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六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24139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1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六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六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六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六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六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六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六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六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理创新设计《二轮专题复习》全国通用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通关攻略 专题六 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应充分调动广大公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公众参与是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悟·

方法技巧]

典题感悟

【典例】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我国在青海省祁连山南缘永久冻土带成功钻获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实物样品,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次在中低纬度冻土区发现“可燃冰”的国家。

据粗略估算,该地区可燃冰的远景资源量至少有350亿吨的油当量。

材料二 世界已探知“可燃冰”分布。

(1)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外貌极像冰雪或固体酒精,作为能源,可燃冰具备的特点可能包括(  )

①可再生 ②使用方便 ③燃烧值高 ④清洁无污染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结合材料二,描述已探知可燃冰的分布规律。

(3)青海省可燃冰开采可能面临哪些问题?

(4)试分析我国陆域发现可燃冰的重要意义。

解析 第

(1)题,“可燃冰”作为天然气水合物是不可再生的,作为能源具有天然气的优点。

(2)题,由图中“可燃冰”分布可看出其主要分布在海洋与陆地的交界处。

第(3)题,青海省的“可燃冰”分布在冻土带,会给开采带来一些问题,如技术、成本等,同时青海省深居内陆,生态脆弱,开采时易造成生态破坏。

第(4)题,省陆域“可燃冰”的发现,可增加能源消费中天然气使用的比重,减少污染,扩大能源储量,保障能源安全等。

答案 

(1)D

(2)主要分布于陆地的近海地区(海洋大陆架)。

(3)开采技术要求高;

开采成本高;

容易对环境造成破坏。

(4)“可燃冰”作为“后石油时代”的重要替代能源,对我国扩大新的清洁能源领域,增强我国能源战略储备,促进能源多样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分析思路

(1)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资源短缺问题,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与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消耗量激增。

(2)解决资源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开源”和“节流”。

①“开源”的具体举措:

不断增加资源的探明储量;

拓展开发的范围和渠道;

开发新的资源和能源。

②“节流”的具体举措:

增强节约意识;

利用科技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

[练·

高考重点]

题组一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资源相对稀缺指数是指一个区域某种资源的拥有量占全球拥有量份额与该区域该资源的消耗占全球消耗份额的比值。

读图完成

(1)~

(2)题。

(1)造成图示期间我国主要可再生资源相对稀缺指数小的根本原因是(  )

A.资源总量大B.资源需求量大

C.人口总量大D.人口增长快

(2)针对图示问题,我国在可再生资源利用过程中应(  )

A.大力开采地下水资源B.保护耕地和提高耕地质量

C.扩大林畜产品的供给D.加大荒地的开发力度

解析 第

(1)题,根据材料中资源相对稀缺指数的含义可知,同样的资源消耗,资源拥有量越小的地区,资源相对稀缺指数越小;

同样的资源拥有量,资源消耗越多的地区,资源相对稀缺指数越小。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主要可再生资源相对稀缺指数均小于1。

我国人口总量大,资源消耗多是造成我国主要可再生资源相对稀缺指数小的根本原因。

(2)题,我国在耕地资源十分稀缺的条件下,粮食的相对稀缺指数还能基本达到1,说明我国耕地的负荷非常大,因此要特别保护耕地和提高耕地质量,防止耕地退化。

答案 

(1)C 

(2)B

题组二 水资源紧缺的原因分析及保护对策

2.(2017·

武汉市二模)中亚属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短缺。

水资源是一种不可代替的资源。

中亚主要河流均为跨境河流,这些河流的开发利用不仅影响地区生态环境的状况、社会经济发展,还关系到国家安全。

材料一 下图为中亚地形、河流分布图。

材料二 下表示意阿姆河、锡尔河水资源及其利用情况。

阿姆河

锡尔河

国际上内陆河水资源开发上限

水资源总量(亿m3)

579

352

30%~40%

用水量(亿m3)

489

323

(1)结合材料一,分析中亚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锡尔河、阿姆河水资源利用情况带来的影响。

(3)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要求进一步开发锡尔河水能资源,你是否赞同?

