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丛书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Word文档格式.docx
《幼儿丛书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丛书走进孩子的涂鸦世界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形状会造成什么样的结果?
绘画需要以下五个方面的基本能力:
手的功能;
眼的功能;
语言的功能;
情感和意欲的功能;
社会性。
通过绘画,这五个重要的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一旦教孩子形状,就将逐渐抑制这些能力的发展。
画画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自如地运用手,同时也培养了“劳动”、“工作”的手。
一旦教形状,孩子就不能通过自如地动手来得到对多彩世界的发现,以及表现这一发现的乐趣,例如:
手如何动?
画什么样的线来表现?
如果没有了乐趣,手的功能就会减少。
再者,教孩子画形状,就等于把其他的,而且是成人的感觉,原封不动地强加给孩子,孩子就不能照自己的感觉来发挥作用,可能使孩子的感觉变得迟钝。
受到打击最深的是语言。
语言被称作第二信号系统,像杯子、碗这些具体物品,即使不在眼前,也可以借助语言来进行想像。
因此,只要听到“妈妈在看书”这句话,就可以在脑海中想像出这个情景,并把它描绘成一幅画。
然而,如果教画形状,就会使孩子不再通过语言的机能,只照父母所教的画,其绘画方式就会发展成为否定把眼前没有的东西,能当成有一样来想像的语言功能,也就是否定了想像的能力。
这种借助语言来想像的重要能力,不通过训是无法养成的。
反过来讲,画画也是训练提高这种语言能力。
教画形状,是过早地给孩子戴上有色眼镜,不能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不能概括自己的思考。
能画出有声有色的自我感受,自己亲眼看到的是真情实景的画,就是掌握了人的生命力。
临摹中并没有孩子的真情实感。
孩子试图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而画出的画,即使在技术上还不成熟,但也能打动看画人的心,他也能体验到表现的满足,体验了艺术所带来的欢喜,是人生的一种乐趣。
因为与小朋友在一起,所以能画画
与朋友在一起,不仅能激起孩子画画的欲望,同时满足了孩子想与伙伴玩的社会性欲求。
讲座3你是否讨厌孩子弄得脏兮兮?
画画也就是“弄得脏兮兮”
真正的艺术,就其本质而言,是从破坏、弄脏形状为基础的。
与沙和水相伴成长
讲座4你是否从孩子的画来推断他的性格?
过分在乎孩子画出的形状和颜色的使用方式
不应去一一计较这种事情。
当孩子画点或圆时,应当高兴地多听一听孩子的画。
不管什么颜色,一种就足够了
颜色的使用方式,不应要求得太细。
5岁前,他开始对有颜色的水着迷,5岁半至6岁以后,则喜欢把颜色分开涂抹在自己的身上,在此以前,对孩子来说,颜色并没有什么意义。
因而用什么颜色他们都无所谓,尽管只是一种颜色,也能兴致勃勃地画。
而且越是健康成长的孩子,画阵就越是不在乎颜色。
不过,如果孩子很在乎颜色,家长应放弃在颜色上的过分要求。
讲座5你是否与孩子一道做愉快的体验?
想画的是什么样的画?
