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大毕业论文园艺专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738273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9.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央电大毕业论文园艺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央电大毕业论文园艺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央电大毕业论文园艺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央电大毕业论文园艺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央电大毕业论文园艺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央电大毕业论文园艺专业.docx

《中央电大毕业论文园艺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央电大毕业论文园艺专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央电大毕业论文园艺专业.docx

中央电大毕业论文园艺专业

中央电大毕业论文(园艺专业)

**一中局部校园绿地景观规划设计

-----新景观规划

()

摘要:

通过学习新时代学校园景观设计原则和具体设计方法,结合我国大城市高中院校景观建设的现状及其环境主体的需求与景观环境设计的发展动向。

针对**一中教学地、餐饮区、运动区、住宿区部分交接地(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进行景观绿地规划,设置园林小品如坐凳、花架、绿篱塑型等。

研究适于本地生长的植物类型进行合理植物配置,对此废置空地进行改造。

以生态、环境、人、校园文化为主题,突出了宁静、美丽、庄重、大方的校园气氛,创造出了一个优美、恬静、清洁、舒适的学习环境和休息活动场所,对增强师生的身心健康,提高教学效果均有十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一中校园景观绿地改造广场设计

1.我国高中校园景观环境建设的现状

1.1传统高中校园景观环境建设的现状

高中学校绝大多数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老校园,校园建校时间长,格局固定,景观特色早等形成。

今天原有格局己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具体表现在:

1)绿化有余,美化不足:

校园绿化普遍树

1.2新建高中校园景观环境建设的现状

很多高中校园新建校区在当代高中学校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日益呈现出相似的特点:

1)新校区规划合理,注重功能,已融入城市规划之中,新建校区的校园规划比起以前老校区的规划更强调合理的分区,多采用轴线和区块控制整个校区的结构关系,重视功能使用上的需要,能妥善安排车行道、人行道、游步道等交通系统,统一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安排地下管线系统有机组合,更多的考虑校区和城市的紧密关系,己经成熟的将城市建设和规划设计手法应用于新校区的规划之中。

2)新校区园林时尚,各具特色,引入生态效益观念,新校区建设的亮点往往在园林景观上能得到体现。

如今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注重地域特色和生态机制的表达,校园景观的营造多以展示校园文化为根本,不仅为全校师生创造出寓教于乐,启人心智的学习交流环境,还注重休闲休憩活动空间的开辟。

2.我国高中校园环境主体的需求与景观环境设计发展趋势

2.1环境主体的需求

校园中的环境主体为教师和学生,其中以学生的活动最多、最广泛,包括各种学习、研究、和休闲活动,他们是环境使用的主要群体。

这就要求环境的设计与学生课外活动的多样性和性格、兴趣等相符合。

朗读、默读和讨论交流等室外学习活动需要有桌椅和与之相适应的半私密性场所;聊天、跳舞、集会等社交性活动需要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一定尺度的开放空间;散步、谈心、交流休息则需要有卫生、美观、宁静、淡雅的私密场所。

性格活泼的学生需要季相变化较大的室外环境,性格内向的学生需要静谧的绿色空间;人在高兴时需要色彩鲜艳的植物衬托自己的心情,在郁闷时需要大片绿林供自己沉思和发泄。

鉴于主体的性情性格和兴趣爱好的不同,环境的设计应该创造积极而具有多样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的外部空间,以满足校园主体物质、精神和审美等方面的不同需要。

这种层次丰富的校园景观环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高尚人格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2高中校园绿化建设的发展策略

目前在我国高中校院,很多学校缺乏较大型的绿地。

在进行校园规划方面,部分规划设计单位仍采取“建筑先行,绿化填充”的模式,这样留给绿化的空间就较为有限。

应从提升校园环境品质的高度,在进行校园规划时预留较大面积的绿化场地,以供集中绿化、大型(较大型)绿地对校园景观环境将产生重要影响。

同时一些较小的绿地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们具有景观生态学意义上的“踏板”功能。