说明理由。

解析 第

(1)题,中亚深居内陆,降水少是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2)题,表中显示锡尔河、阿姆河水资源过度使用。

两河流水资源主要用于农业灌溉,会导致土地的次生盐碱化,并使注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影响生态环境。

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设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中亚深居亚欧大陆内部,距海远,周围有高大山地阻挡,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所以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

(2)两河的水资源过度使用,使水量被大量挤占,河流尾闾干涸,植被退化,荒漠化加剧;

过度用水导致入湖(咸海)水量减少,湖泊水位降低,盐度升高,生态环境恶化;

如果农业灌溉措施不当,可能引起土地的次生盐碱化。

(两点即可)

(3)赞同。

河流上游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河流径流量较大,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进一步开发可把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不赞同。

开发水能,需要修建水库蓄水,这样会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

考点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全国卷近5年0考)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然性

2.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

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

3.资源调配线路选择

(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3)安全系数高。

(4)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典例】 (2017·

重庆四校联考)“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

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紧张问题。

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

(1)~(3)题。

(1)“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

A.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

B.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C.缓解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2)“引汉济渭”工程受水地区的地形成因是(  )

①断裂下陷 ②地壳抬升 ③流水堆积 ④流水侵蚀 ⑤风力堆积 ⑥风力侵蚀

A.①③B.①⑤

C.②④D.②⑥

(3)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

B.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

C.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

D.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

解析 第

(1)题,“引汉济渭”工程是从长江流域调水入黄河流域,属于跨流域调水工程,其意义主要是增加渭河流域(关中平原)供水,包括为西安、咸阳等城市生活和生产供水,增加生态用水、农业用水等;

但是大量调水可能造成汉江流域径流量减小,在干旱发生时加重汉江流域旱灾灾情。

(2)题,由图中信息可知受水地区为渭河平原,该地区为地壳先受内力作用断裂下陷,形成地堑,后由河流挟带的泥沙堆积形成。

第(3)题,汉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汉江注入长江,水量不受长江干流的影响;

汉江流域内降水丰富,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渭河处于温带,冬季结冰,受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渭河含沙量大。

答案 

(1)C 

(2)A (3)D

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有利影响

答题

思路

常用答题用语

调出区

调入区

经济

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促进经济发展

解决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社会

加强民族团结;

促进社会发展;

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增加就业;

提高生活质量

环境

减轻环境污染

减轻环境污染;

改善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增加

题组 西气东输原因及影响

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后又一项天然气远距离管网输送工程。

工程西起四川普光气田,跨越四川、重庆、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管道总长2170千米,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

读川气东送线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影响川气东送工程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分析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原因。

(2)简述川气东送工程对乙地区发展的影响。

(3)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发展工业的地理优势有哪些?

解析 第

(1)题,从线路图可以看出,川气东送工程线路沿着城市分布,说明了影响线路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城市分布。

川气东送工程建设的原因主要从能源生产和能源需求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甲经济区位于西部内陆,天然气资源丰富,经济欠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小;

乙经济区位于东部平原地区,区内能源相对贫乏,但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2)题,川气东送工程对乙地区发展的影响主要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改善大气质量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甲地区发展工业的优势,可从能源、土地、劳动力价格、政策、市场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城市分布(消费市场)。

乙经济区能源相对贫乏,但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甲经济区天然气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人口密度小,对能源的需求量小,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

(2)缓解乙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

优化该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减轻乙地区的环境污染。

(3)甲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价格较低;

矿产、能源等资源丰富;

劳动力丰富廉价;

经济发展潜力大;

政策支持;

市场广阔。

考点三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全国卷近5年1考)

1.常规能源及其特点

(1)煤、石油、天然气:

属于非可再生能源;

来源于太阳辐射;

开发利用难度较小,利用时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煤对环境污染较重,石油次之,天然气对环境影响较小。

(2)水能:

属于可再生、清洁能源;

建设投资较大,并且修建水库会淹没农田,迁移居民,还会诱发地震、滑坡等地质灾害。

2.新能源优、缺点对比

类型

优点

缺点

风能

可再生,清洁无污染,蕴藏量大,分布广泛

风速不稳,且风力丰富地区与能源消费区不匹配

太阳能

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

较分散,受天气和季节影响大

地热能

可再生,清洁无污染

投资大,受地域限制

生物能

可再生,低污染,分布广泛,总量丰富

产量小,利用率低

3.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

①能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②地区分布不平衡;

③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约占70%);

④能源需求增长快,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我国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②能源勘探开发速度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

③国际能源(石油)价格上涨,对我国冲击较大。

(3)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

①建立能源(石油)储备体系;

②适度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力度;

③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工程建设;

④稳定发展核电;

⑤因地制宜地开发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等;

⑥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

⑦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能耗大的工业的发展。

【典例1】 (2017·

成都市模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指能源消费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比值。

下图为安徽省2000~2009年能源消费总量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完成

(1)~

(2)题。

(1)2004~2009年,安徽省(  )

