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筷子使用与环保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4919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次性筷子使用与环保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一次性筷子使用与环保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一次性筷子使用与环保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一次性筷子使用与环保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一次性筷子使用与环保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次性筷子使用与环保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次性筷子使用与环保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次性筷子使用与环保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次性筷子使用与环保的关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此前,国家林业局对生产一次性筷子的产地进行了一次调查,对一次性筷子的产地、生产规模、材质等内容进行了摸底了解。

  国家林业局全国木材行业管理办公室经营管理处处长王志友表示,一次性筷子中又分木筷子和竹筷子。

其中,木筷子基本产于北方,主要产地是黑龙江、内蒙古两省区的大兴安岭林区,此外,吉林也是一次性木筷子的重要产区。

“国内的一次性木筷子产量,90%是这几个地区的。

”而一次性竹筷子则主要在南方加工生产。

  目前,市场上的一次性木筷子使用树种较单一,主要是桦树和杨树,其中又以桦树居多。

王志友指出,生产一次性筷子之所以采用这两种木材,与这两种树的生长自身特色有关。

东北地区比较寒冷,许多树种都长得比较慢。

相对来说,桦树、杨树在那儿被称为先锋树种,生长较快。

桦木的生长期一般为100天左右,10-15年即可使用。

而一次性竹筷子的材料生长周期更短,一般为5-6年。

事实上,在第一年内,竹子便已能长到2米左右,但这个时候的竹子材质还不够硬,并不能投入使用。

“一般只有长了5-6年以后才能加工成一次性筷子。

  这几年来一次性筷子消费需求量日益增长。

不过对于一次性筷子的木材消耗量,王志友表示,网上所谓“500万立方米”的数字并没有什么依据。

从出口角度来反推,可以大致了解中国一次性筷子产业的规模:

每年出口一次性木筷子480万箱,每箱有5000双筷子,国内消费达到约500万箱,一共约1000万箱。

而一次性竹筷子出口200万箱,一箱3000双,国内消费要比出口多20%,约为240万箱。

通常,1立方米木材可以生产9-10箱,所以一次性木筷子产业一年消耗大约100万立方米木材。

一次性竹筷子的生产方面,每10根竹子能生产一箱,每年消耗近4000万根竹子。

不过王志友指出,最近几年,因技术革新,竹子带节处,也能被开发生产为一次性筷子,所以现在的新情况基本上是每6根竹子生产一箱一次性竹筷子。

  问题一合理利用还是资源浪费?

  制作一次性筷子的木材包括在国家商品材生产指标之中,它们即使不被做成筷子,也会制成其他产品。

从森林经营的角度来看,这算不上是浪费。

  100万立方米木材究竟是个什么概念?

王志友指出,每年国家林业局都有一砍伐指标:

