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期末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25524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用学期末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用学期末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用学期末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用学期末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用学期末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用学期末Word文档格式.docx

《语用学期末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用学期末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用学期末Word文档格式.docx

(向受话者发出一个请求)

(3)你再敢说这种话,我绝饶不了你!

(警告或威胁了受话者)

(4)对不起,我来晚了。

(向受话者道了歉)

③言后行为——指话语所带来的后果。

这是一个“以言取效”的行为。

例如:

(1)我明天会来的。

(2)哥哥,你不要这样。

人家是好心好意来安慰我们。

(《雷雨》)

5会话原则:

美国哲学家保罗.格赖斯提出的会话原则旨在解释会话意义。

他提出自然语言有其独特的逻辑关系。

他认为会话的最高原则是合作,称为合作原则。

在最高原则,即合作原则下,人们在交际中要遵守如下四个准则:

a)数量准则。

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当前交谈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

b)质量准则。

不要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

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c)关联准则。

说话要贴切,有关联。

d)方式准则。

避免晦涩的词语。

避免歧义。

说话要简要(避免累赘)。

说话要有条理。

6.预设:

语用学中的预设是一种“言外之意”,是话语之外隐含的某种信息,它不属于话语的基本信息。

语用预设也叫语用前提,往往就包含在话语的意思之中。

语用预设是交际双方都早已知道的常识,或至少听到话语之后总能根据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

7.直接言语行为:

8间接言语行为:

间接言语行为(indirectspeechacts)是“通过实施另一种言语行为来间接地实施某一种言语行为”。

分为规约性言语行为和非规约性言语行为。

9合作原则:

格赖斯(Grice,1975)认为:

人们在交谈中都遵守着一个基本原则——合作原则。

根据会话的目的或交流的方向,使自己讲出的话语在一定的条件下是交际所必需的。

二.填空

1.奥斯汀的理论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包含三个层次,即:

语谓行为,语旨行为,语效行为。

2.塞尔的发展将言语行为分为四个层次,即:

话语行为,命题行为,语旨行为,语效行为。

3.奥斯汀曾将语旨行为分成判定式、执行式、承诺式、表态式和阐述式五种。

4.在1955年奥斯汀(J.L.Austin)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

5.言语行为理论是由奥斯汀开创,由塞尔(J.Searle)补正、完善的,从行为角度阐释人类言语交际的一种重要理论。

6.奥斯汀言语行为三分说将一个完整的言语行为切分出三种行为:

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或以言取效)

7.语力显示手段:

指施事动词[如:

“命令”、“请求”、“许诺”等等]、语调、语气、重读等语言手段。

8.菲尔默(Fillmore,1971)将指示词语的指示用法分为体势用法和象征用法两类。

同事知识与还有指别和照应功能

9根据菲尔默的《指示语讲座》和列文森《语用学》中的归纳,指示语可以分为人称指示语、地点指示语、时间指示语、话语指示语(或译“语篇指示语”)和社交指示语五类。

10.语言哲学家巴尔-希列尔(Bar-Hillel)曾指出,指示及指示性是自然语言固有的、不可避免的特性;

人们所讲的90%以上的陈述句都包括说话人、听话人、时间、地点等指示信息

11.中国在汉朝时产生了训诂学。

在印度和希腊,公元前四世纪到3世纪,就建立了语法学。

12.现代的语言学建立于18世纪初期,是随着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而产生的。

13.1938美国哲学家查尔斯·

莫里斯在他的《符号理论基础》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语用学”这个术语,并将符号学分为三个子领域。

句法学(符号之间的形式关系)语义学(符号与所指之间的关系)语用学(符号和解释者之间的关系),随后到1977年在荷兰正式行了《语用学杂志》之后,语用学才正式成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而得到承认。

14.格赖斯提出了“会话含义理论”和“合作原则”

15.列文森提出了“新格赖斯会话含义理论

三,简答

1.列出语用学参考文献

①莱文逊(英)何兆熊2001《语用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

②何自然冉永平2009《新编语用学概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③何自然2012《语用学探索》暨南大学出版社

