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城市资料解读Word下载.docx
《人口和城市资料解读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和城市资料解读Word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根据现有的消费水平,参照可预见的生活及生产力水平、资源储量和消费量变动情况,来估算的未来某一时期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
因素
受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制约
自然、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
三、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是推力和拉力因素。
而一地的推力和拉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其中,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造成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
人口迁移对环境、社会经济产生了深刻影响。
如下图:
四、国际人口迁移与我国人口迁移
时间
主要流向
主要原因
特点
国际人口迁移
二战前
欧洲→美洲,非洲→美洲,亚洲→美洲,中、日、印→东南亚
地理大发现,新航线开辟,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
旧大陆→新大陆,已开发地区
→未开发地区
二战后
拉美→北美,东南亚→西亚,南欧→西欧(欧洲人从美洲回迁,使欧洲变成人口迁入区,且欧洲移民减少,拉美和亚洲成为移民主要来源地)
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永久性移民比例减少,迁移形式更加多样。
政治性人口迁移激增;
流向发生很大变化
我国人口迁移
古代
迁往社会环境及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①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
②农业经济的脆弱、频繁的战争和自然灾害
大批迁移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东部人口稠密区→东北、西北等地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开发内地、建设边疆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山区→平原,农村→城镇,贫困区→发达区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沿海经济发达地区需要劳动力;
农村大量劳动力获得解放
人口迁移的流量增大,流向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五、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1.我国的人口问题:
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农村人口比重大;
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现);
人口素质较低;
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本世纪,我国将迎来劳动年龄人口、老龄人口、总人口三大高峰。
在人口问题现状中,五大难题相互叠加:
人口总体素质不高;
流动人口规模庞大;
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
艾滋病呈蔓延之势;
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增大。
2.我国的人口政策:
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另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考例透析
(2014·
新课标I卷)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读下图,完成1-2题。
1.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3、近年来,随着我国内地的企业不断增加,原在沿海工作的务工人员出现大量返乡就业的现象。
这种现象总体上不利于
A、推进家乡城镇化进程B、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C、增加春运长途客运量D、促进区域文化交流
福建卷)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
图3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
读图回答4~5题。
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
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C.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
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A.人口迁移加剧B.劳动力渐不足C.人口分布不均D.社会负担减轻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
江苏)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计划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图1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图2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
读图回答1~2题。
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黄山一模)老龄化社会是指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重达到10%,或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的社会。
读我国老年人口统计及预测图,完成3~5题。
3.据材料可知( )
A.2000年后,我国人口老龄化愈发严重
B.2023年我国60—65岁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C.2010年我国未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D.204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4.我国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近年两者老龄化程度逐渐接近,主要原因是( )
A.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
B.不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C.农村迁入城市人口中老年人口比重小D.城市老年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
5.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状况,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B.适当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C.大量接纳海外移民D.取消计划生育政策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6~7题。
6.以下关于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C.人口的迁入,不会对A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D.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7.迁入人口对该市的影响可能有( )
①缓解了劳动力短缺的状况②促进了该市的经济发展③促进了该市的产业结构的升级④加重了该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下图示意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迁移数量的关系(曲线分别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四种人口迁移类型)。
读图完成8~9题。
8.影响①曲线的因素可能是( )
A.矿产资源的开发B.土壤肥力衰竭C.城市化D.新航线的开辟
9.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1995~2003年净迁移人口(停留时间90天以上的迁入和迁出人口差值)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中各省级行政区( )
A.人口迁入量平原小于山区B.北京市人口迁入量最大C.直辖市以人口迁入为主
D.少数民族自治区以人口迁出为主
11.以下省区人口迁移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江西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红壤贫瘠
B.四川人口迁出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不便
C.新疆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的需要D.北京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政策鼓励