商品材生产6600万立方米,其中就包括生产筷子的100多万立方米木材。

相比之下,一次性筷子消耗木材的比例并不大。

  在环保人士看来,生产过程中对森林采伐大都是采用“一采光”式的砍伐式,这对森林资源是一种毁灭性的采伐。

由于筷子的生产流程是“圆木———木块———成品”,其间木材的有效利用率仅为60%,而这60%利用率中能成为一、二、三等品的也只有60%,工损耗相当大。

  不过,王志友却指出,径级在14—22厘米的杨桦小径木,基本是森林抚育伐(在幼林阶段伐除杂树和过密幼树,保证幼林的生长发育)的产物。

特别是杨木原料也可用人工林替代。

而桦树、杨树这样的速成材,有着旺盛的生命力。

风一吹种子满地都是,就可以蓬勃生长。

从森林经营的角度来看,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是科学利用森林资源而不是浪费。

“每年生产6600万立方米,做筷子的100万立方米就在里面,即使不做筷子也会用于其他的生产。

”王志友认为,在现阶段,一次性木筷子的生产与消费都是可以接受的。

  事实上,我国实行的是森林蓄积消耗总量和商品材生产总量的年度限额双向控制,年度森林采伐量主要依据生态平衡点,而木材产量计划和市场需求没有直接联系。

商品材作为商品本身,不生产筷子也要加工成其他木制品,至于加工成什么产品,是由市场决定。

所以,一次性筷子并不能算是对木材资源的浪费。

  王志友特别指出,目前的相关政策倾向于鼓励生产使用一次性竹筷子,而对于一次性木筷子,则采取“不鼓励政策”。

“去年国家林业局出台了一份文件,大致内容就是,对现有一次性木筷子企业进行整顿,不再批准新设立木质一次性筷子厂。

”而自2004年1月1日起,国家取消了木制筷子的出口退税,对竹制筷子继续执行13%的出口退税。

这些政策的出台恰恰与竹子的生长特点有关。

  事实上,竹子具有生长周期短的特性。

“竹子自然生长六年以后,如果不投入使用,自身也会黄掉、开裂,丧失使用价值。

”因此,制作一次性竹筷子成了处理这些材质的出路。

  问题二日本不出售森林资源吗?

  一次性筷子的生产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而日本工人工资水平要比中国东北地区高30-40倍。

过高的人工成本,而非对本国森林的保护政策最终压垮了日本一次性筷子产业。

  国内一直有这样一种声音:

日本有居世界前列、高达69%的森林覆盖率、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却全靠进口解决一次性筷子需求,而森林资源紧缺的中国,却正大量砍伐林木生产一次性筷子换取外汇。

  对此,王志友认为,这种说法没有考虑到两国经济发展水平,有失偏颇。

一次性筷子的生产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而日本工人工资水平要比中国东北地区高30-40倍。

王志友指出,事实上日本也一直都在出口木材,去年该国试图向中国出口柳杉,但同样由于人力成本原因,这些木材价格很高,所以影响了这种贸易。

  而这种行业内的差异,也成为赞成者让一次性筷子“存在”的理由。

我国木筷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北林区,一次性筷子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林区和谐和经济发展的使命。

一条筷子生产线日加工原木17立方米,可以安置70-80个劳动力,仅东北林区就有近10万人在从事筷子的生产。

而生产17立方米板材只需16—18人。

  王志友指出,在设备少、技术低的条件下,一次性木筷这种成本低、增值幅度相对大的产业成为林区的自然选择。

一次性筷子产业是林产加工项目中需要人力最多的一个项目,木筷厂职工是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支柱。

“东北林区周围都是大山,那地方工人的平均工资到现在还达不到370元,而制作一次性筷子的女工可以挣到500元。

  “如果以后林区经济水平好了,我们支持不生产一次性筷子。

不过在目前阶段,一次性筷子还是可以生产,尤其是竹筷子。

  问题三安全存在隐患?

  针对目前一次性筷子在生产、加工、包装及运输环节的卫生隐患,相关国家标准规定,一次性筷子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生产一次性筷子不允许用硫磺、氯水漂白或滑石粉抛光。

  一次性筷子的生产加工要经过树木砍伐、切断、冲坯等十几道工序,按照要求,在生产过程中还必须经过清洗、高温或紫外线消毒等步骤。

由此,也能成全人们对一次性筷子卫生、安全的期许。

不过,“黑筷子”打破了使用者的心理期望。

  为了选择最便宜的材料,发霉的木头和竹子都在加工。

由于材质的缺陷,部分生产者大量使用化学颜料和添加剂,使筷子看起来又白又光。

为了使筷子好看,他们甚至于加入大量化学品,用硫磺熏,用双氧水和硫酸钠浸泡、漂白,然后再用滑石粉抛光。

  事实上,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已被医学所证实。

如果筷子上的二氧化硫残留物清理不干净,随着空气的流动被人吸入,凝固在呼吸道,就会导致咳嗽、哮喘等疾病,损害人的呼吸系统功能,而硫酸钠、双氧水、滑石粉同样会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因为它们,原本卫生、安全的“一次性筷子”变得不安全了。

