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听课记录15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17681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听课记录15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班听课记录15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班听课记录15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班听课记录15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班听课记录15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听课记录15篇Word格式.docx

《中班听课记录15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听课记录15篇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听课记录15篇Word格式.docx

咦,萝卜回来啦!

3.再次欣赏故事《萝卜回来了》,理解朋友之间互相关爱之情。

  a.以三角形图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送萝卜的过程。

将送萝卜的过程设计成一个三角巡回的动画演示,非常深动、有趣,既自然地引导幼儿了解萝卜回来的过程,又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b.把送萝卜过程编成了歌曲。

  歌曲内容:

小兔子呀,送萝卜呀,送小猴,送小猴,小猴送给小熊,小熊送给小兔,萝卜回来啦,萝卜回来啦!

这个环节渗透了"

多元智能"

的理念,将音乐领域中的内容有机地"

整合"

在一起。

通过渗透歌曲的感知教学,将这个相对较长的故事编成了幼儿容易理解、简单明快的歌曲,通过歌词,他们就能明了故事内容,非常符合中班幼儿的学习特点。

)c.小结:

你们喜欢故事里的小动物吗?

为什么?

我也很喜欢它们,因为它们愿意把最好的东西送给别人,真是一群相亲相爱的好朋友!

篇二:

我们的好朋友——树木

一、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教育幼儿爱护花草树木。

2.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能力。

3.了解树木和人类的关系。

听课评析:

重点了解树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

难点是树立幼儿的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三、活动准备:

沙尘暴纪录片一盘;

树木作用幻灯片一组;

树宝宝头饰一个。

四、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观看纪录片,引出课题。

师:

“今天,老师带来一张光盘,大家看里面介绍了一件什么事情?

”,

提问:

你刚刚看到了什么?

沙尘暴是什么样子的?

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不便?

沙尘暴是怎么形成的?

为什么会有沙暴尘?

(二)展开部分介绍树木与人类的关系

出示树宝宝,以树宝宝的口吻询问幼儿:

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树木对人类有哪些帮助吗?

结合幼儿回答情况,演示幻灯片。

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我们会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很愿意与你们做朋友,大家又应该怎样对待我们呢?

教育幼儿爱护树木,保护环境。

听课评析:

教育幼儿树立环保意识

人们不保护环境,会受到大自然的什么惩罚。

最后让幼儿讲一件自己亲眼所见或听说到的受到大自然惩罚的例子,并且打算怎样做一名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三月正是植树的好时节,结合3月12日植树节,可以向幼儿进行树木方面的有关知识教育。

树木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人类的贡献巨大,但是幼儿在此方面的知识储备不多,对树木的了解不够。

如果只是说教性的教育幼儿爱护树木,收效不是很大。

但是,如果幼儿清楚了树木对人类的关系,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很自然的想到要保护树木,爱护树木,形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这比单纯地说教要有效果。

通过树木与人类的关系,又引伸出环境保护问题。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迅速衰竭。

应该让幼儿明白,环境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存发展。

因此,保护环境是我们现在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

篇三:

会说话的标志

  活动目标:

  1.能够说出“严禁吸烟”、“禁鸣喇叭”等标志的含义及所表达的意思。

  2.能大胆的介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观察的各种标记。

  活动准备:

  1.各种标志图片2.自制红绿灯标志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手持红绿灯标志带领幼儿玩“开汽车”的游戏。

  2.提问:

刚才我们玩游戏的时候,老师没有说话,为什么你们一会儿开车,一会儿停车呢?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红绿灯?

它告诉我们什么?

  二、出示标志图片,引导幼儿认识标志。

  

(1)引导幼儿看“严禁吸烟”的标志,知道吸烟有害健康。

  师:

这是什么呀?

这上面有什么?

你在哪里见过这个标志?

它表示什么意思?

  小结:

这是严禁吸烟的标志,它告诉人们在公共场合不能吸烟,因为吸烟有害健康。

  

(2)引导幼儿看“禁鸣喇叭”的标志.。

这是什么标志呢?

它上面有什么?

这个标志表示什么意思?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个标志?

为什么要禁鸣喇叭呢?

这是禁鸣喇叭标志,它告诉人们禁鸣喇叭。

因为高音喇叭是一种噪音,会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所以在街上是禁止鸣喇叭的.

  (3)依次出示“当心夹手”和“当心学校”的标志,引导幼儿认识。

  三、引导幼儿回忆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其他标志,通过讨论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除了这几个标志,你们在生活中还看到过哪些标志呢?