A.能源消费总量低于全国平均能源消费量

B.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长速度

C.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带动经济快速增长

D.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弹性系数呈负相关

(2)现阶段,降低安徽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主要措施是(  )

A.控制经济增速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优化经济结构D.促进清沽能源开发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无法判断全国平均能源消费量和全国平均经济增长速度,故A、B项错误。

从图中可以看出安徽省能源消费总量在不断上升,经济也快速增长;

由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概念可知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弹性系数呈正相关。

故C项正确,D项错误。

(2)题,安徽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降低要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实现。

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优化、清洁能源开发的过程都比较缓慢,不是现阶段降低安徽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主要措施。

【典例2】 读北非地区示意图,回答

(1)~

(2)题。

(1)图示区域矿产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除矿产资源丰富外,还主要包括(  )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③交通便利,矿产运输方便 ④科技发达,生产技术先进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2)为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应(  )

A.提高矿产资源的产量

B.限制矿产资源开发,保护环境

C.加大矿产资源的外运能力

D.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增加附加值

解析 第

(1)题,北非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口并不稠密,①错;

该区域靠近经济发达的欧洲地区,矿产资源的消费市场广阔,②正确;

图示区域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多位于公路和铁路沿线,矿产运输便利,③正确;

北非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科技落后,④错误。

综上所述,选B项。

(2)题,提高矿产资源的产量,容易导致资源的枯竭,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加大矿产资源的外运能力,提高矿产资源出口量,经济效益低,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限制矿产资源开发,不利于该区域经济的发展;

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开发,既能减少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又能增加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1)B 

(2)D

1.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思路

(1)能源储量多少。

(2)距消费市场远近。

(3)开发难度大小。

(4)开发技术高低。

(5)开发资金和基础设施等。

2.怎样分析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基本思路】

主要从资源能源的开发条件、开发措施、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答题要点】

(1)开发条件:

①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②市场广阔;

③交通条件好(距市场近)。

(2)基地建设:

①扩大资源开采量;

②发展交通,提高资源外运能力;

③加强资源的加工转换;

④发展对该类资源或能源需求量大的工业。

(3)环境保护:

资源能源开发中的生态破坏问题;

利用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题组一 区域新能源开发条件分析及意义

1.(2017·

南昌市二模)丹麦是世界上主要的风电生产国和出口国。

下图为丹麦海上风电场分布图与风电场景观图。

读图回答

(1)~

(2)题。

(1)图示半岛西侧浅海的风电场数量较东侧浅海多,其原因是西部浅海(  )

①地势更平坦 ②风力更强盛 ③设备维修更便利 ④接近市场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2)丹麦发展风电产业,不能(  )

A.带动相关产业发展B.大幅缓解就业压力

C.增加国家外汇收入D.提高环境质量

解析 第

(1)题,图示半岛西侧浅海海面宽阔,对西风的阻挡作用小,风力更强盛,②正确;

西部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更广阔,④正确。

综上所述,选D项。

(2)题,发展风电产业能带动技术研发、原材料生产供应、设备制造、施工建设、经营管理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风电产业不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不能大幅缓解就业压力;

丹麦是世界上主要的风电出口国,出口风电可以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风电属于清洁能源,发展风电产业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

答案 

(1)D 

(2)B

题组二 矿产资源开发及影响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塔吉克斯坦是位于中亚地区的内陆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

其境内矿产资源丰富,采矿业是该国的主要工业部门之一。

目前已知的各类金属、非金属矿产有50多种,其中银、锑、铅、锌、金、汞、铀、岩盐等矿产是该国的优势资源;

银、铅、锌、铀等矿产资源的储量更是位居中亚第一。

目前该国积极吸引外资对本国矿产资源进行开发。

下图为塔吉克斯坦矿产资源分布简图。

(1)说明该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2)分析该国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并为该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3)评价我国企业参与开发该国矿产资源的条件。

解析 第

(1)题,分布特点可以从分布是否均匀、哪里分布多、哪里分布少等方面来描述。

(2)题,该国位于大陆内部,降水少,大量开发矿产资源易导致植被破坏,引起土地荒漠化。

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应调整工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加强环境保护。

第(3)题,条件评价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进行。

有利条件根据材料从矿产资源的种类和储量、与我国距离、市场需求等方面分析;

不利条件主要从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

答案 

(1)矿产资源分布不均;

主要分布在该国的西部及西北部,中部及中东部分布较少。

(2)问题:

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

建议:

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

积极改善交通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控制污染,防治土地荒漠化。

(回答合理即可)

(3)有利条件:

该国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丰富;

与我国距离近;

矿产资源市场需求量大;

