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自然经济下的古代中国练习2备战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235888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部分 自然经济下的古代中国练习2备战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一部分 自然经济下的古代中国练习2备战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一部分 自然经济下的古代中国练习2备战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一部分 自然经济下的古代中国练习2备战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一部分 自然经济下的古代中国练习2备战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 自然经济下的古代中国练习2备战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Word格式.docx

《第一部分 自然经济下的古代中国练习2备战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部分 自然经济下的古代中国练习2备战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部分 自然经济下的古代中国练习2备战高考历史二轮通史讲义Word格式.docx

5.宋初,自耕农数量为350万户,占所有农户的58%;

到1067年,自耕农数量为980万户,占农户的69%。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政府税率较前代低B.地主数量逐渐减少

C.庄园经济走向破产D.小农经济得到发展

6.有学者指出,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同样的变革,是因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

虽然每户所织之布数量甚微,但众多的户数聚合成惊人的产量,仅仅一个松江府每年所产棉布就比英国大出6倍。

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

A.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B.国内市场狭窄影响了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C.中国家庭手工业的生产效率远远高于西方

D.科学技术的落后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障碍

7.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

据此可以判断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8.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

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

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

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B.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

C.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D.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

9.战国时期,各国在兵器、战车等手工业部门中推行“物勒工名”的责任管理制度,把器物制造者的名字刻在上面,方便管理者检验。

这一做法

A.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B.实现生产的标准化

C.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D.满足民间消费需要

10.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

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

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11.明清时期,江苏松江府、太仓州、海门厅因“种花者多,而种稻者少,每年口粮全赖客商贩运”。

嘉定“其民托命于木棉,因而县不产米,仰食于四方”。

据此可知,明清江南地区

A.农家副业占据主导地位

B.抑商政策发生重大转变

C.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D.粮食手工加工业发展滞后

12.1074年,宋神宗规定:

外国商人的货物到达港口后,先到税务部门领取允许贩卖的凭证,才允许前往别处进行贩卖,如果没有相关的政府凭证,则允许他人告发,按照偷税的有关规定进行依法处罚。

A.政府规范外商贸易行为

B.政府厉行抑商政策

C.外国商人偷税现象严重

D.商税成为主要收入

13.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

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

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14.侯建新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和中国》中指出:

“他们(徽商)一方面耗费巨额利润来促使自己缙绅化,另一方面又将大量财富抛向非生产领域,诸如购置族田、建祠、修家谱,以及提倡程朱理学等……这样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

”该材料意在说明清时期

A.商人政治地位空前提高

B.社会转型根本动力缺乏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逆转

D.封建伦理道德被徽商强化

15.唐中叶前,赋税征收实物;

此后实施两税法,开始部分征收货币赋税;

明中后期,在两税法的基础上,推行一条鞭法将徭役也改为征银,至此赋税、徭役征收的货币化趋于一致。

这种变化

A.加速了纸币的广泛流通

B.刺激了土地的兼并买卖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16.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考试制度的不公平B.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

17.右图为汉代疆域图,南方和北方郡的面积差别很大。

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北方人口密度比南方大B.南北方行政体制的差异

C.北方经济发展水平高于南方D.北方农耕经济发展历史比南方悠久

18.图1、图2、图3分别是两汉、北魏、明代的都城示意图。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1、图2,分析西周到隋唐时期一直定都在长安至洛阳一带的原因。

(2)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和意义。

(3)据图1、图2、图3,从时空发展的角度概括中国古代王朝都城迁移的趋势。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蜀郡长官李冰认为治蜀的关键在于治水,通过治水解决蜀地的“水沫之害”,关系到老百姓的生计与当地经济发展。

李冰深入实地进行考察,根据岷江流城的地形地貌,制定了蜀郡的治水方略。

他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运用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之中,构建了以渠首工程为核心,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系统水利枢纽工程,鱼嘴功能是分流,飞沙堰功能是泄洪排沙,宝瓶口功能是控制内江的水量,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者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系统,科学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等问题,消除了水患。

李冰重视灌溉管理,委派水官经管都江堰,并确立了“一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的维修养护制度,制定了“深沟滩、低作堰”的岁修原则。

