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中学学年高一暑期学文档格式.docx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中学学年高一暑期学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信丰中学学年高一暑期学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4
6
1
那么请你推算这两种多肽中氨基酸的数目最可能是()
选项
A
B
D
51
58
199
49
181
4.a、b、c三种物质对生物的生理活动都有重要的维持和调节作用。
c大多数从食物中摄取,a、b由生物体细胞产生,但b不一定是蛋白质,a是蛋白质成分(极个别情况除外)。
则a、b、c依次为()①激素 ②CO2③酶 ④维生素
A.①②④B.④③①C.③①④D.④①③
5.有关显微镜的知识正确的是()
A.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面积
B.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
、物镜为10×
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
时,则在视野直径范围内可看到一行相连细胞2个。
C.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
D.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物像时,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
6.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错误的是()
①C、H、O、N、P、S是蛋白质、ATP、染色质、核苷酸共有的化学元素
②葡萄糖是细胞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③乳酸菌、酵母菌和蓝藻的细胞内都有核糖体、DNA、RNA
④线粒体可在有氧条件下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水
⑤糖蛋白、抗体、受体、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物质
⑥磷脂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A.①②④B.③④⑤⑥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⑥
7.比较直观体现概念之间正确关系的图形是()
8.下面是以小麦为实验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发芽的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内,加入斐林试剂,试管内立即呈现砖红色沉淀,这是因为发芽的小麦种子中含有还原性糖;
B.利用小麦叶片进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时,叶片需要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实验结果是绿色主要分布在细胞质,红色主要分布在细胞核;
C.若利用小麦根毛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由于观察的细胞无色透明,为了取得更好的观察效果,调节显微镜的措施是缩小光圈或换平面反光镜
D.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看到有丝分裂图像,从而判断出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9.2013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揭晓,美国科学家詹姆斯.E.罗斯曼和兰迪.谢克曼、德国科学家托马斯.聚德霍夫共享奖项。
他们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如何组织其转运系统——“囊泡转运”的奥秘。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该转运系统主要由一些生物膜结构组成
B.囊泡的形成可以说明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就是通过囊泡实现的
D.一些细胞器如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之间的膜结构可以相互转化,说明它们的膜成分及每种成分的含量相同
10.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判断正确的是()
A.依据跨膜的层数,跨膜层数为0的就是胞吞或胞吐
B.依据物质浓度梯度,只要顺浓度梯度的运输就是自由扩散
C.依据是否需要载体,需要载体的运输就是被动运输
D.依据是否消耗能量,只要运输过程中耗能的就是主动运输
11.下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B能提高该种酶的催化活性
B.物质A能提高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增大底物浓度可能会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D.减小底物浓度可能会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12.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ATP的含量并不多
B.ATP分子中有2个以上的高能磷酸键
C.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ATP直接提供
D.ATP中的能量可以来源于光能、化学能,也可以转化为光能和化学能
13.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列文虎克是最先观察和记载植物细胞结构的学者
B.罗伯特森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发现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的转移途径
D.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14.图甲表示某作物相对光合速率(即净光合速率)与叶龄的关系,A点表示幼叶成折叠状,B点表示叶充分展开。
图乙中曲线1、2分别表示该作物在适宜的光照强度下的实际光合量和净光合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由甲图分析,由于幼叶呈折叠状,光合色素含量少,吸收光能少,光合作用所需酶的含量可能较少,导致幼叶的相对光合速率较低
B.甲图中CD段相对光合速率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合作用所需的酶活性降低
C.由乙图分析,最有利于积累有机物的温度是25℃
D.若该植物生活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环境中,35℃时该植物仍能正常生长
15.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为有氧呼吸过程,反应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B.过程②为光合作用,原核生物可以进行此过程
C.过程②产生的(CH2O)中的氧全部来自CO2和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16.如图甲为在一定浓度CO2缓冲液、其它最适条件下培养的植物,图乙的a、b为培养过程中的一些量相对值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图乙表示甲图完全培养液中镁离子的浓度,由a到b的变化说明植物对镁离子的吸收的相对速率小于对水分的吸收相对速率
B.若图乙表示甲图中植物叶肉细胞内C3化合物的变化,则a到b可能是突然停止光照或光照减弱
C.若图乙表示在对甲图植物遮光处理后的呼吸速率由a到b变化,则可能是适当升高了温度
D.若图乙表示甲图植物光合速率由a到b变化,则可能是适当提高了CO2缓冲液的浓度
17.对如图所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②需要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核膜,属于生产者
C.②和④过程只能发生于不同的细胞中D.过程①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18.a和b属于同一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核内DNA分子含量的测定,发现a中的核DNA含量是b中的核DNA含量的两倍,最合理的解释是()
A.a是正常体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
B.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C.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D.a处于有丝分裂中心体移向两极时,b处于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移向两极时
19.甲图表示干细胞的发育途径,乙图表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其中①~⑦为不同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图和乙图中都含有细胞整个生命历程中的所有变化:
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
B.如果甲图中的Ⅳ细胞是乙图中的⑦细胞,则分泌物最可能是神经递质
C.如果甲图中的Ⅱ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则其在增殖分化成B细胞和T细胞的过程中要选择表达不同的基因
