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人口与城市5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7527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84.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2人口与城市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必修2人口与城市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必修2人口与城市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必修2人口与城市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必修2人口与城市5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2人口与城市5Word文件下载.docx

《必修2人口与城市5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2人口与城市5Word文件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2人口与城市5Word文件下载.docx

“高高低”模式

“高低高”模式

“低低低”模式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极低

较低

人口增长

相对静止

低速增长

急剧增长;

开始减缓

零增长或负增长

社会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发达国家20世纪初,发展中国家目前

欧美大洋洲等发达国家现在

典型地区

热带原始森林深处的土著居民

非洲东部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

亚、非、拉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欧洲的德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年轻型)人口问题表现:

人口过度增长,人口总量大——带来劳动力过剩,教育和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社会不稳定。

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发达国家(老年型)人口问题表现:

人口老龄化,人口增长慢——带来青壮劳动力不足,兵源缺乏,给社会和家庭负担过重。

因此,鼓励生育,完善养老体系,接纳外国移民。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5.关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特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欧洲和北美洲为代表的发达地区,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B.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都为传统型

C.从总体上看,世界的人口增长模式仍处在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阶段

D.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

图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读图完成6——7题。

6、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

A.美国   B.印度   C.日本   D.英国

7、甲、乙两国相比

A.甲国人口出生率低    B.乙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

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

读图完成8——9题。

8、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是

A.甲B.乙C.丙D.丁

9、与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特点相似的国家是

图1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12-14题

12、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A.1% B.1.5% C.4% D.3%

13、④国目前人口增长属于下列哪一阶段

A.原始人口增长模式B.传统人口增长模式

C.过渡人口增长模式D.现代人口增长模式

14、缓解①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开发劳务市场 B.实行计划生育 

C.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 D.加大教育投入

15.20世纪末,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区分布特点是

A.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B.澳大利亚人口自然增长率稍高,属现代模式

C.发展中国家均属“高—低—高”模式D.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人口多年呈负增长

16.读“人口增长模式随时间变化图”,以及部分国家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表,回答下列问题。

图2-1-2

国家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韩国

1.5

0.6

0.9

尼加拉瓜

3.7

3.1

中国

1.71

0.66

1.05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____,其计算方法是__。

(2)A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是___,属于___人口增长模式。

(3)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处于低增长阶段的是___(填字母)。

(4)对照表中的数据,韩国、尼加拉瓜、中国分别处于图中___、___、___(填字母)阶段。

【测试要点2】:

人口迁移

考点解读1了解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人口迁移:

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县级及以上),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一年及以上)地改变。

人口迁移类型:

按地理范围可分为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按迁移方向可分为农村到城市、城市到农村、城市到城市、农村到农村4种。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拓展提示]要注意人口迁移所包含的三大要素:

空间移位、定居地改变、一定的时间性。

简单运用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和生态恶化,资源条件:

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如美国老年人向西部和南部的“阳光地带”迁移;

“走西口”

经济因素(经济水平,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大型项目的布局,区域的大规模开发,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如三峡移民;

“孔雀东南飞”

政治因素(经济政策,人口政策,战争),如历史上我国都城变换和朝代更迭引起的人口迁移

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和婚姻,宗教信仰,种族和民族文化差异),如大学生求学

人口迁移受许多因素影响,有些来自迁出地,有些来自迁入地,还有些是中间障碍因素。

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①B.②C.③D.⑥

2、近年来,伊拉克居民大量外迁的主要原因是

A.①B.②C.④D.⑤

3、导致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①B.②C.④D.⑥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流动人口逐年增加,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过1.2亿,读图3,完成4——5题。

4、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A.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B.从城市流向农村

C.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较发达地区D.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5、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乡村地区交通不便,环境容量小B.城市地区工业集中,就业机会多

C.西部地区人口多,农业生产条件差D.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房地产价格高

6.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立,导致大量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A.深圳、珠海经济条件的改善B.深圳、珠海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C.深圳、珠海交通和通讯的发展D.深圳、珠海自然条件的改变

6、读“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移数量最多的地区是、、,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2)新疆吸引人口的主要优势是

(3)四川人口大量外迁对本省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4)这一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的大量增加,人口迁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和。

【测试要点3】:

人口数量与环境

理解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环境承载力:

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也就是能够承受的人口数量的极限,是一个警戒值。

口规模指的是特定的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在维持最低生存标准的情况下,所以承受的最大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

指在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范围内,并且人口、资源、

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下的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

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它有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等三个特点,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