  然而,“一次性筷子”的支持者强调每一个产业都应该有自己的安全、质量保证。

而上述的不安全隐患仅仅是这个行业的不规范生产所致,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事实上,一次性筷子也早在两年前就有了“国标”。

针对目前一次性筷子在生产、加工、包装及运输环节的卫生隐患,一次性筷子系列国家标准《一次性筷子第2部分:

竹筷》(GB19790.2-2005)中强制规定了防潮防霉卫生指标,强制限定含水率小于10%,防霉剂含量不得超过10mg/kg。

同时,相关标准规定,一次性筷子不得检出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生产一次性筷子不允许用硫磺、氯水漂白或滑石粉抛光。

  由于一次性筷子所用树种98%以上是杨树和桦树等速生树种,且生产过程中原材料的利用率超过60%。

因此,王志友认为可以在全面规范一次性筷子生产、加工、运输、使用环节的基础上,通过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循环利用木材,为一次性筷子生产提供资源,从而保证一次性筷子的卫生与安全。

  问题四卫生要求能否达到?

  卫生监督人员在对餐厅各种餐具的卫生情况做监测时,发现一次性筷子的卫生性比较高。

对各种餐具大肠菌群监测结果显示,一次性筷子的合格率达到56.25%,而重复使用的勺子只有38.18%。

  1900年至1907年期间,一个名叫玛莉·

马龙的厨娘在纽约市的一家餐厅担任厨师。

在她工作期间,该餐厅的用餐者中共有22人感染伤寒。

  当地卫生部门调查发现,玛莉最有可能是疾病的带源者。

玛莉的伤寒经由“粪—口途径”传播,并最终导致了当地的伤害疫情。

这就是著名的“伤寒玛莉事件”。

在崇文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主任医师林刚看来,这是公共卫生领域最重要的案例。

“这个例子正说明了餐具卫生的重要性。

  林刚指出,如果按照国家出台的标准,生产、包装、运输一次性筷子,那么使用起来还是具有比较强的安全性的。

  事实上,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卫生性还是有数据可查。

卫生监督人员在对餐厅各种餐具的卫生情况做监测时,发现一次性筷子的卫生性比较高。

对各种餐具大肠菌群监测结果显示,一次性筷子的合格率达到56.25%,而重复使用的杯具是41.15%,勺子则只有38.18%。

“目前有关卫生学的研究还没有成果显示,一次性筷子可能引发食源性疾病。

”林刚指出,一次性筷子只要一掰开,就几乎不会重复使用,由此相对于碗碟来说,传播疾病几率要小。

而在生产、装袋时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不允许检测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的。

因此,相比一般小餐厅自行洗涤餐具来说,安全性更好。

  问题五不用一次性筷子也会有浪费吗?

  有人还算了这样一笔账:

反复使用的筷子需要额外清洗与消毒,按每洗1000双筷子耗用50升水计算,450亿双需要耗用225万立方米水。

相当于75万人口的中等城市一个月的居民用水量。

  既然筷子因为一次性而具有卫生性,为什么碗碟不是一次性的呢?

在马利超等环保人士看来,所谓的一次性筷子卫生、安全只是噱头。

在大部分餐厅,碗碟杯子都不是一次性的,只有筷子是。

它无法单独为使用者提供卫生保障。

  对此,林刚等监督执法人员表示也曾考虑过这类问题。

然而,这一情况又涉及到企业经济成本的问题。

碗碟也可以是一次性的,但成本太高,商家不愿意,分摊到消费者头上,消费者也未必全都愿意。

  所以在讨论这个问题时,需要加入资源耗费、经营成本等多个指标。

生产厂家会算一笔账,而在餐饮经营者心中,他们也有一笔账。

两相权衡,一次性碗碟无法带来效益,没有需求当然也没有市场。

两相比较,一次性筷子显然还是有市场的。

  更重要的是,有人还算了这样一笔账:

反复使用的筷子需要额外清洗与消毒,按每洗1000双筷子耗用50升水(约3倍筷子体积)计算,450亿双需要耗用225万立方米水。

如果按每洗1000双筷子耗用15毫升或15克洗涤剂计算,450亿双需要耗用67.5万升或675吨洗涤剂。

相当于351万人口的大城市一个月的洗涤剂用量(全国洗涤剂年产量300万吨、人口13亿平均计)。

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消耗。

  马利超则指出,洗筷子的水账固然要算,但在一次性筷子的生产过程中,同样需要耗费水、电资源。

如果两者不能精确统计,就不能确定反复使用的筷子比一次性筷子更浪费。

  观点为了可持续发展

  这些问题的解释,并不能让关心环保的人士满意。

马利超表示,以一次性筷子的国家标准为例,尽管它是为一次性筷子加了安全锁,但“国家规定的标准并没有涵盖所有的一次性筷子可能受到污染的情况。

”为此,他还专门举了一个例子:

在台湾进行的一次性筷子化学物质监测中,监测人员发现包装时有很多铅、荧光剂沾染到一次性筷子上。

它们都会对使用者的健康产生影响。

  生产一次性筷子并没有浪费木材资源的观点,同样是马利超不能接受的:

“关键是要可循环利用。

”在他看来,占用大量木材资源只是一次性筷子在资源浪费问题上的一个方面而已。

“一次性筷子在所用的木材总量中占据的比例很小,但与其他占用林木资源的产品不同,占用的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马利超表示纸张、家具之类,所用的时间都很长,或者是循环使用,但一次性筷子在国内并没有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

  在日本,一次性筷子的回收率是99%。

每回收30双可以做一张A4纸或一张明信片。

“在我们国家,一次性筷子跟处理垃圾一样处理,与日本完全不一样。

”马利超表示,目前国内的技术水平无法做到对一次性筷子的日本式再利用。

  争论双方都看到了这个事实。

很多支持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人同样指出,日本的做法正可以为中国所借鉴,从而解决一次性筷子占用不再生资源的指责。

但由于二次利用需清洗脱脂等工序,生产成本较高、利润低,企业积极性不大。

所以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回收利用。

而另一方面,林业企业更应加快丰产林建设,生产筷子多用人工林做原料,并且改良生产工艺,提高出材率。

  不过,包括马利超在内,几乎所有关心环保的人都不仅仅将矛头指向一次性筷子。

事实上,现代消费带来的“一次性生活方式”已经延伸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次性杯子、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用品随处可见,而这些东西,在马利超看来都应该被“封杀”。

而一次性筷子是这种“不环保现象”的代表。

他强调,应该从停止使用一次性筷子做起,让公众了解到这种消费习惯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进而改变这样的消费习惯。

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人类家园。

今年4月1日,我国将木制一次性筷子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

生产和使用木制一次性筷子客观上消耗了大量木材资源,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征收消费税,将增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环保意识。

据了解,木制一次性筷子的主要生产原料是桦木和杨木,平均每立方米木材能生产8至10箱(每箱5000双)一次性筷子。

黑龙江省伊春市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据伊春市林产工业局木制品办公室主任张恩林介绍,伊春市每年生产筷子80万至90万箱,这些产品40%至50%出口到日本和韩国。

伊春市的筷子出口主要靠代理商代理,对一次性筷子征收消费税,生产商和代理商要重新协调价格,这将降低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利润。

黑龙江省嘉荫县大地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生产木制一次性筷子的民营企业,其总经理刘岩涛说:

“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征收消费税,将使这个行业进入微利时代。

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每立方米木材的价格在800元左右,这些木材加工成一次性筷子后,出厂价格在1100元左右。

