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2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6807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22.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09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09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09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09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2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9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2Word文件下载.docx

《09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9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2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9届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全套教学案2Word文件下载.docx

核遗传是相同的,质遗传是由母本决定的。

(2)联系:

①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②它们遗传的桥梁都是配子

③它们的性状表达都是通过体细胞进行的

④生物的遗传性状可以分三种类型:

只受核基因控制的遗传(人的血型)

只受质基因控制的遗传(紫茉莉叶色的遗传)

受核、质基因同时控制的遗传(水稻的雄性不育)

4、如何判断某一遗传方式为细胞质遗传?

看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来源。

如果来源于细胞质,即为细胞质遗传。

看杂交后代的比例。

如果子一代无一定的分离比,不遵循遗传的三大定律,即为细胞质遗传。

看正交、反交的子代表现型,如果无论正交、反交子代表现型均由母本决定,即可能为细胞质遗传。

(植物母本所结的果实除外,因为果皮不是子代)

5、几类生物的细胞质遗传

植物:

质体(白色体、有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动物:

线粒体

细菌:

质粒

酵母菌:

质粒、线粒体

课时9跟踪训练

1.紫罗兰种子胚的表皮颜色有黄色和深蓝色,现做实验如下:

①深蓝色♀×

黄色♂→F1深蓝色②黄色♀×

深蓝色♂→F1黄色

紫罗兰胚表皮颜色遗传属于

A.显性遗传 

B.细胞质遗传 

C.细胞核遗传 

D.随机遗传

2.某农场不慎把保持系和恢复系种到一块地里,则在恢复系上可能获得的种子的基因型是( )

  A.N(RR)和N(Rr) B.S(rr)和S(Rr) 

  C.N(Rr)和S(Rr) D.N(rr)和N(Rr)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质遗传是由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B.在减数分裂中,细胞质中的基因遵循孟德尔发现的定律

  C.在细胞质遗传中,F1的性状完全是由母本决定的

  D.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的遗传物质,其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

4.“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六年的栽培水稻杂交试验,没有获得核质互作的雄性不育株,他从失败中得到的启示是

A.水稻是自花传粉植物,只能自交

B.进行杂交试验的栽培稻的性状不优良

C.进行杂交试验所产生的后代不适应当地的土壤条件

D.应该用远缘的野生雄性不育水稻与栽培稻进行杂交

5.甲性状和乙性状为细胞质遗传,下列四种组合中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①♀甲╳♂乙→F1呈甲性状 

②♀甲╳♂乙→F1呈乙性状

③♀乙╳♂甲→F1呈甲性状 

④♀乙╳♂甲→F1呈乙性状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6.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遗传物质的分配特点是 

①有规律分配 

②随机分配 

③均等分配 

④不均等分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7.根据下表紫茉莉植株相关枝条的杂交组合结果作答:

接受花粉的枝条

提供花粉的枝条

种子(F1)发育成的枝条

绿色

白色

花斑

上述结果说明紫茉莉枝色的遗传 

A.与花粉来自哪一种枝条有关 

B.完全由母本决定

C.证明精子中核基因是隐性的 

D.证明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来自卵细胞

8.在一块栽种红果番茄的田地里,农民发现有一株番茄的一枝条上结出黄色番茄,这是因为该枝条发生了

A.细胞质遗传 

B.基因突变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质遗传是由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B.在细胞质遗传中,F1的性状几乎全部由母本决定

C.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少量遗传物质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

D.细胞质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后代性状出现一定的分离比

10.雄性不育保持系的特点是 

A.既能使母本结实,又能使后代保持可育性

B.细胞质基因是不可育的,细胞核基因为可育基因

C.除自身可育外,其他性状与不育系保持一致

D.既能使母本结实,又能使后代成为杂交种

11.将具有条斑病叶水稻的花粉授在正常叶水稻的柱头上,得到的子代水稻全部为正常叶,若将正常叶水稻的花粉授到条斑叶水稻的柱头上,得到的子代水稻全部为条斑叶,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最可能是在 

A.某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B.水稻细胞的线粒体上

C.水稻细胞的叶绿体上 

D.水稻细胞的核糖体上

12.母系遗传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X染色体上的大多数基因Y染色体上找不到它的等位基因

B.后代的X染色体都是来自于母体

C.母体体细胞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D.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

