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企联建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6053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企联建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村企联建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村企联建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村企联建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村企联建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村企联建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村企联建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企联建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村企联建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难度,受多种因素制约和影响,其中,突出表现在村干部身上,以往村干部在发展集体经济上存在“三不”思想,严重阻碍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一是不想发展。

存在“小富即安”、“小富则满”的心理,认为村集体有转移支付,虽然紧点儿,但还够用,没有必要劳心费力地发展集体经济,得过且过。

二是不敢发展。

怕搞不好担责任,畏难思想严重。

特别是一些有过失败经历的老村支部书记,“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畏首畏尾。

更是怕村民埋怨、组织上不满意,最终出力不讨好,丢了“乌纱帽”。

三是不会发展。

有的村干部热情很高,但经营管理经验不足,创新意识不强,找不到发展集体经济的门路渠道,对发展村集体经济一筹莫展,有心无力。

针对这些问题,县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利用县乡党校分期分批加强对村干部进行市场经济、经营管理、农业产业化调整、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培训,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竞争意识。

同时,采取外出考察学习的形式,组织村干部到福建、四川、山东、黑龙江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增强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信心和决心。

在“三项工程”实施后,县委还分批组织村干部到县内医药企业、农产品加工厂、规模化养殖场等地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挂职锻炼,提高村干部经营管理能力。

并专门召开了关于如何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动员会议,提出了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问题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思路,使村干部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达成了“不发展集体经济不行”的共识。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新路子

  近年来,县委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发展思路,拓展发展渠道,促进了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呈发展。

  1、依托资源优势,拓宽发展集体经济主渠道。

从全县目前情况来看,发展集体经济的手段主要是依托资源优势,因此,县委本着“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利用的原则,积极鼓励各村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集体经济。

采取“公开标底、自主定价、现场揭标”等办法,对村集体所有的林地、荒地、荒滩等资源进行有偿转让、承包、租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村级集体收入。

东来乡鹿圈村以山林作价入股的方式与通化兴星实业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鹿胜原生态生产基地,并与企业签订了合同,村集体前10年每年收入23.6万元,后40年每年收入35.4万元。

果松镇东胜村利用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引进了圣水源漂流旅游开发项目,每年村级集体增收15万余元。

  2、盘活闲置资产,开辟发展集体经济新财源。

近年来,由于村部建设标准提高,农村学校合并和一些村企的倒闭等原因,在农村出现了一些旧村部、校舍、厂房等闲置资产。

县委根据实际,建立健全村级集体闲置资产有偿使用制度,鼓励各村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盘活集体闲置资产,增加集体收入。

开发区河鲜村、大都岭村分别利用闲置的河鲜小学、大都岭中学校址,引进通化中政水泥制品厂和通化博琳建材有限责任公司,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二密镇干沟村把村里闲置场地进行对外租用,建起通化木材加工贸

  易园区,村里每年得到租金近5万元。

  3、发展特色产业,培育发展集体经济新增长点。

农村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们对生活需求的日益提高,使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为农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另一有效途径。

县委积极指导各村党组织依托棚膜经济园区和山村优美的自然环境,着力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乡村游等农村二、三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大泉源乡新设村新建了200栋食用菌日光蓄热式温棚,发展食用菌种植,引进浙江商人成立了肆益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村企签订订购协议,公司每收购1公斤食用菌,村里提取0.1元,每年村集体可收入60余万元。

东来乡河北村积极采取投资入股的形式发展特色乡村游,投资60万元入股乐舟漂流公司开发漂流项目,每年村集体收入15万元。

  4、优惠政策扶持,激活发展集体经济新动力。

为搞活搞好村级集体经济,县委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激发发展新动力。

制定了税收返成政策,要求各乡镇对村里引进的企业要按照企业缴纳税收30%—50%的比例,返成给村集体,增加收入。

二密镇马当村引进入驻企业10余户,镇政府按照企业税收50%的比例返成,仅此一项,村集体年增收25余万元。

果松镇七道沟村和复兴村,积极招商引资上项目,东财烧结、铝锰钛合金铸件、阜新金矿等企业相继落户,不仅可以租赁部分土地、林地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而且两村的年税收返成都在20万元左右。

