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文学与文化专题百科Word下载.docx
《世界历史文学与文化专题百科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历史文学与文化专题百科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3.维克多雨果
14.飘
15.瓦尔登湖
16.马克吐温
17.托尔斯泰
18.伊索寓言
19.一千零一夜
20.湖畔派诗人
文化名词:
1.加尔文教
2.逊尼派
3.古兰经
4.子午线
5.厄尔尼诺
6.京都议定书
7.占领华尔街
8.科幻电影
9.CBD
10.好莱坞
11.国富论
12.蒙娜丽莎
13.东印度公司
14.英国国教
15.清教
16.感恩节
17.什一税
18.人文主义
19.自由主义
20.实证主义
21.诺曼征服
以诺曼底公爵威廉为首的法国封建主对英国的征服。
1066年底,威廉率军入侵英国,英王哈罗德迎战,双方会战于黑斯廷斯,威廉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为英国国王,即威廉一世(征服者)。
诺曼王朝开始对英国的统治。
诺曼征服加速英国封建化的进程。
威廉一世建立起强大的王权统治,没收反抗的盎格鲁萨克逊贵族土地,分封给随他而来的法国封建主,建立了封建领主经济。
同年还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调查。
诺曼征服后,在英国出现了封建庄园,封建领主是庄园最高统治者,大部分农民丧失人身自由,沦为农奴。
22.玫瑰战争
玫瑰战争(又称蔷薇战争;
英语:
WarsoftheRoses;
1455年─1485年)是兰开斯特家族(HouseofLancaster)和约克家族(HouseofYork)的支持者为了英格兰王位而发生断续的内战。
两大家族都是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王室的分支,为英王爱德华三世的后裔,战争最后以亨利七世(HenryVII)与约克的伊丽莎白(ElizabethofYork)通婚收场,为了纪念英格兰以玫瑰为国花,并把皇室徽章改为红白玫瑰。
23.圈地运动
在14、15世纪,在农奴制解体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强占农民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的共同耕地权和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这就是英国历史上的“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将土地集中,资本主义土地私有制建立,大庄园经济开始兴起。
24.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核心:
人文主义精神,人文主义精神的核心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产生的根本原因:
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本质:
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起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
25.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法语中,“启蒙”的本意是“光明”。
当时先进的思想家认为,迄今为止,人们处于黑暗之中,应该用理性之光驱散黑暗,把人们引向光明。
他们著书立说,积极地批判专制主义和宗教愚昧,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
26.光荣革命
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
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说明君主立宪制政体即起源于这次光荣革命。
27.工业革命
又称产业革命,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
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AgeofMachines)。
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
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
28.农奴制
农奴制是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役农奴的经济制度。
由于被剥削的主要对象是农奴,故名又称封建领主制。
在这种制度下,少数封建领主或农奴主占有土地、山林、草原和河流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并部分占有农奴;
农奴从农奴主手中分得一块份地,作为代价他们必须无偿耕种领主土地,服各种劳役,并上缴大部分劳动产品。
农奴制的基本特征是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于农奴主。
而农奴主则利用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对农奴实行超经济的强制剥削。
农奴制的地租形式主要是劳役地租,辅以少量的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29.西进运动
西进运动(WestwardMovement)是指美国东部居民向西部地区迁移和进行开发的群众性运动,始于18世纪末,终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美国的故事:
西进运动
早在北美殖民地时期,向西移民的活动就开始了。
南部的奴隶主、北部的土地投机商和工业资本家、高利贷者和老百姓,都希望在西部获得土地。
美国独立以后,废除了英国政府颁布的禁止移民向西进的敕令,许多来自东部沿海地区和欧洲的移民纷纷越
过阿巴拉契亚山脉涌向西部运动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西进运动的进行,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杀,幸存者被强行赶到更为荒凉的“保留地”,他们的被迫迁徙之路也被称为印第安人的“眼泪之路”。