④何自然2011《语用学十二讲》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⑤熊学亮2007《语用学采撷》高等教育出版社

⑥熊学亮2008《简明语用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

⑦熊学亮1999《认知语用学概论》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⑧冯广艺2009《语用原则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⑨姜望琪2003《当代语用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⑩陈新仁2009《新编语用学教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可能考)

语用学的研究对象

语用学的定义

(1)从说话人角度研究语用学

语用学是研究说话人意义的学问。

语用学研究人们如何使用语言来达到成功的交际。

(2)从听话人角度研究语用学

语用学研究人们“明白在交际中要说的”比“听到表面上说的”到底多

了些什么。

语用学研究如何理解人们刻意表达的言语行为。

(3)从语境角度研究语用学

语用学是研究语境意义的学问。

语用学研究话语如何在情景中获得意义。

(4)从社会动态交际的角度研究语用学

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者在适当的语境下灵活地谴词造句的能力。

语用学研究人们相互交谈中的意义。

语用学的研究方法

没有哪个学科只运用单一的研究方法,语用学也不例外。

对于语用学的不同分支而言,我们也应视具体的情况选择恰当的研究方法。

语用语言学在研究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时的一个常用方法就是归纳法。

需要予以说明的是特定语言形式发挥特定语用功能时必须满足的各种条件,

尤其是语境条件。

认知语用学的研究应该同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结合起来,用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知识和理论解释言语交际中的语用推理过程,建构语用推理机制,使语用推理具有可操作性。

适用于实验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如因子分析法和相关分析法等,也同样适用于认知语用学课题的研究。

此外,认知语用学也可以利用现有理论,如关联理论,对语用现象进行应用性分析。

社会语用学的研究要与社会结合起来研究。

社会语用学覆盖的范围较广,它可以运用语用学理论对不同职业的语言特色、会话特点等进行分析,如法律语言学(forensiclinguistics)中对法庭上关键人物的语言特点及其语用功能的研究,法庭审判的会话分析等。

社会语用学也可以从语用原则和策略的角度对社会用语进行分析;

可以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基础上,对某一特殊领域的语言进行语用分析,如国内一些学者专门研究语用学在国际交流这样的特殊环境下的应用。

社会语用学与社会语言学的研究方法相似之处是大家都做“田野工作”即进行实地调查和搜集语料。

口头语料可以用现场录音的方法获得,书面语料可以通过拍照来收集。

如果由于技术或人力、财力等原因,确实难以控制语料来源,也可以利用媒体提供的现成报道、谈话录音、文学作品、报刊杂志等第二手资料。

发展语用学应该与心理学和语言教学相结合。

发展语用学的研究方法同发展心理学(d的方法相似,首先观察儿童的语用特征,接着观察成人各阶段在语用方面的变化,并加以对比,找出人们在不同的年龄段使用语言时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的差异。

跨文化语用学涉及不同文化的比较,因而研究的一个重要特色应是比较法。

通过比较,观察各种语用现象(如礼貌问题)的共性和个性,探讨它们在不同文化中的具体体现。

可比性是研究设计中的重点。

语际语用学是跨文化语用学的一部分,其研究要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研究外语学习者的语用失误或语用迁移。

由于语用学是对语言使用的动态研究,很多因素都很难把握和确定,可操作性的研究方法也就不一而足,应视具体的研究对象、研究方向和研究目的而定。

3.以“会话”为对象(是什么——怎么样——怎么研究)

四,材料分析

对预设和预设触发语的具体分析和运用

老师肯定了她的开题报告。

1、“老师”和“她”存在、有所指

2、她写\做了开题报告

这两个信息都不是这句话陈述的内容,也不是说话人打算传递给听话人的新信息,而是说话人认定或假定听话人知道的信息,说话人不打算就这个问题与听话人进行探讨。

→这两个信息是句子预设的。

例如我们说“小明学习很用功。

”预设为有“小明”这个人存在。

预设分类(依据预设内容)