  

(1)出示禁止标志师:

这一组图片有一样的地方吗?

(都是圆形的、红色的、都有斜杠)小结:

这一类标志在告诉我们这些是不可以做的。

  

(2)出示警告标志师:

这一组图片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呢?

(都是三角形的、黄色底的、黑边)小结:

这一类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安全。

  四、设计标志师:

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标志,老师想请我们小朋友也来设计一些标志,如果让你来设计,你想设计什么标志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让幼儿看看、说说,使幼儿了解了标志的不同含意,并学会了运用标志,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也知道我们必须要遵守交通安全秩序。

在教学活动中,幼儿积极性比较高,对各种交通标志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自己所看到的标志,进行简单的描述,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明显的进步。

本次活动开始以游戏引入主题,最后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想设计的标志并进行设计,在这两个环节孩子们兴致高昂,都踊跃参与其中。

不足的地方是应该多引导、鼓励他们,使能力较弱、生活经验不够丰富的幼儿大胆发言,主动探索,让所有幼儿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篇四:

花手套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尝试滚画

2、对色彩感兴趣,愿意参与活动

3、能用合适的语言表达

准备:

硬纸板盒子,盒子里放上一张画有手套样的纸,颜料三组,每组的颜色为红黄、蓝绿、黄,汤勺若干,弹珠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入主题1、娃娃家里的宝宝们没有手套啊!

我们把盒子手套送给他们怎么样?

二、引导滚画1、请小弹珠到盒子里来玩一玩2、怎么请弹珠的?

用勺子,请后勺子放回盒子家里。

(幼儿常规引导)3、老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滚弹珠(左右滚一滚,前后滚一滚,绕个圈儿滚一滚)4、请小朋友一起来滚画

三、引导幼儿用弹珠和颜料一起来滚画1、请弹珠休息一下吧2、我们怎么把颜料也请到盒子里来玩一玩呢?

(引导幼儿讨论)3、用勺子请弹珠到颜料里去洗个澡,请完后勺子放回哪里?

4、请小朋友帮老师念儿歌,老师来滚画

四、小朋友操作,教师帮助念儿歌

五、引导幼儿讨论1、现在手套宝宝上有什么了?

2、它怎么样?

六、引导幼儿用不同的颜色进行滚画1、可以在去请一次颜料,可以是不同颜色的,可以选两颗。

2、现在看看你的手套变怎么样了

七、活动的结束我们去请太阳公公帮忙A、太大了(怎么办,老师没有作回应)B、没有颜色弹珠滚出后怎么办要加以引导有线宝宝A、像绳子B、像马路C、像树根变五颜六色的了

评价:

一、这是一个小肌肉运动的训练,操作后有幼儿的交流。

二、应该值得注意的是在活动中应该让孩子玩透,不需要示范可以这样来引导幼儿:

“你怎么来让弹珠玩”孩子先进行操作,“玩一玩,发现什么了”围在孩子身边引导,不需要再让孩子坐下来了。

让孩子再找不一样的颜色,看颜色的变化。

三、小班常用儿歌来引导,一个活动就用一个中心儿歌来引导。

篇五:

国王生病了

1、介绍故事的题目:

师:

老师带来了一本书,从封面上能看出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从哪里看出来的?

国王生病了,他的表情怎么样呢?

小结:

故事题目就叫《国王生病了》

2、讲述、理解故事:

(1)看第一幅图,老师讲故事第一段(国王生病了)。

(2)看医生开出的运动计划表,提问:

看了计划表,你觉得国王生了什么病?

听听医生怎么说。

(看图讲述)

(3)边看图边讲国王每天的运动。

星期一:

大王子和大臣抬轿子送国王上山。

提问:

国王是怎么做的?

大王子和大臣是怎么做的?

看上去怎么样?

星期二:

看图请幼儿根据图片讲故事:

国王是怎么骑马的?

幼儿讲述后,

老师小结。

星期三:

国王又去做了什么?

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

请小朋友用几句话来告诉大家:

星期三发生了什么事?

星期四:

国王叫大臣陪他去打棒球。

老师讲述故事。

星期五、星期六:

国王要去干什么?

(跑步、做操)他是怎么跑步、怎么做操的?

星期天:

休息。

国王怎么样?

大臣、王子和皇后怎么样?

(累死了)

(4)国王觉得很奇怪,去问医生:

“怎么会这样?

”医生哈哈大笑。

猜猜医生会对他说什么?