比如: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科学院研究估算出,中国的环境人口承载力是16亿人,而人口合理容量是8-9亿人。

读某岛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完成1——2题。

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45万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25万

2006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30万

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

35万

1、该岛国人口合理容量为

A.25万B.30万C.35万D.45万

2、目前该岛国

A.环境污染严重B.生态环境恶化C.自然资源短缺D.人口数量在环境承载力之内

3、下列关于中国目前人口的认识,正确的是()

A.目前中国的人口接近于合理人口容量

B.鉴于中国目前人口过多的状况,所以我国应该永远地坚持计划生育政策,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

C.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可能会带来老龄化问题,所以以后的人口政策应该注意调整人口的年龄结构

D.20世纪80年代以后,影响我国自然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生产力的发展、国民文化素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4.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④社会分配制度等因素,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①④B.②③C.①②D.③④

5、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小到大的排序正确的是(  )

A.原始社会—农业社会一现代社会一工业社会B.农业社会一原始社会一工业社会一现代社会

C.工业社会一原始社会—农业社会一现代社会D.原始社会—农业社会一工业社会一现代社会

6、一个国家的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为()

A、人口环境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C、最大人口容量D、每平方千米200人

7、下列有关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在不同的地区往往是相同的

B、发达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一般小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合理容量

C、某地的人口数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表明人口与其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协调

D、人口合理容量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达到的最大人口数量

8.与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消费水平B.资源C.科技水平D.生产能力

考点解读2了解地域文化与人口

1、外国文化与人口

1地域文化的概念

2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即在一定的地域内,人类在长时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3外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为扩大势力,世界上主要宗教不反对人口增殖,如天主教影响下的拉丁美洲和宗教众多的南亚地区)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2、中国文化与人口

中国文化对人口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1.有关地域文化与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B、地域文化对一地区的人口发展起决定作用

C、地域文化能够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发展持续地产生作用

D、不同地区或国家的地域文化差异对人口的发展往往产生相同的影响

2.婚俗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正确的是

A、初婚年龄大,人口的出生率低B、初婚年龄小,人口的出生率低

C、婚姻关系不稳定,则人口的出生率低D、离婚率高,则人口的出生率低

3、在当代社会,下列属于婚译制新观念的是

①多子多福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③只生一个好④男女都一样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学而优则仕”中的仕是指

A、工人B、农民C、统治者

阶层D、被统治者阶层

5.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口流动的主要特征是

A、早出晚归B、安土重迁C、季节性迁移D、逐水而迁

【测试要点4】城市空间结构

综合运用城市区位

①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自然因素

影响结果

原因

实例

地形

平原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节省建设投资

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级阶梯上

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

巴西利亚

山区

城市沿河谷谷底或开阔低地分布

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

汾河、渭河谷地

气候

适宜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湿润区的城市比例高

恶劣

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

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

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

河流

供水

城市常沿河分布

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长江沿岸城市

运输

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

货物在此集聚、转运

赣州

干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

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

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

(过河点也易形成城市)

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

上海、广州

军事

防卫

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

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

伯尔尼、巴黎

②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

交通运输(如株洲)、矿产资源(大庆)、旅游资源(桂林)、商业贸易等

③政治文化地理区位:

国家政策(深圳)、外交、宗教(拉萨)、军事、科技教育(班加罗尔)等。

1、我国华中重镇武汉选址的区位类型是

A.水运的起点B.处于水道天然障碍外,货物集散地

C.河流的汇合点D.在陆路交通线穿过河流需要造桥或建码头的地点

2、我国南方大城市大都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会合处,说明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的是

A.水源B.气候C.经济D.交通

3、城市最基本的功能用地是

A.商业区用地B.工业区用地C.住宅区用地D.绿化用地

4、下列地区中不适合发展城市的是

A..河流发源地B.干支流交汇处C.河口D.山前冲积扇

5、关于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各因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且临海优越

B.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则无城市分布

C.沿河设城是我国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D.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地带

6.图2-2-4为某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

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图2-2-4

A.地形B.气候C.交通D.市场

7.关于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各因素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的城市都位于平原地区,且临海优越

B.气候条件恶劣的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和热带雨林地区则无城市分布

C.沿

河设城是我国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D.世界的城市,特别是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地带

8.以下城市中,专门以政治作为城市区位因素的是()

A.巴西利亚、华盛顿、麦加B.巴西利亚、华盛顿、堪培拉

C.罗马、华盛顿、雅典D.华盛顿、堪培拉、纽约

9.我国南方大城市大都在河流汇合处,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会合处,说明对城市区位影响显著的是()

