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17477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5.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4.1全面确保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9

4.1.1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农业机器换人……………………………10

4.1.2发展涉农服务业,为农业产业化奠基…………………………10

4.1.3加强科技支撑,解决农业难题……………………………………………11

4.1.4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进行绿色生产………………………………………12

4.2转变农业经营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13

4.2.1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13

4.2.2增加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14

4.2.3减少生产投入…………………………………………………………14

4.2.4降低农业环境保护费用………………………………………………15

4.3有效调控农产品进出口规模……………………………………………15

4.4依靠科技解决粮食污染难题………………………………………………16

4.5改变理念,采用多种方式,减少粮食浪费…………………………………16

4.5.1解决粮食产后环节的浪费………………………………………………16

4.5.2解决消费环节的粮食浪费问题…………………………………………16

4.6敲响粮食能源化的警钟………………………………………………………17

参考文献……………………………………………………………………………17

摘要:

近年来,我国农村农业经济发展形势总体较好,我国粮食生产到2014年已实现十一连增。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粮食安全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问题之一。

确保粮食安全,要把“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守住“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重要底线,从粮食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等多方面深入分析国家粮食安全面临的新挑战,树立新的粮食安全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本文主要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从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出发,结合相关数据资料,了解我国粮食生产现状,分析粮食安全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发挥现代农业的作用,针对新形势下我国出现的粮食安全问题提出几点对策。

关键词:

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科技支撑

 

1我国粮食生产现状

有目共睹,近年来在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上我国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如下图所示,我国主要农作物产量均呈现增长趋势,粮食产量增长显著,连续五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至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已实现十一连增,且连续两年超过6亿吨。

而每年只要大约5亿吨的原粮即可用于满足我国居民食物消费。

当前,我国粮食生产能力显著高于居民粮食消费,并需要通过粮食深加工来消化多余的粮食。

图1(来源:

国家统计局数据库)

图2(来源:

2粮食安全问题分析

2.1粮食需求

2.1.1粮食供需变化。

图3(来源:

XX图片)

由图3可知: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且总人口数逐年增加,中国人口将在2032年达到约为14.7亿的高峰,这表明很长一段时期内,人们对于粮食的刚性需求将会随着人口总数的不断攀升而不断增加。

此外,即使中国人口峰值过后会出现人口减少的情况,但全球人口的增涨,还是会和中国争夺粮食供给。

由图4可知:

在总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数量也在不断增长,预计2050年将出现老年人口的峰值,结合图3数据,这意味着中国将先后迎来总人口及老年人口的高峰,同时老年人口的增长也意味着一定量的农村劳动力的减少。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推进的时期,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并伴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农村劳动力的生产能力下降,使得他们从粮食生产者转为消费者,在减少对粮食生产供应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对粮食的需求。

2.1.2利用粮食发展能源。

如用小麦、玉米的陈化粮加工燃料乙醇。

在现代工业社会,能源紧缺和利益驱动下,诸如此类的粮食能源化使得人们对粮食的间接需求不断增加。

2.2农业生产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环境

2.2.1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较低,农业发展难题众多。

诸如土壤综合地理技术,绿色农业生态技术,低洼地改造,高效大型玉米收获技术,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技术、粮食增产技术和环保型高效肥料的研发与推广等等技术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转化应用程度较低,应用不够广泛如水稻大棚和工厂化育秧,水肥一体化等;

农业机械化推进受具体农业生产环境——如土质,地形等的限制,从而难以实现广泛的农业机械化作业;

机械化深松整地、远程诊断技术、智能控制水平、对灾害的预测预警技术、遥感监测技术和地理信息服务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程度低。

2.2.2农业生产环境恶化。

对于盐碱地,山地,低洼地,土地沙化,水资源短缺,土壤水源的重金属污染,干旱少雨等恶劣的农业生产环境,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粮食质量低劣,产量低下,甚至根本无法进行农作物种植;

另一方面,向农业转移排放的污染,诸如工矿业和城乡生活污染等,导致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急剧下降。

2.3农业生产成本问题

我国农业生产成本随着农业生产领域里现代生产要素的不断渗透而不断的提高,加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一方面促使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加之机械对农村劳动力的替代,使得农村劳动力成本增加;

另一方面,土地要素价格上升,土地流转现象增多,使得土地成本提高。

此外,柴油、农机、农药、农膜、化肥等农资价格的上涨,农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和农业环境保护费用的增加都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农业生产成本的增长。

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导致粮食和农业比较效益下降,粮食价格提升空间减小,从而造成农民收入相对降低,生产积极性大幅下降。