当孩子自己说“我要画画”时,画的东西大都是孩子印象深刻、快乐、有趣以及心中受到感动的事等。
可以费尽心思地来激起他画画的兴趣。
如果是4-6岁的孩子,则往往用语言来唤起他的想像,诱发他画画的欲望。
创造快乐的回忆
只有经历了快乐的体验后,才能有要画画的欲望,也才能画出充满真情实感的画来。
所以应先保证孩子有这样的生活。
让孩子过一种自然的、与朋友在一起生气勃勃的生活,并多多体验和孩子在一起的快乐。
把古老的传说讲给他听、读给他听,在这个时代,也是一种快乐的体验。
第二章孩子就是画这种画长大的
1岁
与其说是画的画,不如说是手运动的痕迹。
画画活动的延长。
*绘画时的要领
让他充分地乱画。
不要教他画形状。
1岁前后,从手的恶作剧开始
1岁半前,通过手的往返运动乱画
1岁半后,由画大的圆向小的圆转变
应给他一张大一点的纸,使他能自由挥洒。
其次要让他痛快地到外面玩,使他全身得到活动,尤其要让他充分地玩沙玩水。
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会画的更好。
2岁
眼睛随着手移动。
可以用语言来解释。
还不能让他画脸等形状。
妈妈画形状给孩子看也不好。
2岁半前,圆开始封口
2岁半以后,定义的发展
3岁
一开始就赋予意义地画。
向作为人的“表现”的画的转变期。
还不能教形状,不要让孩子画人的脸、汽车和洋娃娃。
听听孩子用许多的圆和线画的内容。
3岁半以前,有意识地动手画画
始终如一的意义
在2岁时,通过手眼协作就能画出封口的圆和纵、横线条,画完后还能用语言把它们当作各种东西来解释,但开始定义了的东西,会由于心情或别人的话就会改变。
而3岁后,同样是赋予画的东西以意义,质量却有了改变。
会坚定地按最初的想法来看待。
由于一开始确定了要画什么,是按照想法来画的,所以他画的东西所代表的意义,到最后都不会变。
但是,这时还画不好形状,只是把圆比作什么,就一个一个地画圆。
3岁半以后,用许多的圆来“讲话”
进步很快的3岁儿童
这个时期的孩子会尽情玩摹仿游戏。
凭借着想像,把自己“当成……什么”这种方式来玩耍。
3岁儿童的手也变得越来越灵活,能不借助别人的帮助,依靠自己的力量处理身边的事情。
因此,他们充满了自信,那种想要“当……”的意志和欲望更强烈。
再则,他们已逐步懂得了自己和别人,大与小这种成对比的事物关系。
向有目的的画发展
3岁孩子的这种惊人的进步,也能在画上反映出来,因为他们已经能自如地画大圆、小圆、横线条、竖线条,所以,他们事先就有了“要画什么”的目的,然后,才着手画。
例如:
他画一个大圆说是爸爸,这边再画个小圆,说是妈妈,然后,现画一个最大的圆,就当作“家”。
并且,还要讲述这个“家”里发生的事情。
以前,每一个圆只表示一个词的意义,而现在是把一个个圆联系起来,表达一件事情。
整个画面上画的许多圆,充满孩子的想像。
他能够赋予那种毫无意义的乱画的圆和线条以意义,手也能按照这种意义去画。
最终,他就能用这些圆和线来讲述自己的意思。
这就说明孩子已能画出猴子等不能摹仿的“作为表现的画”。
母亲应随时把孩子讲述的内容记载下来,写上日期,留作纪念。
开始画人的头部
从3岁半以后,画的圆就能表现出由点和横线构成的“人的头像”,即孩子给圆、线条,赋予意义的能力有了进一步发展,这就是画人的头和脚的前奏。
这种能力也显示出语言功能的发达。
语言功能的发达使人具备了丰富的想像力(产生印象),即使眼前没有的事物也能从脑海中想像出来,就如同在眼前一样,希望用画来表达语言含义的3岁儿童所画的画,已能想像着把自己身边的人物象征性地表现出来。
以极其象征的线条把现实事物画出来,是3-4岁的孩子的画最明显的一个特征,也有人把孩子这个年龄阶段的画称为“象征主义的时期”。
