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三个月》高考历史安徽专版大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五 近代欧美代议制及俄国十月革命 高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245777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前三个月》高考历史安徽专版大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五 近代欧美代议制及俄国十月革命 高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考前三个月》高考历史安徽专版大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五 近代欧美代议制及俄国十月革命 高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考前三个月》高考历史安徽专版大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五 近代欧美代议制及俄国十月革命 高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考前三个月》高考历史安徽专版大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五 近代欧美代议制及俄国十月革命 高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考前三个月》高考历史安徽专版大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五 近代欧美代议制及俄国十月革命 高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前三个月》高考历史安徽专版大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五 近代欧美代议制及俄国十月革命 高考Word格式.docx

《《考前三个月》高考历史安徽专版大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五 近代欧美代议制及俄国十月革命 高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前三个月》高考历史安徽专版大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五 近代欧美代议制及俄国十月革命 高考Word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前三个月》高考历史安徽专版大二轮教师用书第1部分 专题五 近代欧美代议制及俄国十月革命 高考Word格式.docx

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及三权分立的总统共和制政体。

3.体现原则

(1)联邦制原则:

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总统、国会和最高法院。

同时宪法让各州保留了较大的自主权。

(2)分权制衡原则:

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三部分,分别由国会(分参众两院)、总统和最高法院行使,又互相制约。

(3)民主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

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出,参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

总统由各州选举团选出,即先由各州议会选出候选人,再由选举人选举总统。

总统和议员均实行任期制。

4.局限性

(1)最初没有规定人民的基本权利。

(2)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的选举权被剥夺。

(3)承认黑人奴隶制和黑奴贸易,留下种族歧视和压迫的烙印。

考点三 法国共和制的确立

巴士底狱、君主派、共和派、复辟

1.背景:

法国大革命后,君主制与共和制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二帝国垮台,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2.确立:

1875年法国议会以一票优势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3.内容:

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行政权由总统掌握,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

4.影响: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考点四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王朝战争、普鲁士、君主立宪

分裂状况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普鲁士在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国。

1871年德国制定《德意志帝国宪法》。

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内阁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议会是立法机构,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组成。

实行联邦制。

4.特点:

立宪为虚,君主专制是实,具有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残余。

考点五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

1.原因:

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

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

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巩固的工农联盟。

2.三大文件:

《四月提纲》《和平法令》《土地法令》。

3.两阶段、四事件

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4.三变化:

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①政权:

―→

②革命任务:

③革命策略:

1.1689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国王此时并非没有任何权力,他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导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 √ )

2.《权利法案》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历史影响是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

( √ )

3.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中,获益最大的是工业无产阶级。

( ×

 )

点拨 1832年议会改革获益最大的是工业资产阶级。

4.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既是民族独立战争也是资产阶级革命。

( √ )

5.从美国总统制共和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看,美国中央政府的权力是不断加强的,但是美国不是中央集权的国家,美国各州依然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原则下制定地方法律。

( √ )

6.美国实行的既是联邦制,又是共和制。

从国家结构形式上说,美国是联邦制;

从政体上说,美国是共和制。

7.现代国家基本上都实行分权体制,以保障民主,防止独裁。

三权分立是分权体制的一种唯一形式。

( ×

点拨 错在“唯一形式”,英、法、美、德等代议制的不同政体均带有分权特色。

8.法国共和派与保皇派斗争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内部关于不同政体的斗争,是资产阶级不同派别的利益之争。

9.法国共和之路确立艰难的主要原因是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达。

( ×

点拨 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程度落后才是共和之路艰难的最主要原因。

10.法国近代的共和制与当代的共和制有所不同。

法国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而从法兰西第五共和国(1958年建立)开始,法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 √ )

11.德国与英国相比,一致之处是君主都是国家的元首,不一致之处集中体现于议会与君主的关系及君主权力的大小。

( √ )

12.俄国二月革命并不是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推翻了沙皇统治,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

13.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意思是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考向一 关注唯物史观、革命史观等基本原理的命题价值

典例1

 (2013·

江苏高考)“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

知识定位 1832年议会改革——阶级关系变动——辩证原理

解审材料 由题干材料可知,这种“状态”指的是英国工业革命后,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当时英国的政治制度不能满足工业资产阶级充分参政议政的要求。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

A、B、C三项都发生在英国工业革命之前,故排除。

强调 本题隐含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等基本原理,熟练灵活运用这些原理可快速明确命题立意,从而判断正确答案。

答案 D

典例2

上海高考)英国政府于1802年推出第一部《工厂法》。

1860年代相关立法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有雇佣劳动的任何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被雇佣者的境遇。

推动了英国工厂法等社会立法的直接原因是(  )

A.经济结构的变化B.城市化运动的发展

C.工人斗争的压力D.工业产值超过农业

知识定位 代议制——劳工立法、社会保障——阶级斗争理论

立意解读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也日益激化。

工人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因经济的发展而得到相应的改善,相反却更困苦,工人阶级为改善自身生活条件而进行不断的斗争,于是出现题干中所说的情况。

