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16830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3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Word格式.docx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学科教案学案知识点分析课时作业单元检测详细版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Word格式.docx

③在不断改进机车和对铁路进行技术改造的基础上,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__长江__等江河上架设了许多公路大桥,包括__青藏高原__在内的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二、水运与航空…………②

1.水运

(1)新中国成立前

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__轮船公司__,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②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__轮船招商局__,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③各大口岸相继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__近代化__进程。

(2)新中国成立后

①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__轮船__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

②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铁路、公路和__民航事业__的快速发展,轮船运输业受到一定影响。

2.航空

①1909年,__冯如__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②1920年,__北京__至__天津__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①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

②__改革开放__以后,乘飞机出行的人越来越多,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三、通讯工具的变迁…………③

1.新中国成立前

发展概况

电报

有线

①19世纪70年代,__丹麦__的电报公司把电报线架设到__上海__

②1877年,__福建__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此后,逐渐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

不过,当时有线电报主要用于__军事__

无线

①20世纪初,上海__崇明__设立无线电报局

②后来,无线电台在各地陆续开设,主要用于__官商__通报

电话

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__上海__设立电话公司

2.新中国成立后

(1)发展概况

①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②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

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__固定电话__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也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影响

①使__信息__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②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__生活方式__。

①『思考』 近代中国铁路事业不能长足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参考解答] 提醒:

从根本上说是由近代中国的社会环境决定的,主要是受西方列强的压制。

中国近代的民族化铁路缺乏资金、技术,重工业不发达。

守旧、传统的思想观念的阻碍。

长期的社会动乱,使得民不聊生,铁路建设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教师指导』 近代与现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就是铁路主权问题。

近代铁路主权被列强控制,以便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现代中国的铁路主权掌握在人民政府手中,便于发展地区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②『教师指导』 中国近代水运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1872年轮船招商局的建立,标志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

『教师指导』 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1)交通工具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状况。

(2)由于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都由外国控制,便利了外国的经济、政治侵略。

『阐释』 近代交通工具的更新表现出的特点

(1)传统的代步工具轿子、马车逐渐被新式交通工具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取代。

(2)由机械动力牵引的火车、汽车、电车日趋重要。

(3)交通工具的更新在城市中比较显著。

③『思考』 19世纪末,对中国刚兴起的通讯事业有人赋诗曰:

“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

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

诗中所赞是什么通讯工具?

通讯工具的发展有何作用?

电话。

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教师指导』 近代通讯事业发展的特点

(1)开端艰难,起步晚,远远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2)发展缓慢,受到封建顽固势力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

(3)先个别试办,然后政府推广。

(4)分布不均衡,沿海、沿江尤其是通商口岸地区发达。

专题一 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H

1.原因

(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事业,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2)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不可避免地在中国发展近代交通事业,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3)科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变化。

(4)各个时期政府采取的统治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交通的发展。

(5)近代工商业的发展,需要近代交通运输作为保障。

2.影响

(1)积极影响:

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促进了信息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加快了生活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总之,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消极影响:

近代前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利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

交通工具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问题。

S

材料一 1880年刘铭传上《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

“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厘捐、行旅者,不可殚述。

而于用兵尤不可缓。

中国幅员辽阔,北边绵亘万里,毗连俄界;

通商各海口,又与各国共之,划疆而守,则防不胜防……若铁路告成,则声势联络,血脉贯通,裁兵节饷,并成劲旅。

防边防海,转运枪炮,朝发夕至……十八省合为一气,一兵抵十数兵之用,将来兵权饷权俱在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牵制矣。

——《清史稿·

交通志》

材料一中刘铭传从发展经济、加强国防,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等角度出发,主张__修筑铁路__。

材料二 苏省绅商恐路权之失……于是迅速招股,创成苏省铁路公司,筑路二:

曰苏嘉,曰沪嘉。

冀以挽回利权,用心亦良苦矣。

然此二者已属支路,究不若宁沪铁路之握其总机关也。

吾省之人,急宜筹集巨款,以赎回路权,勿谓苏省已办铁路,而遂可以抵制也。

——孙昌富、陈蕴茜《从民众态度看吴淞铁路的兴废》

材料二中苏省绅商为挽回__利权__,维护国家主权而集资修路。

材料三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

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

思考:

据材料三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特点:

新旧交通工具并存。

成因:

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了社会发展;

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

〔拓展1〕近代以来,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A )

①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流 ②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 ④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教师参考解答] 近代列强不断在中国掠夺修建铁路的权利,其目的是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因此近代铁路的修建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④不正确,故选A项。

专题二 中国近代通讯事业兴起的原因和积极影响

1.兴起的原因

(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国外新技术的传入。

(2)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3)军事政治的需要。

(4)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2.积极影响

(1)加快信息传递,有利于航运、防汛等。

(2)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加强了国防建设,改进了军情的及时性与军队的机动性。

(4)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5)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材料一 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

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业经定议矣。

设有紧急,诚恐缓不及事。

故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骛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

——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

材料一反映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出于国防方面考虑,要求架设电报。

张之洞认为电报能够快速地传递__信息__,有利于迅速调动__军队__。

材料二 1919年5月4日的北京学生运动能立即席卷全国……与电报快捷传递消息和社会动员的功能密不可分。

电报,其重要性在于,在交通系统远不足以把全国连为一体时……电报系统至少可把全国连为一个时间共同体,这是后来全国同步的社会和思想运动的技术基础……

——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

材料二反映出近代电信技术有以下特点:

速度__快__,效率高;

距离__远__,范围广。

材料三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电信服务质量情况显示,随着服务能力持续提升,2013年第三季度,全国电话用户达到14.77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超过12亿户。

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现象:

21世纪初,我国通讯事业得到高速发展。

主要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交流的需要;

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以及国家的政策等。

〔拓展2〕廷寄是清代皇帝授命内廷寄发的一种谕旨。

其有关告诫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正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封面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

19世纪末“廷寄开始逐渐被废除,其主要原因是( D )

A.电话在中国普遍使用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D.电报的广泛使用

[教师参考解答] 19世纪70年代,西方侵略者在中国架设电报线,从此清政府也开始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路,电讯网络建立并发展起来,最终导致19世纪末“廷寄”逐渐被废除。

一、选择题

1.1890年,清代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吏这样感慨道:

“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彼,果能各处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鲜。

”该官吏感叹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 )

A.火车 B.轮船 

C.汽车 D.飞机

[教师参考解答] “1890年”“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彼”“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鲜”等信息反映了该官吏对火车运输带来便利,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感叹,A项正确;

轮船与“各处仿行”不符,B项错误;

汽车是20世纪初才进入上海等大城市的,C项错误;

飞机在20世纪初才发明出来,D项错误。

2.(2018·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下图是吴淞铁路公司于1876年发行的“铁路火轮车”招贴画。

据记载,当“火轮车”通过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

图文材料说明( C )

A.近代交通工具首现中国B.国人观念发生彻底改变

C.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 D.广告公司广揽旅游业务

[教师参考解答] 根据图示材料信息“当火轮车通过时,人们纷纷涌来,争相乘坐”可知铁路火车影响人们生活,故C项正确;

A、B两项与史实不符,排除;

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

3.(2018·

郑州高一期末)李鸿章1872年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前10年盈利,成为长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势”。

这说明该企业的创办( A )

A.打破了外商对中国航运业的垄断

B.阻止了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D.使李鸿章转变为民族资本家

[教师参考解答] 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虽然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方式,但是其管理方式还是封建式的,创办者仍然是地主阶级的代表,并未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运动中民用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

4.(2018·

苏州高一期末)20世纪初某竹枝词描述了当时出现在上海的一种新鲜事物:

“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

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

”该新鲜事物应是( A )

A.电话B.有线电报

C.互联网D.有轨电车

[教师参考解答]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反映的是电话的特点,A项正确。

电报不能做到“两地语言传顷刻”,B项错误;

互联网在20世纪初还没有诞生,C项错误;

材料中“两地语言传顷刻”,强调的是通讯不是交通,D项错误。

5.(2018·

大同高一检测)下列一组图片是小明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查找的。

请推断其研究的领域和方向应为( D )