同时,县委还制定激励政策,对发展集体经济贡献较大的村干部,村党组织可按集体经营

  性收益中的一定比例给予奖励,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热情。

去年以来,全县共有60多名村干部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

  (三)强化保障,加强管理,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县委在探索发展村集体经济新路子的基础上,积极优化保障机制,集聚各方力量,为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同时,加大日常管理力度,确保了村级集体收入合理有效使用。

  1、选优配强村干部。

村级班子战斗力不强,项目再好、扶持再多,也不能很好的为群众办实事。

因此,县委结合“三项工程”和新农村建设要求,把是否有开拓创新能力和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增加收入的能力,作为选拔任用村干部,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的重要标准,大胆启用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懂经营、会管理的能人,提高村级班子发展集体经济的能力。

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全县共选拔能人村干部433人,为进一步抓好村级集体经济提供了人才保证。

  2、“牵手”“联建”谋发展。

县委积极开展了“牵手行动”和“村企联建”工作,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创造条件。

全县66个部门与村党组织结成帮扶对子,根据各村经济发展特点,帮助理清发展思路,选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向和项目。

通过项目、资金扶持等形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县经济局根据二密镇干沟村靠近通梅干线的优势,帮助村里研究确定了发展农家乐等观光旅游项目。

县农业局为大泉源乡大泉源村购置了农机设备,村里为村民种收提供低尝服务,每年集体

  篇二:

村企联建

  村企联建创共赢

  谢滩村位于三干渠北,一排水沟以南,交通便利,卫谢公路纵穿全境。

土地面积3152亩,辖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2038人,现有中共党员70人,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42元。

  随着我镇“基层组织建设年”党建工作的逐步实施,谢滩村党支部通过争创“五个好”基层党组织,以“创先争优”等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村企联建”的新思路,让建在村旁的企业党支部与村党支部有机结合在一起,走“村企联建”的路子。

深圳六合果菜公司和谢滩村村在镇党委的指导下,打破行业界限,实行“村企联建”,并把这一项目确定为创建“五个好”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思路。

  深圳六和果蔬公司通过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配套建设田间喷灌工程及预冷保鲜库、分级包装车间、包装箱厂等基础设施,采取“企业+基地+农户”的现代化经营模式,推行标准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应用机械播种、节水喷灌等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实行生产、分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六统一”管理,建立高标准出口蔬菜示范基地,主要生产广州菜芯、芥兰、上海青等30余种叶类蔬菜,每年为香港、加拿大及东南亚地区等目标市场对口供应新鲜蔬菜5240吨,实现产值4192万元,利润1670万元。

同时,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人以上,带动农民增收670万元。

  谢滩村党支部以村企联建为抓手,积极探索村企互建

  共融、和谐共进的非公企业党建新模式,按照“企业驻村、村企临近”的工作原则,深化探索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村企联建新模式,进一步深化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推动村企共同创先争优。

谢滩村引导六和果蔬公司企业党支部与村党支部结成对子,建立健全村企党支部,召开村企党员大会,由村党支部牵头,企业党支部与村党支部签订联建协议书,确定共建内容。

企业党支部了解村民需求,听取意见建议,协调解决村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整合村企组织资源。

建立健全村企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村党支部组织召开培训班,引导企业党支部党员在农村创业致富。

同时,企业党支部定期沟通情况,研究解决村党支部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现了村企信息互通、大事互商、难事互助、实事互办。

  结对促帮扶,构建党内关怀机制。

明确村、企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对党员在生活上关心照顾、在心理上进行疏导、在发展上提供扶助,重点关心帮扶村党支部的贫困党员和老年党员,及时了解党内困难群体的所需,组织企业领导成员与困难党员结成“一帮一”的帮扶对子,定期探望慰问困难党员,对他们进行精神物质关怀,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篇三:

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根据县政协年度工作安排,近期,县政协调研组就我县xxxx年美好乡村建设情况开展调研。

调研组深入部分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认真查看建设现场和成效,了解建设进展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听取部分乡镇和县美好办关于美好乡村建设情况介绍,就如何进一步推进美好乡村建设进行交流讨论。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xxxx3年,我县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了6个美好乡村重点中心村示范点建设任务,初步呈现了“特色产业明显、生态环境优良、百姓生活和美”的农村新面貌,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头效应,为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今年我县美好乡村建设继续以抓点示范为主。