D.如果甲图和乙图表示的是发生在同一个人体内的过程,则甲图中的Ⅳ细胞和乙图中的⑤⑥⑦细胞相比,基因数目在分化过程中要减少
20.研究发现,一些癌细胞能进入“平衡”阶段,此阶段的癌细胞不易被免疫系统识别,不会恶性增殖,也不会导致机体发病。
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A.可以通过癌基因检测的手段来监测细胞是否癌变
B.免疫系统不易清除这种癌细胞
C.这种癌细胞是细胞正常分化的结果
D.该发现有助于寻找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21.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最佳解决
(1)——(4)中的遗传问题()
(1)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2)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3)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4)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A.杂交、自交、杂交、测交B.测交、自交、杂交、测交
C.测交、杂交、自交、杂交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22.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是多细胞生物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B.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元正常的兴奋性
D.内环境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供能,利于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2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不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有两种性状出现,则无法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及两亲本各自的遗传因子组成
B.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与亲本相同的性状,则亲本及子代个体均为纯合子
C.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了与亲本不同的性状,则亲代均为杂合子
D.某亲本自交,子代出现了两种性状,且性状分离比为3:
1,则占3/4的子代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
24.已知玉米子粒有色子粒对无子粒是显性。
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例是1:
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
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的相同
B.玉米有、无色子粒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有、无色子粒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的基因型有三种
25.有关“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不同,促进生根的效果都不相同
B.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间可形成相互对照
C.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条的基部
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生根
26.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后能量流动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项目
昆虫摄食量
昆虫粪便量
昆虫呼吸消耗量
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能量
能量(kJ)
410
210
130
70
A.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35%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
B.昆虫粪便量属于植物中未被昆虫利用的能量
C.昆虫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未利用的能量
D.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昆虫的前一营养级的能量至少有1000kJ
27.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是
A.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B.肾脏将尿素等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
C.通过呼吸运动吸入O2呼出CO2D.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28.研究发现有两种现象:
(1)动物体内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物质甲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
(2)给动物注射从某种细菌获得的物质乙,此动物对这种细菌具了有免疫能力。
这两种物质中
A.甲是抗体,乙是抗原B.甲是抗体,乙是白细胞介素—Ⅱ
C.甲是白细胞介素—Ⅱ,乙是抗原D.甲是白细胞介素—Ⅱ,乙是抗体
29.下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饭后血糖升高时,人体可以通过“内刺激→A→C→D”途径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B.人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完成H过程
C.人在寒冷条件下,可以通过“刺激→A→C→D”,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D.当人的手被针刺时,可以通过“刺激→A→C→D”,使手缩回
30.右图表示真核细胞某些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图中字母
是元素符号),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细胞结构1功能的差异是由图中甲决定
B.乙、丙的基本单位分别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
C.物质丙的片段就是基因
D.在细胞有丝分裂时结构2会发生周期性变化
31.下列生命活动中,一般不发生细胞分化的是
A.被激活的B淋巴细胞形成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
B.骨髓的造血干细胞产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C.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甲状腺细胞合成分泌甲状腺激素
D.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马铃薯茎尖获得脱毒苗
32.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在癌变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清除不属于细胞凋亡
C.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的合成D.在正常情况下,细胞分化是不可逆转的
33.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伴随着细胞内物质或结构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TP转变成ADP,从而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
B.分泌蛋白的运输离不开内质网膜转变成高尔基体膜
C.神经元通过突起增大膜的表面积,主要是为了促进代谢
D.在细胞周期中,染色质变成染色体有利于核遗传物质的均分
34.右图为植物代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②过程加快,即基质中①过程也随之加快B.醋酸杆菌与酵母菌进行③的主要场所相同
C.过程④释放的能量直接用于细胞分裂、物质运输等活动
D.过程①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过程②在黑暗中才能进行
35.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下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逐渐下降;
本实验中对照
组植株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28
B.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减少,输出量降低,使植株叶片中
淀粉和蔗糖含量增加
C.上述结果可推测,叶片光合产物的积累会抑制光合作用
D.若除去棉铃并对部分叶片遮光处理(A组),与只去除棉铃的植株叶片(B组)相比,检测发现A组未遮光叶片的光合产物含量上升和光合速率下降,则支持上述C的推测
36.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细条数量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注:
纵坐标为实验前与实验后的长度比),结果如图所示。
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即
A.实验后,a组液泡的溶质浓度比b组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的液泡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放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
37.下面三个装置可用于研究萌发种子的呼吸方式及其产物,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甲装置可用于探究细胞呼吸是否产生热量
B.乙装置有色液滴左移,说明种子萌发只进行需氧呼吸
C.丙装置可用于探究萌发种子细胞呼吸是否产生CO2
D.3个装置中的种子都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并设置对照实验
38.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的融合需要Ca2+参与,下列有关突触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B.突触前膜递质释放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C.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进入细胞内,从而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D.若突触小泡释放抑制型递质,则突触后膜无膜电位变化
39.将某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水稻苗(28株/m2)和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取食水生植物)。
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下图所示。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水花生、鸭舌草、狐尾草和福寿螺的密度
B.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福寿螺属于消费者,它和鸭舌草之间可能构成捕食关系
C.实验期间,中密度处理小区福寿螺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若实验结束后停止人工管理,低密度处理小区将经历次生演替,最可能演替为以狐尾草为主的水生植物群落
40.下列甲图是农业生态工程模式图,乙图为碳循环示意图。
以下说法错误的
A.乙图中过程③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
B.甲图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甲图是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多途径利用农作物,使能量循环利用,提高了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要减少温室效应,应调整图乙中的过程
41.下列各项中,属于细胞分化、癌变和衰老共同特征的是()
A.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和功能发生改变B.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C.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D.细胞膜的通透性降低
42.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艾滋病患者因受病毒影响,所以患癌症的几率比正常人高
B.癌细胞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可无限增殖且能在体内转移
C.亚硝酸盐可通过改变基因的结构而导致癌症发生
D.正常人如果长期接触癌症患者,其细胞癌变的几率会增加
43.哺乳动物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
4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这一反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45.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46、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
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47、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密度
48、示意图甲、乙、丙、丁为某实验动物感染HIV后的情况
A.从图甲可以看出,HIV感染过程中存在逆转录现象
B.从图乙可以看出,HIV侵入后机体能产生体液免疫
C.从图丙可以推测,HIV可能对实验药物a敏感
D.从图丁可以看出,HIV对试验药物b敏感
49.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
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
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
B.戊接受的太阳能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
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
50、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二、非选择题(25分)
41、(4分)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将茎段自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后,浸没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茎段的半边茎会向切面侧弯曲生长形成弯曲角度(a)如图甲,。
与生长浓度的关系如图乙。
请回答: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____。
(2)将切割后的茎段浸没在一未知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测得其半边茎的弯曲角度
,从图乙中可查到与
对应的两个生长素浓度,即低浓度(A)和高浓度(B)。
为进一步确定待测溶液中生长素的真实浓度,有人将待测溶液稀释至原浓度的80%,另取切
割后的茎段浸没在其中,一段时间后测量半边茎的弯曲角度将得到
。
请预测
与
相比较的可能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
42、(6分)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
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
下表为恢复过程依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植物种数/种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草丛
34
针叶林
52
12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_____演替。
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的________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2)在由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中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______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5分)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灌木丛,甲表示灌木丛某阶段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乙为该灌木丛第一、二、三营养级生物的能量分析表(单位为百万千焦)?
表示能量暂时不详,但可以计算出来。
(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灌木群落在空间的配置情况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结构,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
(2)甲图中虚线表示,N点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3若田鼠为该荒地唯一植食性动物,田鼠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
能量在二、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4)该灌木丛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每空2分,共10分)菊花的花瓣中存在着三种色素:
红色、黄色和蓝色,红色与蓝色混合呈现紫色,蓝色与黄色混合呈现绿色,缺乏上述色素的花瓣呈白色,各种色素的合成途径如图,控制相关酶合成的基因均为显性。
当B基因存在时,黄色素会全部转化为红色素。
当E基因存在时,白色物3只转化为白色物4,但E不存在时,白色物3也会在D基因控制下转化为黄色素。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只考虑途径一(G、g)和途径二(A、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