①存在预设:

用于陈述某人某事有一定性质的话语。

一般都预设讨论对象的存在。

北京市长参加了植树。

②事实预设:

用于陈述事实的表态性话语,一般都预设讨论对象的事实。

我知道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③种类预设:

凡是谓词意义可以包含某集合属性的话语,一般都预设所讨论对象属于某种范畴。

这些水果之中苹果是最好吃的。

苹果属于水果

④性质预设(程度预设)。

话语的语义成立对所涉及到的种种对象在性质特征上有一定要求,这种要求就是话语的性质预设。

小王比小李高。

高矮程度

⑤信念预设。

有些句义的成立必须以某种信念的确认为条件,这就是信念预设。

上帝保佑我们。

基督教

单向性(陈新仁)

所谓单向性是指语用预设是发话人在谈话中自己单方面做出的,并没有与受话人进行协商,这是相对于语用预设本身而言的,是由说话人单方面做出的,在被听话人处理之前,它只相对于说话人而存在。

甲:

你觉得塞尔比怎么样?

乙:

塞尔比?

塞尔比是打台球的你不知道啊?

听到甲的提问,乙不知所云。

因为他从不关注台球,根本就不知道塞尔比为何人。

甲的问话中就预设了“乙知道塞尔比这人”,在乙接话之前是单方面的,只有在乙接到话后,乙才推断出甲的预设,这时才是双方的。

主观性(陈新仁)

语用预设本身不具备必然的真实性或正确性。

有时只是发话人的预设,即只要是发话人所相信的事实可以成为预设,但说话者并不需要真正地认为一些观点是真的,为了交谈的目的,他和他的听众可以接受一个虚假的知识或者一个其真值尚有疑问的命题。

A、B是恋人,A说B“你是猪头。

我知道他偷了我的橡皮。

隐蔽性(陈新仁)

隐蔽性从与语义载体相联系出发,预设并非发话人通过句子的语音形式传达出的在线信息,而是通过话语和语境暗示出来。

预设在话语中的隐蔽性有很大的欺骗性,受话人稍不留神,就可能接受发话人隐藏的预设前提。

男:

明晚我们在什么地方见面?

女:

还在这里吧。

这一对话中,显然有这么一个预设:

“明晚我们要见面。

”男方不明问明晚能否再见面,而直接问在何处见面,目的是希望这一预设不言而喻,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邀请。

4.2.1共知性(何自然)

共知性指话语的预设对交际双方来说都是共同的背景知识,它可以不在话语表层明言,而隐含在言外。

—卡里没钱了。

—去北门吃吧。

→山科大,餐厅买饭需要使用校园卡,北门有餐馆和小吃。

合适性(何自然)

合适性指预设所包含的语用意义对双方来说是符合通常的社会规范的,双方也都有能力做到。

母亲对女儿说:

“打扫一下房间”。

→有房间,双方知哪一个,房间脏了,女儿有能力打扫。

五,论述题

语用学导论

第一章什么是语用学

1.1引言

1.2语用学的起源

1.4语用学和语义学

1.5语用学的发展动因

1.6语用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章指示语

2.1指示语和指示信息

2.2人称指示

2.2.1第一人称指示

2.2.2第二人称指示

2.2.3第三人称指示

2.3时间指示

2.3.1时间单位概念

2.3.2日期和指示修饰语

2.3.3时间指示副词

2.3.4时间指示介词短语

2.3.5时态指示

2.4地点指示

2.4.1地点指示语的三种用法(67)