该国政策支持等。

不利条件:

该国地处内陆,交通不便;

基础设施差;

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等。

专题提升训练

(时间40分钟 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7·

沈阳模拟)位于盐城东台沿海的全国最大“风光渔”一体化发电站,是全球单体最大的滩涂地面光伏电站,最上层为风力发电、中间是太阳能发电、最下层进行水面养殖,实现立体综合开发利用,可谓“一种资源,三种产业”。

据此完成1~2题。

1.该电站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主要是(  )

①土地资源 ②矿产资源 ③淡水资源 ④气候资源

C.③④D.①④

2.有关该电站叙述正确的是(  )

A.风力发电量冬季最小B.太阳能发电量春季最大

C.水面养殖产量高D.不利于候鸟迁徙和栖息

解析 第1题,材料中提到,滩涂地面光伏电站上层为风力发电、中间是太阳能发电、下层进行水面养殖。

滩涂和水面养殖利用的是土地资源,风力、太阳能都是气候资源。

第2题,江苏盐城风力发电冬春季大,A错。

7月份该地太阳辐射最强,发电量最大,B错。

光伏发电挡住太阳光照、雨水,影响光线照射和温度,在最下层进行水面养殖产量不高,C错。

修建光伏电站,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破坏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被干预,影响候鸟迁徙和栖息,故D正确。

答案 1.D 2.D

泉州质检)矿业城市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高度依赖性及由此导致的低效益是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下图示意东北三省12个中老年矿业城市类型、等级及其经济发展脆弱性的特征。

据此完成3~5题。

3.鞍山矿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能源和矿产B.市场和腹地

C.人口和技术D.城市和交通

4.东北三省矿业型城市的等级及其脆弱性表现为(  )

A.冶金型矿业城市等级最低

B.油气型矿业城市脆弱等级高

C.多数煤炭型矿业城市脆弱等级较高

D.综合型矿业城市等级最高

5.东北三省脆弱等级高的矿业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是(  )

A.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

C.加大对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国有企业的投资

D.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解析 第3题,鞍山以冶金工业为主,是建立在当地丰富的煤炭和铁矿资源基础上的,故选A。

第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阜新和鹤岗脆弱等级最高,而两地均为煤炭型矿业城市,故选C。

第5题,对于矿业城市来说,直接重点发展对科技水平要求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明显不合适;

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会加快矿产资源的枯竭速度,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延长产业链、发展替代产业以及优化产业结构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故选D。

答案 3.A 4.C 5.D

开封二模)下图是美国本土某类电站分布图。

读图,完成6~7题。

6.该类电站使用的能源最可能是(  )

A.地热能B.核能

C.太阳能D.水能

7.影响该类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B.原料

C.交通D.科技

解析 第6题,图中电站主要布局在人口稠密区,与自然环境关系不大,排除受自然因素制约明显的A、C、D选项。

第7题,人口稠密区能源消耗量大,故影响该类电站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市场。

答案 6.B 7.A

唐山市二模)页岩气是一种主体上以游离或吸附状态分布于泥岩、高碳泥岩、页岩及粉砂质岩类夹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和常规天然气一样,是一种清洁、高效的优质能源。

现有的页岩气开采过程,是将百万升计的水、沙子和化学药剂通过高压一起注入页岩井下,压裂岩层,使页岩气溢出。

下图为页岩气埋藏构造示意图。

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四地中页岩气储量最丰富的是(  )

A.太行山脉B.江南丘陵

C.云贵高原D.四川盆地

9.对页岩气的大规模开采使用会(  )

A.改变地表形态,并导致地面沉降

B.减少对石油的依赖,低碳效益明显

C.改善地下水水质

D.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解析 第8题,读页岩气埋藏构造示意图可知,页岩气丰富区位于向斜构造中,是低洼的沉降地带。

太行山脉、江南丘陵、云贵高原都是隆起抬升地形区,不利于页岩气聚集;

四川盆地从地质构造来看是沉降地带,最有利于页岩气聚集。

第9题,页岩气是主体上以游离或吸附状态分布于泥岩、高碳泥岩、页岩及粉砂质岩类夹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其大规模开采需要向页岩井中注入大量物质(含有化学药剂),不会导致地面沉降,可能会导致地下水污染,A、C项错误;

页岩气的大量使用同样会产生二氧化碳,不会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D项错误;

页岩气的大量使用,可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页岩气是清洁能源,低碳效益明显,所以B项正确。

答案 8.D 9.B

下图为某假想地图,图中阴影示意某种资源的分布。

读图回答10~11题。

10.关于图示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赤道地区没有分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