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地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23327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初一地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人教版初一地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人教版初一地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人教版初一地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人教版初一地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初一地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初一地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初一地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初一地理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学生自学

学生进行紧张地自学。

教师行间巡视,做适当点拨,并注意纠正学生的不良习惯。

2.检测

请同学们合上课本(观察每位学生是否都合上课本),打开练习本,我们请3位同学上台默写,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默写。

默写时间为4分钟。

学生默写时,教师注意观察学生默写的答案,进行二次备课。

(教师面批面改最先完成的前几名学生的作业,表扬做得又快又对的学生)

四、后教

(一)更正:

请同桌之间交换练习本。

同学们,请看黑板,发现错误并能更正的,请举手。

(尖子生上台更正)其他学生端正坐姿、认真观察,随时举手,再次更正。

(3分钟)

(二)讨论、点拨:

(7分钟)

过渡:

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雄伟的高山,有广阔的平原,有蓝色的海洋,有奔腾的江河,有美丽的天空,有丰富多样的生物…那么你知道的自然景观有那些?

1.学生自由发挥……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你能介绍一下自己身边的风俗习惯吗?

请看第2题:

2.学生自由发挥……重点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3.

(1)看电视;

(2)图书、报刊是获取地理信息的重要来源;

(3)互联网的普及为我们搜集地理信息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的途径;

(4)通过参观、调查、考察等方式,更加灵活的学习地理。

4.互联网的普及为我们收集地理信息提供了最方便、快捷的途径。

地理学涉及的领域较广,内容很多,学习地理,主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请看第5题:

5.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去思考:

①在什么地方②什么时间③是什么④为什么⑤用什么方法。

我们怎么在大自然中学习地理呢?

6.春游,秋游,游园,滑雪等,也可以与家长一起垂钓,漂流,登山观光等。

在野外辨别方向:

太阳定向、指南针定向、北极星定向。

(给黑板上学生的答案,打上分数)

请同学们根据黑板上的评分标准,给你的同桌打上分数。

(注意:

答案中如有错字,一字扣一分。

教师调查得分情况:

得满分的同学请举手。

优秀的同学请举手。

请同学们识记默写错误的思考题。

五、当堂训练(15分钟)

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做《同步练习册》,15分钟后比谁能得满分。

六、教后记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1.熟记地球的形状。

2.熟记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

3.能在地球仪上识别出经线、纬线。

4.能够在地球仪上识别经度和纬度,并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5.熟记划分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界限,会区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6.熟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7.理解昼夜现象和四季现象。

8.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9.理解并熟记昼夜长短的变化及五带的划分。

10.熟记构成地图的三要素。

11.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和注记。

12.能通过看示意图说出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并且会估算。

13.知道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的高低起伏和

坡度陡缓。

14.能够在地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15.能够在地图上识别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种地形。

【课时安排】6课时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每个人都生活在地球上,那你了解地球的相关知识吗?

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板书课题)。

请认真阅读P8—12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画出答案要点,10分钟后正确回答第1、3、4题,默写第2题,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最先完成的请举手示意。

1.请简述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

2.地球的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分别是多少?

3.人类为什么要制作地球仪?

地球仪上怎样表示地表的各种地理事物?

4.什么是南极、北极、地轴、赤道、经线、纬线?

并能在地球仪上指出。

请同学们合上课本(观察每位学生是否都合上课本),打开练习本,我们请1位同学上台默写,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默写。

默写时间为2分钟。

(8分钟)

现在,人们从人造地球卫星影像上能够清楚地看到地球的真实形状,但在这之前,由于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看到地球的全貌,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下面请看第一题:

1.古代,有了“盖天说”和“天圆地方说”,到汉代,张衡提出了“浑天说”,再到1519-152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人们认识到了地球是个球体。

到20世纪50年代卫星照片,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

教师点拨:

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呢?

(尖子生回答:

……)

月食现象、站得高望得远……

2.地球是一个非常大的球体,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3.人们很难看到它的全貌。

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成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并在地球仪上用颜色,符号和注记表示地球表面的陆地,海洋,山脉,河流,湖泊,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4.北极:

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地轴:

地球的自转轴。

南极:

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

纬线是在地球表面与地轴垂直并且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它指示东西方向。

经线是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它指示南北方向。

经线、纬线各有何特点?

纬线

经线

形状

圆圈

半圆

指示方向

东西

南北

长度变化规律

赤道最长,向两极渐短

都等长

数量特征

无数条

第二课时

1.能够在地球仪上识别经度和纬度,并会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

2.熟记划分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界限,会区分南北半球,东西半球。

经线和纬线都有无数条,那么我们如何区分它们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板书课题)。

过渡语:

请认真阅读P12—15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画出答案要点,10分钟后正确回答第1、2、5、6题,默写第3、4题,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最先完成的请举手示意。

1.纬度从赤道开始,分别向什么方向排列?

有什么规律,范围是多少?

纬度相同的纬线有几条?

怎样区分?

各用什么符号表示?

2.经度是从哪条经线为起点的?

经度的最大范围是多少?

同一度数的经线有几条?

如何区分它们?

3.地球仪上有哪些重要的经纬线?

4.如何划分低、中、高纬?

5.如何划分东、西半球?

如何划分南北半球?