2.4.2空间指示

2.5come和go的内在指示意义

2.6话语指示

2.7社交指示

2.7.1语法形式和社交指示

2.7.2言语功能和社交指示

2.7.3社交语境和社交指示

2.8前指信息

第三章合作原则和会话含意

3.1什么是语用含意

3.2合作原则

3.2.1格赖斯的合作原则

3.2.2格林对合作原则的重释

3.2.3合作原则的遵守和违反

3.3会话含意

3.3.1会话含意的推导

3.3.2会话含意的种类

3.3.3会话含意的特征

3.4会话含意与连贯

3.5格赖斯的贡献与合作原则的不足

第四章礼貌的语用研究

4.1礼貌的界定

4.2礼貌是一种语用现象

4.3莱可夫的礼貌规则

4.4布朗和列文森的礼貌与面子观

4.5利奇的礼貌原则

4.5.1礼貌原则范畴

4.5.2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的关系

4.5.3礼貌原则的特征

4.6FTA现象与调控策略

4.6.1言语交际中的FTA现象

4.6.2调控策略

第五章前提关系

5.1前提的沿革

5.2前提、含意、蕴涵和断言

5.3前提的语义分析

5.3.1前提触发语

5.3.2语义前提的特征

5.3.3语义分析的缺陷

5.4前提的语用分析

5.4.1可取消性

5.4.2投射问题

5.4.3前提的合适条件

5.4.4语用前提的特征

第六章言语行为

6.1言语行为理论沿革

6.2言语行为的语用特征

6.3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

6.3.l施为句

6.3.2言语行为三分说

6.4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

6.4.1实施言语行为的规则与条件

6.4.2以言行事行为的种类

6.4.3间接言语行为

6.5言语行为的表现方式

6.5.1通过逻辑-语义表现言语行为

6.5.2通过句法结构表现言语行为

6.5.3通过语境信息表现言语行为

6.5.4通过感情意义表现言语行为

6.6言语行为理论的不足与发展

第七章

关联理论

7.1关联理论的来源

7.1.1“关联”概念

7.1.2语用处理的非模块性

7.1.3关联理论与格赖斯理论

7.2关联理论的交际观

7.2.1语码模式与推理模式

7.2.2信息意图与交际意图

7.2.3明示–推理模式

7.3关联理论的语境观

7.4交际中的关联性

7.5认知努力与语境效果

7.6关联原则与最佳关联

7.7关联理论的价值与不足

第八章

形式与结构的语用研究

8.1语言形式的语用功能

8.1.1选择与制约

8.1.2时体形式的语用功能

8.1.3情态助动词的语用功能

8.1.4条件句的语用功能

8.1.5否定句的语用功能

8.2信息结构分析

8.2.1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

8.2.2话语结构中的指称信息

8.2.3话语结构中的关系信息

8.2.4话语结构本身的信息表现

8.2.5话语结构和语境信息

8.3模糊限制语

8.3.1变动型模糊限制语

8.3.2缓和型模糊限制语

8.3.3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

8.4语用含糊

8.4.1语用含糊的类型

8.4.2刻意言谈和随意言谈

8.4.3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含糊

8.4.4语用含糊的积极作用

第九章会话的语用研究

9.1会话分析概述

9.2言语交际的制约因素

9.3会话结构分析

9.3.1预示语

9.3.2插入语列

9.3.3会话中的停顿

9.3.4转写标记

9.4会话的功能分析

9.4.1提问与回答

9.4.2后续话步

9.4.3会话修正

9.4.4会话标记语

9.4.5语码转换与语码混用

第十章跨文化语用研究

10.1概况

10.2语际语用学

10.2.1定义

10.2.2主要内容

10.3社交-文化语用学

10.3.1英汉语用差异

10.3.2语用失误

10.3.3“离格”英语

10.3.4语言顺应与语用移情

参考书目:

何兆熊《语用学概要》

何自然《语用学概论》

姜望琪《当代语用学》

何自然《语用学探索》

吴炳章《会话含义推导》

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

陈新仁《新编语用学教程》

莱文逊(英)何兆熊著《语用学》

何自然《语用学十二讲》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

何自然冉永平《新编语用学概论》

何兆熊《简明语用学教程》

曲卫国《语用学的多层面研究》

田有兰《语用迁移文化》

韩戈玲《语用标记语:

双边最佳交际》

胡壮麟姜望琪《语言学高级教程》

姜望琪《语用学理论及应用》

姜望琪《语用学引论》

梁燕华《语用与言语交际》

Mey徐盛恒《语用学引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