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及说明 四川省教育厅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21461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4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及说明 四川省教育厅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及说明 四川省教育厅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及说明 四川省教育厅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及说明 四川省教育厅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及说明 四川省教育厅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及说明 四川省教育厅Word格式.docx

《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及说明 四川省教育厅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及说明 四川省教育厅Word格式.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普通高中地理学科学业水平考试要求及说明 四川省教育厅Word格式.docx

《地理1》约占40%;

《地理2》约占30%;

《地理3》约占30%。

2.按题型的分布

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满分为60分。

第Ⅱ卷为综合题(4~5个),满分为40分。

3.按试题难度分布

容易题(难度值0.75以上)约占70%,稍难题(难度值0.5~0.75)约占20%,较难题(难度值0.3~0.5)约占10%。

 

考试内容及要求

地理1

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了解天体系统的概念、级别和层次,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Ⅰ)

2.分析八大行星的数据资料,说明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Ⅱ)

3.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说明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了解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规律。

2.举例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球环境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Ⅲ)

3.说出太阳活动的标志和周期。

4.结合实例,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Ⅱ)

● 

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了解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一般特点。

2.理解黄赤交角及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规律。

3.理解昼夜更替的形成,并能区别晨线与昏线。

4.了解地方时、区时的概念及国际日界线的意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区时计算。

5.说出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

6.理解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7.知道四季的天文含义,了解五带的划分。

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说出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及划分依据,了解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知道岩石圈的范围。

3.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主要特点。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1.了解岩石的成因类型。

2.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2.结合实例,理解板块运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

3.说出内、外力作用的含义及主要表现形式。

4.结合实例,分析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1.说出近地面大气热量的主要来源。

2.知道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通过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及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4.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5.运用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相关地理现象。

6.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和风力大小。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1.能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2.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3.理解北半球冬、夏季高、低气压中心的形成。

4.理解东亚季风的形成。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了解锋面的概念及分类。

2.分析锋面对天气的影响。

3.理解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状况及对天气的影响。

4.知道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

5.运用简易天气图,分析主要天气系统的天气特点并做简单的天气预报。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说出水循环的三种类型。

2.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3.结合实例,说明水循环的主要地理意义。

●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运用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季风洋流不作考试要求)。

2.举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举例说明某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1.说出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

2.以某自然地理要素为例,分析其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2.举例说明某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改变某地理要素而导致地理环境的变化,领悟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性。

4.结合案例,评价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1.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形成。

3.运用地图理解地理环境由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4.了解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1.了解影响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主要因素。

2.结合材料,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了解全球气候处于不断变化中。

2.说明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

3.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4.列举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树立科学的环境观、全球观与可持续发展观。

●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1.运用图表资料,说明某种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在全球或我国的分布。

2.分析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某种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3.举例说明人类合理利用某种自然资源(如水、土地、矿产等)的措施,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1.结合材料,分析常见自然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了解常见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

地理2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的含义。

(Ⅰ)

2.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3.结合实例,判断人口增长模式。

4.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政策,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主要类型。

2.说出目前世界和中国人口迁移的主要特点。

3.结合实例,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4.结合实例,说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1.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2.说出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3.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1.了解城市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与主要功能区的形成。

2.知道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分布及特点。

3.知道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4.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

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1.了解城市等级的划分依据。

2.结合实例,说明不同规模城市的服务功能的差异。

3.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相互距离的特点。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知道城市化的概念和主要标志。

2.简述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和地区差异。

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4.举例说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理解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对策。

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1.运用资料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1.了解区位的含义。

2.知道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3.结合案例,分析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4.了解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特点。

5.结合案例,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区位条件。

●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1.知道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2.结合材料,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3.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工业的影响。

4.了解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及工业地域的形成。

5.结合实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和发展特点。

●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1.说出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2.比较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3.结合材料,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线与点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1.知道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几个阶段。

2.了解人地关系思想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知道环境问题的类型及主要表现。

2.根据有关资料,归纳不同区域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联系“21世纪议程”,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基本内涵和基本原则。

2.举例说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

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

1.理解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

2.结合实例,分析清洁生产和生态农业的意义。

3.根据材料,分析实现可持续发展个人应具备的态度、责任。

地理3

了解区域的含义。

1.了解区域的含义。

●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1.说出两个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差异比较的主要方向。

2.根据材料,比较两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1.结合材料,说明不同发展阶段影响区域发展的主要因素。

2.结合材料,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举例说明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1.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结合案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3.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和主要影响因素。

4.结合案例,说明产业转移的主要原因及对产业迁出区、迁入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1.结合材料,分析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原因,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2.了解森林、湿地等的生态效益。

3.结合材料,说明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1.结合案例,说出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2.结合案例,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1.结合案例,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和问题。

2.以某区域为例,了解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区分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

2.结合案例,分析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条件。

3.结合案例,了解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以某经济发达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了解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措施。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结合材料,分析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