在完善上年度示范点建设的基础上,确定了吴圩镇东大岗、连江镇岳庄、定城镇周庄、炉桥镇盐化新村、藕塘镇大杨新村和张桥镇北张胡等6个中心村为新的示范点。

其中东大岗中心村为精品村,岳庄、周庄中心村为特色村,盐化新村、大杨新村和北张胡中心村为达标村。

在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和部署下,责任乡镇高度重视示范点建设工作,及时分解落实建设任务,安排专人驻守工作一线,驻点现场监督施工,协调解决问题,推进建设,目前各项建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其中,岳庄、盐化新村进展较快,已完成建设任务80%以上;

周庄完成约60%;

北张胡、大杨新村和东大岗是新启动的示范点,建设进度较慢,北张胡、大杨新村完成不足30%,东大岗完成了规划和拆迁任务,示范点内主干道基本建成,其他建设基本未动。

从调研情况来看,今年的美好乡村示范点建设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重视规划引领作用,科学编制示范点发展规划。

示范点选点、建设坚持群众意愿和科学规划的有机结合,注重选择基础条件好、群众积极性高、干群关系顺、干部服务意识强的中心村作为重点示范村;

邀请专业规划编制机构和本县规划设计院专家实地座谈、评估、勘测,坚持从用地规模、人口集聚、服务功能配套、产业发展等方面完善编制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专项规划,确保规划符合群众要求,彰显乡村风情和个性特色。

特别是在建设规划中,坚持把“原貌整治、塑造特色”作为主导模式,尊重现状格局,不搞大拆大建,充分利用已有农房、基础设施等要素,统一规划实施,力求保持各村特色风貌。

  二是突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推进村庄建设和配套。

中心村建设坚持以示范点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以安全饮水、垃圾污水处理、村内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河塘清淤等事关民生的工程建设为重点,严格按建设规范、时间节点组织施工;

县美好办科学统筹谋划、严格督查调度,指导督促各示范点主体工程和附属工程建设协同推进,各

  示范点在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例如,连江镇多渠道整合筹措资金对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项目进行全面修建完善,村民住宅及村庄绿化已全部建成,道路、水电、通讯和有线电视等已实现户户通,大戏台和民俗文化馆已完工,体育健身场所、水冲式公厕和便民超市已建成使用,每户卫生改厕及沟塘清淤已全面完成。

  三是注重优化产业结构,为示范点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全县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示范点乡镇都编制了美好乡村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土地整治、集中流转的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和合作社建设,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多数中心村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符合本村实际的产业,为中心村农民就地就业和自主创业创造了条件,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连江镇引进的新海岸生态园林、穗园生态种植等农业投资公司建成了15000亩的环岳庄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林下养鹅、龙虾、泥鳅养殖、茭白种植、花卉苗木;

吴圩镇示范点精整流转3xxxx亩土地种植特色经济苗木、草莓、水蜜桃和有机水稻等;

张桥镇示范点农户已流转土地达76.2%,大力发展苗木花卉生产。

  四是保障措施坚实有力,确保示范点建设推进有序。

在运行机制上,坚持高位推进、多方联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亲临建设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县美好办和县直机关单位加强工作谋划指导,注重统筹协调,推动工作落实;

各示范点乡镇都成立了美好乡村建设指挥部,主抓示范点建设;

示范点村也组建了村民理事会等,明确工作职责、议事制度等,积极参与村庄建设和管理。

在资金投入上,深化农美公司管理和运作模式,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整合项目、农民自筹、社会资助、部门帮扶、市场运作等多种途径,广辟融资渠道,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

今年仅县财政投资用于美好乡村建设专项资金预计达3000万元。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县美好乡村示范点建设总体行动较快,力度较大,并取得预期成效。

但从实施情况来看,依然面临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县委、县政府对美好乡村建设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发动,但是在部分干群中仍然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

仍有一些干部群众认为美好乡村建设是政府行为,跟自己关系不大,等上级发话,靠上级支持意识较浓,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参与的热情不高。

