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第11讲物质的构成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54213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2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第11讲物质的构成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第11讲物质的构成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第11讲物质的构成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第11讲物质的构成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第11讲物质的构成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第11讲物质的构成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第11讲物质的构成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第11讲物质的构成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化学复习第三单元第11讲物质的构成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______周期,它属于_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__________。

(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电子数__________________。

12.(2018年深圳)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说明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B.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3∶2

C.所有参与反应的物质都是化合物D.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

13.(2018年汕尾)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1)上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____________种元素。

(2)D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4)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____________。

14.(2018年佛山)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四种元素中,属于非金属元素的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2个镁离子的符号为________,铝原子的核电荷数X为________,硅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

(3)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真实质量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见下表),根据下表判断6.02×

1023个钠原子的质量y为__________。

请归纳下表中的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

相对原子质量

12

16

23

6.02×

1023个原子的质量

12g

16g

y

第11讲物质的构成

【演练·

强化巩固】

1.C 2.B 3.B

4.D 解析: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A错误;

热胀冷缩是由于微粒之间间隔大小发生了变化,故B错误;

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化,故C错误。

5.A 6.A 7.A 8.B

9.C 解析:

据图可知,a为核外电子,b中子,c为质子。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所以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c,故A错误;

原子中b(中子)与c(质子)的数目不一定相同,故B错误;

原子中c的数目(质子数)=a的数目(电子数),故C正确;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即集中在b(中子)和c(质子)上,故D错误。

10.

(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分子

(2)分子间有间隔,在水分子作用下糖分子不断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隔当中,使液体体积减小

11.

(1)三 金属 

(2)得到 S2-

(3)最外层电子数 (4)从1到8依次递增

12.D

13.

(1)三 

(2)得到 (3)MgCl2 (4)11

14.

(1)Si 

(2)2Mg2+ 13 SiO2

(3)23g 6.02×

1023个原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6.02×

1023个不同原子的质量之比等于对应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

配套练习

九年级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三个钡离子:

3Ba2+B.两个氧原子:

O2

C.四个硫酸根离子:

4SO32-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

5Co

【答案】A

【解析】A、三个钡离子可以表示为3Ba2+,正确;

B、2个氧原子应用2O表示,错误;

C、4个硫酸根离子应用4SO42-表示,错误;

D、五个一氧化碳分子应用5CO表示,错误。

故选A。

2.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18年我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如用洗过菜的水浇花

C.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如废旧报纸回收利用

D.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提高产量,如喷洒过量农药杀虫

【答案】D

【解析】A、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可以减少白色污染,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如用布袋代替塑料袋,正确;

B、节约用水提高水的使用效益,并能节约水资源,如用洗过菜的水浇花,正确;

C、养成将垃圾分类处理的习惯,可以节约资源,如废旧报纸回收利用,正确;

D、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污染,应合理使用,错误。

故选D。

3.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顺序:

B.溶液的pH:

C.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D.气体的密度

【解析】A、钾、镁、铜、银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钾>镁>铜>银,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氯化钠溶液显中性,pH等于7,盐酸显酸性,pH小于7,pH值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盐酸,错误;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错误;

D、相同状况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密度越大,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4、2、32,气体的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应是二氧化碳、氧气、氢气,错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其pH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的盐一定是NaHCO3

C.铁制品锈蚀是铁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的过程

D.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答案】C

【解析】A、把pH试纸直接浸入待测液中测定其pH,会污染药品,错误;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的盐不一定是NaHCO3,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错误;

C、铁制品锈蚀是铁在潮湿空气中缓慢氧化的过程,正确;

D、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错误。

故选C。

5.下列实验均与水有关,其相应描述正确的是()

A.AB.BC.CD.D

【解析】A、水蒸发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净化后的水中含有可溶性物质,属于混合物,不是纯水,错误;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可以证明水的组成,正确;

D、浓硫酸溶于水放热,不是吸热,错误。

6.锌是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必须微量元素。

下图为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锌原子的中子数为30

C.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gD.锌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形成Zn2+

【解析】A锌的汉字名称偏旁是“钅”字,锌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原子序数30,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锌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为30,不是中子数是30,错误;

C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符号是“1”,不是“g”,常省略不写,错误;

D根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2,在化学反应中易

失去电子形成Zn2+,正确。

点睛:

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

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

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

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7.维生素可以起到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缺乏维生素A1(C20H30O),会引起夜盲症。

下列关于维生素A1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维生素A1属于无机化合物

B.维生素A1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

C.维生素A1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

3

D.维生素A1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A、根据维生素A1(C2oH3oO)化学式可知,维生素A1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错误;

B、维生素A1中C、H、O的质量比=(12×

20):

(1×

30):

(16×

1)=240:

30:

16,可见维生素A1中O元素的质量分数最低,正确;

C、维生素A1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12×

30)/2:

3,错误;

D、维生素A1是由维生素A1分子构成的,不是直接由原子构成的,1个维生素A1分子是由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正确。

故选B。

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8.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

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

3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解析】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

CO2和H2在条件下转化为甲醇(CH3OH)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

CO2+3H2

CH3OH+H2O。

A、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的氢气是单质,该反应中四种物质不是均为化合物,错误;

B、反应前的H元素的化合价为0,反应后水中H元素化合价为+1价,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错误;

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

3,正确;

D、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发生改变,正确。

解答本题比较简便的方法是根据微观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分析解答。

9.甲、乙两种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且均为30g

B.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t1℃时,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

7

D.将t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20g固体析出

【解析】A、由于没有确定温度,甲和乙的溶解度无法确定,错误;