在这些有限的绿地空间中应进行多层次的立体绿化,充分发挥绿地改善环境的潜能。

3项目概况

3.1区位分析

**一中始建于19**年,校园占地面积91亩,校舍建筑面积29951平方米。

随着教育布局调整工作的推进,2007年剥离初中部,2009年****中高中部并入,至此,成为全县唯一的一所独立高中。

现有教职工***名,在校学生*****名,设教学班***个

**一中位于**县城中部,日照充足,年均最高温度35.8℃。

是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有温差大、降水量少的特点,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为2457.2小时,无霜期为110天,年平均降水量在548.2—556毫米,并集中分布在6—9月。

年平均气温9.3℃。

3.2规划地段现状分析

规划区域位于校园西北角,东邻学生宿舍楼,北临运动操场,南面教学楼及餐饮楼,西靠学生公寓。

原为建设用地,废物堆砌,有少许植物生长,影响校园整体景观效果,阻碍交通,浪费土地资源。

总面积约1000平方米,形状不规则,由一矩形地块和一三角形地块组成,整体地势平坦。

场地开阔,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有利于植物生长。

该地段人流量较大,师生活动频繁,具有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一处到另一处的大人流活动的特点,所以规划时应充分尊重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的行为规律,考虑方便交通。

4设计依据

4.1资料依据

***一中提供的场地现状图纸一份。

4.2理论依据

**一中《校园绿化美化方案》,强调建设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化、园林化的校园。

要在现有基础上,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改造、有序推进,突出重点、提升品位,力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进一步彰显农业院校应有的特色和水平,推动校园建设迈上新台阶。

5设计指导思想

5.1文化内涵丰富

一个好的景观环境设计应该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包括校园历史文化、校园人文精神等,这是景观环境的灵魂。

我国农业院校都有着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景观环境的设计要结合人文和历史特点,寓意于景,让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在景观环境中得以体现和延续,让各种美的实体与蕴含其中的神韵及其所象征的意义得到最佳的诊释。

此外,校园景观环境的设计还应表现校园是文化荟萃的地方,通过不同的手法来表现知识的博大精深和时代性、前瞻性、宽泛性的特点,让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现代科学的展示相结合,从而对学生高尚品质的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5.2田园气息浓郁

自然生态的田园气息是农业院校应有的内在底蕴,这是一种以当地农林作物的种植为背景的景观环境。

用桃李的芬芳、油菜花的争艳、茶园的淡雅、桑葚的浓郁和稻穗的金黄来表达自然的美和诗意,让长期在城市环境中学习的学生能感受自然的过程、四时的更替、作物的春秋和农人的辛劳。

这种景观不仅具有景观的整体性,又让学生在自己的专业景观带上产生认同感,激发出对自然和所学专业的热爱。

这种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亲和力的景观环境是农业院校师生内在的心理需求。

5.3景观舒适宜人

校园景观环境对师生的心理和生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舒适的景观环境既能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满足师生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又能愉悦身心,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这种环境的精神力量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激励人们奋发学习、努力工作,还能促进校园主体之间的和谐关系。

因此,建立舒适宜人的环境体系,提高校园环境的整体水平,满足师生教学科研、审美、交往、休息、娱乐等多层次的需求,是校园景观环境营造的重点所在。

5.4整体和谐统一

校园景观环境不是所有构成要素的简单拼凑,而是将这些景观元素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方法有机的结合起来。

就农业院校而言,可从整体上以绿化大面和实验田园为背景,再点缀以各种文化设施和环境小品,实现景观的合理配置、文化的巧妙穿插,并从绿化、香化、美化、知识化、艺术化、科学化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使其具有自身的秩序性和协调性,达到整体与局部的共同发展、花园与田园的完美结合、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让整个校园环境风格和谐统一,浑然一体。