——摘编自凌栋《论李冰文化的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李冰治水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李冰治水活动的历史意义。

20.明朝中后期经济领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

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绵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织业专业市镇。

湖州府双林镇的丝织业,广东佛山镇的铁器业等,也远近驰名。

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材料二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中国海商的足迹几乎遍布东南亚各国。

他们用瓷器、丝织品换取南洋的香料、药材和珠宝。

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则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

隆庆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私人海上贸易取得某种程度的合法地位。

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

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

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

——摘编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完成下列要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农业和手工业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中期“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国内因素,概括白银流入中国的主要背景。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海外白银流入对中国社会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战国后期,铁犁牛耕逐步推广,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建立,因此战国出现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故B正确;

材料无法体现宗法血缘关系,排除A;

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专制皇权”不符合战国时期,排除C;

材料反映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与遏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D。

2.【答案】D

【解析】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雇工与田主没有主仆卑幼名分,说明地主对农民的控制较为松弛,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削弱,故D正确;

材料反映清朝在江苏、浙江、直隶、奉天等地的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无法体现“普遍存在”雇佣关系,排除A;

农村中出现了自由雇工制,但经营方式仍然是铁犁牛耕的小农经济,B项“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表述错误,排除;

材料没有北方农业的情况作对比,无法得出“南方农业比北方更具优势”,排除C。

3.【答案】B

【解析】西汉文景时期,百姓的田租很轻,但是人头税重,而且在粮价极低的情况下,还要把粮食换做钱币来交税,富商大贾再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这就意味着百姓负担沉重,有可能因此而倾家荡产,再结合题干信息“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可知,这反映了当时自耕农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故选B;

汉代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排除A;

材料主旨是农民负担沉重,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税收多少及其形式是由政府确定的,且材料信息说的是“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故排除D。

名师点睛:

这一题考查考生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题目主要涉及到了西汉经济领域的诸多概念,如实物田租和货币人头税、土地兼并、重农抑商、自耕农经济等,考生需要准确理解这些重要概念,才可以由题干信息推论出答案,思维含量较高。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大地产虽然形式多样,但都是自然经济的体现,故B项正确。

大地产本身就与土地兼并严重有关,其不可能缓解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的冲击,故C项错误;

材料表述与自耕农阶层的分化没有直接逻辑关系,故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从宋初到1067年,自耕农的数量由占所有农户的58%增长到占所有用户的69%,说明小农经济得到发展,故选D;

材料主要反映了自耕农数量占所有农户比例的变化,没有涉及政府的税率问题,排除A;

自耕农数量比例上升不代表地主数量就减少了,排除B;

宋代不存在庄园经济,排除C。

故选D。

6.【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引发西方工业革命的纺织业在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同样的变革,是因为明代中国乡村每个农家都有织机一部,耕作之余,无论妇幼老小都通宵达旦从事纺织”可知因为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积极生产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所以阻碍了中国生产方式的改革,因此A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中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并不狭窄,而是因为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积极生产基本满足了市场的需求,所以阻碍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C选项错误,中国家庭手工业产量的提高依靠的是人力和时间的增加,其生产效率低于西方机器生产;

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廉价劳动力对生产方式变革的阻碍,并未涉及科学技术因素。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7.【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新疆地区出土了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制品,由此可判断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故选A项;

材料中不能反映出,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带有西域特征的说法也无从得出,故排除B项;

没有交往的说法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

材料反映了东周时期楚国和西域地区的交流,但并不能说明生活方式趋同,故排除D项

8.【答案】B

【解析】“一条鞭法”把徭役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均表明当时的政府放松了对民众的人身控制,有利于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

故答案为B项。

这种赋税改革对土地兼并现象没有影响,也没有加重农民负担,排除A、C项;

这种改革没有推动经济政策的改变,排除D项。

9.【答案】A

【解析】在器物上刻上制造者的名字是为了方便管理者检验和追究相关责任,这有利于保证兵器、战车的质量,从而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故选A;

根据“方便管理者检验”可知这一做法并不是为了实现生产的标准化、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和满足民间消费需要,排除BCD。