A.水源B.气候C.经济D.交通

10.下图四个典型的被“火车拉来的城市”依次是:

石家庄、株洲、郑州、宝鸡,其中表示正确的是()

A.①石家庄②株洲③郑州④宝鸡B.①石家庄②郑州③株洲④宝鸡

C.①郑州②石家庄

③宝鸡④株洲D.①石家庄②株洲③宝鸡④郑州

11.读下图,回答问题。

(1)A、

B、C三城市中最先形成的应是___________,最后形成的应是_____________。

(2)城市A目前的主要工业是_____________。

(3)城市B形成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它应是在第一次技术革命后迅速发展起来的。

(4)城市C是在发展___________工业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世界闻名的___________中心和___________中心。

考点解读2综合运用城市土地利用、理解城市功能分区

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及城市的功能分区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城市功能区:

城市的各项活动都需要占用一定土地,由于城市土地面积相对有限,不同地块的交通可达性和地价等也各不相同,因此,各项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的高度集聚,形成了城市功能区

名称

占地比重

区位特点

其他特征

住宅区

是城市用地最广泛的形式(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

出现中高级住宅区(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趋势

距母城较远的交通干线上出现卫星城

商业区

占用城市用地面积的一小部分(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

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中心商业区特点: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变化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

工业区

占用城市用地的一部分(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趋向于沿交通干线分布。

每个工业区的占地面积和人数要适当,工业区的数量要因地制宜

1.与图2-2-5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

A、商业用地、工业区、住宅区、绿地

B、商业用地、住宅区、绿地、工业区

C、工业区、商业用地、住宅区、绿地

D、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用地

2、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B.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C.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出现背向发展趋势

D.各种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图2-2-5

3.受距离市中心的远近影响最大的是

A.文化区B.商业区C.工业区D.住宅区

4.影响住宅区分化,形成了不同级别的住宅区的原因有

A.购物的方便程度B.距市中心的远近C.通达度D.收入高低

5.下列因素中,直接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

A.城市经济的发达程度B.城市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

C.人口密度的大小D.地形和土壤条件

6.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区B.工业区C.住宅区D.文教区

7.下列哪种功能分区的变动,将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功能分区、商业网点布局和房地产价格都有显著影响的是

A.工业区B.居住区C.风景游览区与城市绿地D中心商务区

8..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回答:

图2-2-6

(1)土地租金高低取决的主要因素有:

A.距离市中心的远近B.土地利用方式C.交通通达度D.企业的支付能力,

(2)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

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区,

此处地租最高的原因是。

(3)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区,原因是。

(4)工业区布局在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城市外缘地带所考虑的因素是

考点解读3了解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

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关于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人口等概念。

(中心地:

向周围地区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

门槛:

某一级中心地正常存在所必需的服务范围或服务人数;

服务范围:

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该理论探讨了一定区域内城镇等级、规模、职能间的关系,并采用六边形图形对城镇等级与规模关系加以概括。

中心地等级

服务范围

中心地之间的距离

提供服务职能的高低

高级

低级

1.下列叙述,符合中心地理论的是

A.一个地区城镇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正比B.城镇等级越高,数量越少

C.在理想平原上,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正方形

D.相邻高级中心地之间相距较近,相邻低级中心地之间相距较远

2、在一定的市场区域,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均表现为

A.正方形B.圆形C.正六边形D.正八边形

3、下列关于中心地与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中心地都有它的服务范围,且服务范围固定不变

B.一个中心地都有它的服务范围,且服务范围界限明确

C.中心地顾客只可能来自服务范围之内

D.两个相邻中心地服务范围实际上有可能发生交叉重叠

4、读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1门槛人口最小,R3门槛人口最大B.R3服务范围最小,R1门槛人口最小

C.R2的中心地级别比R1低D.R2比R1所需的门槛人口大

5、划分中心地等级的依据主要是

A.中心地的空间范围B.中心地的服务范围

C.中心地提供职能服务种类的多少D.中心地的服务人口的多少

6.读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R1、R2、R3分别代表A、B、C三个国家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半径,其中最高级别的城市是,最低级别的城市是。

依据是

(2)下面各职能中应与R1、R2、R3中的哪个服务范围相对应。

高中——,初中——,大学——。

个体招待所——,宾馆——,星级宾馆——。

(3)城市在区域经济中总是居于地位,对区域的发展起作用。

其作用主要表现为城市是区域的中心、中心和中心。

【测试要点6】城市化

理解城市化及其意义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

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村人口,人口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最主要标志),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意义:

第一,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能够创造出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