13.在细胞遗传上具有一定自主性的细胞器是 

A.细胞核、叶绿体 

B.细胞核、线粒体C.核糖体、叶绿体 

D.叶绿体、线粒体

14.生物体的遗传是 

A.细胞核遗传作用的结果 

B.由细胞质遗传的结果

C.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共同作用的结果 

D.外界环境条件变化而引起的结果

15.人类神经性肌肉衰弱症是线粒体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如右图所示的遗传图谱中, 

若I—l号为患者(Ⅱ一3表现正常),图中患此病的个体是

 A.Ⅱ—4、Ⅱ—5、Ⅲ一7 

 

B.Ⅱ—5、Ⅲ—7、Ⅲ—8

 C.Ⅱ—4、Ⅱ—5、Ⅲ—8 

 

D.Ⅱ—4、Ⅲ—7、Ⅲ—8

答案:

1.-5BABDC6-10CBBDC11-15BDDCC

课时10细胞质遗传

(二)

6、母系遗传与植物果皮的遗传

植物果皮的性状完全由母本决定,是否可看成是母系遗传或细胞质遗传?

不能的。

植物果实中的种子内的胚和胚乳才可以算作下一代的,而种皮、果皮未参与受精过程,完全由母本提供,不能看作子一代的组成部分。

子一代的果皮、种皮,应该是种子种下所成的植株所结果实的果皮、种皮性状。

所以,是核遗传而不是质遗传,也不是母系遗传。

胚、胚乳是当代遗传,果实中就可看到性状;

种皮、果皮是隔代遗传,要到下一代中才可看到性状。

7、伴性遗传与细胞质遗传

伴性遗传中的X染色体上的遗传,也不能误认为细胞质遗传,相应的性状由父母所提供的配子共同决定,还是细胞核遗传。

8、解题中,应避免的思维定势

紫茉莉的叶色是细胞质遗传,但不可就认为所有性状都是细胞质遗传,如它的叶型、花色的遗传就是核遗传。

细胞质遗传就是子代性状与母本完全相同,而是看性状是否由母本决定的,与父本是否无关。

9、细胞质遗传与亲子鉴定

亲子鉴定,除常用的血型鉴定(可以否定亲子关系)、核DNA杂交鉴定(可以肯定和否定亲子关系)之外,如要鉴定母子的关系,还可以用线粒体DNA杂交,更为方便、易行。

10、细胞质遗传有关的育种

(1)、若要收获种子“三系法”

雄性不育系:

核、质基因均为雄性不育

雄性不育保持系:

核基因不育,质基因可育

除了雄性育性基因外,它们控制产量的基因要尽可能相同,从而为杂种优势的实现作好准备。

雄性不育恢复系:

核、质基因均为雄性可育

除了雄性育性基因外,它们控制产量的基因要尽可能不同,以期获得最大限度的杂种优势。

(2)、若要收获营养器官“二系法”

雄性不育系

雄性不育保持系

不需要恢复系即可实现育种。

这是因为不需要收获种子,所以不需要恢复雄性可育的能力。

课时10跟踪训练

1、在形成卵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中遗传物质的分配特点是

①有规律地分配②随机分配③均等分配④不均等分配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2、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的不同之处是()

A.具有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B.遗传都遵循孟德尔定律

C.基因结构分为编码区和非编码区 

D.基因不均等分配

3、右图为某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加阴影的表示患者),可能的遗传方式是(多选)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细胞质遗传

4、下列有关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真核生物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

B.真核生物只进行有性生殖,所以适应性更强

C.真核生物的遗传是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D.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不包括真核生物

5、(多选)下列属于细胞核基因与细胞质基因共同特点的是()

A.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都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C.都是成对存在的

D.表达会受环境影响

6、一紫茉莉植株上,叶有绿色、有白色,也有的是绿白相间的花斑色。

如果用绿色枝条的花,接受花斑枝条上花的花粉,后代叶仍为绿色;

如果白色枝条的花,接受绿色枝条的花粉,后代叶为白色;

如果花斑枝条的花接受其他枝条的花粉,后代出现三种叶色。

这种遗传现象说明:

A.绿色是显性性状B.紫茉莉叶色的遗传属于细胞质遗传

C.白色是显性性状D.紫茉莉叶色的遗传属于细胞核遗传

7、小麦的遗传是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小麦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由几种核苷酸组成()

A.2种B.4种C.5种D.8种

8、(多选)用红果番茄(RR)作父本,黄果番茄(rr)作母本进行杂交,正确的是()