3.结合材料,了解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结合实例,了解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1.结合实例,说说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1.举例说出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

●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1.运用有关资料,了解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

●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1.了解数字地球的含义。

2.了解GIS、GPS和RS三者之间的区别。

题型示例

【例1】2011APEC中小企业峰会8月29日~31日在成都举行。

据此回答1~2题。

1.在会议期间,地球公转速度

A.越来越快B.越来越慢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

2.在会议期间,成都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是

A.逐渐增大B.先减小后增大C.逐渐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

说明:

本组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规律的理解。

第1题属于稍难题,测试水平层次要求为Ⅱ层次。

第2题属于稍难题,测试水平层次要求为Ⅱ层次。

答案:

1.A2.C

【例2】下图为河流地貌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甲河段的剖面图可能是

A

B

C

D

4.图中乙地貌类型是

A.冲积平原B.冲积扇C.沙丘D.三角洲

5.图中甲、乙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搬运作用沉积作用B.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C.侵蚀作用搬运作用D.搬运作用搬运作用

本组题主要考查最常见的外力作用——流水作用及其产生的主要地貌类型的分布和基本特征,也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第3题属于稍难题,测试水平层次要求为Ⅲ层次。

第4题属于容易题,测试水平层次要求为Ⅰ层次。

第5题属于稍难题,测试水平层次要求为Ⅱ层次。

3.D4.D5.B

【例3】下面是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6~7题。

40°

N

100°

E

120°

6.图中沿40°

N陆地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7.图中①所在省区的主要矿产资源是

A.煤B.稀土C.铁D.石油

第6题涉及的主要内容为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重点考查学生判读地图,并根据所判读地区的相关信息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该题属于容易题,测试水平层次要求为Ⅱ层次。

第7题涉及的主要内容为自然资源,重点考查学生运用地图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

该题属于容易题,测试水平层次要求为Ⅰ层次。

【答案】6.C7.A

【例4】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

8.下列国家中,目前人口增长模式与

阶段相吻合的是

A.日本B.印度C.英国D.法国

9.图中最有可能出现老龄化趋势的阶段是

A.

B.

C.

D.

第8题考查联系图像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特点,还需要储备有当今世界不同类型国家的人口增长特点方面的知识。

第9题考查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影响。

该题属于容易题,测试水平层次要求为Ⅰ层次

8.B9.C

【例5】下图为澳大利亚轮廓图,图中阴影所示区域气候温和,降水适宜,适合种植小麦和发展畜牧业。

读图,回答10~11题。

30º

S

10.图中阴影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

C.季风水田农业D.混合农业

11.图中阴影区域农业生产

A.单位面积产量低,

B.机械化程度高

C.牧牛与小麦种植并重

D.商品率低

第10题考查联系地图判断农业地域类型。

第11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

10.D11.B

【例6】我国一些地区农村靠燃烧秸秆、木材和柴草做饭、取暖,这种能源利用方式存在许多缺点。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12~13题。

风沙侵蚀、水土流失

破坏草皮

牧草当燃料

畜粪当燃料

秸秆当燃料

木材当燃料

12.根据图中的关系,推测

分别代表

A.破坏森林、农业减产、牧业下降B.破坏森林、牧业下降、粮食减产

C.牧业下降、农业减产、破坏森林D.

粮食减产、破坏森林、牧业下降

13.图示反映的环境问题最可能出现在

A.塔里木盆地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珠江三角洲

该组题主要涉及环境问题的知识,考查学生的逻辑推断能力,并能根据区域推测区域地理特征。

第12题属于容易题,测试水平层次要求为Ⅰ层次。

第13题属于较难题,测试水平层次要求为Ⅲ层次。

12.A13.C

【例7】读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所占全国比重的变化图,回答14~15题。

14.结合图示信息和两地区位条件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XX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国际直接投资额首次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不断上升,并超过珠江三角洲地区

C.珠江三角洲地区外贸额从1998年起一直呈下降趋势

D.图中所示的变化与外商投资区位选择的变化有关

15.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良好B.毗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C.腹地范围广阔D.技术水平高

本组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有利条件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分析和判断,需要学生对相关区域的区域地理知识基础,以及读图判图和对比分析的能力。

第14题和第15题都属于稍难题,测试水平层次要求为Ⅱ层次。

14.D15.B

【例8】16.读我国某气象小组测得的当地2月份数日的气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这段时期该地气压变化呈趋势,气温变化呈趋势,由此判断引起天气变化的原因是(锋面)过境。

(2)从冷暖性质看,该地6日受气团控制,12日受气团控制。

(3)该锋面过境大致是在日前后,锋面过境时降水的特点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锋面天气系统在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主要天气特征的理解,要求学生能根据图中气温、气压要素随时间的变化来判断天气系统。

该题属于较难题,测试水平层次要求为Ⅲ层次。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