2.4中国粮食进口的影响

据中国粮油信息网2014年11月24日发布的政府数据显示,我国2014年前10个月总共进口了7250万吨粮食,包括大豆、大麦和高粱,粮食进口量几乎相当于2013年的全年进口量。

长此以往,我国年度粮食进口规模很快将会突破1亿吨。

根据以上政府数据和图表,可以看出在价差驱动下,我国主要农产品进口依存度较大,尤其当国际市场粮价低迷,粮食出口国家采用多种手段,不断扩大我国市场,对我国国家粮食安全的威胁不容小觑。

当粮食进口规模过大时,国内企业进口动力强劲,在国内粮食连年增产,进口激增的情况下,加剧了国内“卖粮难”的局面,国内粮食安全势必受到影响。

2.5农业污染问题

过去我们一直追求粮食的总产量,总产量增长的同时,农业污染的问题却严重了。

有资料显示,环保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在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间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

实际调查的范围是除港澳台以外,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调查点位覆盖全部耕地,部分草地、林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

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在2014年4月17日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情况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堪忧,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具体数据如图6),主要污染物有铅、铜、镉、镍、汞、砷、多环芳烃和滴滴涕。

当前,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由工业转变为农业。

图6(来源:

大河网-大河报)

化肥农药、重金属等污染对我国粮食的质量安全产生很大影响。

据专家估算,我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造成粮食生产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环境污染严重地区的农产品质量令人堪忧。

2.6粮食浪费问题

据2014年10月20日人民网发表的《今日数据:

中国每年35%粮食被浪费》这一文章中的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将近35%被浪费,其中餐桌外的浪费就高达700亿斤,主要出现在粮食储存、运输和加工等环节,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

据有关专家估算,我国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食物更是触目惊心,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约合2000亿元,。

由此可见,粮食产后损耗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

2.7我国农业经营方式及市场影响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是一家一户土地承包的经营方式,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户分散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明显,难以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生产,在利益驱动下,粮食的产量和质量都难以保证,这些都将对粮食安全造成很大影响。

3发展现代农业对粮食安全的意义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中国社会稳定、国家自立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中央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发展现代农业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之一。

所谓现代农业(modernagriculture):

与传统农业比较,是广泛在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以科学方法进行管理的社会化农业。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整个过程中,不难看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

二是现代化的农业组织管理,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

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特别强调: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农业现代化以粮食安全为基础,粮食安全以农业现代化为保障。

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与粮食安全的现实矛盾。

其中,最核心的矛盾便是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对粮食生产的“挤出效应”。

这必然注定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粮食安全问题的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因此,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发展现代农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4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

4.1全面确保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

在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大丰收的大好形势下,要避免粮食生产大滑坡,发挥创新驱动优势,合理增加各类投入,保证粮食产出。

针对于我国一定时期内总人口的不断增长,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粮食消费不断增加,农业生产科学技术自主创新与应用能力较低,部分地区农业生产环境恶劣,影响粮食产量增加的现状,我们需要走一条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道路。

那么,我们需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促使粮食总产量的持续增长。

4.1.1培育新型农民,推进农业机器换人。

国家相关部门、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人才、技术、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农民的指导和对农业的支持,培养有文化懂知识高素质的农民,使其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掌握科学的方法进行粮食种植,以保障粮食产量和质量。

对于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减少,可以逐步推进农业机器换人,一方面可以解决因农村劳动力缺少引发粮食生产供给减少的问题,另一方面,农业机器的推广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整个粮食作业过程的标准化。

4.1.2发展涉农服务业,为农业产业化奠基。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奠定有利基础。

4.1.3加强科技支撑,解决农业难题。

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激发农业科技创新活力,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

结合农业生产现实问题,解决众多农业方面的难题,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比如说提高农作物的有效播种数量,高产农作物育种,节水灌溉技术,机械化深松整地,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低洼地改造工程,粮田改造工程,环保型高效肥料的研发与推广,绿色农业生态技术等。

4.1.4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进行绿色生产。

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完善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积极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干旱加剧、水资源相对短缺、极端气侯频繁等不确定因素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

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大力应用科学技术,应对自然环境约束问题,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把原本不能种植粮食的盐碱地、山地等都变成耕地,节约用地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耕地质量,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不断提高抗灾减灾防病虫害能力,以稳定农业发展,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缓解部分地区过分消耗地下水和土壤肥力,盲目开垦草地、林地、湿地和山地的问题,强制性休耕土地,科学保护水土资源,不断提高合理利用资源的能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树立绿色低碳生产生态有机结合的发展理念,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

4.2转变农业经营方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转变农业组织方式和发展方式,大力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拓展农业功能,顺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市场经济潮流,促进农村经济市场化,提升农业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现代经营方式,引领农业现代发展理念。