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错误;

C、t1℃时,乙的溶解度为30g,t1℃时,30g的乙与100g的水形成饱和溶液,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30g:

100g=3:

10,错误;

D、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可知,t2℃时,甲的150g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50g,溶剂的质量为100g,t1℃时,甲的溶解度为30g,根据溶解度的意义可知,t1℃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30g的甲,将t2℃150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剂的质量不变,析出晶体的质量=50g-30g=20g,正确。

溶液在降温过程中,溶剂的量一般保持不变。

10.下列方法不能达到除杂的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方法

A

N2(O2)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铜网

B

Fe粉(炭粉)

加入足量稀H2SO4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C

CaO(CaCO3)

高温煅烧

D

FeCl2溶液(CuCl2)

加入足量Fe粉,过滤

【解析】A、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

B、Fe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炭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

C、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

D、足量Fe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时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二.非选择题(共3题,第11题8分,第12题8分,第13题9分,共25分)

11.下图为A~G(初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的化学式:

________,其常见用途为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条)。

(2)反应①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1)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2O与CaO的化学性质相似,下列物质中______________(填标号)能与Na2O发生化学反应。

a.Mgb.N2c.稀盐酸d.NaCl固体

【答案】

(1).CH4

(2).燃料(合理即可)(3).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4).Na2O+H2O=2NaOH(5).化合反应(6).CuSO4+2NaOH=Cu(OH)2↓+Na2SO4(7).c

【解析】本题是框图型推断题。

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A是甲烷,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是二氧化碳,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E是硫酸铜,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F、G是氢氧化铜和硫酸钠中的一种,氧化铜和D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B,B是铜,D可能是一氧化碳或碳,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因此:

(1)A是甲烷,化学式是CH4,常用作燃料;

(2)反应①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会观察到黑色的固体逐渐溶解,溶液逐渐变成了蓝色;

(3)反应②是水和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水,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是H2O+Na2O=2NaOH;

(4)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化学方程式是CuSO4+2NaOH=Cu(OH)2↓+Na2SO4;

(5)Na2O与CaO的化学性质相似,稀盐酸能与Na2O发生化学反应,故选c。

12.小明进行H2O2溶液制O2的实验探究。

结合下列过程,回答有关问题。

(1)MnO2作催化剂,向5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①写出用H2O2溶液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上述反应原理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O2,从所给装置图中选择并组装一套装置,其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_________。

③检验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为O2。

(2)FeCl3溶液做催化剂

向5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一定浓度的FeCl3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已知】FeCl3溶液中主要含有三种微粒:

H2O、Fe3+、Cl-

【问题】那种微粒对H2O2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假设】假设一:

可能是H2O

假设二:

可能是Fe3+

假设三:

可能是Cl-

【分析】①假设一不可能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

操作

现象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

无明显变化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Na2SO4溶液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Fe2(SO4)3溶液

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结论】②假设___成立,而假设一和另一种假设不成立。

③催化剂比较从循环利用的角度分析,_____(填化学式)更适合做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

(1).2H2O2

2H2O+O2↑

(2).B(3).C(4).E(5).检查装置气密性(6).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集气瓶内(7).过氧化氢溶液中溶剂是水(8).二(9).MnO2

【解析】本题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氧气的检验,催化作用的探究等。

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

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在催化作用的探究时,运用控制变量的原理。

(1)①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为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是2H2O2

2H2O+O2↑;

②用H2O2溶液制备O2时,是固体与液体混合不需加热,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制得氧气中含有水蒸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水蒸气,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制备并收集一瓶干燥的O2,从所给装置图中选择并组装一套装置,其连接顺序为B→C→E;

为了确保实验成功,在装药品之前应该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检验O2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集气瓶内,若木条复燃,则证明收集的气体为O2;

(2)①假设一不可能成立,理由是过氧化氢溶液中溶剂是水;

②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Cl-对H2O2溶液的分解不起催化作用;

其他条件不变,向H2O2溶液中加入Fe2(SO4)3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FeCl3溶液和Fe2(SO4)3溶液都存在Fe3+,说明Fe3+对H2O2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假设二成立;

③MnO2不溶于水,更容易回收,催化剂比较从循环利用的角度分析,MnO2更适合做该反应的催化剂。

13.⑴化合物可以分为酸、碱、盐及氧化物。

在下图中填写不同类别的物质__________(填化学式)实现Ca(OH)2一步转化为CaCO3。

⑵某Ca(OH)2样品部分变质为CaCO3(假设其成分均匀)。

化学兴趣小组按以下步骤测定该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

①配制盐酸:

配制500g质量分数为6%的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_____g。

②实验测定:

称取10.0g样品置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烧杯总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反应时间/min

t1

t2

t3

烧杯总质量/g

280.0

278.9

277.8

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③数据处理:

计算该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答案】

(1).CO2(合理即可)

(2).Na2CO3(合理即可)(3).100(4).2.2(5).50%

【解析】本题考查了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配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认真审题,弄清表格中数据与化学反应的关系是进行计算的基础。

(1)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二氧化碳是氧化物,碳酸钠是盐,碳酸是酸,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类别不相同,所以①可以是CO2或Na2CO3,②可以是Na2CO3或CO2;

(2)设:

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的质量为x。

根据溶液在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有

500g×

6%=x×

30%,x=100g;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280.0g-277.8g=2.2g;

设:

碳酸钙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44

y2.2g

y=5g

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

×

100%=50%。

答:

⑵①需要质量分数为30%的盐酸100g。

②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为2.2g。

③该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为50%。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16分)

1.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