A.近代中国交通运输工具的变迁

B.新中国通讯事业的发展

C.改革开放后交通运输的发展

D.新中国成立后交通运输的发展

[教师参考解答] 三幅图片都是交通方面的,且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成就,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6.(2018·

重庆高一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根据《南京条约》,外轮得行驶中国领海,根据……外轮得行驶长江。

商旅乐其便捷,趋之若鹜,于是内江外海之利尽为之占。

光绪初,英人无视中国主权,擅筑上海铁路达吴淞;

光绪末年,外人又攘夺中国铁路利权。

日本一弹丸之国,恃有铁路,遇事与我为难;

中法战争,因运输不便,军事几败。

有识之士痛利权之外溢,恨国势之积弱,呼吁创办轮船公司,修筑铁路、马路,开办邮政电信。

——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

材料二 19世纪以来,直到20世纪中期,我国传统的独轮车、骡车、轿子等交通工具,一直在广泛使用。

19世纪末引进西式马车,并于1895年开始铺设“马路”;

19世纪末年引进人力车(1874年)、自行车(1886年);

20世纪初引进各种汽车(1901年小轿车、1920年出租汽车、1922年公共汽车与长途汽车)和电车(1906年有轨电车、1914年无轨电车)……

(1)材料一中“外轮得行驶长江”是通过什么条约获取的权益?

根据材料一概括外国轮船和铁路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教师参考解答]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外轮得行驶长江”是在《天津条约》中获取的;

“影响”,外国的轮船和铁路进入内地,也使得帝国主义的势力深入到内地,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

对中国近代化的交通的出现起了重要的作用。

[教师参考解答] 《天津条约》。

影响:

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加速中国在对外战争中的失败;

客观上便捷了国人的交通出行;

同时也刺激国人救亡图存、创办近代交通。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城市交通的特点。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促使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城市交通工具变化的原因。

[教师参考解答] 通过材料二的数据可以回答“特点”;

“原因”主要从中国的社会性质和面临的民族危机等方面分析,此外,国际上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也要考虑。

[教师参考解答] 特点:

中西结合,传统与现代并行。

原因:

中国此前交通落后,随着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断加深,“救亡图存”意识强化;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逐步发展;

洋务运动的促进;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发明(内燃机、电)的影响。

时间:

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8·

北京学业水平测试)19世纪80年代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B )

A.淞沪铁路B.唐胥铁路

C.京张铁路D.京汉铁路

[教师参考解答] 19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淞沪铁路和京汉铁路都不是中国自建的,淞沪铁路由外国商人修筑,京汉铁路由比利时监造,京张铁路是1909年竣工的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

故选B项。

贵阳高一期末)下图是1909年《民权画报》刊载的讽刺漫画。

该漫画( C )

A.表达向西方学习的愿望

B.庆祝中国跨入铁路时代

C.揭露列强对中国铁路主权的控制

D.反映西方国家对中华文明的认同

[教师参考解答] 根据“1909年《民权画报》刊载的讽刺漫画《各国联合龙灯大会》”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列强逐渐控制铁路修筑权,民族危机加深,与西方的矛盾加深,故A项错误;

中国跨入铁路时代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

漫画反映出列强分割了中国的铁路修筑权,故C项正确;

反映西方国家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南京高一期末)《上海洋场竹枝词》写道:

“往来如织密如麻,满眼汽车与电车;

”“欲保安全维秩序,认明红绿两边灯。

”材料反映了( C )

A.中国交通设施发展迅速

B.工业革命促进交通发展

C.交通发展引发观念转变

D.近代交通的半殖民地色彩

[教师参考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新的交通工具和红绿灯出现,说明中国的交通观念发生了转变,故本题教师参考解答选C项;

A项中的迅速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

B项与题干不符;

D项材料没有体现。

4.1898年,袁世凯为慈禧贺寿,进贡一辆奔驰轿车。

不料,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

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而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

这一事例说明的主要问题是( D )

A.慈禧生活俭朴B.中国不需要汽车

C.中国汽车依赖进口D.封建观念阻碍近代化

[教师参考解答] 作为工业文明产物的轿车虽然方便、先进,但由于解决不了落后的尊卑观念受到最高统治者慈禧的冷遇,说明落后的封建观念阻挡了先进文明的传入。

临沂高一检测)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C )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B.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教师参考解答] 由材料信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到上海”,可判断是轮船招商局的轮船,故选C项。

