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浙江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同步练习题卷美苏争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268142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浙江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同步练习题卷美苏争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考浙江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同步练习题卷美苏争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考浙江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同步练习题卷美苏争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考浙江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同步练习题卷美苏争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考浙江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同步练习题卷美苏争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浙江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同步练习题卷美苏争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届高考浙江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同步练习题卷美苏争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浙江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同步练习题卷美苏争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浙江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课后同步练习题卷美苏争锋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该文章评价的“它”是(  )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

C.北约组织D.柏林危机

4.(2020·

绍兴检测)漫画是一种通过虚构、夸饰、写实、比喻、象征、假借等不同的手法,描绘图画来述事的一种视觉艺术形式。

如图,这一漫画描绘并讽刺的是二战后两极格局对峙形成过程中(  )

A.丘吉尔发表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提出的“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提出的“欧洲复兴计划”

D.苏联为首成立的经济互助委员会

5.1949年初,苏联外交部部长莫洛托夫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声明:

“美国现在正以经济方式向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渗透……”为此,苏联和东欧国家采取的相应措施是(  )

A.成立共产党情报局B.成立经互会

C.成立华约组织D.支持民主德国成立

6.(2020·

浙江名校联盟联考)如图是一幅名为“眼疾”的时政漫画,站着的眼科医生说:

难道你连六亿人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看不见吗?

坐着的杜勒斯(美国国务卿)回答:

我看不见,我只能看见蒋介石。

该漫画主要(  )

A.讽刺了二战后美国的冷战政策

B.反映了新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C.说明了美国对中国敌视政策的破产

D.强调了美国已陷入国共内战的泥潭

7.(2020·

浙江十校选考适应性考试)某条约的序言写道:

“由于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从而加深了新战争的危险,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

”这里“采取必要步骤”是指(  )

A.发表“铁幕”演说B.提出杜鲁门主义

C.提出马歇尔计划D.成立华约组织

8.(2020·

杭州重点中学联考)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对亚洲不结盟国家一改以往的不承认政策,“承认每个国家都有权选择自己未来的道路,并不以施加压力的方式强迫那些不愿意的国家成为盟国。

……只要这些国家决心维护自己的独立,并为达到这一目标而采取积极的政策,美国就应支持和援助它们”。

美国这一政策的调整主要是由于(  )

A.自身实力的削弱B.冷战对抗的需要

C.经济危机的困扰D.不结盟国家的斗争

9.下面是一本关于“朝鲜战争”的历史专著的目录(局部),从该目录可以看出,朝鲜战争的主要影响是(  )

二、东北亚资本主义阵营的初步形成

(一)美国策划对日本单独媾和

(二)美韩特殊关系的初步形成

三、朝鲜战争与两极格局的固定

(一)朝鲜战争

(二)东北亚成为冷战的重点地区

(三)东北亚两极格局的固定

A.使资本主义阵营受到严重打击B.导致了美日韩关系的急剧变化

C.形成相对稳定的区域关系格局D.推动了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10.苏联和美国之间的“冷战”,是两国竞争地缘政治利益的结果。

苏联曾尝试将其地缘政治利益延伸到美国的后院,由此引爆了(  )

A.朝鲜战争B.越南战争

C.“柏林墙”危机D.古巴导弹危机

11.(2020·

嘉兴期末)某同学在历史小论文中引用了如下材料:

“1961年,苏联人发射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

美国政府十分震惊,马上着手制订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

1967年,美国人发射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

”这篇历史小论文的题目最有可能是(  )

A.《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B.《论科技与冷战的关系》

C.《论科技造福人类》

D.《论科技与战争的关系》

12.(2020·

金丽衢十二校联考)1955年丘吉尔断言:

“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有可能达到这样一个历史阶段:

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

”该论断最准确的理解是(  )

A.推动了第三世界的崛起

B.核均衡避免了新的大战

C.两种制度互相借鉴调整

D.两极对峙格局得以形成

二、非选择题

13.二战结束后不久,世界就进入了以美苏对抗为主的冷战时代。

冷战及其结束对欧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与苏联关系的破裂始于1947年,它在塑造美国对欧洲安全承诺的性质和范畴上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1944~1951年间,美国与其他先进的工业化民主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建设。

战后秩序的制度化因之在范围上大大超过了以往,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

——(美)约翰·

伊肯伯里《大战胜利之后》

材料二 二战结束……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其影响外溢到欧洲和日本。

到20世纪50年代,在大炮和黄油需求的推动下,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正是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体制成了西方资本主义的救命稻草。

……由于苏联控制了相当数量的中欧和东欧国家,法德之间发生争执的传统根源也就消失了,而且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

——(美)戴维·

卡莱欧《欧洲的未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战后秩序的制度化”方面的表现及动机。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冷战对欧洲的影响。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40年代历史事件简表

时间

西方国家

苏联与东欧

中国

1945年

以前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

1945年6月25日《联合国宪章》在旧金山签署,美国代表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1945年12月27日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同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

1944年苏联代表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但未在协定上签字

1945年2月18日,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致函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提出:

出席旧金山联合国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应包括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三方面代表

1945年6月25日中共代表董必武与其他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1946~

1948年

1947年5月9日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批准了第一批贷款,向法国贷款2.5亿美元

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对西欧各国进行广泛的经济援助

1947年7月莫洛托夫计划,提出对东欧国家的经济援助以及发展东欧国家对苏联的贸易

1946年,苏军撤离中国东北

苏联与中共领导的东北民主政权的贸易总额(辽东地区除外)1947年即达9300万卢布,1948年增长到15100万卢布,1949年更增长到20500万卢布

1949年

1949年8月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离开中国

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等6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这是苏联和东欧国家组成的政治经济合作组织