  二是资金整合难度较大。

美好乡村建设无论是基础建设、自然村庄整治,还是长效管理等,镇、村除了上级补助资金外都需投入大量的配套资金。

现有镇村经济水平和实力有限,配套不到位,社会资金参与美好乡村建设较少。

相关部门专项资金用于示范点建设仍较分散,而且由于建设项目的申批程序多、流程长,导致专项资金拨付滞后,影响项目的建设进度。

  三是整体进度差距较大。

由于各村的基础不同、经济实力不同,再加认识不同,推进进度不一、力度也不一,有些村力度很大,效果已很明显,有些村建设进展存在较大差距。

特别是吴圩镇东大岗示范点,由于老民居保护建设规划等迟迟不能落实,导致村庄建设

  和基础设施配套严重滞后,如不加快推进,势必影响我县美好乡村建设省市整体验收。

  四是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农村承包地流转形式单一、机制不完善,导致农村土地流转不顺畅,制约了土地流转速度和规模,土地、水面等资源不能很好利用,影响了农村种养殖业规模发展;

一些中心村缺少区位优势或优势不能充分发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和产业发展的带头人还比较缺乏,短期内发展特色产业十分困难,农业收益低,多数农民的收入来源还是以外出打工为主。

  五是长效管理机制乏力。

美好乡村建设是一项民心工程,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

部分乡村把建设当作一项阶段性的工作任务,重整治、轻管理,长效管理机制尚未健全,农民自我建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一整套自治机制尚未真正建立,仅仅依靠村民理事会发挥有限作用,示范点建设明显出现了“三难”,即公共卫生保洁难、公共设施维护难、系统规划坚持难等。

  三、工作建议

  一要坚持规划引领,理清发展思路。

着眼城乡一体化发展大局,立足村情,统筹谋划,修订完善村庄规划,找准发展路子。

从农村长远发展出发,注重相关规划的协调和衔接,并注重发挥规划的导向和控制作用,严格按规划抓整治、搞建设。

杜绝规划与建设不一的现象发生,做到少走“弯路”,减少损失。

结合各村区位、资源、产业和群众现实需要,实行差异化指导,个性化塑造,充分挖掘地方特色,抓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与管护,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有特色的示范点。

  二要凝聚建设合力,加快建设进度。

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干部群众的认识水平,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起来,激发他们投身建设的热情。

要把准农民群众的实际需求,真正以他们所愿、所想、所盼作为第一出发点,保证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要抓好各级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县美好办要对照标准,加强指导,组织学习先进,完善建设成果;

各职能部门在抓好份内工作的同时,要增强协调配合意识;

有关乡镇要自觉提高执行力,主动作为,加快工作进度,突出工作重点;

县领导要加大调度的频次和力度,实行倒逼机制,强力推进建设进度。

  三要加大整合力度,解决资金难题。

美好乡村建设涉及面广,资金需求量大,乡村经济压力重,要进一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统筹安排,有效整合。

县财政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整合资金力度,按照创建目标整合资源,进行项目包装,积极向上申报项目争取扶持,并加大本级资金投入,全力支持中心村的建设;

要及时拨付扶持资金和奖补资金,简化工作流程,开辟资金拨付绿色通道,确保美好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

要通过村企结对共建、金融资本参与、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社会捐资等方式,积极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新模式。

  四要注重产业支撑,增强发展动力。

美好乡村建设需要强有力的产业支撑,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既能为美好乡村建设积累资金,又能培育农民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

我县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基础条件,这是我们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产业的重要优势,要注重立足当地优势合理布局,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推进农业示范区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努力打造一村一品;

要发挥农业产业化龙头的带动作用,

  培育壮大一批经营主体,促进土地增值、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要盘活集体资产,探索以集体资产入股、租赁等形式发展符合农村实际的产业,兴办一些公共服务项目,为农民群众发展农家乐、家庭工业等提供场所和服务,壮大集体经济,为美好乡村建设提供持续的动力。

  五要加强机制建设,延续建设活力。

美好乡村建设要将创建与保护紧密结合,既要高标准抓好建设,又要切实加强管理和维护,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卫生等长效管理机制,巩固建设成果。

要落实完善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县委、县政府要适时调度,强化整体推进力度,重视考核奖惩,强化结果运用,确保美好乡村建成一个、提升一个、巩固一个。

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美好乡村建设管理队伍;

要以美好乡村建设需求为导向,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结对帮扶、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配备、引进和培养人才,确保美好乡村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真正得到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