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到六年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5365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到六年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一到六年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一到六年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一到六年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一到六年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一到六年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

《小学一到六年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到六年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一到六年优秀教案范例Word格式.docx

“不对”;

“不对,不对”“你们瞧”;

“你们看”“……花……了,……花也……了。

(6)分角色朗读对话。

(7)创设情境演一演。

这一环节打破了传统的串讲形式,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意愿,高兴当哪一种鸟,就去读哪一段,读后发表自己的看法,真正将自己融于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四、实践活动

1、说一说:

春雨真美,在其他小动物眼里,春雨还会是什么颜色的?

为什么?

(学生想象说话)

2、小朋友,让我们用自己明亮的眼睛到外面看一看,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并把看的结果画出来给大家交流。

3、学唱歌曲《小雨沙沙》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各抒己见,想象还有其他小动物会说春雨是什么颜色,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并联系生活实际,让他们养成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设计思路:

低年级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喜爱阅读,有浓厚的阅读兴趣。

本节教学就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积累,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年级下册《日月潭》优秀

教学目的

   1.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练习默读课文。

   3.能听写课后作业中的词语。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练习默读课文,体会文中在描述中表达出的热爱日月潭,热爱宝岛台湾的感情。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准确背诵全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责任

  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并练习默读课文。

  一、亮责任

    借助汉语拼音读字音,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日月潭在什么地方及它名字的由来。

  二、落实责任

   1.范读课文,划分段落。

   2.指名读第一段

    问:

日月潭在什么地方?

    理解词语:

    树木茂盛:

树木长得又多又壮。

    群山环绕:

本课说日月潭周围都是山,潭水在群山怀抱之中。

    名胜古迹:

有优美风景或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

古迹,多指古代流传下来的建筑物。

   3.默读第二段。

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提出默读课文要求:

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

   4.齐读第三段。

本段写什么时候的景色?

(清晨)

    晨星:

清晨还未隐去的星星。

    隐隐约约:

本课指看起来不很清楚。

    倒映:

指天上的星星和岸上的灯光映在湖中。

   5.问:

这段写了日月潭的哪些时候的景色?

    (太阳高照和蒙蒙细雨中)

    清晰:

非常清楚。

和隐隐约约相对。

    展现:

完全显现出来,让人看。

    轻纱:

轻飘飘的纱。

本课比喻雨中日月潭的景象。

    读本段第二句:

拿什么比喻什么?

    

(1)拿轻沙比喻日月潭在雨中的景象。

    

(2)拿仙境比喻日月潭的周围的景物。

    指导。

    整个日月潭的美景/和周围的建筑/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6.由于风景优美,许多中外游客都来游览。

   7.练习分段背诵。

  三、验收责任

    背诵课文。

               第二节

  熟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掌握生词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熟练读课文。

   1.学生分段读课文。

    (读清生字读音,看准字形)

   2.复习旧字。

    雀急勺健沙

   3.学习新字。

    省隐约建纱

    左中右结构:

    半包围结构:

    左右结构:

    称独体字:

    上下结构:

秀筑照

   4.重点指导。

    隐:

注意右边“彐”横都不出头。

    建:

注意“廴”的捺要出头。

秀:

上部最后一笔为捺。

   5.扩词

    省:

台湾省省区省市

    附:

附近附加附和

    迹:

古迹迹象水迹

    称:

对称称职

    升:

升起公升升旗

隐约隐藏隐蔽

    约:

相约约束和约约定

    照:

照相照片照顾

建筑建设建国

    筑:

筑坝泥筑

    纱:

薄纱纱巾细纱

    秀:

秀丽优秀秀美

   6.指名读词。

  三、验收责任默写生字。

               第三节

  教学责任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本课的所学知识。

  一、亮责任通过课后的练习,巩固本课的所学知识。

   1.读P47/2读读写写,理解每个词的意思。

   2.听写这些词语。

   3.读句子。

   4.抄在练习册上。

   5.指导背诵。

   

(1)分段背诵。

     齐背分句背自己背分组背齐背指名背

   

(2)连段分别背诵。

  三、验收责任检查背诵

三年级下《南辕北辙》寓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体会成语的含义。

⑵用“……虽然……可是……”说句话。

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的质疑,理解能力。

⑵能够表演,再现课文情境。

3、情感目标:

做什么事必须把方向搞正确,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教学重点】

能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故事。

【教学难点】

体会南辕北辙的寓意:

做什么事情必须先把方向搞正确,还要听从朋友善意的劝告。

【教学过程】

一、课本剧导入,激发兴趣

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南辕北辙》这个故事,我们班有几位同学对这个寓言故事很感兴趣。

他们想编了一个课本剧让同学欣赏,同学们欢不欢迎呢?