30.宪章运动
宪章运动是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发生的争取实现人民宪章的工人运动,是世界三大工人运动之一。
目的:
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国家的管理。
31.废奴运动
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美国北部开始兴起废奴运动,早在殖民时代和独立战争时期,富兰克林、杰弗逊等人就提出废除奴隶制。
美国独立后,北部各州先后废除黑人奴隶制。
但南部诸州由于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种植园奴隶制不断扩大,威胁着美国人民的民主权利。
19世纪20年代前后,废奴运动的组织在美国开始出现。
同样在1861年,美国的林肯当选总统,在美国为了废除农奴制,甚至爆发了南北战争,这是人类近代史反对奴隶制的一次最重要革命。
整个战争进行了四年,林肯发布了解放黑人奴隶的法令,随着南北战争的胜利,奴隶制在美国才得以废除。
32.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解放奴隶宣言》(TheEmancipationProclamation)是份由美国总统亚伯拉罕·
林肯公布的宣言,其主张所有美利坚邦联叛乱下的领土之黑奴应享有自由,然而豁免的对象包含未脱离联邦的边境州,以及联邦掌控下的诸州。
此宣言仅立即解放少部分奴隶,但实质上强化联邦军掌控邦联的领土后这些黑奴自由的权威性,并为最终废除全美奴隶制度预先铺路。
33.美国内战
南北战争,又称美国内战(AmericanCivilWar),是美国历史上一场大规模的内战,参战双方为美利坚合众国(简称联邦)和美利坚联盟国(简称邦联)。
这场战争的起因为美国南部十一州以亚伯拉罕·
林肯于1861年就任总统为由而陆续退出联邦,另成立以杰斐逊·
戴维斯为“总统”的政府,并驱逐驻扎南方的联邦军,而林肯下令攻打“叛乱”州。
此战不但改变当时美国的政经情势,导致奴隶制度在美国南方被最终废除,也对日后美国的民间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34.滑铁卢战役
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
于1815年6月18日,由法军对英普军在比利时小镇滑铁卢决战。
由于种种原因,英普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
这次战役结束了拿破仑帝国。
后世形容遭遇了惨败。
35.尼德兰革命
尼德兰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资产阶级革命。
这次革命是通过民族解放战争的形式完成的,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在欧洲还普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的时期,荷兰共和国的出现具有重要意义,它为资本主义在尼德兰北部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和世界市场的发展,沉重打击了欧洲主要封建反动堡垒。
16.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是指15~17世纪(又称大航海时代,即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
航路开拓者包括开拓到非洲南端好望角航线的达伽马、环行地球一周的麦哲伦、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哥伦布。
17.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又译《共产主义宣言》,是卡尔·
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
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
由马克思执笔写成。
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18.马丁路德金
著名的美国民权运动领袖,1963年,马丁·
路德·
金晋见了肯尼迪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利。
1963年8月28日在林肯纪念堂前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说。
背景知识:
1954年马丁·
金成为了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德克斯特大街浸信会教堂的一位牧师。
1955年12月1日,一位名叫做罗沙·
帕克斯的黑人妇女在公共汽车上拒绝给白人让座位,因而被蒙哥马利节警察当局的当地警员以违反公共汽车座位隔离条令为由逮捕了她。
马丁·
金立即组织了蒙哥马利罢车运动(蒙哥马利市政改进协会),号召全市近5万名黑人对公共法进行长达1年的抵制,迫使法院判决取消地方运输工具上的座位隔离。
从此他成为民权运动的领袖人物。
1958年他因流浪罪被逮捕。
1963年马丁·
金组织了争取黑人工作机会和自由权的华盛顿游行。
1964年,他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恐吓
他一生受到无数次的恐吓,曾十次被人以各种各样方式监禁,三次入狱,三次被行刺,第一次被精神病人捅了一刀,第二次在教堂被扔进了炸弹。
第三次1968年4月4日,孟菲斯主大街约克枪械机械公司楼上的办公室里,詹姆斯.厄尔.雷[1]架起一架运动步枪,在邻近的比邻洛林旅馆的西布鲁尔旅社租下一个房间用运动步枪将其击杀。
19.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
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
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20.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彼得格勒的工人因为长期的战争、饥馑而走上街头,派去镇压的军队当场哗变。
