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8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7647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8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8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8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8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8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8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8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8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8单元教案含教学反思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了解益虫和害虫的概念,树立保护益虫的意思。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

生字词卡片,多媒体挂课件,棉花图片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课时

一、出示图片,激趣导入

1.师出示棉花长在地里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教师明确。

2.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说说棉花的颜色和样子,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棉花有哪些用途,师适当小结:

棉花可以用来纺线织布、制作衣服,还可以加工成棉被,制作成化妆棉等。

3.师过渡:

棉花的用处可多了,人们都很喜欢它。

可是有一天,长在地里的棉花姑娘生病了,这可怎么办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她吧!

4.师板书课题,指名生认读,相机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棉、娘”。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播放课文朗读的视频动画,生认真观看倾听。

2.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初读情况,随文识字学词。

(1)指名生朗读第1自然段。

出示词语卡片:

生病、医生、治病,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

“病”是后鼻音,“治”是翘舌音,正音后再次指名生认读。

(2)指名生朗读第2自然段。

燕子、别人,指名人认读。

出示燕子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燕子的外形特点。

(3)指名生朗读第3自然段。

树干,指名生认读,强调“干”这个词语中读四声,鼓励生说说“干”的另外一个读音“gān”,分别用“干”的不同读音来组词并加以区分。

师出示“树干”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图片来理解“树干”的意思。

(4)指名生朗读第4自然段。

(5)指名生朗读第5自然段。

①出示词语卡片:

忽然、惊奇、七个星星、七星瓢虫,指名生认读,强调“星”读后鼻音,“星星”中的第二个“星”读轻声。

②区别“颗”和“棵”这一组同音字;

师出示这两个字,生观察这两个字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区别这一组同音字,师小结:

“棵”是木字旁,与树木有关,如一棵树;

“颗”是页字旁,通常用来表示小的、一粒一粒的东西,如一颗牙齿、一颗钻石、一颗小石子、一颗星星等。

③出示七星瓢虫的图片,生直观认识。

(6)指名生朗读第6自然段。

①出示“碧绿”“吐出”“笑啦”这三个词语,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

“啦”读轻声,再次指名生认读。

②出示短语:

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指名生认读,鼓励生想一想,还可以说“碧绿碧绿的什么,雪白雪白的什么。

③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

4.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师提醒学生读好人物的对话。

5.巩固识字。

(1)师随机出示本课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加强巩固。

(2)师单独出示本课的13个生字,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词语中加强理解。

(3)让学生认识三个偏旁:

大、瓜、石。

“大”“石”作为偏旁居于字的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时,要写扁一点。

(4)引导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师给予鼓励。

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适当指导:

本课生字较多,“棉、娘、治、别、颗、瓢、吐、啦”都是左右结构的汉字,可以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识字;

“燕”是一个象形字,师出示燕的象形字演化图帮助学生记忆。

三、再读故事,把握内容

1.再次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指导生读好人物的对话,并在朗读的过程中交流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进行总结:

第一自然段主要讲棉花姑娘生病了;

第二、三、四自然段主要讲棉花姑娘分别向燕子、啄木鸟、青蛙寻求帮助,可是他们都委婉地拒绝了棉花姑娘;

第五自然段写七星瓢虫来为棉花姑娘治病;

第六自然段写棉花姑娘的病好了。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四、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病、医、别、干、奇、七、星。

2.指名生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3.生自主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重点强调:

“病”是半包围结构的汉字,要先写病字头,再写里面的“丙”;

“医”的笔顺是先横,再写里面的“矢”,最后写竖折;

“七”字第一笔横稍微向上倾斜;

“奇、星”都是上下结构,每个部分要写得扁一些才好看。

4.师范写,生观察书空。

5.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强调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反馈学生的书写情况,有针对性地再次进行指导提高。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汉字和词语,还知道了可爱的棉花姑娘生病了,那么她的病究竟好了没有,又是怎么治好的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教材过程

一、回顾内容,质疑导入

1.师随机抽读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

2.听写生字词:

生病、医生、别人、树干、七个、星星,师出示正确答案,同桌相互批改。

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4.师质疑:

课文中的棉花姑娘从最初的生病到最后病好了。

这中间都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二、理解内容,了解知识

1.学习第1自然段,了解起因。

(1)指名生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读了这一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2)指名生交流,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生病的棉花图片和蚜虫图片,鼓励生说说生病的棉花是什么样子的。

结合学生的交流理解“可恶”,指名生用“可恶”练习说话。

(3)体会棉花姑娘的心情:

引导学生抓住“多么盼望”这个短语体会棉花姑娘想治好病的急切心情,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也有过类似“多么盼望”的心情。