汽车在中国开始出现的时间是20世纪初,排除A项;

铁路在19世纪70年代才在中国出现,排除B项;

军舰是军事专用,不可能用于商业运营,普通人更不可能乘坐,排除D项。

6.随着汽车、火车、轮船在近代中国的出现,“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样的竹枝词也开始流行起来,这反映了( A )

A.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

B.新式交通工具并没有改善人们的出行状况

C.人们对新式交通工具的赞同与认可

D.人们从没有停止过对交通工具改进的追求

[教师参考解答] “乘客不分男女座”体现了不分男女、等级的特点,是对封建社会男女有别的传统封建伦理道德的冲击,B、C两项与材料无关,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7.观察下图,1920年,英国飞行员驾驶一架由亨得利·

佩治式轰炸机改制的0-004型14座客机,历时50分钟,完成了中国民航史上的第一次飞行。

他当时是由( C )

A.上海飞往武汉B.上海飞往南京

C.北京飞往天津D.广州飞往上海

[教师参考解答] 1920年,中国开通了北京至天津的航线,这是中国最早的民航线路。

8.(2018·

海南学业水平测试)某记者回忆从业生涯时说,20世纪80年代他曾以“书信电报”的方式发送文稿。

他先把整篇稿子逐字填写在电报纸上,邮局再逐字译成电报码,利用电流把“点点杠杠”符号传输,对方通过无线电接收机接收信号还原文稿。

这种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C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教师参考解答] 19世纪中期还没有出现无线电报技术,故A项错误;

无线电报技术是19世纪末发明的,但当时没有传到中国,故B项错误;

无线电通信方式在中国出现于1906年,故C项正确;

无线电通信方式在中国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期,不是在20世纪中期,故D项错误。

9.(2018·

太原高一期末)“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

驰书迅已极,云是君所寄。

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

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

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

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A )

A.电报B.电子邮件

C.邮寄信件D.电话

[教师参考解答] “只有斑斑墨”,说明它是以纸质形式呈现,“驰书迅已极”,反映出该通讯工具的便捷,这符合电报的特点,故A项正确;

电子邮件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故B项错误;

邮寄信件无法达到这样的速度,故C项错误;

电话为即时通话,故D项错误。

10.目前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已居世界第一位,电话由奢侈品变成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 D )

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

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

D.中国疆域辽阔

[教师参考解答] 本题考查对历史现象的理解能力。

电话的普及,电讯事业的发展可以说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思想观念的更新,与国家的疆域无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11.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发生了巨变,加快了现代化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轮船招商局创办之后,依靠政府的支持,于1877年以220万两白银收购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产业,船只由12艘增至30余艘,实力大增。

外国的轮船公司于是联合起来以削减运价来挤压招商局。

李鸿章利用政治资源采取多种措施,促使外国轮船公司不得不与上海轮船招商局达成协议,协同价格。

上海轮船招商局转危为安,在中国的航运业力压外国公司,第一次在对外国公司的商战中占得上风。

材料二 20世纪初,上海首次出现了两辆从德国引进的汽车,很多人前往观看,人群中传来这样的议论:

“想不到我泱泱大国,竟然要用这等洋玩意几,真是有辱国格!

——保守大臣

“完了!

这东西要多起来,我就没生意啰,到时候一家人的生计可就没着没落了!

——黄包车夫

“真是了不起的奇迹啊!

要是中国人自己能制造出来就好了。

——开明人士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轮船招商局迅速发展的原因及其意义。

[教师参考解答] 第一小问要抓住材料一中的第一句话和轮船招商局自身的属性——洋务派创办的近代民用工业,即可得出教师参考解答;

第二小问直接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回答。

[教师参考解答] 原因:

依靠清政府的支持;

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

意义:

打破了列强垄断中国水上交通的局面。

(2)根据材料二,分析汽车的传入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教师参考解答] 要抓住材料二中保守大臣、黄包车夫、开明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