一次性筷子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除去人工、管理和包装等费用,很多企业加工1立方米木材的利润只有30至50元。

征收5%的消费税,意味着这些企业将微利甚至亏损。

有关专家认为,对木制一次性筷子征收消费税,表明了国家以税收手段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决心。

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计算,征收5%的消费税将使每箱筷子涨价5元左右,按每箱筷子5000双计算,每双筷子将涨价1分钱。

但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价格的上涨将不会超出消费者的心理和实际承受能力,5%的消费税更重要的是引起全社会对环保和节约资源的重视。

刘岩涛说,对于木制一次性筷子行业来说,征收消费税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方面它必将增加企业生产成本,但同时表明国家对一次性筷子行业的认可,并开始利用税收杠杆进行调节。

市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排斥木制一次性筷子,如何有效获取和利用木材资源,应该成为生产企业研究的重点。

据了解,嘉荫县大地有限公司已开始利用口岸优势,大量从俄罗斯进口木材加工一次性筷子。

俄罗斯桦木被称为“黑心桦木”,其质量特性决定了通过造段、旋切等加工工艺处理,即可加工成一次性筷子,可实现木材最大的利用率。

业内人士建议,充分利用俄罗斯远东地区丰富的木材资源,积极开辟国外木材进货渠道,将为一次性筷子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木制一次性筷子即将征税的消息已经让部分商家有所行动。

在哈尔滨一些酒店,经营者推荐客人使用消毒筷来代替一次性筷子。

很多消费者认为,这是一种进步,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措施。

此次以突出促进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为重点的消费税调整,将构筑起全社会新的环保防线。

(完)

有人算过一笔账:

一日三餐某大学食堂可以消耗五万支一次性筷子,一支一次性筷子平均使用寿命

十分钟,生产这些一次性筷子最少需要五棵树,如果用这五棵树给西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做课桌,

最少能用十年!

十分钟的挥霍与十年的持续使用你会选择哪个?

放下手中的一次性筷子吧!

虽然你已经趋于习惯。

面对子孙后代我们可以更坦然一些!

防传染病”是经营者和消费者使用一次性筷子的主要“理由”,因此满大街都是一次性

筷子,可实际上,一次性筷子才是健康的大敌。

据了解生产者为给筷子“美容”,在生产过程中要

经过硫磺熏蒸,熏不白的就用双氧水和硫酸钠浸泡、漂白,还有的用滑石粉抛光。

包装上“高温消

毒”的字样其实只是一种心理安慰……

店铺里没有任何证件,却到处堆满了已经严重发霉的一次性筷子,数量之多令人咋舌,而这

里的筷子在海口每个月竟可以销售600万双,主要流入到多家小型餐馆,非常畅销。

记者经过暗

访,终于揭开了这家发霉筷子窝点黑幕,并会同工商部门及时封存了这批发霉筷子。

记者暗访:

店老板自称一月销售600万双筷子

记者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位于金宇新村26号一楼的一家店铺。

记者远远闻到一股很浓的发霉味

道,非常刺鼻。

记者佯装成餐馆老板,走进店铺。

只见堆在房间里的一次性筷子大多是发霉的,一

名中年男子将一些不太霉的筷子挑了出来,分开摆放,另外有3名女子也挑选,一片繁忙。

工人正在将霉筷子分开摆放,圆圈处可见筷子长满了霉斑。

坐在门口的中年男子非常警惕,

询问记者是做什么的?

记者表示是开餐馆,路过这里看到有一次性筷子出售,想购买一些筷子带回

去。

这名中年男子又询问记者在哪里开的餐馆?

店名叫什么?