(4)再次指导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强调“可恶”“多么盼望”来表现出对蚜虫的讨厌和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

2.学习第6自然段,了解结果。

(1)师过渡:

生病的棉花姑娘最终治好病了吗?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

(2)指名生朗读第6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棉花姑娘的病好了。

(3)指名生交流,师出示生长健康的棉花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相机理解“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裂开嘴笑啦”这几个短语。

(4)鼓励学生再说一说类似于“碧绿碧绿的叶子”这样的短语。

(5)体会棉花姑娘的心情:

引导学生抓住“裂开嘴笑啦”来体会棉花姑娘的喜悦心情。

(6)指导朗读,指名生读,在朗读中教师适当进行范读,通过朗读表现出棉花姑娘的喜悦之情。

3.学习第2至5自然段,探究过程。

(出示棉花姑娘生病时和病好了的对比图片)棉花姑娘的病虽好了,但是治病的过程可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那么她究竟经历了哪些事呢?

我们来读一读课文的第2至5自然段,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吧!

(2)生自主阅读第2至5自然段,并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3)指名生交流,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果予以鼓励和梳理,并在以下地方进行重点指导:

①明确棉花姑娘先找到了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帮自己治病,课时它们在说清自己的本领之间,都委婉拒绝了。

交流过程中指名生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它们的对话,并适时出示燕子、啄木鸟和青蛙捉虫子时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这三种益鸟(虫)的本领。

②认识七星瓢虫的本领:

抓住“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这句话体会七星瓢虫高超的捕虫本领,同时出示七星瓢虫的图片,结合课文中的句子帮助学生直观认识七星瓢虫。

指导学生读好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

③师小结:

虽然燕子、啄木鸟和青蛙都是益鸟、益虫,但是它们的本领各不相同,要想治好棉花姑娘的病,还得靠七星瓢虫啊!

④体会棉花姑娘心情的变化过程:

①引导学生画出课文中表示棉花姑娘心情的词语。

②指名生交流,师小结:

第4自然段中的“高兴”、第5自然段中的“惊奇”。

③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棉花姑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在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交流的基础上师明确,当棉花姑娘向燕子和啄木鸟寻求帮助失败之后,她以为青蛙这位“捕虫高手”能够帮助她,所以心情十分高兴,结果却失望了。

因为前面三位捕虫高手都不能为棉花姑娘治病,而自己不认识的“一群圆圆的小虫子却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所以棉花姑娘感到什么惊奇。

4.师小结:

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都是大自然中的捕虫能手,但是它们的本领却各不相同,燕子捉空中的害虫,啄木鸟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捉田里的害虫,而棉花姑娘生病了,只有七星瓢虫才能吃到掉她叶子上的蚜虫。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捕虫高手,大自然里的植物和庄稼才能生长得更加健康,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吧!

三、分角色朗读,情境表演

1.生六人一小组,分别扮演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和旁白,在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师提醒注意读好人物说话的语气。

2.小组进行朗读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3.师请五位同学上台,分别戴上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的头饰,师当旁白,师生合作进行课文内容的表演。

4.在第一次表演的过程中,师适当指导:

可以根据动物的特点加上适当的动作,不要死记课文中的语言,可以根据情节用自己的话来说。

5.再次请五位同学上台进行课文剧表演,师生共同点评。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认识了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这些益鸟和益虫,它们本领高强,专吃害虫,是植物和庄稼的保护神呢!

希望小朋友们多多了解它们,爱护它们,让它们真正成为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学生互动

学生认识生字“棉、娘”

生自主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生朗读第1自然段

生朗读第2自然段

生朗读第3自然段

生朗读第4自然段

生朗读第5自然段

生朗读第6自然段

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

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生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

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

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生认读并组词

生观察字形,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生观察书空

生自主描红、仿写

生认读

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什么

生交流

学生朗读第1自然段,在朗读中强调“可恶”“多么盼望”来表现出对蚜虫的讨厌和棉花姑娘的急切心情

学生说一说类似于“碧绿碧绿的叶子”这样的短语

生自主阅读第2至5自然段,并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学生朗读棉花姑娘和七星瓢虫的对话

学生画出课文中表示棉花姑娘心情的词语

生六人一小组,分别扮演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和旁白,在组内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生可以根据动物的特点加上适当的动作,不要死记课文中的语言,可以根据情节用自己的话来说

板书设计

19.棉花姑娘

燕子——捉空中的害虫

益鸟

啄木鸟——捉树干里的害虫

本领各不相同

青蛙——捉田里的害虫

益虫

七星瓢虫——捉叶子上的害虫

教学反思

如何把握科学小童话在语文教学中的独特价值,是教师在教学本课时深深思考的问题。

针对本课内容,如果在教学中偏重于讲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在捕虫害虫方面的本领,虽然学生也很感兴趣,但是会冲淡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将语文课上成“科学课”。