A.所结番茄全为黄果,遗传方式为细胞质遗传

B.杂交种子中胚乳的基因型是Rrr,含三个染色体组

C.由杂交种子长成的植株上,结的全是红果

D.若形成75粒种子,则需要150个精子参与受精作用

9、(多选)有关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质遗传中,两亲本杂交的后代也可能会出现性状分离

B.红绿色盲遗传不表现为孟德尔遗传的分离比,属于细胞质遗传

C.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

D.胡萝卜根组织培养的繁殖过程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10、(多选)属于细胞质遗传的结构有()

A、细胞核B、叶绿体C、线粒体D、质粒

11、右图是黄花柳叶菜和刚毛柳叶菜杂交示意图。

请根据图回答:

  

(1)A与a是一对 

 属于   基因。

该基因控制的性状,在正交F1与反交F1都表现    。

  

(2)L与H属于   基因。

正交F1与反交F1,该基因控制的性状表现    ,表现为    。

  (3)若用正交F1与乙(父本)连续杂交25代,第25代的花色,对毒性的敏感性以及对温度和光线的反应等性状仍与甲表现一致。

此现象说明      

1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请根据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1)从结构与功能统一的生物学观点看,胰岛细胞和性腺细胞中都含有较多的细胞器是。

(2)与特异性免疫有关的淋巴细胞是由分化发育来的。

(3)下图代表阳生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及其相关生理过程示意图。

①如图A、B两种结构的膜面积都很大,其中A增加膜面积是通过,B增加膜面积是通过。

②假如C18O2作为该细胞某一生理作用的原料,则在较强的光照条件下,图中含有18O的呼吸作用产物的主要去向是图中的途径。

(用图中的字母表示)

③假如右图代表抗虫棉的一个叶肉细胞,抗虫基因在B结构内。

这种抗虫基因的遗传主要特点是。

④假如紫茉莉枝条上的叶肉细胞都呈上图所示,则该枝条接受了花斑枝提供的花粉后,产生的F1枝条的颜色是。

1、A2、D3、ABCD4、C5、ABD6、B7、B8、BCD

9、AD10、BCD

11、①等位核相同。

②质,不同,母系遗传  ③花色,对毒性的敏感性以及对温度和光线的反应等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符合母系遗传的特点。

12、

(1)高尔基体

(2)造血干细胞(3)①囊状结构薄膜叠加(或基粒的形成)内膜向内凹陷或嵴②d③母系遗传,且后代不出现一定的性状分离比④绿枝

课时11基因工程简介

(一)

一、书本基础知识整理

(一)、基因工程概念:

别称:

操作环境:

操作对象:

操作水平:

基本过程:

(二)、基因操作的工具

1.基因的剪刀——限制性内切酶:

(1)分布:

(2)特点:

(3)结果:

(4)举例:

2.基因的针线——DNA连接酶:

(1)特点:

(2)结果:

3.基因的运输工具——运载体:

(1)作用:

(2)具备条件:

(3)种类:

(4)最常用运载体——质粒:

存在:

特点:

二、思维拓展

1、从DNA的内部切割双链DNA成为双链片段,它能识别双链上的碱基序列,在DNA两链的切口有平头型(上下一致整齐)和粘性型(上下不一致)两种。

割位点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它们具有对称的结构形式,换言之,这些核苷酸对的顺序是呈回文结构,例如:

5'

-CTGCAG-3, 

5'

-CTGCA 

G-3,

3'

-GACGTC-5, 

---------->

>

3'

-G 

ACGTC-5,

在切割位点处,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下磷酸二酯键便会发生水解效应,从而导致链的断裂。

这就是所谓的核酸内切限制酶对DNA链的切割作用。

2、连接酶只作用于双链DNA,在彼此相邻的核苷酸之间产生3'

,5'

磷酸二酯键。

连接缺口DNA的最佳反应温度是37℃。

但是在这个温度下,粘性末端之间的氢键结合是不稳定的。

因此,连接粘性末端的最佳温度,应是界于连接酶作用速率和粘性末端结合速率之间,一般认为4-15℃比较合适。

3、理想的质粒运载体,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能自主复制

(2)具有一种或多种限制酶的单一切割位点,并在此位点中插入外源基因片段,不影响本身的复制功能;

