四周相对湿度大,土壤pH4.5~6.5的红黄壤山坡地建园。

采用水平梯带或块状整地,定植穴直径1.0~1.2米,深0.8米,配置1%雄株。

3、幼树每年10月结合施有机肥,进行扩穴,春夏在新梢抽发前的半个月施1次以氮肥为主的“攻梢肥”,新梢老熟前再施1次以钾肥为主的“壮梢肥”。

成年树全年施2次,一是“采后肥”,占全年施肥量的50%~55%,二是“春肥”,在2~3月间施。

4、以自然开心圆头形和自然圆头形为主。

4~5米×

5~6米,每亩22~33株

亩产量700千克、亩产值5000元。

亩产量1000千克、亩产值7000元。

3、梨

1、主要选择翠冠、西子绿、新雅、脆绿、清香等早熟砂梨系统,适当发展幸水、丰水等品种。

2、选择土层深60~80厘米以上,土质疏松,有机质含量较高,肥水保持能力强,pH5.6~7.2的砂壤土或砂砾土为宜。

3、采用挖撩壕或大穴整地。

选择花期基本接近的品种作为授粉树种,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2:

1或1:

1。

4、根据栽植密度不同分4~6年完成深翻改土,分别在穴两侧开深沟施入基肥。

早秋施基肥,每100千克果实需有机肥100千克,再填加1~2千克磷肥。

追肥分花前肥、花后肥、果实膨大肥及采前肥。

5、整形主要有疏散分层形和开心形。

冬季修剪主要采用短截、疏删、缩剪及长放等技术,夏季修剪主要应用抹芽、除萌、摘心、拉技等技术。

3~4米×

4~5米,每亩33~56株

亩产量2000千克、亩产值3000元。

亩产量2250千克、亩产值4500元。

4、桃

1、主要选择雨花露、早霞露、玖瑰露、砂子早生、玉露、花玉露、迎庆等品种。

2、选择土质疏松、水气通透性良好,土层深厚的南坡建园。

采用挖撩壕或大穴整地。

3、秋季施基肥,施肥量以株产100千克果实,施有机肥100~150千克。

年施追肥3次,有萌芽前、开花后、果实膨大期,果实膨大肥以钾肥不主。

4、采用三大主枝自然开心形和两主枝自然开心形。

冬季主要采用短截、疏删等修剪,夏季主要应用抹芽、除萌、摘心、拉技等修剪。

平地每亩33株,山地每亩55株。

亩产量1300千克、亩产值3250元。

亩产量1500千克、亩产值4500元。

5、桃形李

1、品种选择嵊州桃形李、浦江桃形李。

2、选择土壤深厚肥沃、保水性能较好的坡地建园。

采用水平梯带整地,挖大穴,定植穴直径0.8~1.0米,深0.8米,施入有机肥。

3、结合秋施有机肥进行深翻改土,基肥应占全年施肥量的70%,一般幼年树每株施有机肥25~30千克,结果树50千克,盛果树50~100千克。

追肥2~3次,在发芽前或开花前追施以氮肥为主的速效肥,在幼果膨大期追施以氮、磷、钾配合的速效肥。

4、常采用自然开心形整形。

幼树以整形为主,利用轻剪、长放、疏剪拉枝等方法,开张角度;

成龄树以疏剪和短截相结合为主,调节树势,改善光照条件,解决生长与结果的矛盾。

嵊州桃形李亩产量1200千克、亩产值3000元;

浦江桃形李亩产量1600千克、亩产值2400元。

嵊州桃形李亩产量1600千克、亩产值4000元;

浦江桃形李亩产量2000千克、亩产值3000元。

6、青梅

1、选择土质疏松、水气通透性良好,土层深厚的南坡建园。

2、一年施3~4次肥。

9月施基肥,幼树每株施栏肥15~20千克,或饼肥2~2.5千克。

成年树株施栏肥40~50千克,或饼肥5~6千克;

花前肥在12月下旬至1月中旬施入,结果树株施复合肥1千克左右;

采后肥株施复合肥2~3千克。

3、采用自然开心形,幼树主要剪截主枝、副主枝和疏除多余枝;

成年结果树主要疏除密生枝、重叠枝、病虫枝和细弱枝。

7、猕猴桃

1、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土建园,平原、坡地均可种植。

平地要深沟高畦,坡地修筑水平梯带。

2、定植穴1.0×

1.0×

1.0米,每穴施50千克有机肥,1:

5~8雄雌株配置。

幼树夏季采用树盘覆盖,抗旱保湿。

3、10~11月采后施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用量的60%;

2~3月施萌芽肥,6月施壮果肥,以速效肥为主。

4、为适应水平大棚和“T”字型小棚架的架式,采用“X”字型或“一”字型整枝,将树冠培养成1个主干、2~4个主枝、8~16个亚主枝的树形。

3米×

4~4.5米,每亩50~56株

亩产量2000千克、亩产值5000元。

8、枇杷

1、选择疏松肥沃的轻壤土或砂质壤土、pH5~7的南坡建园。

2、5年生以下幼树,从2月至10月间分5~6次“薄肥勤施”。

成年树分花前肥(秋肥、基肥)、稳果肥(春肥)、壮果肥、采果肥4次施入。

N:

P:

K比为10:

8:

8,全年施肥量中有机肥占70%以上。

3、按主干形、变则主干形、二层杯状形的方式进行整形。

每亩30~45株

亩产量2000千克、亩产值6000元。

三、

1、油茶

1、选择经选育的优良无性系嫁接苗造林。

宜与板栗、杨梅等混交。

2、选择土层深厚红黄壤低山或丘陵造林,采用块状和带状整地。

3、幼林土壤管理主要是中耕除草,一年2~3次,每株尿素50~100克。

4、低产林改造技术措施:

(1)清理林地,深挖垦复:

清除杂灌、老残及病株,冬季深挖全垦一次;

(2)增施肥料:

每亩施氮肥10~15千克、磷肥30~50千克、钾肥10~20千克;

(3)密林疏伐,稀林补植:

郁闭度保持0.7~0.8;

(4)更换劣株,高接换种:

分2~3年,用优良无性系嫁接换种林分中50%的劣株;

(5)整枝修剪,优化树形:

剪除下脚枝、内膛枝、枯枝、病虫枝。

3米×

3~3.5米,每亩65~75株

亩产茶油15千克、亩产值300元。

亩产茶油20千克、亩产值400元。

四、

1、厚朴

1、品种选择药用成份含量高的鄂西小凸尖型厚朴类型。

宜与其它用材树种混交。

2、选择谷湾地、中下坡位、土层厚、质地疏松、肥沃、阳光充足地段造林,忌粘重,积水或排水不良的平地种植。

3、定植穴0.6×

0.6×

0.5米,穴底放基肥,苗根蘸磷肥泥浆定植。

4、每年春施1次复合肥,夏未除草松土,除去萌芽条。

2米×

2.5米,每亩133株

采收时亩产量500千克、亩产值4000元。

采收时亩产量600千克、亩产值4800元。

2、山茱萸

1、主要分布在海拔200~800米低山,阴坡、半阴坡的山谷、山下部,在阳坡的山上部生长不好。

选择疏松、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和中性轻粘质土或沙壤土。

2、采用块状或带状整地,定植穴0.6×

0.5米,每穴施栏肥25千克。

3、幼林抚育以除草、培土为主。

一年施肥2次,3月中旬株施磷肥0.1~0.25千克加尿素0.1千克;

6月上中旬施复合肥0.1~0.3千克。

4、每年冬季或初春进行整形修剪,培养丛状形和自然开心形。

4米×

4~5米,每亩30~40株

亩产量35千克、亩产值4200元。

亩产量45千克、亩产值5400元。

五、

1、茶叶

1、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发芽早、适制性好的优良无性系。

宜与柿、银杏、板栗等树种混交。

2、选择坡度25°

以下的山坡地或丘陵地,pH4.5~6.5的酸性土壤。

修筑水平梯带,开沟施基肥,沟深50厘米,宽40厘米,每亩施栏肥或青草1500千克、饼肥或专用复合肥200千克、磷肥50千克。

3、幼龄茶园间种绿肥,深翻改土。

投产茶园秋施基肥施饼肥或专用复合肥200千克或农家肥1500千克。

追肥一年2~3次,分别在2月中下旬、5月上旬和6月底,以速效氮肥为主。

4、幼龄茶树采用定型修剪,成龄茶园轻修剪,衰老茶园重修剪。

单行种植行距15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丛2~3株,每亩3000株。

亩产量30千克、亩产值3600元。

亩产量40千克、亩产值5600元。

六、

1、毛竹用材林

1、改善竹林结构:

平均胸径9-11厘米年龄组成4度每度各占25%或1-4度竹比例3:

3:

1

2、劈山:

每年7-8月劈山一次

3、垦复:

坡度小于25°

的林地,每隔6年~8年全垦一次,花年竹林在当年盛夏进行,大小年竹林于发笋长竹当年盛夏至小年盛夏进行,深翻30厘米,清除树桩、竹蔸、老鞭等;

坡度25°

以上的林地,采用水平带状垦复或仅清除竹蔸树蔸。

4、施肥:

于孕笋年9月~10月或竹笋春季出土前1个月施肥,每亩施肥量为含氮量6.7-8千克,含磷量1.3-1.7千克,含钾量2.7-3千克的化肥或其他肥料。

株穴施或沟施。

5、留笋养竹:

竹林出笋早期和盛期进行,选留健康竹笋长竹,数量和大小按不同立地级竹林结构指标确定,并使新竹均匀分布。

每亩200~230株

1.33吨竹材/亩度、

600元产值/亩度

1.67吨竹材/亩度、

720元产值/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