记者回答说是在海口金盘路开的川菜

馆,并随便说了一个店名。

该中年男子这才说这里是专门批发并往餐馆送一次性筷子的,金盘的餐

馆都是他送的货,一般售价为70元一包,一包为3000双。

记者假装嫌价格太贵,经过讨价还价,

该中年男子最后表示最低68元一包,这是最低价了,并介绍说自己一个月要销售600万双一次性筷

子,基本上都是送到海口各小餐馆的。

记者发现整个店铺里堆满了一次性筷子,甚至从地面一直堆到了房顶,数量之多难以统计。

据中年男子说房间里至少有500万双。

记者说,这里的一次性筷子都发霉了,送到餐馆顾客会使用

吗?

中年男子介绍说,自己都是从发霉的筷子中挑出一些表面上看不出霉的送给餐馆,特别霉的筷

子自己会再处理。

而且如果餐馆老板发现很多筷子是霉的,自己可以再免费调换。

工商出击:

店铺无证经营霉筷子被现场封存

记者暗访后,当即给金盘工商所负责人取得联系,希望工商部门能及时查处。

金盘工商所的

一名执法人员赶到现场,经察看发现该店铺的2个房间里全堆满了发霉的一次性筷子,数量非常

多,于是又打电话回所里要求支援。

随后另外一名执法人员和该所的韩副所长也赶到现场。

经查,该店铺没有工商执照,也没有卫生许可证。

而店铺里的筷子基本都是发霉的,不能再

使用,应该销毁。

工商执法人员给该店下达了处罚文书,暂时封存这批发霉的一次性筷子,并责令

店铺负责人到工商所接受处理。

商家辩解:

不用一次性筷子我们怎么开店?

不用一次性筷子,你让我们怎么开店?

”一位小吃店老板这样反问记者。

他说,自己每天要

招待百八十名客人,店里本来就人手紧张,哪顾得上洗筷子?

他们认为,消毒、洗刷筷子要增加成本,而一次性筷子只有几分钱,用完就扔,方便又实

惠。

对于一次性筷子,消费者则表示了无奈。

一位吴女士说,单位没有食堂,中午只能小摊小店里

“打游击”。

“一次性筷子不环保,但我别无选择。

”吴女士说,“大酒店咱去不起,小摊点清一

色的一次性筷子,难道还要天天带双筷子在身上?

”另一些被访者则表示,鉴于餐饮业的卫生状

况,一次性筷子能让他们心理上感到“卫生安全”。

据了解,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加工包括砍伐、切断、冲坯等十几道工序,并要经过运输、仓储

及流通等环节。

业内人士透露,因为一次性筷子属免费提供,也被核算在成本中,经营者大都青睐

那些粗制滥造、价格低廉的筷子。

至于消费者的健康和环保问题,似乎与他们“无关”。

据《南国

都市报》

一次性筷子可能暗藏“毒药”

记者在批发市场了解到,一次性筷子分为竹制、木制;

有塑料包装、无包装几种。

而这些直

接入口的筷子无一例外地塞在大编织袋里,有的席地而放,有的倚在门口,与其它杂物混在一起,

没有任何卫生防护措施,细菌极易交叉感染。

经销商说,每个大袋装有筷子四千双左右,像无包装

的木制筷都是用皮筋扎成捆,每捆50双,每双售价2分钱,生意好时每天能卖出四五大袋。

对于筷

子的来源,经销商则三缄其口,只含糊说“从南方进的”。

生产者为给筷子“美容”,在生产过程

中要经过硫磺熏蒸,熏不白的就用双氧水和硫酸钠浸泡、漂白,还有的用滑石粉抛光。

防疫专家说,经硫磺熏蒸的一次性筷子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刺激性气体,侵蚀呼吸道黏

膜;

用双氧水等漂白的一次性筷子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腐蚀口腔、食道甚至胃肠;

而滑石粉在人

体内慢慢累积,会使人患上胆结石。

另外,即使经过严格消毒的筷子,在密封的情况下保质期最长

仅为4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病毒等。

一次性筷子抽查100%不过关

日前全国市场上进行了一次性筷子检测,结果显示,在10件抽检样品中,有8件含有二氧化

硫,4件的二氧化硫含量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药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