下图为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该区域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合理排序是( )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②③①
13.②时期该区域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地矛盾尖锐B.人口增长过快C.劳动力过剩D.社会负担过重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的我国某省常住人口为94023567人。
下图中N点表示该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在全省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21.00%;
15~64岁人口占70.64%;
65岁及以上人口占8.36%。
M点表示该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年龄构成。
据此完成14~15题。
14.近10年来,该省( )
A.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B.接近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逐渐出现
C.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D.劳动力数量增加,但所占比重减少
15.该省老年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为( )
A.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B.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C.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出D.自然灾害频发
二、综合题
1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据日本朝日新闻2014年8月20日报道,截止到今年3月为止,日本人口为1.2239亿人,比去年减少26万6004人,连续四年减少。
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创历史最高,为25.9%。
与此同时,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则降至历史最低,为13.4%。
50年后日本人口减少至8674万人。
下图为2008年日本人口金字塔示意图。
(1)简述日本人口增长的特点。
(2)简析日本2014年以来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3)判断日本人口结构类型,并评价此类人口结构的利弊。
(4)提出解决日本人口问题的一条措施,并阐述理由。
17.“十二五”期间,宁夏实施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让35万贫困人口告别西海固,实现异地安家、异地创业、异地致富。
所谓生态移民,就是实施有土有水安置,移民还是以从事农耕业为主。
下表为生态移民移出县——西吉县和移入县——红寺堡部分自然要素统计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西吉
红寺堡
海拔(m)
1688~2633
1240~1450
年降水量(mm)
350~500
251
年平均蒸发量(mm)
1370.8
2387
年均温(℃)
5.3
8.7
积温(≥10℃)
2300
3200
水资源总量(m3)
8.12万
2.02亿
人均水资源(m3)
160
1041
年日照时数(小时)
2254.9~2963.1
2900~3550
(1)简述实施生态移民的自然原因。
(2)简析生态移民的社会经济意义和生态影响。
(3)依据表格信息分析,红寺堡适合发展种植业还是畜牧业?
请阐述理由。
第二讲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
复习目标: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3、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考点透析一、城市功能分区的成因
分区的成因
影响
举例
历史因素
早期土地利用有深远影响
上海现代化中心商务区是外滩和陆家嘴
功能分区也在变化
西方国家有些大城市中心边缘住宅成为贫民区
经济因素
交通通达度
市中心通达度好,租金最高;
主要公路两旁和公路交会处,租金较高
距市中心远近
商业区多布局在市中心
社会因素
收入的高低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形成
知名度可以提高身份与地位,是一种强大的积聚力量
美国好莱坞
种族或宗教信仰可以形成聚居区
北美和欧洲的唐人街和黑人社区
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预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新兴工业园区的建设
其中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总结如下:
(1)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城市地价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
地价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变化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功能区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付租能力
商业用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大,距离市中心远近对商业影响最大
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较小,距离市中心远近对住宅影响较小
工业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最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对工业的影响最小
区位
市中心
靠近市中心处
远离市中心处
区位选择
最大程度接近消费人群,商业付租最高
既利于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工业生产占地空间较大,地租成本比例高,该区域内工业付租最高
(2)交通通达性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城市不同区位土地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地租高低也就相应地存在差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具体分析如下:
①市中心:
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
②市中心附近远离主干道的地区:
通达度差,地租较低,一般为住宅用地。
③城市主要道路与环线交会处:
地租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
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比较
特点及成因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起步早晚
晚
早
发展快慢
快
慢
城市化水平
低
高
发展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形成的原因
①产业革命比发达国家晚,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纷纷取得民族独立,经济迅速发展②乡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③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人口增长过快;
农村劳动力过剩
①产业革命开始早②新技术革命以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大大提高,使大量乡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③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完善
三、常见的城市化问题
主要表现
成因
危害
整治措施
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
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出的烟尘;
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
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
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体健康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严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水污染
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危害人体健康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
固体垃圾污染
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垃圾
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
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生活
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损害人体健康
噪音大的工厂远离城市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交通拥挤,
居住条件差
