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8120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步步高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精品讲义 第32讲 生态系统的结构 新人教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分解者的话,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就会堆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

(5)由图示可知四种成分的关系分别是:

①基础: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②桥梁:

生产者、分解者;

③主导(基石):

生产者。

易错警示 生态系统成分的误区类型与特例分析

误区类型

特例

细菌都是

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

寄生细菌属于特殊消费者

动物都是

蚯蚓、蜣螂、秃鹰及某些种类的软体动物是以动植物残体为食的腐生动物,属于分解者

生产者都是

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植物都是

菟丝子等一些寄生植物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大部分属于消费者,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B.有的消费者无细胞结构

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D.一种生物只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生物成分

答案 D

解析 动物大部分属于消费者,也有小部分属于分解者,如蚯蚓、蜣螂等,其中植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

有的消费者无细胞结构,如营寄生生活的病毒;

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

一种生物可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不同生物成分,如猪笼草既是生产者(能进行光合作用),又是消费者(能捕捉昆虫获得营养)。

2.如图是生态系统成分的关系图,下列对a、b、c所代表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b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

B.a中全是异养型真核生物

C.c只包括腐生细菌和真菌

D.a是该生态系统的基石,一旦遭到破坏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 A

解析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的物质和能量来自b,并可传递给c,所以a是消费者,b是生产者,c是分解者。

生产者大多数是光能自养型的真核生物——绿色植物,但也有化能自养型的原核生物——硝化细菌,所以A项正确。

消费者都是异养型,但并不都是真核生物,如根瘤菌,它以活的生物体豆科植物制造的有机物为食,属于消费者,但属于原核生物,细菌中有很多都属于寄生菌类,属于消费者,B项错误。

分解者除了有腐生细菌和真菌外,还有腐生动物,如蚯蚓、蜣螂等,C项错误。

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D项错误。

3.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甲、乙、丙各代表生态系统中的

哪种成分(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解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固定CO2,也可通过呼吸作用释放CO2,所以生产者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之间是双向箭头,生产者和消费者中均有一部分含碳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故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生态系统四种组成成分的判断技巧

(1)先据双向箭头“”确定“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和“生产者”,再判断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为“生产者”,有“3”个指入箭头的C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最后根据D→A

→B,确定A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

(2)若问D、A、B具体是什么生物,则D主要为绿色植物,A主要为动物,B主要为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3)图示中D、A、B共同构成生物群落,食物链(网)中只包括D和A。

 

考点二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重要程度:

1.食物链

(1)概念:

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

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

2.食物网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的营养结构。

(2)功能:

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的渠道。

3.生态系统的结构[连线]

观察下面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示食物网中包含8条食物链。

2.写出图中含营养级最多的食物链:

草→食草昆虫→蜘蛛→青蛙→蛇→猫头鹰。

3.图中猫头鹰同时占有第三、四、五、六营养级。

4.图中哪些生物属于次级消费者?

狐、猫头鹰、吃虫的鸟、蜘蛛、青蛙、蛇。

5.写出图示食物网中未包含的生态系统的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6.从图中可以看出,青蛙和蜘蛛之间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7.由图示可看出,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有食物联系的生物种类,而并非取决于生物数量。

易错警示 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易错分析

(1)模型图示(如右图)。

(2)相关说明:

①由于第一营养级一定是生产者,因此

一种动物在某一食物链中的营养级=消费者级别+1,如兔是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

②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代表的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一定是一个种群。

③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有不同的营养级,如狼分别是第三、第四营养级。

④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狼和狐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1.如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

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

B.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

C.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严禁过度捕杀蓝鲸是由于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

答案 C

解析 此食物网共有9条食物链;

硅藻是植物,属于生产者,不是分解者;

生产者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最大;

而磷虾在每一条食物链中都是第二营养级,所以C项对。

2.非洲某草原生态系统有如下食物网:

(1)这个食物网包括_______

_条食物链。

(2)狮子在这个食物网中占据哪几个营养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狮子和野狗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食物网中的一种生物减少,其他的生物都减少,这种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若蛇的数量减少,狮子的数量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 

(2)三、四、五 捕食和竞争 (3)草 没有明显变化

解析 

(1)从草开始,到狮子结束,共5条食物链。

(2)草→羚羊→狮子、草→斑马→狮子,这两条食物链中,狮子是第三营养级;

草→羚羊→野狗→狮子、草→斑马→野狗→狮子,这两条食物链中,狮子是第四营养级;

草→鼠→蛇→食蛇动物→狮子,这条食物链中,狮子是第五营养级。

(3)草是生态系统的基石,草减少,其他生物都减少。

由于狮子的食物来源较广泛,蛇的数量减少不会明显影响到狮子数量的变化。

食物网中种群数量变化连锁反应的分析方法

食物链和

食物网中,某种生物数量增多或减少时,其他生物数量的变化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1)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对其他物种变动的影响

食物链中若处于第一营养级的生物减少,直接以其为食物的第二营养级生物因食物缺乏而数量减少,又会引起连锁反应,致使第三、第四营养级生物依次减少。

(2)“天敌”一方减少,对被捕食者数量变动的影响

一条食物链中处于“天敌”地位的生物数量减少,则被捕食者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加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