故应选C。

答案 C

解答历史试题常用的基本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4.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以及原因和结果、共性和个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继承和发展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考向二 关注前沿史学理论——现代化史观

典例3

上海高考)在关于现代化内涵的讨论中,同学们提出了①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法制化、②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市场化、③思想上的理性化、④社会生活的城市化等核心要素。

以下归纳最完整的是(  )

A.①③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知识定位 史观——现代化内涵

调动知识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生产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

一般认为近代化就是指资本主义化。

其内容有:

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

经济领域上的工业化、商品化;

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面。

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故应选D。

关于现代化史观的深度理解

关键词汇

工业化、民主化、法制化、城市化

基本范畴

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制化、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经济上的工业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工业化、自然经济到市场化等内容;

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大众化进程;

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

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经济工业化进程是其核心。

突出视角

以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演进为纵向发展主线。

立意价值

立足于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自主发展道路的探讨,注重对现代化的不同道路、不同模式的比较研究;

在现代化的目标和进程之间、传统与现代化的不同文化之间、世界现代化的共性与各国现代化进程的个性之间,侧重对具体历史进程的比较研究。

考向三 深度理解英国君主立宪代议制的特点

典例4

海南高考)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

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

A.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B.国王掌控实权

C.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D.宪政制度确立

知识定位 英国——代议制特点——议会、政府、国王关系

解题关键点 “1811年”“英国政府”“议会批准”“无视国王权威”(未盖国王印章)等是关键信息,此时英国已确立君主立宪制、责任内阁制,对比所学,A、B两项均与史实不符,C、D两项相比,D项与材料主题更接近,故答案为D。

英国代议制的六个特点及三个权力转移

1.六个特点

(1)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

(2)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

(3)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

(4)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

(5)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

(6)实行分权原则。

2.三个权力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

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

政治权力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考向四 深度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进步原则

典例5

山东高考)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

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

它赞美的是(  )

A.联邦体制B.分权制衡原则

C.共和制度D.主权在民原则

知识定位 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制(中央集权)原则

解题关键点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如“1788年”“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十三包”等。

这些信息体现了美国1787宪法所确立的联邦体制。

分权制衡、主权在民的原则和共和制度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 A

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

1.中央集权原则:

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即总统;

一个全国性的议会,掌管着统一的联邦财政;

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体现联邦制(中央集权)原则。

2.分权制衡原则: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约。

3.民主原则: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宪法确立了美国的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4.代议共和制原则:

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特征。

5.法治原则。

考向五 关注审题、解题能力的考查

典例6

四川高考,节选)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

阅读材料,回答

问题。

材料三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

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3)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知识定位 英国君主立宪制——事件、特点

解题关键点 第

(2)问中的第一小问,抓住题干中“英国限制王权”等关键词即可得出答案;

第二小问,主要考查了英国的分权与制衡原则,议会、内阁、选民之间的关系。

第(3)问,应注意史论结合,紧紧抓住渐进性、灵活性的特点。

答案 

(2)重要事件:

通过《权利法案》;

通过《王位继承法》;

开创多数党领袖组阁先例;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权力制衡关系:

议会掌握立法权,拥有对内阁的行政监督权;

内阁掌握行政权,通过控制立法提案权、财政权等手段控制议会;

选民通过投票制衡执政党,进而制衡内阁;

两党轮流执政,反对党制衡执政党。

(3)渐进性:

许多机构和制度通过渐变的方式逐步确立和完善。

如下议院权力扩大、选举权逐步扩大、内阁制度逐步完善等。

灵活性:

不受单一成文法的限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时代需要。

如工业革命后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实行议会改革,适时调整选举权范围;

再如通过一系列惯例,促成内阁制的形成与完善等。

非选择题常见失分原因及应对技巧

常见错因

解决办法

没有思考,看到题目就答。

没有完整的答题思路

在初读材料的基础上,注意审题,看清设问的具体要求,然后带着问题细读材料;

明确材料的主题,了解材料的层次结构;

对应材料内容,思考材料内容与教材知识的结合点

不按题目要求答题,审题不清,随意性大

认真审题。

审题意——紧抓“题眼”,揣摩题意;

审题型——辨别题型,确定方法;

审题分——注意题分,看分作答,一般来说,分多的题目答案要点多,分少的题目答案要点少

答题时忽略材料的作用,不能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材料

注意将观点和材料有机结合,充分分析、利用材料

角度单一、重复,答案组织混乱

条理清晰,表述准确。

根据题意和答案内容分段,一问一段,中间留有空间,以便检查时补充答案

在答案的编写上,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以求层次分明,让人一目了然

押题1 (立意:

主干知识——英国君主立宪代议制)

2013年6月29日英国现任首相卡梅伦表示如果他领导的保守党在2015年大选中胜出,将举行英国是否退出欧盟的全民公投,一时引发媒体关注。

与此相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  )