积极适应经济新常态,不断进行农业科技、产品、商业模式以及农业体制机制的创新,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发展现代农业,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4.2.1加速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为助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在城镇化过程中,将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劣势转化为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契机,鼓励一家一户分散的小规模经营者将土地经营权集中到种粮大户手中,实现集中作业、连片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和规模化,以解决由于土地规模小,农业机械投入效益低的问题。

4.2.2增加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

加大农业科研力度,实施转基因生物工程,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发挥优势农产品对粮食市场的带动作用,以提高粮食和农业生产的比较效益,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4.2.3减少生产投入。

重视农业市场和农业品牌,改善农业生产贸易条件,大力提高农业的附加值,以减轻农民的生产投入成本,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4.2.4降低农业环境保护费用。

探索农业环境保护的新途径新方法,将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生产结合起来,在降低农业环境保护费用的同时实现农业增产。

4.3有效调控农产品进出口规模

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运用有效手段把握进口时机和节奏,确保进口规模适度。

要运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相关措施,灵活有效调控农产品进出口。

建立多元稳定可靠的进口渠道,充分利用双边协定及多边协定,有机结合市场多元化和农业“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粮食市场交易,争取掌握粮食价格国际话语权,以缓解或一定程度减轻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市场的冲击。

4.4依靠科技解决粮食污染难题

针对污染造成粮食减少的问题可依靠科技研发加以控制和解决。

如对于被污染的土壤,可加大对将各种被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的技术的研究;

再如可借鉴荷兰进行郁金香种植采用的包衣技术,我们也把土壤中农作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测出来以后再进行投放,进行配方施肥;

鼓励农民采取可持续的耕作方法,比如秸秆还田,不仅减少农民烧秸秆对空气的污染,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

此外,研发环保型高效肥料,应用于农业生产,鼓励使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有机肥料;

加快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解决农业畜禽粪污污染问题;

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的肥料、饲料、工业原料和生物质燃料;

继续实施农村沼气工程,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建设;

借鉴美国推出的有机农业、生物农业、再生农业等运行模式。

4.5改变理念,采用多种方式,减少粮食浪费。

4.5.1解决粮食产后环节的浪费。

针对粮食产后环节的浪费,我们仍需以科技为支撑,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转变管理理念,向精细管理转变,加强科学储粮教育,改善储粮条件,鼓励农户积极采用合适的储粮技术,完善粮食流通体系,从而减少粮食生产、储存、流通等环节的损失。

4.5.2解决消费环节的粮食浪费问题。

针对于消费环节的粮食浪费问题,我们需要转变社会观念,将节约粮食作为公共意识,上升到国家战略;

同时,应充分运用法律手段,厉行节约,制止浪费。

比如:

对公款消费加强制度性约束;

号召餐饮企业推动“绿色餐饮消费”;

制定《反浪费法》,遏制浪费等行为。

4.6敲响粮食能源化的警钟。

对于粮食能源化问题,我国应限制粮食能源化的规模,限制外资到中国进行粮食能源化生产投资,鼓励中国粮食能源化企业到境外投资,参与国际粮食市场的竞争。

参考文献

[1]张红宇《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中国市场》2014年第28期

[2]李国祥《走出当前国家粮食安全困境》《中国青年报》2015年01月19号02版

[3]钮文新《应尽快解决中国农业的两大软肋》《中国经济周刊》2015年第6、7合刊

[4]孙梅君 

李平《我国农业步入高成本阶段》《党政干部文摘》2008年第10期

[5]张程《中国粮食进口量创新高外媒:

浪费的占进口量一半》参考消息网2014-11-23

[6]责任编辑:

王伟《中国大宗农产品价格已全面高于国际价格》中国农业新闻网2015年02月26日

[7]责任编辑:

吴丽娜《回归“绿色”农业,面源污染要如何防治?

》新华网2015年4月17日

[8]责任编辑:

金融编辑《从5大数据看污染现状》大河网-大河报2014年04月18日

[9]责任编辑:

钟海《杜绝粮食浪费须全方位出重拳》光明日报网2014年10月28日

[10]《今日数据:

中国每年35%粮食被浪费》人民网2014年10月20日

[11]李建中 

方明《我国当前农业经营方式的缺陷与改革模式》《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2期

[12]张建星《发挥创新驱动落实改革目标》《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第48期

[13]宋明霞《专访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

新常态下,现代农业将唱主角》《中国经济周刊》2014年第43、44合刊

[14]国务院《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2012年1月13日

[15]郑风田《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中国干部学习网2015年03月26日

[16]蓝雯斐殷切《我国应对粮食燃料化的对策建议》《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8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