(3)复杂食物网中某种群数量变化引起的连锁反应分析

①以中间环节少的作为分析依据,考虑方向和顺序为:

从高营养级依次到低营养级。

②生产者相对稳定,即生产者比消费者稳定得多,所以当某一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时,一般不需要考虑生产者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③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种群有多种食物来源时,若其中一条食物链被中断,则该种群可通过多食其他食物来维持其数量基本不变。

(4)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种群数量变化的连锁反应分析

①a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降低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增加。

②a种群的数量变化导致b种群的营养级升高时,则b种群的数量将减少。

特别提醒 

(1)数食物链的规则:

生产者→最高营养级,不中断、不漏掉。

(2)寄生、腐生生物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不在食物链(网)中。

(3)数量波动变化应以就近原则,且以捕食关系进行判断。

1.生态系统都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种成分。

2.在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总是生产者,各种动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可能不同。

3.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把光能或化学能固定在它们制造的有机物中,被生物所利用,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4.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

高考模拟 提能训练

高考题组

1.(2011·

福建卷,4)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右图表示

的是(  )

选项

表示内容

A

碳元素的流向

CO2库

B

内环境成分的关系

血浆

淋巴

组织液

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

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

甲状腺

垂体

解析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图示中乙与丙之间为双向的,故若乙为大气中的CO2,则丙为生产者,而甲可表示消费者或分解者,A项正确;

若图示中乙代表淋巴,则甲代表的血浆不能形成淋巴

,乙代表的淋巴也不能形成组织液,B项错误;

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丙代表的分解者的能量不能再被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用,C项错误;

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

,图示甲应表示下丘脑,乙应表示垂体,丙应表示甲状腺,故D项错误。

2.(2009·

海南卷,19)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

A.绿藻上升B.白鲢下降

C.水蚤下降D.乌鱼上升

答案 B

解析 依据题意,当大量捕捞花鲢后,乌鱼的食物主要转移到白鲢这边来,大量捕食白鲢,故其数量在短期内快速下降。

3.(2013·

大纲全国卷,33)某一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和浮游植物B,其中鳙鱼以浮游动物A为食,浮游动物A以浮游植物B为食。

回答下列问题:

(1)为提高池塘鳙鱼的产量,采取向池塘中施肥和捕捞小型野杂鱼等措施,其中施肥的作用是直接提高__________的种群数量。

捕捞野杂鱼的作用是降低其与鳙鱼对__________、__________和空间等资源的竞争。

(2)若大量捕捞使池塘中的鳙鱼数量减少,则短时间内会导致____________的种群数量迅速下降。

(3)若池塘施肥过量,一段时间后,池塘内上述三个优势种群消失了两个,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缺少________。

再经过一段时间后,仅存的一个优势种群也基本消失,而另一类生物如微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变黑发臭,该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____________。

答案 

(1)浮游植物B 食物 氧气(或溶解氧)

(2)浮游植物B

(3)浮游动物A和鳙鱼 氧气(或溶解氧) 分解者

解析 本题解答的关键是要清楚三个优势种群的营养关系,并写出食物链,即浮游植物B―→浮游动物A―→鳙鱼。

(1)生态系统中只有生产者才能利用肥料分解后产生的无机物,因此施肥会使浮游植物B种群数量增加。

野杂鱼中有许多是次级消费者,与鳙鱼属于同一营养级,在食物、溶解氧、生存空间上存在竞争关系。

(2)从营养关系上看,大量捕捞鳙鱼会使浮游动物A的天敌减少,浮游动物A种群数量增加,捕食大量的浮游植物B,导致短时间内浮游植物B种群数量下降。

(3)施肥过量,肥料中的有机物会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消耗大量的O2,造成水体中溶解氧量下降,浮游动物A和鳙鱼因缺氧而死亡,它们的尸体又会造成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体变黑发臭。

模拟题组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但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答案 AB

解析 太阳光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病毒营寄生生活,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蚯蚓为分解者。

5.如图为一个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式图,则(  )

A.碳通过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甲

B.乙只表示初级消费者

C.丙处于最高营养级

D.丁主要是微生物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

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丁为大气中的CO2,则B、C、D错误;

生产者中包括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和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如硝化细菌),A正确。

6.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

B.伯劳鸟和袋鼬只存在捕食关系

C.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含有6个营养级

D.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越大

解析 此食物网中共有8条食物链,故A错误;

伯劳鸟和袋鼬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故B错误;

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有6个营养级,如桉树→甲虫→蜘蛛→知更鸟→伯劳鸟→袋鼬,故C正确;

甲虫的营养级虽比桉树高,但体型小,故D错误。

一、单项选择题

1.为了保护环境,

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除了将塑料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废物带离,这是因为南极(  )

A.缺少生产者B.分解者很少

C.没有消费者D.

