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核目标.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7237281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120.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考核目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语文考核目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语文考核目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语文考核目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语文考核目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考核目标.docx

《语文考核目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考核目标.docx(10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考核目标.docx

语文考核目标

1.《先秦诸子语录》(选自《论语》)【语录】【春秋】【1】

考核目标

1.识记作者及本文的文体类别;

2.认知文章总论点;

3.概括文章各语段的内涵;

4.了解本篇的写作特色。

考核内容提示

一、作家作品知识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提倡“仁者爱人”。

政治上提倡“克己复礼”,教育上首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打破贵族垄断知识之局面,故后人尊为“万世师表”。

曾周游列国十三年,终未见用。

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

对传播和保存我国古代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编撰而成。

是研究孔子学说,是研究儒家学说以及整个日家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二、文体知识

本篇从《论语》中选出,均为孔子本人语录。

三、课文阅读分析要点

1.中心思想

本文所选的八则语录主要侧重于增进学业、修养人格两个方面。

2.各段语录的内涵:

孔子认为增进学问要有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的明智态度、要把学习知识与思考辨析相结合;修养人格贵:

人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从善如流、见贤思齐、取长补短、贵在以身作则、经得住时间环境考验;要时时刻刻维护仁义,即使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

这一章值得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3.写作特点

《论语》为语录体散文,基本上是口语,明白易懂,文字简约,意蕴深刻,说理富有条理,用语委婉、明达平易、朴实,一般一问一答,是“语录集锦”。

只叙说自己的观点,而不加以充分的论证。

《论语》中颇多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

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

3.《论语八则》采用了对比、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表现的是怎样的明智态度。

(A)

A.实事求是B.从善如流C.见贤思齐D.以身作则

2.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其中“处”的含义是(B)

A.出去B.接受C.离开D.选择

3.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采用的修辞手法是(C)

A.排比B.对偶C.比喻D.重复

二、填空(每空1分)

1.《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的一部书。

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2.《论语》八则告诉我们,学习包括增进学业、修养人格。

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一则是为了告诫弟子子路。

三、解释词语(每小题2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

无,无所得殆:

不安分,招

2.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

明知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岁:

年凋:

凋零、残落

四、阅读分析题(每小题7分)

1.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请回答:

(1)这段话中心论点是什么?

“富与贵”、人所共有的欲望,得之有道;“贫与贱”世人所厌恶,去之有道。

(2)这段话运用了哪一类论据?

理论论据,日常生活中公认的道理。

(3)这段话的开头采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其作用是什么?

对偶,对比鲜明

2.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请回答:

(1)这段话阐述了一个什么问题?

求学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

(2)翻译这段话?

孔子说: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应当选择他们的

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3)这段话采用哪中表现手法。

对比。

 

1.《先秦诸子语录》(选自《论语》)【语录】【战国】【45】

1.识记作者及本文的文体类别;

2.认知本篇总论点;

3.概括文章各章节的论点;

4.结合有关段落说明本文运用的论证法。

一、作家作品知识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是邹(今山东邹县)人。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学说,是孔子后先秦儒家的主要代表,被称为“亚圣”。

孟子生活于战国前期,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

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门人。

孟轲的思想本于孔子而有所发展,他主张施“仁政”、行“王道”,使人民安居乐业。

他提出的理想社会,是一种黎民不饥不寒,老者安享晚年之乐的小康景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是他的著名论点。

《孟子》是儒家学说的经典,主要记载孟子的言行,由孔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编撰而成。

是研究孔子学说,是研究儒家学说以及整个儒家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

二、文体知识

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

一是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了;二是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可以单独成篇。

三、课文阅读分析要点

1.结构分析

⑴孟子认为在人民、国家、国君三者中,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

⑵施“仁政”、行“王道”就不能使“民有饥色,野有饿殍”。

2.中心思想

⑴本文所选的七则语录主要反映了孟子的“仁政”思想,体现了先进的民本思想。

⑵孟子对孔子的继承与发展。

①孔子的“仁”,重在修身养性,孟子提倡“仁政”,重在经世治国。

孔子的“仁”是一种含义极广的伦理道德观念,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

②孔子的“仁”,其最基本的精神就是“爱人”,孟子的“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③从主观上讲,孟子提倡“仁政”,有维护当时封建统治的意图,客观上看,这一主张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不容置疑的进步性。