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一边倒”“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底毛泽东率中国代表团访问苏联

——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二卷》、布劳尔《20世纪世界史》

以上为20世纪40年代中外历史事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结合已学知识,自拟论题,展开论证。

(要求:

论题准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答案

解析:

选C。

据材料可知,丘吉尔主张英联邦、美国与苏联要成为新欧洲的朋友和保护者,二战后,两极格局逐渐形成,英国作为老牌强国主张发挥其在新欧洲之外的作用,故选C项。

选A。

根据材料中“但到了1951年,美国根本放弃了拆除日本工厂的设备,并且提出不要日本赔款”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美苏对峙的加强,美国积极扶植日本,作为其在远东地区的反共桥头堡,故A项正确。

根据材料中时间1947年3月,结合材料中“它”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攻势,具有全世界意义,可得出文章评价的“它”是杜鲁门主义的“遏止共产主义”,故A项正确。

结合漫画中的“$”“贷款”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西欧经济普遍出现衰落的局势,经济衰退导致国内资本主义统治秩序不稳定,当时,美国正在实施“冷战”政策,为了稳定西欧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实行了“马歇尔计划”,在经济方面援助西欧,帮助西欧各国渡过难关,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乘机控制西欧,通过美国的援助,西欧各国大部分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C项符合题意。

选B。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苏联”“经济方式”等,由此判断应回答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为对抗美国冷战中的马歇尔计划而采取的经济措施,即成立经互会,故选B。

A、D项是政治措施,C项是军事措施。

“眼疾”是讽刺,依据材料中“杜勒斯(美国国务卿)回答:

我看不见,我只能看见蒋介石”的信息可知,讽刺美国的冷战政策,故选A。

选D。

根据材料“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联邦德国加入北约”可知,应为1949年,“铁幕”演说发表于1946年,故A项错误;

杜鲁门主义于1947年提出,故B项错误;

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提出,故C项错误;

根据材料“联邦德国加入北约……爱好和平的欧洲国家必须采取步骤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维护欧洲和平”可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成立北约后,苏联倡导成立华约组织加以应对,故D项正确。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实力相当强大,并未削弱,故A项错误;

朝鲜战争之后,冷战从欧洲扩展到亚洲,美国积极拉拢亚洲国家围堵中国,故B项正确;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末,资本主义国家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并未发生经济危机,故C项错误;

当时美国实力强大,不结盟国家的斗争并非美国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根据材料中“东北亚资本主义阵营的初步形成”和“两极格局的固定”等信息可知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区域关系格局,故C项正确;

朝鲜战争并未冲击到资本主义阵营,故A项错误;

材料中“美国策划对日本单独媾和”“美韩特殊关系的初步形成”说明当时并未导致美日韩关系的急剧变化,故B项错误;

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1955年华约的成立,故D项错误。

朝鲜位于东亚地区,而美国位于北美洲地区,两国相距甚远,故A项错误;

越南位于东南亚地区,距美国也甚远,故B项错误;

德国位于欧洲地区,不属于美国后院,故C项错误;

古巴位于中美洲地区,距美国较近,故D项正确。

答案:

B

材料“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的寓意,即美苏争霸核恐怖下的和平,故选B。

(1)第一小问,可以根据材料一中“1944~1951年间”“涵盖战后联盟间的经济稳定、贸易、金融、货币和政治、安全等关系”的信息,结合战后美国“冷战”的表现及主宰资本主义世界金融和贸易等史实分析概括答案;

第二小问,可从美国霸权主义实质角度分析作答。

(2)从材料二中“来自美国的新的军事消费……西方的经济已经走上了一条扩展增长之路”可以归纳出美国对西欧经济援助;

从“由于德国被分裂开来,并受到外族的控制,这也大大便利和鼓励了法德之间的合作”可以概括出欧洲分裂与走向联合的统一。

(1)表现:

实行马歇尔计划;

签订《北大西洋公约》;

主导布雷顿森林体系;

建立“关贸总协定”。

动机:

主宰资本主义世界,对抗苏联,称霸世界。

(2)影响:

造成欧洲分裂和长期对峙;

促成美国对西欧的援助和合作;

推动了西欧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

首先拟定具体的论题,材料反映出20世纪40年代是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化的重要时期,美苏两极对峙格局逐渐形成。

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证:

美国通过布雷顿森林会议和马歇尔计划加强对西欧国家的控制,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

苏联通过经济互助委员会加强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新中国与苏联贸易增加,经济联系加强,外交上实行“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一边,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

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峙。

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

论题:

20世纪40年代是世界格局发生急剧变化的重要时期。

论证: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形成的维护世界和平的联合,促成了联合国的成立,中国是反法西斯同盟的重要力量,联合国的创始国。

美国力图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

轴心国的倒台留下了权力真空,美国、苏联各自带头重新安排国际秩序。

二战结束后,美国援助欧洲、日本经济重建,企图全方位控制西欧、日本。

苏联也迅即做出反应,经互会在客观上加强了苏联对其他成员国的经济控制,削弱了其经济独立性。

美国、苏联的援助,对各国的战后恢复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中国解放战争迅速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倒向社会主义一边,改变了世界力量对比。

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峙,两个截然不同的新国际体系出现。

随着历史发展,新的力量正在重塑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