故选A。

10.【答案】B

【解析】图中的动物是长颈鹿,而明朝君臣则认为这是传说中的麒麟,麒麟在传统中国被视为祥瑞之物,这说明明朝君臣在用传统文化解读朝贡贸易的贡品,故B项正确;

图中属于古代绘画中的动物画,属于传统的绘画类型,故A项错误;

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严重,下令实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故C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观念仍然是“天朝上国”的观念,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落实对教材主干知识的考查,体现出高考考查“双基”的基本特点。

“表明类”选择题的解题可转化为问题意识,如本题材料可转化为“为什么明朝君臣要把外国进献的长颈鹿当做‘麒麟’”?

这一方面说明明朝君臣孤陋寡闻,另一方面说明“天朝上国”的心态,用中国文化解读外国贡品。

11.【答案】C

【解析】明清时期虽然存在农产品商品化趋势,但农家副业仍占辅助地位,排除A;

明清时期政府仍然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

材料表明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由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粮食生产受到了排挤,故C正确;

材料未涉及手工业加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D。

12.【答案】A

【解析】宋神宗规定:

外国商人的货物到达港口后,先到税务部门领取允许贩卖的凭证,才允许前往别处进行贩卖,反映了宋朝对外商贸易行为的规范和管理,故A正确;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宋朝政府对外商贸易行为的管理,无法体现厉行抑商政策,排除B;

材料信息只是说明外商要领取允许贩卖的凭证,否则要按照偷税的有关规定进行依法处罚,无法体现外国商人偷税现象严重,排除C;

材料只是宋朝政府规范外商贸易行为的措施,无法体现商税成为主要收入,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外国商人的货物到达港口后,先到税务部门领取允许贩卖的凭证,才允许前往别处进行贩卖”,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13.【答案】B

【解析】山东东部地区由西汉以前的商业活跃到西汉中期以后步入低谷,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变化主要是汉王朝实行重农抑商、盐铁官营等政策有关,这些政策抑制了民间商业活动,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导致了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故选B;

重视关中地区不一定就要导致山东东部商业活动步入低谷,排除A;

开通丝路贸易应该有利于相关的商业活动活跃,排除C;

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和商业活动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

14.【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明清时期徽商发展的封建性特征,指出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国的商品经济“实质上只能补充和强化自然经济”,可见该材料意在强调明清时期社会转型缺乏根本动力,故选B。

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发生逆转,商人的社会地位特别是政治地位低下,故AC两项错误;

封建伦理道德被徽商强化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排除。

15.【答案】C

【解析】材料中“赋税、徭役征收的货币化”明显使农民与土地的依附关系降低,有利于农民从事其他方面的生产,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故答案为C项。

A项,纸币的广泛流通与材料中“征银”不符,排除;

B项,根据材料中“一条鞭法”并结合所学可知,以土地为征税标准,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地兼并,排除;

D项,增加政府收入是材料反映的表面现象,不符合题目设问的主旨,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

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16.【答案】B

【解析】经济重心南移带动了文化和教育重心的南移,导致1397年科举考试录取的进士全是南方人,北方人倒数落选,出现了“南北榜争”,B项正确;

“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凭成绩录取的考试制度相对公平,A项错误;

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央集权的加强,均与“南北榜争”的出现无关,CD两项错误。

17.【答案】C

【解析】由汉代疆域图可知,南方郡的面积比北方郡的面积要大。

依据汉代相关知识可知,汉代北方地区经济较为发达,设郡较多,所以郡的面积小;

南方地区经济水平低,设郡较少,所以郡的面积大,故C正确;

图中信息无法说明人口密度,故A错误;

南北方行政体制一样,故B错误;

图中信息无法得出北方农耕经济发展历史比南方悠久,故D错误。

18.【答案】

(1)原因:

这里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起步较早,经济发展水平高;

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战略地位重要,建都于此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2)原因:

为有效抗击蒙古人的南袭;

进一步控制北方和东北地区,维护全国的统一;

北京是朱棣的封地和根据地。

意义:

增强了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防御力量;

加强了对北方的控制,巩固了全国的统一;