(3)在基因组中有多个筛选标记,为寄主细胞提供易于检测的表型特征。

4、高等动物一般以逆转录病毒作为运载体,而运载体携带的目的基因进入动物细胞后一般也会被清除,只有通过逆转录病毒整合到动物细胞的基因组上以后才能长期表达。

课时11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

1、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

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 

( 

A、解旋酶 

B、DNA连接酶 

C、限制性内切酶 

D、RNA聚合酶

2、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能使马铃薯块茎含有人奶主要蛋白。

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采用反转录的方法得到的目的基因有内含子

B、基因非编码区对于目的基因在块茎中的表达是不可缺少的

C、马铃薯的叶肉细胞可用为受体细胞

D、用同一种限制酶,分别处理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可产生粘性末端而形成重组DNA分子

3、以下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是细胞水平上的生物工程 

B、基因工程的产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

C、基因工程产生的变异属于人工诱变 

D、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之一是目的性强

4、能够使植物体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基因工程育种 

D、多倍体育种

5、下列不是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的是()

A、“鸟枪法”B、转录法C、逆转录法D、根据已知的氨基酸序列合成

6、下列何种技术能有效地打破物种的界限,定向地改造生物的性状,培育新的农作物优良品种()

A.基因工程技术B.诱变育种技术C.杂交育种技术 D.组织培养技术

7、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移到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

A.能进行DNA复制B.能传递给细菌后代

C.能合成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 D.能合成人的生长素

8、下列关于质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能够自我复制

B、它们所带有的基因通常比较多

C、它们是由RNA组成的

D、它们仅存在于原核细胞中

9、在受体细胞中能检测出目的基因,因为()

A、目的基因上有标记

B、质粒具有某些特定基因

C、重组质粒能够复制

D、以上都不正确

10、对基因工程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以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为目的

B、使人类进入控制和改造生物的新时代

C、以测定基因结构、遗传密码为目的

D、能创造新物种

11、DNA连接酶的主要功能是()

A.DNA复制时母链与子链之间形成的氢键B.粘性末端碱基之间形成氢键

C.将两条DNA末端之间的缝隙连接起来D.将碱基、脱氧核糖、磷酸之间的键连接起来

12、(多选)在遗传工程技术中,限制性内切酶主要用于()

A、目的基因的提取

B、目的基因的导入

C、目的基因的检测

D、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的结合

13、(多选)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的设计和施工都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

B、目前基因工程中所有的目的基因都是从供体细胞直接分离得到的

C、基因工程能使科学家打破物种界限,定向改造生物性状

D、只要检测出受体细胞中含有目的基因,那么目的基因一定能成功进行表达

14、(多选)下列关于运载体的概括中正确的是

A.运载体是核酸分子

B.在宿主细胞内可以独立复制

C.对宿主细胞的生理代谢不起决定作用

D.运载体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其引导核酸分子进入细胞作用

15、(多选)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DNA,用同一种处理运载体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二、非选择题

16、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用土壤农杆菌中的Ti质粒作为运载体.把目的基因重组人Ti质粒上的T-DNA片段中,再将重组的T-DNA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

(1)科学家在进行上述基因操作时,要用同一种 

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质粒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 

而黏合。

(2)将携带抗除草剂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二倍体油菜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植株。

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T-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

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F1代中,仍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 

,原因是 

(3)种植上述转基因油菜,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

如果把目的基因导人叶绿体DNA中,就可以避免“基因污染”,原因是 

17、

(1)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

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

①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答:

②请画出目的基因两侧被限制酶Ⅱ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

③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

为什么?

1-5CADCB6-10ACABC11-15B、AD、ABD、ABC、BC

16、

(1)限制性内切酶碱基互补配对

(2)3/4雌雄配子各有1/2含抗除草剂基因;

受精时,雌雄配于随机结合(3)叶绿体遗传表现为母系遗传,目的基因不会通过花粉传递丽在下一代中显现出来

17、

(1)

可以连接的,因为由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是相同的(或是可以互补的)

课时12基因工程简介

(二)

(三)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

进行基因操作一般要经历四个基本步骤,也就是基因操作的“四步曲”。

1.提取目的基因:

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条是从供体细胞的DNA中直接分离基因;

另一条是人工合成基因。

(1)“鸟枪法”:

优点:

缺点:

(2)人工合成基因的方法:

主要有两条途径。

反转录法:

根据已知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合成目的基因:

2.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3.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1)方式:

转化

转导

转染

(2)一般受体细胞种类

4.目的基因的检测和表达

检测

表达

1、PCR技术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m,PCR)是一项体外基因扩增技术。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类似于DNA的天然复制过程由变性--退火--延伸三个基本反应步骤构成:

① 

模板DNA的变性:

模板DNA经加热至93℃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② 

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

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③引物的延伸:

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碱基配对与半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