幼儿讨论后,老师讲述。

国王听了医生的话,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决定认真锻炼。

3、与国王一起锻炼:

听音乐,和老师看着图片一起绕着教室周围锻炼:

周一:

爬山周二:

骑马三:

游泳小结:

运动后你感觉怎么样?

国王和大家一起锻炼后,精力充沛,身体也好了。

4、制定运动计划表:

(1)你们平时锻炼身体吗?

你们都参加过哪些运动呢?

(2)在幼儿园里你参加过哪些运动呢?

(3)我们也来制作运动计划表吧!

交待要求:

分小组制作在幼儿园里运动的计划,商量好后画下来,每天的运动要不一样。

(4)讲评:

谁来介绍一下你们制定的运动计划表?

你们制定的运动计划表合理吗?

有没有运动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呢?

把计划表贴到教室,每天按计划运动就可以看看是不是合理了。

篇六:

好朋友夹心饼干(中班)

听课记录:

1、导入活动:

小点心师傅坐好了吗?

小手洗干净了吗?

放在膝盖上藏好。

2、看一看:

桌上有什么?

(饼干)

(1)师拿一块圆饼干:

它是什么形状?

(圆圆的)还有什么东西也是圆圆的?

(2)这块饼干长得什么形状?

(方方的)还有什么东西也是方方的?

(3)介绍夹心饼干:

师从口袋里变出一块圆形夹心饼干,引导幼儿观察:

它有个好听的名字,叫什么?

它有几片饼干组成?

中间还有什么?

两片饼干长得怎样?

(一样)

3、做一做:

(1)找一找:

找两块一模一样、可以做好朋友的饼干。

老师检查:

两块饼干可以头碰头,一样大小的。

谁找到了圆圆的好朋友?

谁找到了方方的好朋友?

把它们头碰头,脸贴脸,看看是不是一样的?

(2)师:

饼干的芯还没有,想想可以放什么做它们的芯?

老师介绍白布下的果酱。

(3)老师示范介绍夹心饼干的做法:

在饼干光滑的一面,涂上一点果酱,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拿另一块饼干和它头碰头,脸贴脸,就做好了。

这儿有圆形和正方形的盆子,把做好的饼干送到它们家里去。

做的圆饼干送到圆盘子家里,方饼干送到方盘子家里。

(4)幼儿操作。

4、尝一尝:

找一块你喜欢的饼干尝一尝。

愿意送给客人老师尝一尝吗?

带着饼干去给哥哥姐姐也尝一尝,结束活动。

篇七:

都睡着了(学前班歌唱)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

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谁?

(青蛙、苍蝇、鸽子……)大青蛙在哪里?

鸽子呢?

这些小动物在干什么呢?

2、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倾听,学习唱“嘘嘘,它睡着了”。

小动物们怎么了?

小动物们睡着了我们应该怎么做?

(嘘嘘~)

出示图谱:

OOZZZZ(嘘嘘,它睡着了)

3、学唱歌曲。

(1)师幼合作,学唱第一段,边唱便完成图谱。

(教师唱前面,幼儿唱后面)青蛙OOZZZZ苍蝇OOZZZZ小老鼠精灵小绵羊OOZZZZ0

(2)学唱第二段。

大灰熊OOZZZZ鸽子OOZZZZ……师:

这么多动物都睡着了,我们要怎样?

出示最后一句图谱(两只手、两只脚丫)

4、幼儿跟老师完整演唱。

5、认识休止,学习控制。

(1)出示O:

看到它可不能发出声音,就想看到红灯就“停”.

(2)把休止填入图谱来演唱。

用休止替代“嘘嘘”,变拍手。

(3个别幼儿演唱。

(4)大家一起完整演唱,休止控制不唱。

6、演唱表演。

1)出示魔法棒,小朋友变成小动物。

魔法棒点到谁,小动物就坐下睡觉。

(空拍处点,歌曲唱完,一起点完。

(2)请几名幼儿当魔术师来点魔法棒,其他幼儿当小动物唱歌。

7、分角色集体表演:

幼儿扮演小动物找家,演唱表演。

8、替换歌词演唱:

第二天太阳公公出来了,它们都睡醒了,用“睡醒了”替换“睡着了”演唱。

听课反思:

这是一首旋律非常优美的歌曲,而老师的音色也是非常棒,所以老师的第一遍演唱,就深深吸引了孩子,也吸引了我们听课的老师。

这首歌很长,歌词很多,让幼儿来学唱是很难的。

但朱老师从易入手,找到了很好的切入口,即反复最多的“嘘嘘,它睡着了”,让幼儿来学唱,一下子把幼儿带进了歌曲的情境中。

而图谱也比较有效地帮助幼儿来记忆歌词,在老师的带动下,孩子们不知不觉的唱起这首歌来。

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学习演唱休止,增加难度,层层深入。

同时老师采用了丰富的演唱表演形式,让幼儿能够投入其中,反复演唱而了此不疲,体会到了歌唱的乐趣。

篇八:

有趣的西瓜皮(小班)

目标:

1、引导幼儿在西瓜皮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

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过程:

一、引导幼儿对西瓜皮进行初步想象。

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

(半个西瓜皮)

这半个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

(小船、小床、碗……)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

(小伞、屋顶、台灯……)

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师:

西瓜皮会变魔术,瞧!