二、读中生疑,读中探究

1、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些什么?

或是有什么疑问也可以提出来交流交流。

2、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3、师:

这个人要去南方,却往北行驶,有人告诉他方向错了吗?

这个人是谁呢?

季梁劝了他几次呢?

"季梁是怎么劝,那个朋友又是怎么说的?

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找出来?

4、师:

出示:

“……虽然……可是……”

你们能不能仿照这个例子说说话?

5、师:

板书:

不解、告诉、诚恳

6、能不能来说说“不解”、“诚恳”的意思?

7、季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8、季梁劝了车上的朋友三次,那么这个人接受了吗?

像这样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听别人意见的人,我们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叫做什么?

9、理解“固执己见”的意思。

10、师:

你们能不能通过朗读表现季梁的诚恳,车上朋友的“固执”?

请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11、师:

我们一起来听听录音机小博士是怎么读的。

12、学生进行评议。

13、师生分角色朗读。

三、放飞想象,体会寓意

1、请同学们想象:

楚国在南方,而那个去楚国却往北走,结果会怎样呢?

2、通过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师小结: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还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四、表演故事,深化寓意

下面让我们跨越时空,飞到古时候去感受一下南辕北辙的故事。

1、小组合作演一演故事。

2、反馈交流。

3、如果你是车上的朋友,发现自己方向错了,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五、拓展升华,感悟明理

1、你有什么事情也是先前做错了,听了别人的劝告才改正了,能说说看吗?

⑴小组合作交流。

⑵反馈交流。

2、师小结:

是呀,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准方向,还要接受朋友善意的劝告。

作为朋友看到自己的朋友发生了南辕北辙的行为,我们也应该要提出善意的劝告。

你们还知道道哪些成语故事呢?

能不能讲一讲。

六、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搜集成语故事,举行“成语故事会”。

四年级下册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教案设计

 

1、古诗词三首

教材分析:

这三首古诗都是描写江南景色的,而且每首诗都有题眼,围绕着题眼勾勒了一幅幅优美的画面,有一种宁静之感,《独坐敬亭山》是静中有孤寂,静中有孤傲,表达的情感较为复杂,诗人紧紧围绕一个“独”字展开描写,表面上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孤独寂寞的感情,但孤寂背后是诗人清高不肯同流合污,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的心情。

《望洞庭》的静是和谐之静,刘禹锡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着笔,天上秋月、地上洞庭、湖中青山构成了一幅静谧和谐的图画。

《忆江南》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后怀念杭州时写《忆江南》中的第一首。

此词写江南春色,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比较异同,提高对古诗意境领悟能力。

三首诗语言比较直白,学生根据文后注释可以读懂意思,因此,理解古诗的意思不应该作为主要目标,应着力引导学生品读诗歌,用想象画面的学习方式来体会诗歌的意境,积累名句,进而领悟诗人的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能结合插图,用想象画面、阅读写作背景学习方式想象诗歌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这三首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4、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引导学生运用形象思维,根据阅读感受、诗句的意思,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以往学过的有关课文,开展合理的想象,或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或通过画画等活动方式,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独坐敬亭山》的写作背景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 

一 

课 

一、谈话导入

1、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2、首先让我们到安徽省宣州市郊去游览“敬亭山”。

二、学习古诗《独坐敬亭山》

1、出示古诗《独坐敬亭山》,全班齐读古诗正音。

2、复习学习古诗方法:

解诗题,知作者 

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

3、解诗题,知作者

(1)独:

独自一人 

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

(2)李白:

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4、抓字眼,明诗意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①读诗,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②结合上下诗句理解词语意思;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2)检查合作学习情况

①指名读

②汇报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众鸟:

鸟儿们;

高飞尽:

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

孤云:

孤独的白云(孤帆远影碧空尽);

独去闲:

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

③师小结:

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李白很孤单、孤独)李白为什么会孤独寂寞呢?

④介绍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

根据这一背景,你觉得众鸟指那些人?

孤云其实就是比喻谁?

孤云独去闲比喻自己怎样?