6设计思路

对地段进行区位分析,由于该地块位于教学楼、住宿楼、运动场、食堂的交集绿地,因此应尽量满足各个区的绿化要求。

整体设计采用规则式为主的布局形式,突出主体,分清主次,利用地形、植物、道路、建筑小品等分隔空间,有聚有散。

1)赢在时间东面道路设计,以圆形铺装场地为中心十字散开,结合园路,形成一平面奖杯状道路系统,在其正北面斜坡上设计有植物模纹时钟。

奖杯状道路系统与模纹时钟共同体现这一思想。

莎士比亚说过:

“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的今天,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珍惜时间,把握好每一天,从小事做起,努力提高素养;与时俱进,丰富自己的人生;奋力拼搏,全面提高能力,争取成为一个道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质全面的大学生。

自觉抵制现实的诱惑,追求应有的人生价值。

2)关注世界在西面三角形地块利用植物塑造立体雕塑,形成高度约有1.5米立体打开的书页、置于中心的圆球以及类似于手状图形。

同时,东面矩形地块在道路中心的铺装设有以类似书页地球金属雕塑与左侧植物雕塑对应,凸显思想。

大学生应该是社会上有文化、有思想、有本领的一个群体,面对国际国内空前的发展局势,大学生应时时关注全球、关注中国、关注社会、关注自己。

要学会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实践中赢得价值,从追求中获得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全新人才迎接未来、挑战未来。

 

7设计要点

考虑学生学习生活的需求,创造一个能够独处、环境优美、安静、以点小量多为原则较封闭或半封闭的绿地空间作为休读点,同时有相应的开朗的绿地空间,使人放松心情,情绪活跃,起到调节心神的作用。

1)坐凳石桌:

因为高中学生课余时间、室外学习、活动较少等,学生一般都是下午饭后需要一个幽雅、能调节心情、调节情绪、增加相互交流、增进了解的绿地环境。

石凳石桌设置在以柳树为主的庇荫处,创造一个幽静的空间。

2)廊架:

除了提供休息、遮阴、观赏的场所外,另外起到饰景的作用,丰富园内景观,同时也有引导、分割空间的作用。

3)雕塑:

设计中有植物立体雕塑和金属雕塑两部分,相互呼应,突出新展园的主题思想。

对学生有教育、指引的作用。

同时作为艺术装饰品,随在园中所占比例不大,但影响深,能够很好地美化环境。

4)草坪:

自由开放式的设计,相当尺度的空旷面积,使人有一定的开阔视野空间,创造一种舒展的意境。

不拘泥于某种形式,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思维。

草坪地带均匀地增加朦胧的灯光,既能提供晚间照明,又能给人一种柔和、温馨的美感。

另外设计中设置有服务设施如垃圾箱、照明灯、附地音箱等。

8规划原则

8.1文化性原则

高中校园是文化氛围最浓郁的地方,对景观的需求不仅要满足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等物质层面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诗情画意、文化底蕴等深层次的追求。

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

“当实用原则挥洒过度后,文化原则抬起了头”。

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景观不仅能够成为大学的象征,还能激发出师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这种文化内涵可以是地域文化的强调,也可以是校园文化的展现。

它呼唤空间和场所精神的回归,塑造了鲜明的个性特色,延续着大学的文脉。

以文化为底蕴,以文化为基点,并以文化为终极目标,成为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原则。

8.2功能性原则

现在高中学生由于压力过大,因此,功能性原则,即“形式服从功能”是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之一。

在设计园中的道路时,尽量扩展其宽度,中心的道路旁设有镶草铺装以及道路植物栽植设有树池,因而降低主道路交通压力,但又不影响景观效果,倒有趋丰富园趣之意。

8.3舒适性原则

校园景观设计的舒适性着重体现在感觉、视觉上的感受,让青年学生们体验轻松、自然、安逸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有学者认为“在大学校园环境中舒适性要求的最基本要素至少是安静、空气清新和场地绿化,同时要避免学生们视域内各种有害要素的干扰,如灰尘、烟气、混乱和过分引人注目的广告横幅,以及快速移动的各种交通行为”。