它变出了什么?

(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

(小猴子、小松鼠……)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

西瓜皮,变秋千,松鼠荡来荡去真有趣!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西瓜皮变个魔术?

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哪个小动物会用它来干什么?

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

(提醒幼儿相互讲述)

请个别幼儿讲述请幼儿把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大家一起欣赏。

三、引导幼儿再次对西瓜皮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西瓜皮》的故事

1、老师出示背景图,示范编故事:

有一群小动物到草地上玩,发现地上扔了许多西瓜皮。

小动物们想:

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

小猫捡了个西瓜皮说:

“让我来做个翘翘板吧!

”它到树林里找来一块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个翘翘板。

小猫和小狗一起玩,翘呀翘,玩得真开心!

2、小朋友,西瓜皮有许多,别的小动物会用西瓜皮来做什么呢?

他们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

请你们也来编个故事吧!

一组上的小朋友你先编,再我编,再他编,大家一起接龙编个动听的《有趣的西瓜皮》故事吧!

3、幼儿分组创编故事

(1)组提供一幅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若干小动物(提醒幼儿选好小动物,再讲述)

(2)请个别小组讲述

(3)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反思与建议:

整个活动都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

所以感觉活动开展的很流畅。

在最后的环节中老师可以采用把作品布置出来后,一起讲,这样可能混乱的现象会好点。

篇九:

喇叭花电话(中班)

金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很大又很好看的图书,我们来看看图书上有什么?

一、看图书欣赏故事第一段:

1、小老鼠和小鸟不能在一起玩?

幼儿自由的说

2、不能在一起玩,它们心里会感觉怎么样?

3、我们一起来想个办法让小老鼠和小鸟在一起?

(幼儿发表自己的建议:

请巨人来帮忙、降落伞、乘在一片大树叶上让风吹上去、请长颈鹿的长脖子帮忙、请大象的长鼻子帮忙、找根绳子……)

4、听听小老鼠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二、、欣赏故事第二段:

1、鼠弟弟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种了一颗喇叭花)

2、扮演角色进行对话。

幼儿交流:

小鸟,等你长大了,飞下来跟我们一起玩……

3、还可以怎么关心小鸟?

4、那我们来听听小老鼠到底是怎么跟小鸟说的?

三、继续讲故事

1、小鸟和小老鼠开始的时候碰到了什么困难?

后来是怎么解决的?

2、再次欣赏故事一遍:

——介绍封面。

——暗示幼儿一页一页地翻。

3、讨论:

打电话的时候说什么话有礼貌?

(你好、Hello……)

四、打电话游戏:

1、幼儿选择好小动物胸卡以及手工纸电话后跟同伴一起练习打电话。

2、我们班的一个小朋友生病了,不能来上幼儿园,你想跟他说些什么呢?

(与该幼儿妈妈的手机联系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关心同伴的话)

评析:

这是《我的好朋友》主题背景下的一次语言活动;

老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的融入、渗透,使幼儿在活动中学会关心同伴,尝试和别人有礼貌的交流等。

活动设计新颖、环节清晰层层递进,一方面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另一方面较好地促进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如:

模仿打电话、慰问生病的同伴……让幼儿在生活化的环境中进行迁移,使幼儿获得愉悦的经验。

老师还充分利用大图书这个教具,灵活而巧妙的让幼儿在看看、讲讲中学到了看图书的正确方法。

最后,提点小小建议:

活动第三部分让孩子选择动物胸卡与同伴练习打电话的过程似乎有些草草了之,是否可让孩子在练习对话后互换小动物胸卡,以使孩子感受不同角色在打电话时的不同对话。

另外,每一次孩子的交流后,教师是否可以做简单小结,以使孩子的原有经验得到更好的提升。

篇十:

吹泡泡(小班)

一、导入

1、观看照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请你们看几张照片,看看他们在干什么?

2、提问:

这是谁?

手里拿着什么?