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沙皇尼古拉二世失去了对军队和国家的控制。
沙皇被迫退位。
在彼得格勒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这次革命导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
21.荷马史诗
《荷马史诗》是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创作的两部长篇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统称。
《荷马史诗》是早期英雄时代的大幅全景,也是艺术上的绝妙之作,它以整个希腊及四周的汪洋大海为主要情节的背景,展现了自由主义的自由情景,并为日后希腊人的道德观念(进而为整个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立下了典范。
继此而来的,首先是一种追求成就,自我实现的人文伦理观,其次是一种人神同性的自由神学,剥除了精神世界中的神秘恐惧。
《荷马史诗》于是成了“希腊的圣经”。
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社会的重要史料。
《荷马史诗》不仅具有文学艺术上的重要价值,它在历史、地理、考古学和民俗学方面也提供给后世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
22.神曲
神曲为意大利诗人但丁所著,这部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堂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带有“百科全书”性质,从中也可隐约窥见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在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但丁坚决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表达了执着地追求真理的思想,对欧洲后世的诗歌创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23.但丁
13世纪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前夜佛罗伦萨诞生了位伟大的男性诗人,这就是被恩格斯誉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也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阿利盖利·
但丁。
意大利诗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开拓人物之一,以长诗《神曲》留名后世。
24.人间喜剧
1841年,巴尔扎克制定了一个宏伟的创作计划,决定写137部小说,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部分,总名字叫《人间喜剧》,全面反映19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写出一部法国的社会风俗史。
到巴尔扎克逝世时,《人间喜剧》已完成了91部小说。
这些小说中最有名的就是《欧也妮·
葛朗台》(Eugé
nieGrandet,1833)和《高老头》(LePè
reGoriot,1835)。
25.乌托邦
乌托邦(Utopia)本意为“没有的地方”或者“好地方”。
延伸为还有理想,不可能完成的好事情,其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
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
莫尔(英国人)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
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由秘密投票产生。
他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必须消灭它。
26.通天塔
《圣经·
旧约·
创世记》第11章宣称,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
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帝让人类说不同的语言,使人类相互之间不能沟通,计划因此失败,人类自此各散东西。
此故事试图为世上出现不同语言和种族提供解释。
据犹太人的《圣经》记载:
大洪水劫后,天上出现了第一道彩虹,上帝走过来说:
“我把彩虹放在云彩中,这就可作我与大地立约的记号,我使云彩遮盖大地的时候,必有虹现在云彩中,我便纪念我与你们和各样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约;
水就不再泛滥,不再毁坏一切有血肉的活物了”,上帝以彩虹与地上的人们定下约定,不再用大洪水毁灭大地。
此后,天下人都讲一样的语言,都有一样的口音。
诺亚的子孙越来越多,遍布地面,于是向东迁移。
在示拿地(古巴比伦附近),他们遇见一片平原,定居下来。
有一天,有人提出一个问题:
我们怎么知道不会再有诺亚时代的洪水将我们淹死,就像淹死我们祖先那样?
“这有彩虹为证啊”有人回答道“当我们看到彩虹,就会想起上帝的诺言,说他永远不会再用洪水毁灭世界。
”“但是没有理由要把我们的将来以及我们的子孙的前途寄托在彩虹上呀”另一个人争辩说“我们应该做点什么,以免洪水再发生”于是,他们彼此商量说:
“来吧,我们要做砖,把砖烧透了。
”于是他们拿砖当石头,又拿石漆当灰泥。
他们又说:
“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由于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建成的巴比伦城繁华而美丽,高塔直插云霄,似乎要与天公一比高低。
没想到此举惊动了上帝!
上帝发觉自己的誓言受到了怀疑,上帝不允许人类怀疑自己的誓言,就像我们不喜欢别人怀疑自己那样,上帝决定惩罚这些忘记约定的人们,就像惩罚偷吃了禁果的亚当和夏娃一样。
他看到人们这样齐心协力,统一强大,心想:
如果人类真的修成宏伟的通天塔,那以后还有什么事干不成呢?