事实上,那些优秀的大学校园景观不仅停留在表面的视觉形式中,而且从学生们与各种功能建筑协调的关系中孕育出精神与情感,作为优美的景致深入人心。

8.4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不等于轻重不分的将全部景观个体进行混乱的堆砌、罗列,应根据构建整体景观框架的需要,以各景观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为纽带,将繁杂的景观个体重新组织为一个有机的结构整体,并将这种方法贯穿于各个景观细节营造的始终。

以农业院校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长期发展,校园的景观环境在空间构架、轴线关系、景观序列和环境肌理等方面都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新建景观应该充分尊重原有的肌理和框架,在原有风格上生长和延续,形成统一协调、整体连续的景观空间。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充分提炼所处地段的景观特征,以整体效果而不是局部的眼光将相关事物有机的结合起来,让新建建筑不是去争夺观者的视线,而是根据建筑的角色与位置确定空间的尺度和建筑的体量,并尽量延续和强化原有的风格和空间构架,使新建筑成为整个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让建筑和环境共同处于一种稳定而有机的系统之中。

8.5生态性原则

就高中校园而言,在确立校园景观的特色时,应注重生态性的营造,根据当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对原有土地、植被、河流等要素进行保护和利用,因地制宜地创造校园环境,满足各种植物生长的需要,使学校融在大自然之中,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

这样不仅节约用地,而且可以节省经费,既经济又可创造丰富的景观效果。

在植物的配置上,一方面要体现乡土性,实现经济造林造景,为林学、园林、园艺等专业的学生提供便利的实习条件,融教育功能与景观功能于一体,升华创造出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景观环境,为校园注入乡土性的朴素气质。

另一方面,要充分体现生物多样性原则,以灌木为主,乔木、灌木、花卉、草坪地被相结合,使常绿与落叶树种、速生与慢生树种、观叶、观花与观果树木、地被植物与草坪草地保持适当的比例,形成丰富的植物层次,充分考虑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

同时要尽可能保留原有树木,尤其是古树名木。

9道路系统设计

设计中考虑到该地段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从一处到另一处的大人流量的疏散,所以为了方便交通,在道路平面设计上,多以直线为主,这样既方便了学生,客观上也较好地保护了绿地,使绿地免遭践踏。

在人流量小的地方铺设曲径小道,有了幽林的庇荫和静谧,平添了曲径的妙趣和神奇。

主要道路:

宽度约为5-6米,主要用于通行机动车辆、自行车,同时供紧急救援车辆(消防与救护)。

自由舒展,连接和贯穿整个校园的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体育运动区、集中绿化区。

次要道路:

步道宽度3-4米不等,通过铺装、坡道、雕塑等,与主园路连通。

10植物设计

10.1总体设计原则

植物设计运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

确定基调树种和主干树种,再结合各个功能分区进行布置,做到功能区的植物配置与功能区的功能、环境、气氛相一致。

树种选择以乡土树种为主,1)乔木:

油松、柳树、国槐;

2)灌木:

丁香、冬青卫矛;

3)地被及草坪:

白三叶、酢浆草、紫羊毛、黑麦草、早熟禾等混交草坪;

4)花卉:

月季、石竹等。

园内除广场、道路及必要铺装部分以外,均用草坪覆盖,做到黄土不见天。

与乔灌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视觉。

充分调查了解了该地土壤、气候、植物四季季相色彩变化,以使在不同的季节形成不同的景致,同时形成稳定、自然的生态植物群落。

整个园区采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碧桃、栾树、丁香等为基调树种。

根据合水县气候特点,植物群落以落叶阔叶树为主与常绿阔叶树、常绿针叶混交林相出现,充分考虑到冬季对阳光的需求,其群落结构为:

上层以落叶阔叶树和常绿针叶树为主,保证其各个季节对阳光的吸收以及公园树荫的面积;中层为常绿阔叶树,将植物各个季相变化搭配考虑其中进行配置,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空间;下层是低矮花灌木、缀花草坪及花灌木。

如此既不影响各层之间对阳光的需求,也有利于造景。

10.2具体设计

10.2.1植物时钟

在矩形地块正对的斜坡上,利用金叶女贞和紫叶小檗两种叶色鲜艳、颜色对比鲜明的小灌木按一定比例及合适的范围栽植生成模纹时钟花坛。

地处明显,观看清晰明了,在廊架、坐凳处学习休息时,一定程度上能够让人感到时间飞逝,提醒每个人应该珍惜时间、把握好每一天。

10.2.2植物雕塑

在三角形地块,利用金叶女贞栽植成打开的书页状立体雕塑;在前用大叶黄杨和紫叶小檗镶嵌行成圆球形立体造型;围绕中心球体,栽植石竹形成对称的双手模型,三者有机结合为一体,与中心铺装设置的点塑像呼应,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时代精神,体现设计的主题思想,点缀园景。

10.2.3坐凳休息区

学生在此区进行学习、休息、娱乐、交流等活动,故多采用花艳色香的乔灌木,注重因植物季相变化而产生的效果的变化,做到景因时易。

同时,适度将栾树密植,具有防尘降噪的作用,创造一个宁静的环境。

主要以碧桃、栾树、连翘、丁香的观赏为主。

10.2.4道路镶草区

考虑规划地人流量及活动特点,采用镶草道路既可避免大面积、单调的铺装设计也不影响道路通行又可改善环境条件,增加园趣。

采用耐践踏、生命力强、环境适应性好、生长周期长的草坪草,如早熟禾属、羊茅属、黑麦草属、翦股颖属、雀麦属和碱茅属等。

10.2.5廊架纳凉区

以植物观赏为主,无毒无刺无伤害。

植物观赏特性和季相变化丰富多样,且有自己独特的基调。

观赏以金银花、蜀葵、月季等花卉为主。

结语

以上所述就是对**一中校园局部绿地规划设计说明。

通过对校园废置地重新改造与利用,不仅在改变校园环境方面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填补校园功能的缺憾,并对校园文化环境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与拥挤紧张的教学区相对,用于活动、交流的开放性广场可以提供宽阔的活动场地;与钢筋水泥的建筑相对,园内的小品设施、树荫草坪可以让学生放松,有“久在樊笼中,复得返自然”的感觉,从而舒展学习压力。

一个开放的校园绿地,创造学校最具公共性最富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生活空间,是令人感到亲切、愉快、清新和舒畅的,让学生在其中欢聚交流,徜徉于文化的绿茵水畔,从而使紧张的情绪得以放松。

 

参考文献

[1]卞阿娜,甘永洪,方份.大学校园绿化探析.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四期.

[2]吴国训.大学校园景观设计浅析.科技广场[B],2004(9):

31-32

[3]祝彩虹.我国农业院校景观环境设计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12-16

[4] 陈晋.高校校园景观建设浅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9年第35卷第11期.

[5]朱磊.孙向武.高校校园绿地规划研究.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7年31期.

[6]张 斌.浅论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滁州学院学报,2004(3).

[7] 王桂生.高校校园绿化规划综述[J].广东园林,1991

(2).

[8]韩炳越,高慧娟,李宝昌.高等院校绿地环境规划设计应满足大学生要求.河北国林研究,2000年6月第15卷第2期.

[9]过元炯.园林艺术.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10]胡长龙.园林规划设计.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

[12]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13]魏贻铮.庭院设计典例.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1).

[14][美]加里·赫克,时 匡,林中杰.全球化时代的城市设计[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15][美]大卫·沙维奇,卡尔·帕顿.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M].第2版.北京:

华夏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