在长期的飘泊生活中,他饱尝了世态炎凉的滋味,增添了孤独寂寞之感。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相看:

对看;

厌:

满足 

只有“我”和敬亭山对看总不感到满足。

⑤指名完整叙述古诗概意:

天上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

天上的那片云也悠闲地飘向远方。

此时此刻,只有敬亭山和我互相看着,怎么看也不觉得满足。

为什么李白说相看两不厌,李白怎么知道敬亭山看我也

是不满足的呢?

物我两忘,对山之喜爱。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⑥师小结:

其实,这首诗不只是表达了李白孤独的感情,同时还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坚定和乐观。

当世界上的一切都远离李白的时候,他不是颓废痛苦地生活,而是乐观、坚定地和敬亭山悠闲地“相看”。

5、多诵读,悟诗情

(1)过渡:

学了这首诗歌,让我们进行下一个步骤:

多诵读,悟诗情。

(2)复习朗读方式:

表演读、轮读、叠诵、唱诵、小

组读、配乐读……

(3)自己带着感情读

(4)四人小组读古诗

(5)汇报:

指名读、小组自选方式读

(6)全班再齐读古诗

三、完成《课堂作业本》相关练习。

附诗意:

仰望天空,只见几只鸟儿向远处飞去,直到看不见影子;

一片白云也慢悠悠地越飘越远,四周一片寂静。

我静静凝视着山,觉得山也在看着我,好像在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够。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似乎只有那座敬亭山了。

二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

前不久大家游了一回敬亭山,感受颇深。

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的美景——《望洞庭》。

出示洞庭湖资料,洞庭湖:

位于湖南省北部,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观看图片,说说,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洞庭湖。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是怎样形容洞庭湖的。

二、学习古诗《望洞庭》

1、出示古诗《望洞庭》,指名读古诗,师正音,然后全班齐读。

(1)望洞庭:

望着洞庭山水。

(2)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1)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③自己弄不懂的地方和四人小组交流讨论。

①指名读②汇报 

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优秀教案设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和:

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秋月:

点明时间——秋天。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

湖面

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运用比喻,我们还学过什么古诗中也有比喻手法?

师强调“潭”字笔画。

③指名小结: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洞庭湖水色和秋天的月色融为一体,湖面上没有一点风吹过,就像一面还没有磨过的镜子。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遥望:

远远地看;

翠:

苍翠

青螺:

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也用上了比喻的手法。

远远地看去,洞庭湖山水苍翠,就像银盘子里放着一只青青的田螺。

④同桌互相用自己的话解释整首古诗的意思

⑤指名复述: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准确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了洞庭湖那美妙的秋月风光。

你们说,作者此时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

(轻松、自然)

⑦朗读想象诗歌画面

全班齐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歌画面你们想用自己手中的彩笔把它画出来吗?

⑧把优秀图画展示在黑板上

(1)师:

现在黑板上有好几张洞庭湖月夜图,让我们看着这些图,自己美美地读一读《望洞庭》好不好?

(全班自读古诗)

(2)师:

说想当一会大诗人,上来吟诵这首古诗?

(指名读)

(3)师:

有很多同学还想上来读,但是时间不够了,你们在四人小组里读给其他组员听。

三、交流课外搜集的其他描写祖国山水的诗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四、完成《课堂作业本》相关练习。

湖光秋月互相辉映,显得多么和谐,平静潭水无风,如一面没经过打磨的迷蒙的铜镜,那月下洞庭湖里苍翠的君山,从远处看,就好像在白银盘里盛放着的一枚青螺。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背诵前两首以及课外搜集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

《忆江南》是一首词,又描写了怎样的景致,怎样的心情呢?

二、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边读边看图,理解意思。

2.指名读,读准生字,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3.指名看图说说读后感受。

诵读领悟词义,教师做如下点拨:

“忆江南”是词牌名,词都有一个牌名。

词的内容也是回忆江南景色的,白居易曾经当过杭州刺史。

词中回忆的,就是美丽的江南风光。

三、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

1、江南风景好在哪里?

读读诗句,找一找具体词句(红胜火、绿如蓝、江花、江水)。

2、这两句对仗句又让你感受到什么?

(春回大地的时候,百花盛开,每当太阳从东方升起,阳光普照,遍地开放的鲜花更加艳丽,春暖水碧,绿波粼粼。

由于红日的映照,红花更红,像燃烧的火焰;

由于江花红,所以更显出江水碧绿。

这美好的景象,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常常叫我梦萦魂牵。

诗一开头,诗人先说:

“江南好”,这是诗人对江南春天的赞美。

那么,说江南好,是听别人说,还是自己亲眼看到的呢?