千万不要对孩子的作品横加指责,批评他没有画耳朵,没有画手和脚。
也不要越俎代庖地教他怎样画人像。
孩子特有的拟人化表现
那种认为物质、植物、动物都与人一样有生命、有思想的看法,就是泛灵论。
孩子常常画长着鼻子、眼睛、笑咪咪的太阳的画,好像太阳就是朋友或是别的什么一样。
这种把不是人当作人来表现的画法,叫做“拟人化再现”,这是3岁以后的幼儿绘画的一大特征。
孩子画廊的一些经验教训:
一般来说,3岁2个月的孩子画画,是不会注意“头发是什么颜色,衣服怎么样”这些问题的。
孩子画的妈妈虽然画出的形状是细长的,但看得出脸呈三角形,能感觉到他的心还受到了某种束缚,没有解放出来。
同时,他用了五种颜色分别在画,也是不值得赞赏的。
刚过3岁的伟伟画出的像宇宙人一样的画,被称作“头足人”,是孩子开始画人像的最初形式,一般情况下,要在3岁半以后才能看到孩子画这样的画。
给孩子看着色线条画册,应到7岁左右。
3岁4个月小耀用圆和十字线表达意义,是一幅3岁时期的杰作。
3岁儿童的绘画注意要点:
用这些工具
一种颜色就可以了。
蜡笔的颜色不要太多,买六七种颜色或十二色一套的,最多给他三种,还可以用彩色笔、签字笔、铅笔、圆珠笔等,采用图画本或是记笔记的纸。
如果已经教了形状
由母亲给他画出了3岁孩子画的那种圆,这时,可以使他对大圆和小圆的线条加以区别。
并且,一边与孩子谈经历过的事,一边把圆和线条比作各种各样的东西画给他看。
4岁
终于会画形状了。
这是凭想像画画的开始。
画中,除了头足人,还会出现画了头、躯干、双腿的人。
就同商品说明一样,画出的只是杂乱摆着的各种东西。
看孩子的画时,不要只看形状,还要认真地听孩子讲。
4岁前后能凭想像来画画
由头部人向头足人发展
早一点的是3岁半左右,一般的则是在4岁左右,才开始画从头上长出手脚的“头足人”。
这种像宇宙人一样的画,大人一看也明白这是在某种程度上画出的“人”,于是旁边的大人就会说“脚不是从头上钻出来的”,并忍不住想要教孩子如何画人。
其实这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危害,因为插话指导孩子的这些成年人,是在不知不觉中这样做的,所以,危害就更大。
是对孩子用自己好不容易才获得的知识做出的表现给予否定。
儿童3岁左右时,只是用脸和头部来表示人,所画的人只是在圆的上面加了点和横线的“头部人”,因此对孩子来说,印象最深的是“脸”。
接下来很快会画出脚,有些孩子还能画出手,这样孩子把自己印象深刻的东西,就用画画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他们对人的认识,是从头部人向头足人和头、身、两脚人逐步发展的。
这个时期,如果教孩子:
画是这么画的,就会剥夺孩子的认识乐趣,甚至会阻碍他逐步认识这个世界的能力。
凭自己的想像画画
孩子们喜欢画只有自己才知道的事实,即自己内心的真实。
印象深刻的东西就画得大
4岁半以后画的画,就像商品目录一样杂乱无章
只是把东西摆出来的罗列表现
把时间的流逝表现在一张画面上
画人像时,能把眼镜和衣服也画出来,是在5岁以后。
一边观察一边画还为时过早。
8岁前,儿童画画的特征并不是一边观察一边画,而是把自己所知道的“真实“如实地画出来。
写生要等到9岁左右。
虽然可以用一种颜色,但若孩子想用几种颜色,可以控制在六种颜色以内。
除细签字笔外,还可以用彩色笔、蜡笔、圆珠笔、铅笔等。
蜡笔要选用蜡质多、较硬的。
如果已教了形状
由于这个年龄画形状不成问题,因此不要让他总是画同一种类型的画,当他的生活体验增多,朋友增多,能尽情地玩以后,他们兵团也能自然地发展。
还要注意多听孩子叙述他的画。
5岁
不是把经历过的事情原封不动地画出来,而是只把感兴趣的如实画出。