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解析 南极温度较低,分解者数量很少,有机物分解速率慢。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

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

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

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

解析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消费者,自养型的细菌属于生产者;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释放到无机环境中,无机环境中的无机物可被绿色植物吸收再利用;

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只能供给分解者自身生命活动的需要;

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营腐生生活的动物也属于分解者。

3.有一种生态农业模式是在水稻田中养鸭,利用鸭控制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鸭粪用作肥料。

下列关于该模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杂草和水稻是生产者

B.鸭与害虫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关系

C.杂草和水稻的种间关系为竞争关系

D.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组成了一个农田生态系统

解析

 该生态系统中杂草和水稻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固定有机物的生产者;

鸭可以捕食害虫以控制害虫的数量;

杂草和水稻会争夺稻田中的养料和生存空间,为种间竞争关系;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水稻、鸭、害虫和杂草等各种生物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4.如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结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

变大

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解析 在这个食物网中,从生产者到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不重复的食物链有:

①A→B→H;

②A→C→D→H;

③A→C→F→G→H;

④A→E→D→H;

⑤A→E→F→G→H,共5条。

在该食物网的5条食物链中,H分别处于第三(链①中)、第四(链②④中)和第五(链③⑤中)营养级。

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而不会有明显变化。

在该食物网中,若C种群的数量下降,则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其他生物(B或E)来弥补,通过食物网中生物这种相互补偿、相互制约的自我调节机制,生态系统可维持平衡状态,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能保持相对稳定。

5.某种甲虫通过分解土壤中的落叶获得养分,可推测这种甲虫(  )

A.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

B.属于次级消费者

C.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

D.在能量金字塔中位于底部

解析 由题目可知该甲虫营腐生生活,是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与植物之间不是捕食关系,不属于消费者,A、B错误;

位于能量金字塔底部的是生产者,D错误。

6.如图表示一个海滩湿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菌既可作为分解者,又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

B.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食草虫、线虫、海螺

C.若大米草死亡,将导致沼蟹数量增加

D.若喷洒只杀灭食草虫的杀虫剂,则蜘蛛数量将减少

解析 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被线虫捕食的细菌属于消费者的食物;

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海螺、线虫和食草虫均能以生产者为食,故三者应为第二营养级;

大米草与藻类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大米草死亡会导致藻类数量增多,藻类数量增多会导致线虫数量增多,进而导致以线虫为食的沼蟹数量增多;

杀虫剂杀死食草虫,会导致蜘蛛的食物减少,进而导致蜘蛛数量减少。

7.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④草原中,食草昆虫→青蛙→蛇→鹰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解析 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加;

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低于森林生态系统;

草原中,食草昆虫→青蛙→蛇→鹰不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食物链应包括生产者。

故A项正确。

8.疟原虫在人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生殖,在按蚊体内才进行有性生殖。

人被感染疟原虫的按蚊叮咬后可患疟疾。

在水中,按蚊幼虫(孑孓)以藻类和细菌为食,同时又被鱼类捕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

B.疟原虫与按蚊是共生关系

C.藻类属于生产者,孑孓和鱼类属于消费者

D.鱼类与藻类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

解析 疟原虫与人是寄生关系,与按蚊之间也是寄生关系。

藻类能进行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

孑孓和鱼类是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

鱼类以藻类为食,二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

鱼类与藻类生活在同一空间,会因争夺生存空间、氧气等有限的生存条件而产生竞争。

9.以虫治虫是生态农业的重要内容,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请问在一段时间内,如

果甲的种群数量增加,其可能引起的后果是(  )

A.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B.乙和丁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

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四种生物的食物关系为丙→丁→甲→乙,如果甲种群数量增加,则乙的食物增加,乙会增加,丁的天敌增加,所以丁要下降,丁数量减少,即丙的天敌减少,故丙会有所增加。

二、双项选择题

10.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

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

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斗争不断增强

B.甲的引进改变了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

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

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

解析 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而环境的容纳量是有限的,所以五年来甲种群的种内斗争不断增强;

甲引进后显著增加,使该生态系统中的优势种得以改变,影响了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

甲引进后导致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减少,可见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为捕食关系,甲与水草为竞争关系,所以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有效抑制甲的蔓延;

生态系统包括在自然区域中的所有生物及其所生存的无机环境。

11.如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食物网,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

B.图中初级消费者只有植食性鸟

C.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3种

D.生态系统的4种成分中,该图只体现了两种成分

答案 AD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该食物网由5条食物链组成;

植食性鸟和食草昆虫都是初级消费者;

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鹰、食虫鸟、蜘蛛和青蛙4种生物;

该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的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2.某农户在其庭院中种植了谷类、蔬菜和牧草,栽培了蘑菇,养殖了家畜和家禽,还建有一个沼气池,这些构成了一个人工生态系统。

下列关于该庭院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解者的代谢产物都可作为生产者的肥料

B.生产者的代谢产物都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

C.消费者的有机排出物可作为分解者的原料

D.分解者及其代谢产物有的可以作为消费者的食物

答案 CD

解析 分解者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其代谢产物并非都可作为生产者的肥料,故A错误;

生产者的代谢产物并非都可作为消费者的食物,如人吃蔬菜、水果时并不是把所有的都吃了,故B错误;

消费者的有机排出物可作为分解者的原料,分解者及其代谢产物有的可以作为消费者的食物,故C、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3.在草原生态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司法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