吹管是什么形状的?

吹出来的泡泡是什么形状?

二、猜测并记录

1、观察记录纸

2、幼儿想象并猜测:

你觉得正方形吹管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

三角形的吹管吹出的泡泡是什么形状?

3、记录自己想象的结果并交流。

三、幼儿操作并记录结果

1教师示范操作吹泡泡

2、幼儿自由选择吹管进行吹泡泡。

3、记录自己发现的结果

4、交流操作记录表

四、延伸教师出示梯形吹管,让幼儿进行猜测。

本次活动吹泡泡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孩子们在活动中始终积极主动的在探索,发现学习。

活动中程老师始终作为一个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的角色来引导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程老师尝试让小班孩子学习记录,让幼儿将自己的猜测与发现及时的进行记录,不但培养了孩子观察分析的能力也培养了小班孩子的初步记录能力,值得学习。

篇十一:

守规则

一、游戏:

苹果回家幼儿分2组,要求把不同颜色的苹果送回篮子。

第一次游戏:

幼儿自己开始进行游戏。

游戏结束,教师:

这样的游戏结果公平吗?

(不公平)教师:

这是种接力赛,就是每个人都要参加的,你们后面的小朋友参加游戏了吗?

(没有)第二次游戏幼儿自行游戏,教师:

游戏是大家的,要一同参加,要拍后面小朋友的手的。

教师:

你们觉得比赛公平吗?

我们看看每个队的人数(4,5,6)不等,接力赛的人数应怎样的?

(一样的)怎么做?

(幼儿自由调节)教师:

每个队都是5个人了,苹果是10个,那怎么办?

(每个人拿2个)第三次比赛教师:

现在人数相等了,每个人拿2个苹果,这规则是你们自己订的。

幼儿再次比赛。

这次比赛公平了吗?

(公平)为什么?

教师小结:

每个比赛都要有规则,大家都有遵守这一规则。

二、看录像,进一步了解规则

1、教师:

录像里的小朋友怎么了?

这样对不对?

怎样才能更好?

请你们在看时思考这三个问题。

2、边看边问幼儿,他们在干什么?

这样对吗?

该怎样做?

3、看完请幼儿交流。

幼儿1:

小朋友喝水不排队,这样不好,很容易挤的把水弄在地上,应该排队,那样就不会了。

她说得很好,说出了不排队的后果,他们这样安全吗?

除了排队还有好的办法吗?

(靠在一边,等小朋友走了再过去)(一个接着一个)

在集体活动中,有很多的小朋友,我们一定要遵守规则,这样才安全。

三、对生活中的规则与公共场所的规则

是不是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要遵守规则?

(是,不是)认为是的,站这边,不是的站那边。

幼儿自由分组。

2、教师:

请你说出理由,进行分组辩论。

幼儿:

在马路上走要遵守交通规则。

我觉得我一个人在家切黄瓜想怎么切就怎么切,不用遵守规则。

我在学校里也要遵守学校里的规则,上课不能乱跑。

我在家困了,想在哪睡就哪睡,不要规则。

在马路上看到红灯要停。

说说在生活中要遵守的规则如:

在马路上,地铁站啊。

地铁站里不能乱丢东西。

原来你们要遵守规则的地方都是公共场所,我是一个人在没有别人的地方不需要遵守规则。

3、学做文明上海人教师:

我这有许多标志,这些标志都是在公共场所的,看是什么标志。

有了这些标志,我们就要遵守规则,要做个文明人。

我们小朋友要做个怎样的人?

(文明的上海市民)建议:

教师活动形式新颖,能让幼儿自己在玩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自己解决问题,以幼儿为主。

评析:

1、教师选取材料贴近幼儿生活,使得幼儿有话可说,而且通过这一活动,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会主动去遵守这些规则,活动的教育价值很高。

2、活动的第一个游戏环节让幼儿自己在游戏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了解规则,这无疑对幼儿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培养了幼儿思维的能力。

3、整个活动进行中,教师引导很好,能以幼儿为主,符合二期课改理念。

篇十二:

保护动物(大班)

一、回顾交流

我们和动物是不是好朋友?

那动物也要生病受自然灾害,我们要怎样?

(保护动物)。

上次我们做了动物调查表,哪些动物需要我们保护,为什么?

(动物少了)教师:

还有其他的吗?

还有就是我们人为造成的,把树砍掉动物没有生存的地方了。

上次我们还作了一个动物保护的设计表,哪些动物需要保护,怎样保护?

进行宣传

2、看汇总表请幼儿交流保护动物的办法。

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