语文教学,始终要紧扣“语言文字训练”这一核心要点,不管文本内容是什么,在教学中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关键,正是在这种理念的支撑下,教师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以把握棉花姑娘的心情变化为线索,创造性第使用文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品读文中的关键词句,体会棉花姑娘的心情变化并探究其原因,同时指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练习和课文剧的表演,每一个环节都紧扣语文教学的要点,从不同的角度训练了学生的语文能力。

对于文本所要传达的思想教育内容,教师根本无须强调讲解,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已经自然体会到。

20、咕咚

本文改编自民间故事,主要讲动物们被一个叫“咕咚”的东西吓得到处跑,最终发现“咕咚”不过是木瓜成熟掉到水里的声音,以此教育小朋友们遇到事情时要思考和分析,提高自己独立判断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

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生动有趣,尤其是故事的题目“咕咚”本身就很吸引人,因此本文易于激发学的学习兴趣,同时课文根据内容配有相应的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的识字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因此本文在编写时,除了生字注有拼音,其他的汉子都没有注音,这是学生由全注音文本向半注音文本学习的一个过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适应这种变化,鼓励他们结合上下文和词语猜一猜不认识的汉字的读音,同时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对于课文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遇事分析思考进行独立判断的品质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要结合课文习题引导学生思考:

当小兔子大叫的时候,其他的动物是什么表现,它们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

野牛是怎么做的?

通过这种对比学习和思考逐渐让学生意识到:

当遇到一件事的时候,要动脑筋分思考,不能盲目地跟从别人。

学习课文要充分保障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转移的特点,可运用形象有趣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在读书的过程中形成和落实体会和感悟。

1.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练习讲故事。

2.认识本课的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3.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咕咚”到底是什么。

4.通过故事的学习,教育小朋友们遇到事情要注重分析,培养学生独立判断的能力。

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

兔子听到“咕咚”声拔腿就跑,许多动物也跟着瞎跑的原因,最后是怎样给大家解释了误会。

了解课文内容,能大致体会“听到任何事情,要动脑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实真相”这个道理。

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一、揭示题目,质疑导入

1.师板书“咕咚”,指名多名学生认读,交流识记方法,师适当指导:

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来记住它们的读音,另外带有口字旁的汉字表示与声音有关。

2.鼓励生在生活中哪些时候会听到“咕咚”的声音。

3.师质疑过渡: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咕咚”的声音,那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咕咚”究竟是什么东西,它为什么会吓坏那么多动物呢?

二、初读故事,认识汉字

1.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汉字注音,发现本篇课文只有少数汉字有注音,并鼓励学生自己尝试读一读课文,把不认识的汉字圈出来,猜猜它们的读音。

2.生自主阅读课文,并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圈出了哪些汉字,互相教读。

3.指名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1)指名生朗读第1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

熟了、掉进,指名生认读,强调“熟”是翘舌音,让学生观察字形,发现四点底是“火”的变形,通过偏旁理解“熟”字的意思。

(2)指名生朗读第2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

兔子、吓了一跳、可拍,指名生认读,相机正音。

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说“吓了一跳”“可怕”的意思。

(3)指名生朗读第3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

跟着、大家、指名生认读。

(4)指名生朗读第4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

山羊、小鹿、逃命,注意正音:

“鹿”是边音,“命”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人认读。

(5)指名生朗读第5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

大象、野牛、拦住、都说,指名生认读,出示大象、野牛的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

(6)指名生朗读第6自然段,出示词语卡片:

领着,强调“领”是后鼻音,鼓励学生为“领”口头组词:

领子、衣领。

(7)全班齐读第7自然段。

4.生再次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把课文读得更加正确流利,师提醒学生注意读好人物的对话。

(1)师随机出示词语,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等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

(2)师独立出示本课要求会认识的12个生字,指名生认读并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义和词语。

(3)生自主观察,交流生字识记方法,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适当指导:

本课大部分生字是形声字、理解字义;

师出示“象”和“鹿”的古体字形,生观察,发现动物外形和字形之间的联系加强识字的趣味性。

三、再读故事,了解内容

1.师过渡:

小朋友们,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知道故事中出现了哪些小动物,它们做了哪些事情,故事的最终结果是怎样的呢?