第二句做了回答:

“风景旧曾谙”。

“旧”:

从前,指待人年轻时游过杭州。

“曾”:

曾经;

“谙”:

熟悉。

我对江南的风景是那么熟悉,那么了解。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

以饱含深情的回忆之情朗诵。

在熟读基础上让学生练习背诵。

五、作业:

1、自由朗读课文;

2、同桌背诵;

3、默写:

《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比火红,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

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五年级下口语交际·

习作二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的】

1、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通过相互交流,感受童年生活的纯真、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3、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的习惯。

4、打开学生思路,为后面的习作做准备。

【教学准备】

1、《童年》歌曲。

2、能勾起对童年生活美好回忆的照片、物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引发情感体验

播放歌曲《童年》。

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

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

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让我们把童年生活中难以忘怀的事说出来,和同学共享。

二、同桌间就近交流

以同桌同学为一组,就自己的照片内容互相说说照片中相关的人和事,或者由一件物品引起的相关回忆。

要求:

口齿清楚,条理清晰,让对方听了以后能明白说的是一件什么事。

学生充分参与交流。

教师以一个听众的身份加入学生们的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转变角色,进入交际情境,在其间教师可以点拔,引导。

三、全班汇报

1、在学生充分参与交流的基础上,让一对同桌同学到讲台前汇报。

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台上的同学说说得是不是比较有条理。

组织学生评议:

评议着重围绕是否有条理展开,同时,对是否恰当运用礼貌用语和体态语也应予以一定的评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

2、另请一对同桌同学汇报,除了上述要求外,还要求讲得生动有趣。

学生练说,先后两次指名汇报,组织评议:

评议时,以是否有条理和是否生动有趣两点要求为侧重点,但应兼顾语言的规范性,以及听说态度等。

四、自由组合,深入练说

让学生三三两两,自由组合,互相说说自己有趣的往事。

随后,以小组为单位,到讲台前汇报。

五、课外延伸,生活中说

让学生回家以后,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共同回忆自己童年发生的有趣的事。

第二课时

习作

1、学会记事,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也可以写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

2、通过事情表达童年的美好,旨在突出“趣”,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事,体现个性化。

3、记事的内容具体,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中心明确。

1、搜集小时候的老照片或珍藏的能引起童年趣事的有关物品。

2、师准备范文一篇。

两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出话题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

同学们,大家都会唱《童年》这首歌吧!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你看,那会飞的梦,那冬阳下的骆驼队,那一声“精彩”和“糟糕”……今天,老师让同学回忆一下童年那充满稚趣而又很有意思的事,用文字把它表达出来。

二、明确范围,简要指导

1、指名读“作文内容”:

思考这次作文给我们提了哪几点要求。

2、拿出事先准备的老照片,围绕老照片或珍藏的有关引起童年回忆的物品的前前后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呢?

(可以同桌互相交流。

3、教师简要提示:

⑴要突出“趣”字。

(要有稚趣,要有意思,要有发现,要有反思……)

⑵要符合我们生活的实际特点而展开。

要说实话、真话、心里话,可以是玩赛车,可以是捉迷藏,可以是异想天开做傻事……

三、范文引路,讨论写法

1、教师念范文《童年趣事》。

(学生人手一份。

2、教师出示讨论题目:

(先分组讨论,然后各组长汇报,师生共同评议、补充。

⑴文章给人的感觉真实吗?

有意思吗?

有趣吗?

⑵范文中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里活动的描写怎样?

那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和学习?

“好笑”、“有意思”中蕴涵什么呢?

你有体现你个性的有趣的事吗?

如果有请马上写下来。

五、快速习作,教师巡视

1、教师按以往快速作文的惯例,再次让学生明确写作的范围,并要求在20分钟内完成450字左右的文章。

2、在教师的巡视中,对于极少数作文方面存在问题的同学适时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挂出有关的好词佳句供这部分同学参考。

六、学生自改,二次作文

1、学生自改:

在自改过程中,学生重新感受写作的过程,在查缺补漏中完善了自己的作文,享受了习作过后的愉悦感。

2、二次作文:

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对于能把事情写清楚,很有个性化、真实性的作文和比较存在问题或问题较大的作文师生集体评改(不少于各2遍),随后学生第二次作文。

六年级下册《我最好的老师》优秀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