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3)趋势:

总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

西安——洛阳——开封——北京;

从南宋到清朝,都城的迁移出现由北向南,而后又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

杭州——南京——北京。

【解析】

从文明起源来看,长安到洛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从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来看,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西周到隋唐时期,黄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起步较早,经济发展水平高;

从政治和战略位置来看,西周到隋唐,主要的政权活动区域在长安和洛阳一带,因此这里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战略地位重要,建都于此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初年面临的主要敌人是北元,因此迁都北京能有效抗击蒙古人的南袭;

从政治控制范围来看,都城北迁可以进一步控制北方和东北地区,维护全国的统一;

从朱棣个人因素来看,其受封地在北京,因此北京是朱棣的根据地。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初迁都北京增强了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防御力量;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迁都北京将政治中心北移,加强了对北方的控制,巩固了全国的统一;

政治中心北移带动大量人口北迁,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从空间分布来看,古代中国的都城迁移,总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

结合时间分布来看,从南宋到清朝,都城的迁移出现由北向南,而后又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

19.【答案】

(1)特点:

把实地考査与遵循自然規律相结合;

把治水科学与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相结合;

把水利系统性综合性与灌溉实用性相结合;

把水利工程建设与维修养护制度相结合。

(2)意义:

解除了秦蜀郡“水沫之害”,并促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

保障了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并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都江堰修建及其维修工程,彰显我国水利工匠的科学精神体现中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

李冰水利事业成就为后代政府提供借鉴,并不断发扬壮大。

(1)根据材料“深入实地进行考察,根据岷江流城的地形地貌,制定了蜀郡的治水方略”可得出把实地考査与遵循自然規律相结;

根据材料“他将‘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思想运用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之中”可得出李冰把治水科学与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相结合;

根据材料“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系统水利枢纽工程,鱼嘴功能是分流,飞沙堰功能是泄洪排沙,宝瓶口功能是控制内江的水量”“李冰重视灌溉管理”等信息可得出把水利系统性综合性与灌溉实用性相结合;

根据材料“并确立了‘一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的维修养护制度,制定了‘深沟滩、低作堰’的岁修原则”等信息可得出把水利工程建设与维修养护制度相结合。

(2)根据材料“通过治水解决蜀地的‘水沫之害’,关系到老百姓的生计与当地经济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解除了秦蜀郡“水沫之害”,并促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

根据材料“科学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等问题,消除了水患”“并确立了‘一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的维修养护制度”等信息可得出都江堰修建及其维修工程,彰显我国水利工匠的科学精神体现中古代人民的勤劳智慧;

结合所学可知,李冰治水活动把水利系统性综合性与灌溉实用性相结合,促进小农经济的发展,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同时李冰水利事业成就为后代政府提供借鉴,并不断发扬壮大。

20.【答案】

(1)粮食产量增长,经济作物大量种植;

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家庭手工业日益市场化;

手工业专业市镇大量兴起。

(2)国内因素:

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

政府开放海禁;

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背景:

新航路开辟和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

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

中国海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欧洲人不能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

(3)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业繁荣);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

(1)根据“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产量,使许多原本用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改种桑树、棉花等经济作物”得出粮食产量增长,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根据“晨抱绵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得出家庭手工业日益市场化;

根据“枫泾镇成为棉纺织业专业市镇。

湖州府双林镇的丝织业,广东佛山镇的铁器业等”得出手工业专业市镇大量兴起。

根据“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得出中国商人主动参与海外贸易;

根据“明朝嘉靖、万历年间,民间海外贸易兴起”得出政府开放海禁;

根据“在漳州府的月港设督饷馆”得出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背景:

根据“欧洲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到来后”得出新航路开辟和殖民者掠夺美洲白银;

根据“用白银换取中国的生丝和瓷器”得出中国手工业品在海外受欢迎;

根据“在明朝的海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不得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得出中国海外贸易中处于出超地位,欧洲人不能不用大量白银来支付贸易逆差。

(3)根据“海外白银的流入,增加了国内白银的总量,扩大了白银的流通范围。

货币开始以白银为主”得出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

还可从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等分析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