开始有了把事物程度化的“基础线“。
能把听到的事所留下的印象画出来。
*绘画的要领
不要说他的形状画得丑。
要多听听他用画所表现的关系。
5岁前后,能把事物排列有序地画出
抓住事物的特征和形状
5岁后,对每一个事物所具有的性质,他们越来越清楚。
人有头、颈、户、腹、足、膝,他们不仅知道了这些事实,而且还知道了人与这些形状的关系,因此,他们不像4岁儿童那样,画出手、足从头上长出来的画。
不仅如此,他们还知道人是穿着衣服的,所以他们还能画穿着衣服的人。
按照兴趣来画画
只把感兴趣的东西依自己知道的,而不是看到的样子画出来,这是4-8岁儿童的一个特征,称为知性的现实主义。
这种倾向,一直要持续到9岁。
5岁半以后,用基底线来表示关系
基底线的出现
5岁半到6岁左右,孩子就开始对事物间与事物间的关系感兴趣了。
在画画中,也会极力想把这种关系表现出来。
例如表示地面,水平线的线,就是基底线。
而画一条横线,把地面与海分开,就表现了世界。
基底线把事物与事物间的关系转换成了二维世界,成为秩序的基础。
于是,由4-5岁时那种商品目录式的罗列,开始转为“表现的系列化“,称为二次元性的并列表现。
因此,无论是家里还是海中,都清晰可见,这就是透视画法。
因此,看这一时期儿童的画时,应多听听他们讲画中所表现的事物关系,这是最好的办法。
2-5岁半以前,只需问“这是什么”就行了,但这一时期,就应当问谁在什么地方,“正在做什么?
”为了让孩子能画出有许多内容的画,就要努力设法使孩子的生活丰富一些。
这个时期的幼儿,拼命地在幻想的世界中“摹仿”。
这种摹仿游戏正是孩子培养幻想能力的玩耍形式。
人的一生中,没有一个时期比这个时期的幻想能力更发达的了。
让他用一种黑色尽情地画
孩子要画时,母亲却问“家是什么颜色”,这不好,孩子就是喜欢用黑色一个劲地画下去,母亲的插话,使表现的热情被中断。
孩子答“家是白色的”,但因白色不能表现出来,所以他陷入了不能用白色来画的矛盾之中,结果没办法只好用蓝色来代替。
这样的矛盾,应是6-7岁孩子经常碰到的。
而这一时期的孩子,即使在白色的绘画纸上,有时也要用白色来画雪,因为他们想要画出自己所知道的真实,所以并不考虑表现效果。
这种表现效果上的矛盾,最好是让孩子自己去发现,所以不应提前教他们。
不要剥夺了孩子自主性的学习和发现的权利。
这种时候,最好让孩子用一种黑色尽情地画。
5岁儿童的绘画注意要点
这是喜欢分别用颜色涂抹的时期,请给他十二色一套的绘画用具或蜡笔。
但若孩子喜欢用一种颜色,也可以只画一种色。
这个时期也宜选用蜡质多、较硬的蜡笔,而不宜用粉蜡笔。
这个时期是画形状的时期,所以画形状本身并无问题。
但若总是画同一种类型的画,那么,就要多听孩子的讲解,扩大孩子的生活体验。
6岁
掌握了基底线的使用方法使事物秩序化。
能够做把世界抽象化的游戏。
绝不要对孩子的作品做好或坏的评价。
要多注意与孩子对话,对他的画问问:
“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
不要总开着电视让他看。
让他从快乐的生活为主题来画。
给他讲绘画书,讲民间故事和自己记忆中的故事给他听。
有时,让他画一画讲故事的画。
7-8岁
基底线变为水平线、地平线。
能从前、侧、后三个角度画人像。
要领
由于孩子希望能画出一看就能理解的画,所以应当理解孩子的心情,仔细地看孩子的画。
9岁
能尽力去画所看到的真实的画。
如果孩子入迷后,那么就不能扼杀他写生的能力。
家长插手、插嘴都是无用的,与孩子一起去画怎么样?
可以利用家庭旅行的机会,与孩子一起写生,一道做贺年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