一定得想办法阻止他们。
于是他悄悄地离开天国来到人间,改变并区别开了人类的语言,使他们因为语言不通而分散在各处,那座塔于是半途而废了。
那共同的语言被称为亚当语,历史上曾有学者提出某种语言是原始语言,例如希伯来语、巴斯克语等(参阅犹太文献)。
高塔中途停工的画面在宗教艺术中有象征意义,表示人类狂妄自大最终只会落得混乱的结局。
27.尤金奈达
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翻译理论家。
他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
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
奈达理论的核心概念是“功能对等”。
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
为使源语和目的语的之间的转换有一个标准,减少差异,尤金·
A·
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
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
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
“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
1.词汇对等;
2.句法对等;
3.篇章对等;
4.文体对等。
28.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他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剧:
《哈姆雷特》(英:
Hamlet)、《奥赛罗》(英:
Othello)、《李尔王》(英:
KingLear)、《麦克白》(英:
Macbeth)。
著名的四大喜剧:
《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Asyoulikeit》)。
历史剧:
《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理查三世》。
正剧、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喜剧(传奇剧)《暴风雨》、《辛白林》《冬天的故事》《佩里克勒斯》。
马克思称他和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29.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法语:
LeClassicisme),17世纪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学思潮。
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作为一种文艺思潮,古典主义在欧洲流行了两个世纪,直到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
它在17世纪的法国最为盛行,发展也最为完备。
法国古典主义的政治基础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哲学基础是笛卡儿的唯理主义理论。
古典主义在创作理论上强调模仿古代,主张用民族规范语言,按照规定的创作原则(如戏剧的三一律)进行创作,追求艺术完美。
30.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文艺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与现实主义同为文学艺术上的两大主要思潮。
作为创作方法,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其思想特征是:
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
惯用对比、夸张、想象,用词华丽,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渲染忧郁感伤的情调。
31.简爱
《简·
爱》(JaneEyre)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的女作家夏洛蒂·
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普遍认为《简·
爱》是夏洛蒂·
勃朗特“诗意的生平写照”,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讲述一位从小变成孤儿的英国女子在各种磨难中不断追求自由与尊严,坚持自我,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
夏洛蒂·
勃朗特、艾米莉·
勃朗特、安妮·
勃朗特和勃朗宁夫人构成那个时代英国妇女最高荣誉的完美的三位一体。
13.《失乐园》:
弥尔顿的代表作。
长诗取材于《圣经》,叙述人类始祖亚当和复娃受魔鬼诱惑触犯戒规,被上帝逐出乐园的故事,诗中塑造了反叛上帝、果敢坚毅的撒旦形象,诗人在这个形象身上寄托了自己的革命激情。
14.超验主义
超验主义追求人的自由的精神成为美国文化中一个重要遗产。
这种思潮发源于单一神教,同时又接受了浪漫主义的影响,强调人与上帝间的直接交流和人性中的神性,其结果是解放了人性,提高了人的地位,使人的自由成为可能。
超验主义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其社会目标是建立一个道德完满、真正民主自由的社会,尽管带有乌托邦的理想色彩。
代表人物是爱默生、梭罗。
15.马克吐温
是美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也是著名演说家,19世纪后期美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马克·
吐温又是著名的幽默讽刺作家,他的幽默讽刺风格别具特色。
鲁迅评价马克·
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缘故了。
吐温的幽默讽刺不仅仅是嘲笑人类的弱点,而且是以夸张手法,将它放大了给人看,希望人类变得更完美、更理想。
代表作品:
百万英镑、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16.托尔斯泰
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复活》。
17.伊索寓言
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同时,《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少部分以人或神为主,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代影响很大,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刺喻人的故事。
作者简介:
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
他与克雷洛夫、拉·
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曾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
自由后,伊索开始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
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是古希腊人尽皆知的名字了,当时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
18.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相传古代印度与中国之间有一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因王后行为不端,将其杀死,此后每日娶一少女,翌日晨即杀掉,以示报复。
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女子,自愿嫁给国王,用讲述故事方法吸引国王,每夜讲到最精彩处,天刚好亮了,使国王爱不忍杀,允她下一夜继续讲。
她的故事一直讲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首偕老。
《一千零一夜》是著名的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有243个故事。
在西方被称为《阿拉伯之夜》,在中国却有一个独特的称呼:
《天方夜谭》。
“天方”是中国古代对阿拉伯的称呼,仅凭这名字,就足以把人带到神秘的异域世界中。
它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最负盛名,拥有最多读者和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
同时,它以民间文学的朴素身份却能跻身于世界古典名著之列,也堪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这本书其实并不是哪一位作家的作品,它是中近东地区广大市井艺人和文人学士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收集、提炼和加工而成的,是这个地区广大阿拉伯人民、波斯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19.湖畔派诗人:
指十九世纪开创浪漫主义的一个流派,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