3.写作特点

⑴对话和独白形式。

⑵《孟子》论证运用比喻、排比、对偶、叠句等修辞手法,说理生动、富有气势。

⑶《孟子》孟子的论证善于掌握对方心理,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因势利导地进行论辩。

⑷《孟子》语言明白晓畅,不事雕琢,很少有生僻的词汇和别扭的句法,表现出精炼简约的语言风格,是成熟的标准书面语。

《孟子》的散文对后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它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善于用文学手段达到实用目的,对于唐宋古文家,成为绝好的典范。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在先秦诸子中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学说,被称为“亚圣”是(B)

A.荀子B.孟子C.庄子D.孙子

2.孟轲的思想本于孔子而发展为(A)

A.仁政B.仁爱C.谋术D.兼爱

3.下列诸子名言中,代表孟子民本思想的是(C)

A.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

4.四书是指:

(D)

A.《大学》《中庸》《论语》《老子》B.《礼记》《大学》《论语》《孟子》

C.《礼记》《中庸》《论语》《孟子》D.《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二、填空(每空1分)

1.孟轲的思想本于孔子而有所发展。

他主张施“仁政”、行“王道”,使人民安居乐业。

他提出的理想社会,是一种黎民不饥不寒,老者安享晚年之乐的小康景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是他的著名论点。

2.《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

一是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了;二是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个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要添上题目,就可以单独成篇。

3.孟子的论证善于掌握对方心理,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因势利导地进行论辩。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三、翻译(每小题2分)

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下可运于掌。

译文:

(孟子说:

)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

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那么治理天下就可以向在手掌上转动东西一样容易了。

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译文:

百姓最为重要,国家次要,君主最轻。

所以得到老百姓欢心(拥护)的便做天子,

得到天子欢心(信任)的便做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便做大夫。

诸侯要是危害国家,就废掉他改立别人(废旧立新)。

四、阅读分析题(每小题7分)

1.阅读下列段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地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请回答:

(1)这段话中心论点是什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这段话运用了哪一类论据?

概括性事例,理论论据。

(3)这段话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归纳法。

(4)具体阐述这段话的论证过程

先用概括性很强的事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最后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论,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2.阅读下列段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请回答:

(1)行拂乱其所为,的“拂”读音是:

读为“bì”。

(2)人恒过,然后能改中“过”“”意思是:

过:

犯过失。

(3)衡于虑“衡”意思是:

衡:

同“横”,梗塞、不顺。

(4)翻译“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秋水》(庄子)【寓言】【战国】【17】

1.识记作者及本文的文体类别;

2.认知本篇总论点;

3.概括文章各章节的论点;

4.结合有关段落说明本文运用的论证法。

考核内容提示

一、作家作品知识

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世称“老庄”。

庄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其思想属主观唯心主义体系。

他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在认识上走向相对主义。

庄子对当时战国后期的混乱社会,状况极其不满,但又无力反抗,便从批判现实走向了消极厌世的极端。

庄子的思想既有合理的因素,也有消极的因素。

《庄子》(亦称《南华经》),《汉书·艺文志》著录52篇,现存33篇。

一般认为其中内篇7篇系庄子所著,外篇15篇、杂篇11篇大都是他的门人或后学所作。

二、文体知识

这是一篇以寓言为主要论证方式的议论文。

三、语言知识

1.秋水,雨水生于春而旺于秋,秋天雨季一到,河水暴涨,称为秋水。

2.时:

按照时令。

灌:

注入。

河:

黄河。

3.辩:

通“辨”,分辨。

4.焉:

乎,句中语气词。

河伯:

传说中名叫冯夷的河神。

5.旋:

掉转。

面目:

(欣然自喜的)面容。

望洋:

仰视。

野语:

俗语。

百:

泛指事物多。

6.殆:

危险。

长:

永远。

见:

被。

大方之家:

犹言极有修养的人。

方:

道。

7.虚:

同“墟”,住处,生活的地方。

笃(dǔ堵):

作“固”解,引申有限制之意。

时:

时令。

曲士:

孤陋寡闻的人。

束:

束缚。

教:

所受的教育。

8.自多:

自以为多,自夸。

自以:

自知。

比形:

比:

并列,与天地并列,共存于期间。

9.礨(lěi)空:

孔穴。

大泽:

旷野。

10.自多:

自我夸耀,

11.中国:

当时指黄河中下游一带。

海内:

世界。

12.其:

13.豪:

同“毫”,动物身上的毫毛。

豪末:

毫毛末稍。

14.五帝:

传说中的古代帝王,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连:

连续,继承,指五帝禅让之事。

三王:

夏启、商汤王、周武王。

争:

争夺。

夏禹传位于益,禹子启杀益而夺了他的王位,商汤灭夏桀,武王灭商纣等,皆为争夺。

仁人:

指儒家。

任士:

指以天下为己任的贤能之士。

“所忧”、“所劳”的对象,亦指天下。

四、中心思想

《秋水》是《庄子·外篇》中最重要的一篇,课文节选《秋水》开头的一段,以河神见海神为喻,阐述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这一主旨在客观上给人以有意的启示,这就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上进。

五、课文阅读分析要点

1.结构分析

⑴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设置河水和海景的描写,通过具体的景物的比照来衬托河神与海神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的渲染文章的主旨。

这一段分为两个层次:

①第一层从开头到“天下之美为尽在已”,写何伯的自满:

秋天到了,黄河的水很大,河伯以为天下的美景都集中到自己这里

②第二层从“顺流而东行”到“见笑于大方之家”,写河伯顺流来到北海,看到不见尽头的水,于是大发感叹: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才认识到自己那种“自多”的观点是危险的。

⑵第二段(第二自然段):

北海若以自然之大、宇宙之无穷开导河伯,让河伯开阔眼界,不可自满。

北海若开导河伯的四个层次:

①第一层,从段首到“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阐述只有对超越自己见识限制的人,才可以与他谈论大道理。

说明人的认识必然要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第二层,从“天下之水”到“又奚以自多”。

通过一系列的类比,阐述世界万物和人类都有大小、多少之比。

人是很渺小的,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微不足道,所以北海若自己也不自满。

③第三层,从“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到“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进一步阐述世界万物的大小、多少都是相对的:

四海和天地比、中国和四海比都是小的;人和物比、人和九州比也都是小的。

④第四层,从“五帝之所连”到结束。

阐述人类社会上至三王五帝下至孔子伯夷他们所认识和做的,都是小的,如以此为名,以此为博都是自多。

而这些也像河伯开始时一样,尚未超越自己的局限表现。

2.中心思想

⑴中心论点:

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用是有限的,因此不可自多。

⑵这则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①人贵自知之明;

②谦受益,满招损;

③自大由于无知;

④知耻近于勇;

⑤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片面性;

⑥有比较才能有鉴别。

3.写作特点

⑴本文的结构特色是以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本文的论证方法颇具特色。

先由河与海比,从河水上涨,两岸不辨牛马,到海水不可为量数。

这是由小到大,说明事物的相对性,河伯认识的局限性。

那么海就是最大的吗?

接下来就论述,尽管海水无比浩瀚,但海也不是绝对的大,海水在天地之间有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之间。

接下来从反面论述,由大到小,四海之于天地,中国之于海内,人之与万物,都是微不足道的,自然界大小是相对的,那社会呢?

人类社会中的人的作用,依然是相对的。

这样逐层论证,层层深入,论证透彻,充分地表达地文章的主旨。

⑵本文寓论述于寓言之中

本篇虚构了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海若象庄子思想观点的化身,河伯则代表了庄子所要批判的思想观点。

通过两个人物之间的对话来展现说理,阐明观点。

⑶本文景物描写的衬托作用

本文开头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

文章以河水与海水景象的大小对比,来衬托河伯与海若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地渲染了“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一文章的主旨。

⑷善于援譬设喻使哲理具体化、形象化

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②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③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磊空之在大泽乎;

④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⑤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以上连类而比,说明人的认识受条件和环境的制约,世间事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

因此盲目地自我夸耀是愚蠢的,必定会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些比喻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把深奥而抽象地哲理表达的浅显易懂。

⑸善于将大量的排比句与反诘句配合运用,造成文章滔滔莽莽的气势,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如写自己的渺小,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反问:

①“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和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和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排比)

②“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

”(排比、反问)

④“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仕士之所劳,尽此矣。

”(排比)

《庄子》散文语体的特点是在字词的选择上精于锤炼,是写生的妙手;在语句的运用上汪洋恣肆;在修辞手法的表达上意生尘外、怪生笔端。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下列文章,有“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一句的是(B)

A.《寡人之于国也》B.《秋水》C.《五代史伶官传序》D.《论毅力》

2.《秋水》中,庄子用“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来说明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这种论证方法是(C)

A.演绎法和例证法 B.例证法和对比法 C.对比法和类比法 D.类比法和演绎法 

3.“曲士不可以语于道也,束于教也。

”这句话表明(B)

A.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B.人的认识受到所受教育的限制

C.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D.人的认识受到性格的限制

4.庄子在《秋水》中以“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为论据,是为了论证(D)

A.孔孟之道博大精深B.孔孟之道微不足道

C.人的认识是无限的D.人的认识是有限的

5.《秋水》中,论证人的认识有限的论据中属于运用例证法的是(D)

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B.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 

C.中国之在海内,似禾弟米之在大仓D.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

6.《秋水》开头部分有一段对河水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寓意是(D)

A.惊叹大自然的多姿多采B.赞美祖国江山的壮丽

C.为海若改变态度作铺垫D.比照两种不同认识境界

7.庄子《秋水》一文记叙的对话对象是(A)。

A.河伯与海若B.庄子与河伯C.庄子与海若D.庄子、河伯与海若

8.下列加点字注释有误的是(C)

A.不见水端端:

尽头。

B.旋其面目旋:

旋转,掉转。

C.望洋向若而叹曰望洋:

看着大海。

D.大方之家方:

道。

9.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是(D)

A.河伯欣然自喜:

河伯乐滋滋的高兴起来。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我必定会永远受到修养极高的人的耻笑。

C.望洋向若而叹曰:

抬头仰望向着河神若叹说。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认为天下的美事自己都占了。

二、填空(每空1分)

1.《秋水》中写河伯骄傲自大的句子是: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2.河伯见到海神若后自我反省的句子是:

野语有之曰: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3.由本文引出的两个成语是:

望洋兴叹、贻笑大方。

三、解释词语(每小题2分)

1.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为:

认为)

2.于是焉(于:

因)

3.百川灌河(灌:

注入)

4.秋水时至(时:

按照时令)

5.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自多:

自我夸耀)

四、阅读分析题(每小题7分)

1.阅读《秋水》中的一段回答以下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作用于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请回答:

(1)划分这段话的层次,并概括各层的大意

第一层、写何伯因自己的壮美景象儿骄傲。

第二层、认识天外有天,自己那种“自多”的观点是危险的。

(2)这里描写了哪两种自然景物?

黄河秋汛的壮观景象。

海水无边无际的恢宏景象。

(3)这两种景物的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通过景物的比照来衬托河神与海神不同的认识境界,形象的渲染文章的主旨。

(4)河伯为什么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

看到了北海的壮阔,此其一;其二,他将黄河与北海作比较,将自己与海神作比较,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5)试解释下列成语望洋兴叹:

仰视大海而感慨。

贻笑大方:

永远被有学识、修养高的人所讥笑。

(6)翻译“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懂得了上百条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的”,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了。

(7)你怎样看待河伯?

具有勇于自我批评的精神,难能可贵。

3.阅读《秋水》一文,回答以下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作用于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

尔将可与语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

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

此其比万物也,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

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请回答:

(1)找出本文使用类比论证之处

类比:

北海若在第一次答话中用排比句将井蛙、夏虫、曲士进行类比,说明受生活环境局限的人难以理解这环境之外的大道理。

北海若在第二次答话中用另一个排比句把智者对远近、今古、得失、生死的看法列举出来,通过类比,让人知道智者看待事物所持的相对主义的观点。

(2)找出本文使用对比论证之处

对比:

本篇首段河景与海景的对比,暗示主题,并对河伯与北海若的不同认识境界起陪衬作用。

另外河伯以水多自夸,北海若则把自己看作大山中之小石小木也就是一例典型的对比论证。

(3)本文的结构特色

是以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的逐层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英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