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总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228694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总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总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总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总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总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总汇Word下载.docx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总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总汇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总汇Word下载.docx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因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动手、动口、动脑相结合,寓情境于活动的教学方法。

1、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

首先是让学生猜一猜鸟巢体育馆人数的活动;

接下来是小组合作数小1000以内数的认识说课

棒的活动,给学生一篮子小棒,在猜测的基础上,将“到底有多少根小棒”这一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在数小棒的操作活动中自己去体验和感悟,从而发现数数的各种方法,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进而引导体会十进关系。

然后是议一议的活动,让学生交流,发现和选择最优的数数方法。

最后是练一练的活动,包括数一数、说一说、拨一拨等一系列动口动手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完成了新知的应用与拓展。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学。

本节课采用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小组合作数小棒,共同决策,集体解决问题,学生在小组中可以自由学习、充分交流、互相借鉴,小组中的每个同学都有操作和发言的机会。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根据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本节课我借助了奥运福娃等几个学生们熟悉的形象,让他们在奥运福娃的陪伴中轻松愉快又积极主动地学习。

通过以上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灵活的运用,学生会在教师准备的各种活动中充分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各抒己见,共同促进。

学生合作过程中,教师不作过多的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合作和探究性的。

六、说具体教学过程设计

在确定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选择好教法学法后,我把本节课的教学流程主要设计为下面的几个环节:

活动一:

猜一猜

开课伊始,我在课件中展示出奥运福娃的形象,学生能立马说出它们,我再由此提问:

看到这些可爱的福娃,你想到什么了?

学生一定会想到去年北京奥运会的情景。

然后课件引导学生回忆去年奥运会上我们祖国取得的伟大成绩,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同时激励学生认真学好知识,长大后报效祖国。

之后提问:

北京奥运会举行的地方叫做什么?

待学生回答出鸟巢后,课件再出示鸟巢体育馆的图片,引导学生:

猜猜看,这儿可坐多少人?

学生就会猜测比100更大的数。

正是这样,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到了大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数感、估计意识。

同时师顺势指出:

刚才同学们说的数都比100大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100还大的数。

由此引入了课题:

1000以内数的认识。

活动二:

数一数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结合选择的福娃形象,我创设了“共努力、拿金牌”的挑战情境:

同学们,奥运会上我们的运动健儿们为祖国争光,取得了51枚金牌,21枚铜牌,28枚银牌的好成绩。

今天这些奥运福娃们也给大家带来了金牌,你们想得到它们吗?

于是教师提出要求:

完成相关的题目后,就可以为自己小组争取一枚金牌了!

之后再作鼓励:

大家有信心来拿金牌吗?

接下来学生们都满怀信心地进入数小棒的活动。

数之前,先让学生看看自己小组篮子里的小棒,猜一猜:

自己小组的篮子里大约有多少根小棒。

学生自由猜测后,老师问:

怎样能准确地知道小棒的根数?

学生肯定会说出亲自数一数,于是老师提出小组合作数一数,并提出数的要求:

(一)数的速度要快;

(二)数的数量要准;

(三)数出的小棒要捆扎好,让别人很快就能看明白。

数得好,说得好,就可以为自己小组争取金牌作为奖励,激励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明示数数要求后,不是马上让他们数,而让他们先独立思考:

该怎样数?

再在组内讨论:

我们组怎样数?

统一意见,达成共识。

然后组内一起动手数小棒。

数完后,抽学生分小组汇报:

你们组有多少根?

怎样数的?

每组都派代表上台展示。

这时,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数法:

可能有10根一小捆,10小捆扎成一大捆的;

也可能有20根一小捆的,或50根捆的,两小捆捆成一捆的等等。

在此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比较:

这么多的数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并说一说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

这样从感知入手,注意了数和形的结合,教师也容易在此基础上引出计数单位“千”,说明一百一百地数时,九百后面就是一千了;

学生也会很自然地得出:

10个一百是一千。

正是在这里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亲自动手数数,加上学生知识间的补充,让学生很容易地认识了计数单位“千”,了解了“10个一百是一千”的知识,这部分刚正好是重点和难点知识。

学生在激烈有趣的数小棒活动中,经历了概念形成的过程,也经历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结合拿金牌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参与性,同时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整个活动中,教师不作过多的启发、引导,只明确了要求,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讨论,自主交流,自主学习。

活动三:

拨一拨

在认识了计数单位“千”以后,教师出示计数器,并引导学生回忆个位,十位,百位分别在计数器上的位置,提问:

我们刚学习了计数单位“千”,那千位在哪里呢?