6.完成P15学习行动4。

请同学们合上课本(观察每位学生是否都合上课本),打开练习本,我们请2位同学上台默写,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默写。

人们为了区别各条经线和纬线,分别为他们标定了度数。

这就是经度和纬度。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请看第1、2题:

纬度

经度

0度线确定

赤道

本初子午线

度数划分

向(北)向(南)各分作(90)度

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

表示方法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

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本初子午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本初子午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变化规律

由(0°

纬线)向(北)向(南)

逐渐增大

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3.0°

经线又称本初子午线,0°

纬线为赤道,23.5°

N为北回归线,23.5°

S为南回归线,66.5°

N为北极圈,66.5°

S为南极圈。

4.人们将地球上纬度0°

-30°

,30°

-60°

,60°

-90°

之间的地带分别称为低、中、高纬度带。

5.人们把赤道(0°

纬线)以北的半球称为北半球,赤道以南的半球称为南半球。

20°

W-160°

E是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6.A:

40°

N,30°

WB:

S,40°

E

C:

ED:

N,40°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熟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2.理解昼夜现象和四季现象。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板书课题)。

请认真阅读P15—18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画出答案要点,10分钟后正确默写第1、3、4题,回答第2题,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最先完成的请举手示意。

1.地球是怎样进行自转运动的?

自转的方向和周期各是什么?

从北极点上空看,地球如何自转?

从南极点上空看呢?

2.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

3.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公转,公转的方向和周期是什么?

地球公转时,地轴的是怎样的?

4.一年中太阳直射点是怎样移动的?

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如:

为什么有日出日落?

为什么会有白天黑夜?

这些都与地球的自转有关,那么地球是怎样进行自转运动的?

我们来看第一题:

1.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不停地旋转,叫自转。

自转时间:

自西向东。

自转周期:

24小时即一天。

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每天你都经历着白天和黑夜,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现象?

2.地球不停的自转,又因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在自转的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向太阳的半球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自转,昼夜不断交替。

地球的运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不光有自转还有什么?

生:

公转

师:

那谁来回答地球公转的方向和周期各是什么?

3.地球在绕地轴自转的同时,还在绕太阳旋转,我们称地球围绕太阳的旋转为公转。

公转方向:

周期:

一年。

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

4.在一年中,太阳光直射点始终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不同,接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不完全相同,这样就形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在北半球,人们一般把3、4、5三个月划分为春季,6、7、8月划分为夏季,9、10、11月划分为秋季,12、1、2三个月划分为冬季,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1.理解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

2.理解并熟记昼夜长短的变化及五带的划分。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公转,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之一,四季变化,这一节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板书课题)。

请认真阅读P18—19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画出答案要点,10分钟后正确默写第3题,回答第1、2、4题,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最先完成的请举手示意。

1.你所在的区域,夏季白天时间长还是夜晚长?

冬季呢?

赤道上的各个地点,全年昼夜长短如何?

2.赤道以外地区,不同季节,昼夜长短如何变化?

北半球,南半球的昼夜长短各是如何变化?

3.人们将地球划分为五带,分别指哪五带?

它们之间的界限是什么?

各有什么特点?

4.完成P19学习行动2、3、5.

生活中,你会发现一种现象,白天和黑夜并不是等长的,有时候白天会长一点,有时候晚上会长一点。

那么你能说出你所在区域,夏季时,白天、黑夜的时间怎么变?

1.所在区域夏季白天长、夜晚短,而冬季白天短、夜晚长,春分和秋分昼夜是等长的。

赤道上各个地方,在不同的季节,昼夜长短是相同的。

2.赤道以外的地区,在不同的季节,昼夜长短是不同的,夏季昼长于夜,冬季夜长于昼。

在北半球,夏至日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冬至日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

春分、秋分日昼夜平分。

地球是一个球体,在同一时间内,不同纬度的地区太阳照射的角度不同,地面受热状况差别很大,人们根据这种差别,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3.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热带和北温带的界限是23.5°

N北寒带和北温带的界限是66.5°

N

热带和南温带的界限是23.5°

S南温带和南寒带的界限是66.5°

S

热带:

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温带:

四季分明,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寒带:

终年寒冷,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

4.2.

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地面获得的热量

夏至日大昼长夜短多

冬至日小昼短夜长少

3.同一地区,夏季太阳高度角大于冬季,太阳高度角越大,木杆的影子越短。

5.……

第三节地图

1.熟记构成地图的三要素。

2.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和注记。

地图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我们对地图并不陌生。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地图(板书课题)。

请认真阅读P20—22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画出答案要点,10分钟后正确默写第2题,回答第1、3、4、5题,比谁做得又对又快,最先完成的请举手示意。

1.你在什么时候使用过地图,你能说说地图有什么用途吗?

你能从图1-3-3上获得什么信息?

2.构成地图的三要素是什么?

3.仔细阅读P20的内容,说一说:

在地图上如何辨别方向?

4.什么是比例尺?

比例尺分为哪几种形式?

怎样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完成P22学习行动2。

5.什么是图例和注记?

你知道的图例有哪些?

地图是我们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外出旅行,地图是我们很好的向导;

读书看报,地图会帮助我们找到事件的发生地;

修路选址,航海等,都离不开地图。

那么,你在什么时候使用过地图呢?

1.学生自由发挥…地图的用途:

可以做我们的向导……

地图如此重要,你知道如何使用地图吗?

我们来看一张地图,你能从图上获取什么信息?

我看到了学校,操场,教学楼,花园,实验楼的位置。

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构成地图的内容很多,首先要知道地图的三要素,请看第2题:

2.构成地图的三要素:

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有指向标的地图,就按指向表的方向来定,指向标一般都指向北方。

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4.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有文字式、线段式、数字式三种形式。

5.地图上的图例是用来说明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和城市等名称的文字,或标明山高、水深的数字,叫做注记。

1.能通过看示意图说出海拔、相对高度的概念,并且会估算。

2.知道等高线、等深线的概念,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势的高低起伏和

3.能够在地图上识别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4.能够在地图上识别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五种地形。

我们知道在地球表面有陆地,海洋,高山,低谷,而地面是平的,那么如何将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

第三节地图(板书课题)。

请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