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
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
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
合理布局城市道路;
加快住房建设
增加就业困难,
失业人数增多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四、城市中工业区的合理布置原则
工业区的合理布置原则
便利的交通
工业为降低成本多沿公路、铁路、通航河流便捷的区位进行布置;
工业区与生活居民区之间要有方便的联系;
使用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或拥有女性劳动力多的工业,接近生活居住区
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以减少对生活居民的污染
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可以布置在居民区内;
污染较大和危险的企业尽可能布置在远离城市的地方
污染空气和水源的企业可布置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和水源的下游
在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防护带
绿化带,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在环境免受工业区直接污染
带内可设置一些少数人使用,非长期停留的建筑,如消防车库、仓库、停车场、市政工程构筑物等。
考例透析一、(2014·
新课标II卷)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1)据此完成1-2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面积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B.城市房价昂贵C.人居环境恶化D.城区不断扩大
广东卷)图2、图3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
3.由图可知,下列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特点的是
A、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250-14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B、在各海拔段中,坡度﹤2°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
C、在各海拔段中,海拔1550-1700m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多D、在各海拔段中,坡度15-20°
的区域聚落数量最少
4、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
A、黄土高原B、三江平原C、塔里木盆地D、江南丘陵
山东卷)图2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5-6题。
5、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的联系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6、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A、①处和③处B、①处和④处C、②处和③处D、②处和④处
图1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
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
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A.调整地域结构B.加速人口集散
C.扩大空间规模D.提升服务功能
四川)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A.2千米附近B.4千米附近C.8千米附近D.10千米附近
4.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读武汉城市圈示意图,完成5~6题。
5.图示城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武汉 B.咸宁 C.孝感 D.黄石
6.关于该城市圈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武汉市的服务范围可以扩展到城市圈的其他城市 ②等级低的城市数量多、相距较远 ③天门市比武汉市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④各级城市间相互独立、互不联系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4·
宝鸡质检)延安坐落在陕北黄土高原的中部,延河与南川河的交汇处,周围有宝塔山、凤凰山、清凉山环峙,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城市。
读延安市地域形态分布图和“引黄济延”线路示意图,完成7~8题。
7.对延安市地域形态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B.地形C.交通运输D.城市规划
8.“引黄济延”是跨流域调水的大型工程。
该工程的建设不仅为延安城区提供了水源,而且解决了延川县城、永坪石油工业区以及延安姚店工业新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该工程对延河流域和延安市城区的主要影响有( )
A.改变延河流域降水的时空分布B.减小延河流域污水的排放总量
C.改变延安市城区的地域形态D.缓解延安市城区用水紧张的状况
读某市示意图,回答9~10题。
9.下列关于该市功能区分布及规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京珠高速公路东侧为老城区、西侧为新城区B.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方向主要是西北—东南方向
C.“西山”和“北水”区域以生态恢复为重点,构建旅游休闲带
D.M工业区的规划布局有利于保护市区的大气环境
10.该市欲在N1或N2处建一个批发型商场,应选择的位置及理由是
A.N1处 商业经营成本更低B.N2处 与工业区距离较近,离货源地更近
C.N1处 更利于批发等业务的开展D.N2处 市内外联系更加便捷
城镇化率指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
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指拥有城镇户籍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举家迁移比率=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
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
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
读我国城市化进程表,完成11~13题。
2002年
2012年
年均增长
城镇化率(%)
30.09
52.57
3.07%
户籍人口比率(%)
27.89
35.29
2.38%
举家迁移比率(%)
22.38
20.66
-0.80%
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千米)
25973
45565
5.78%
11.2002—2012年,我国( )
A.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B.城镇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
C.人口城镇化慢于人口市民化D.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
12.表格中数据反映的突出问题是( )
A.环境污染逐步加剧B.交通拥堵日益加重C.城镇人口增长过快D.城镇土地扩张过快
13.为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兴建卫星城镇,增加城市人口容量
B.扩大城市用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C.调整行政区划,提高城市人口比重
D.加快产业发展,繁荣区域社会经济
右图为某城市用地规划示意图(甲组团为老城区)和该城市局部地区交通通达度等值线图(图中数值越大表示通达度越好),读图回答14~16题。
14.拟规划的物流中心应选址在( )
A.甲组团B.乙组团C.丙组团D.丁组团
15.依据该城市局部地区交通通达度等值线图判断,该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在( )
A.A地B.B地C.C地D.D地
16.图中D处交通通达度较差,其原因最可能是( )
A.建筑物稠密,道路狭窄B.紧邻中心商务区C.地形崎岖D.处在城市的几何中心
17.读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简图和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上海市区及郊县土地面积变化图,分析上海地区城镇化快速推进开始的时间。
(2)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高于我国中西部地区,请说明其原因。
(3)请从资源、生态环境、人类生活等角度分析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4)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
你认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应从哪些方面来推进?
人口参考答案
考例透析一【答案】1、A2、C3、C4、D5、B
强化训练1、【答案】 B【解析】 1980年以后,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由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