学生一定会说出在百位的前面,师根据生的回答,将数位顺序表展示在黑板上,并要求学生也来写写1000,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的经验,也能很快将1000的写法说出来。

之后结合板书让学生明显地看到:

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第四位是千位。

千位在右起第四位上。

同时,让学生在自己的计数器学具上指出各个数位的位置。

然后,在各小组里抽学生上台拨珠子,其它同学也在小组里用自己的学具拨一拨。

拨得好的小组也可以获得金牌,以此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和积极性。

(1)一个一个地数,从一数到十。

(2)十个十个地数,从十数到100

(3)一百一百地数,从一百数到一千。

让学生边拨珠子边数数,并在每一次数完过后,让学生思考:

“一”和“十”之间有什么关系?

“十”和“百”之间有什么关系?

“百”和“千”之间又有什么关系?

让学生在数、看、说的过程中明确:

每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这样,学生在已有体验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观察,总结,归纳出相邻数位间的十进制关系,既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总结的思维能力,又体现出了学生自主发现与探究的学习方法。

活动四练一练

活动之前,仍是借助奥运福娃的形象,指出:

这五个奥运会的吉祥物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大家愿意帮助它们吗?

说不定它们还会送给大家金牌的,大家想拿到金牌吗?

通过这样的情境假设与鼓励,学生跃跃欲试的热情又被调动起来了。

于是课件出示以下活动:

1、贝贝过河

贝贝站在河一边,小河中间有条石块搭成的路,只要同学们正确地帮助贝贝数出石块上的数字后,贝贝便能顺利过河了。

2、晶晶的烦恼

晶晶看着卡片上的985,指出它要从985一直数到1000。

同学们能帮助晶晶数数吗?

这里,让学生先找同伴互数,再个别展示,最后全班共数,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3、欢欢、迎迎找朋友

欢欢身上写着599,迎迎身上写着700,然后让生帮助欢欢和迎迎找找它们左边和右边的朋友都是多少。

因为接近整十、整百拐弯处数的数法是学生数数中的难点,而刚才的数数与找朋友的一系列活动都是为突破难点而设计的。

4、爱动脑的妮妮

课件出示__________800__________

让学生帮助妮妮想想,可以在横线上怎么填,同时在小组里讨论,将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这是一道开放性练习,学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十个十个或百个百个地数可以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数,也可以反过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数,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都给予充分肯定,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的意识。

通过以上四种练习题的设计,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新学知识的基础上,在各种丰富生动,富有乐趣的活动中进行知识的强化巩固,使得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加深了对知识的学习,同时也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最后,让学生议一议:

通过今天与福娃们的交流,你学到了什么?

抽学生互相交流今天的学习收获,同时对本节课的知识作一总结,还结合福娃的形象,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指出:

今天我们不仅学习了比100大的数1000,认识了计数单位“千”,我们还重温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情景。

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后也能像奥运健儿们在赛场上奋力拼搏,勇夺金牌,为祖国争光!

七、说板书

根据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教学过程的需要,我将新学习的计数单位“千”,与之前学习的“一”、“十”、“百”等计数单位合在一起,使其体现出知识之间的连贯性,同时将它们各自之间的进率添写在中间,也就展示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这样的板书设计,简洁而清晰,能较好的展现出整节课所学习的内容,也给学生留学生下了深刻的印像。

八、说课堂评价

这节课中,我采用了师评,生生互评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学习评价。

我重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学生学习热情等方面进行鼓励,这样的鼓励也更好地体现出了评价的激励作用。