请你们再读一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2.生再次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圈画出相关词句。

3.指名生进行交流,师在生交流的基础上适当小结:

故事中出现了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和野牛。

兔子被“咕咚”吓了一跳,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也跟着到处跑,野牛没有跑,拦住动物们询问事情的经过。

最后小动物们来到湖边,终于弄明白了“咕咚”原来是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

4.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将语言表达完整、清楚,尽可能做到简洁。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7个汉字:

吓、怕、跟、家、羊、象、都。

2.指名生再次认读,口头组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加强对字义的理解。

3.鼓励学生观察字形,交流生字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4.在生交流的基础上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吓、怕、跟”都是左右结构的汉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

“都”字当双耳旁在右侧时,双耳旁要稍向下;

“象”的笔顺要注意:

第六笔撇要从扁口中间穿过,然后是弯钩、撇、撇、短撇、捺。

认识偏旁“里”,“里”作为偏旁时最后一横改为提。

5.师范写指导,生观察书空。

6.生自主描红、仿写,师巡视了解书写情况,进行个别指导,进一步强调正确的书写姿势。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第一次学习没有全部注音的课文,说明小朋友们认识了很多很多的汉字,真了不起!

同时我们还知道了一个有趣的故事,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看看这个“咕咚”为什么吓坏了那么多的动物。

一、检查复习,激趣导入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生认读,师生共同评议。

2.听写生字词语,师出示正确答案,同桌互相检查改正。

3.师过渡激趣:

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咕咚”吓得许多小动物到处跑,“咕咚”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吧!

二、理解故事,交流收获

(1)指名生朗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听到的“咕咚”的声音是什么。

(2)鼓励学生抓住“高高的树上”,体会木瓜生长的位置很高,掉到湖里自然会发出“咕咚”的声音。

2.学习第2至5自然段,发现动物们的不同表现。

①生自读第2至5自然段,师出示读书问题:

对“咕咚”,兔子、小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各有什么变现?

野牛又是怎么做的?

②生自读课文2至5自然段,并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收获。

(3)交流汇报,适当指导。

①兔子的表现:

抓住“吓了一跳”“拔腿就跑”,体会兔子受到了很大的惊吓,正因为如此,它才觉得“咕咚”是一个特别可怕的东西。

②其他动物的表现:

猴子、狐狸、山羊、小鹿、大象听了兔子的话,也吓得跑起来。

③在交流过程中,指导学生读好兔子、猴子和动物们的话,读出害怕的心情。

④野牛的表现:

指名生朗读第5自然段中描写野牛的句子,分角色朗读读好野牛和大象的对话。

通过朗读知道野牛没有跟着动物们一起跑,而是询问了“咕咚”到底在哪里。

3.学习第6自然段,揭开“咕咚”的真相。

在野牛的询问下,兔子带领大家来到了湖边,它们最终能解开“咕咚”的谜团吗?

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6自然段,从中寻找答案吧!

(2)生自读第6自然段,交流自己的发现:

原来“咕咚”只不过是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到湖里发出的声音,根本不是什么可怕的东西。

(3)师质疑:

读到这里,吓人的“咕咚”终于揭开了它的真实面目,它只不过是木瓜落水的声音,为什么会把动物们吓成这样呢?

(4)生自主思考,与同桌轻声交流自己的看法。

(5)指名生交流,师给予充分的鼓励和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体会到兔子被吓是正常的,但是它并没有去弄清“咕咚”是什么就大喊大叫,其他动物听到兔子的叫声,根本不去思考、不询问事情的原委就相信了兔子的话跟着大叫,到处跑。

而野牛有自己的想法,在看到动物们被“咕咚”吓坏了之后保持冷静,询问事情发生的经过,最终弄清了“咕咚”的真相。

(6)鼓励学生谈谈从这个故事中自己有什么收获。

4.学习第7自然段,体会动物们的内心。

(1)指名生朗读第7自然段,鼓励生抓住“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拓展想象动物们在弄清事情真相之后会说些什么。

(2)指名生交流,师适当引导:

在表达的时候要把自己当成文中的小动物,把句子说完整通顺,所说的内容要结合故事的内容,符合人物的身份和语气。

(3)师小结:

当最终明白“咕咚”是什么之后,动物们笑了,这个“笑”,不仅是真相大白之后开心的笑,更是动物们对自己不加思考盲目轻信的不好意思的笑啊!

三、情境表演,综合提升

1.生再次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动作、表情、对话。

2.指名生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师生评议后,师适当进行指导:

讲故事的时候不一定要全班照搬课文中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清故事就行,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表情和动作。

3.鼓励生自主上台表演,教师进行分角色分配并做好旁白,师生共同进行课本剧表演。

4.第一轮表演结束后,师生共同评议,师指导学生在表演故事的时候注意合作,记住自己的角色,表演时可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人物对话可以适当创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