A.卡梅伦一定是保守党的领袖

B.卡梅伦及其内阁要对议会负责

C.2015年当选后需经英国国王任命

D.卡梅伦当选首相,是英国国家元首

解析 结合英国代议制相关史实,首相由下院多数党领袖兼任,对议会下院负责;

国王统而不治,但是国家元首由其兼任,故D项说法有误。

押题2 (立意:

现实热点的历史思考)

针对美国枪支暴力案频发的现状,2013年6月16日,奥巴马签署了23项总统令,要求国会重新立法禁止攻击性武器销售,但却遭“拥枪派”抵制,部分国会议员在媒体公开扬言弹劾总统。

依据美国宪法,对此相关的评论不正确的是(  )

A.有弹劾权的机构是众议院

B.最高法院有权审查总统与国会立法行为

C.材料体现了权力制衡的特点

D.体现了总统由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的特点

解析 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总统由选举产生,但对宪法负责,故D项说法有误。

押题3 (立意:

史观——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2014年2月,省党校教授给学员做专题讲座,下列选项内容不可能出现在海报“内容”栏的是(  )

海 报

主题:

从美英政治体制看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时间:

2014年2月8日

内容:

……

A.英国责任内阁制与议会的从属关系

B.英美两国元首——首相与总统产生方式

C.美国分权制衡对民主制的意义

D.英美政治文明多样性的启示

答案 B

解析 依据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史实,英王才是国家元首,故B项中英国首相为国家元首说法有误,不可能出现于海报内容栏。

押题4 (立意:

现实热点与美国政党政治)

2013年美国财政赤字高达1.1万亿,占GDP比例的7%。

下图是媒体对美国共和党、民主党在政府2013年度财政预算案上借机相互攻击斗争的讽刺漫画。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美国政党政治下(  )

A.两党内外政策的不同

B.两党治国方略的不同

C.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D.两党的根本利益一致

解析 漫画中驴象两党手中武器仅是相互攻击,而不是针对问题“赤字”下手,可知A、B两项争论仅是表象,本质上都是维护资产阶级根本利益,故选D。

押题5 (立意:

史观——近代化史观、文明史观)

从人类文明的进步视角看,世界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趋势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文明构成元素进行概括,下列说法不够准确的是(  )

A.从君主立宪制到总统共和制

B.从专制主义到政治民主

C.从农业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D.从封建神学到科学理论

解析 君主立宪制与总统共和制同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有效形式,是同时代并存的现象,体现不出政治文明的阶段发展趋势,故选A。

押题6 (立意:

现实问题的历史思考——法德政体运行模式比较)

2013年北约借口叙利亚政府军使用化学武器威胁平民生命安全发动对叙空袭,结果却造成部分平民丧生,法、德媒体纷纷质疑政府这一决策的合理性。

假如类似决策发生在1880年,两国的决策程序应是(  )

A.德:

首相经议会同意执行;

法:

总统直接决策执行

B.德:

议会直接通过;

议会直接通过执行

C.德:

皇帝直接决策;

总统提出,议会同意后执行

D.德:

皇帝提出,议会同意后执行;

解析 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德国皇帝具有广泛的独裁权力,而法国总统权力受议会制约,重大事项需经议会批准,故选C项。

押题7 (立意:

主干知识——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

列宁作为十月革命的象征,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

列宁之所以“在公众面前已建立起持久的地位”,主要是因为他领导的十月革命(  )

A.以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为政治目的

B.率先将社会主义理论付诸实践

C.开创了俄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模式

D.验证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解析 十月革命使经济文化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统治,推动了俄国的工业化进程,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押题8 (立意:

主干知识——欧美代议制特点)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

A.国家元首直接任命内阁成员是历史的必然

B.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C.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D.《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解析 英国的内阁成员由政府首脑提名经国王形式上的任命而不是国家元首直接任命,A项错误;

英、德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而不是共和制,B项不正确;

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美国1787年宪法,D项不正确,故选C。

押题9 (立意:

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社会主义运动规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

——《四月提纲》

材料二 ……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完全成熟。

中央委员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1917年《俄国的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

材料三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

——《和平法令》

材料四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土地法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

各自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中说“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此结论是怎样得出的?

它和《四月提纲》的主张有什么不同?

(3)材料三、四反映了俄国人民当时的什么要求?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十月革命的爆发是不是偶然的?

答案 

(1)第一阶段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主要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革命;

主要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2)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制造了“七月流血事件”。

不同:

《四月提纲》希望以和平方式取得胜利;

而此时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

这是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使然。

(3)对和平与土地的要求。

(4)不是偶然的。

二月革命后,列宁发表了《四月提纲》,向布尔什维克党和革命群众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反动军队的叛乱被平定后,布尔什维克党通过了在近期举行武装起义的决议,并在革命危急时刻发动了武装起义,广大的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和平与获得土地,但沙皇政府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不能满足。

一、选择题

题点1 英、德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