到这里,我的说课便已结束,谢谢各位领导,老师!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冀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0~51页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是100以内口算的继续,是在100以内口算和笔算基础上教学的。

掌握这部分口算,不仅在实际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学习笔算的基础。

为了使计算教学不再枯萎、抽象,教材选择了服装店购物的事例,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给整节课赋以活力生机。

这部分内容编排上有如下特点: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

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

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建构方法。

3、重视学生个性化口算方法的交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认识了1000以内的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生已经掌握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

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的有关理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类推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的思考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地口算有进位的两位数加两位数。

以上是我对教材的分析,具体教学过程阐述如下: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新课导入

1.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

  26+3048+2049-2056+328-9

2.连加、连减.

  52+30+7  57-30-5

  55+30+6  75-40-8

  72+10+7  86-20-7

教师谈话导入

师: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习题,我们已经学过笔算的方法,今天,们要学习口算,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设计意图:

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第50页情境图,学生仔细观察。

教师提问:

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这是平时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习问题

(1)。

先出示问题

(1):

买一件半袖衫和一个书包要花多少元?

师生共同列出算式54+28。

不用竖式计算谁能很快算出结果?

学生讨论后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让学生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同时教师板书不同的口算方法:

方法一.

  50+20=70(元)4+8=12(元)70+12=82(元)

  方法二.

  54+20=74(元)74+8=82(元)

  方法三.

  54+30=84(元)84-2=82(元)

   ……

学生还可能有其它算法,只要合理,教师就要给于鼓励。

紧接着教师总结:

上面几种算法都是正确的.哪种算法最适合自己就可以用哪种方法,自己最理解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记住先进行计算的结果,再进行第二步计算.

最后,做了相应的练习题:

先独立写出结果,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

  28+37  34+32  36+42  37+25

  32+46  54+38  45+19  15+65

3、学习问题

(2)。

此环节的设计和“学习问题

(1)”环节的设计一样,这样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具体如下:

(1).出示问题

(2):

一件半袖衫比一个书包贵多少元?

教师:

你能不能自己列式并试着口算出来呢?

 

(2)、全班交流算法

 方法一:

54-20=34(元)34-8=26(元)

方法二:

54-8=46(元)46-20=26(元)

方法三:

54-30=24(元)24+2=26(元)

 ……

(3).练一练

  36-20= 52-10= 34-23= 98-76=

  36-24= 52-18= 90-25= 42-39=

(三)巩固应用。

此环节主要以完成教材上的练习为主,教材练习题的设计难易结合,既有计算题也有解决问题,这样让学生不会感觉枯燥。

(四)归纳总结.

在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两位数减两位数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自己认为好的就是最佳的计算方法.计算时要细心认真.

(五)说板书。

我的设计既简单明了,又体现本节课重难点。

设计如下: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54+28=82(元)

54-28=26(元)

《有趣的七巧板》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有趣的七巧板”是一节实践活动课。

利用七巧板拼图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数学游戏。

教材安排这次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平面图形的特点,培养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等四边形的基础上开展的活动。

  二、说教法

  低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爱说、爱动,注意力难以长时间的集中。

抽象的讲解对他们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教师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必须采用新颖的教学模式、多层次的练习活动来吸引他们,让他们乐学、爱学。

教材先引导学生认识七巧板:

有几种不同的图形?

每一种图形有几个?

哪些图形是完全一样的?

然后从简单到复杂,放手让学生尝试两块、三块的拼塔,再是四块、五块、六块的拼搭,最后是七块的拼搭。

让学生认识七巧板,并说出七巧板由哪些平面图形组成,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基本的平面图形。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拼一拼生活中的物体。

最后,让孩子们用七巧板拼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形,充分给了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发展了他们的创造力。

  让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去。

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性,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而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给了学生广泛参与的机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经历认识七巧板并用七巧板拼图的过程。

2.知道七巧板是由七块图板组成的,会用七巧板拼图。

3.培养想象力和观察力,感受用七巧板拼图的乐趣和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

四、说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是“动手做,玩中学”的活动,所以教学重点是用七巧板拼图,体会用七巧板拼图的神奇。

教学难点是学生自己看轮廓拼图。

五、说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教师谈话,由喜欢看电视和交流“七巧板”节目中的有趣事情,引出了解“七巧板”的问题。

然后播放介绍七巧板的课件。

让学生初步认识七巧板,激发学生用七巧板拼图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1.播放完了课件,让学生交谈从课件中了解到的知识。

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

让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关于七巧板的知识。

然后教师介绍:

七巧板是我国人民创造的一种智力玩具,这样简单的七块图板,可以千变万化,非常有趣,外国人把它叫做“唐板”,非常赞赏。

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

鞠萍姐姐主持的“七巧板”节目,就是希望同学们都成为一个聪明的、能创造的人。

这节课,我们大家就用七巧板来拼图,看谁拼的图最棒。

板书:

七巧板拼图。

2.让学生观察七巧板,了解七巧板中有哪几种图形。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七巧板。

3、拼图形

 

(1)提出“用七巧板可以拼出哪些学过的图形”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

学生动手拼一拼,教师巡视了解拼图情况。

(2)交流学生拼图的结果。

要给每个学生充分展示不同拼法的机会。

学生有的用七巧板中两块大三角板拼成了一个大三角形;

有的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大三角形拼成了一个正方形;

有的用七巧板中的两块大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

有的用两个小三角形,一个正方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以及第48页用七块图拼成的大三角形,学生拼不出,教师参与拼图等等。

这样给了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感受到了用七巧板拼图的乐趣和成就感。

(三)巩固新知

1.让学生看49页上的图

(1),先说一说是什么,用什么图形拼出来的,再照样子拼图。

2.出示49页图

(2)较为复杂的七巧板拼图,先让学生说说像什么,再让学生动手拼一拼。

3、让学生看49页图案的轮廓图,然后交流。

让学生照着书中的样子,把自己喜欢的图形拼一拼。

教师在这里特别注意进行了个别指导和激励性评价。

拼完后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教师用了激励性的语言:

这节课中大家积极动手、动脑,仿照书中的图拼出了漂亮的图形。

下课后请你,自己也设计几个图案,拼出来给大家欣赏好吗?

激励学生课下继续探索用七巧板拼图。

(五)板书。

本节课是一节活动课,所以板书仅仅体现了七巧板的组成。

七巧板:

有五块三角形,一块正方形,一块平行四边形。

《简单的等量代换》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简单的等量代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冀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个内容,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等量代换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

本课利用天平的原理,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如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并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一)根据教材特点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能根据实物代换,计算物体的数量,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等量代换的方法,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2、通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是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学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二、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以“体验等量关系”、“感受方法的多样性”、“运用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这三大版块为教学主线,体现了教师的“引”到“放”直至“创”的过程。

通过“师生、生生的多元互动”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

教学思考贯穿课堂教学始终,注重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和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新课程强调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以学生为中心,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为此,本课教学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让学生观察、比较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学生全面参与新知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

三、说教学程序:

结合教材内容与特点,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等量代换。

二、进入情境,探索新知。

三、激发学生思维,应用创新。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等量代换

利用课件演示“曹冲称象”的典故,感知等量代换,并引出课题——简单的等量代换。

(板书)

[“曹冲称象”这一故事,学生很熟悉,但很多学生并不知道这故事里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内涵。

这样做是让学生领略古人在很多地方也进行物品之间的等量代换,从而更好地感知“等量代换”。

]

(二)进入情境,探索新知

1、引导学生利用称象的方法(等量代换)来解决数学问题。

出示主题图,并引导学生观察:

通过天平你知道了什么?

[这样引导是为了让学生更细地去认识、观察天平,感知、体验等量关系,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等量,只有先了解“等”才能学习后面的“换”。

为解决问题作铺垫。

2、学生讨论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课前准备的学具摆摆。

3、汇报答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大胆放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通过观察思考与动手操作的活动,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得到多种多样的想法。

4、肯定学生的答案,并小结方法:

怎样地利用“等量”的东西来“代换”。

“等量代换”这节课的内容是很抽象的,能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整合,更好地把知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这个小结强调抓住一个中间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