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课题结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自主合作课题结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主合作课题结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1理论依据
2.1.1团体动力说
教育社会学认为,同辈团体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重要的现实因素,小组学习是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使学生小集体成为认识的主体来发挥作用。
2.1.2创新教育理论
心理学和创造学的研究表明,创新始于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沿着知识再发现的过程,探索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发现的体验,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创新性教学应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其教学环境应适宜于学生自主参与、主动学习;
创新性课堂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线索,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来构建。
2.1.3现代合作理论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合作与交往是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互相作用、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理解,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
交往论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在“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中,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往,达到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显、创造性的解放;
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往,使教师明确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是一种生命运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往,实现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1.4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不应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
课堂教学观强调,用情节真实复杂的故事呈现问题,营造问题探究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
”“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主张用产生于真实背景中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由此支持并鼓励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内在驱动的学习,拓展性的学习,它还努力为学生进行探索和建构知识提供大量认知工具,以拓展学习时空,增强学习能力,并通过设计各种类型的问题,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创新与实践的空间,以支持学生在学习在与生活中的成功。
2.1.5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著名的《智能的结构》一书中指出:
智能有多种形式,即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多元的。
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和知识领域相联系的八种智能:
语言智能、节奏智能、数理智能、空间智能、动觉智能、自省智能、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加德纳确信,“我们所有的人都拥有这些智能。
”这意味着,作为正常的人(即没有明显生理缺陷的人),在智力功能上绝对是平等的。
合理的教育和环境影响,将使每个正常的人,这八项智能都可以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根据加德纳的理论,每一个小孩在认识和发展自己最强能力的同时,不仅能控制自己的优势(强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把握大多数智能的发展。
加德纳有一句名言: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只是经常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也就是说,学生的智能无高低之分,只有智能倾向的不同和强弱的差别。
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人才,将不再是个别“精英”们的专利。
这给我们职业学校教育无疑是描绘了一幅诱人的画图。
2.1.6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在人的心灵处,有多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
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有为强烈。
在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通过不断激发和满足学生这些与生惧情感体验,形成健康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对于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
2.2条件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普高招生数的不断扩大,职校学生大多数学基础知识薄弱,数学学习困难缺乏自主学习、主动求知的好习惯。
但是,尽管这些学生由于基础差,在初中是没有认真学习,甚至厌学,但他们想获得认可与欣赏愿望,同样是根深蒂固,不容磨灭的。
所以,改变这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显得有为重要。
我校作为省一级重点职校,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非常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能力、表达能力都比较强。
他们喜欢求新、求异。
因此,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给他们以新奇感,重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是完全可能和有条件的。
三、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学会如何学习”比“学会什么”更加重要。
近几年国外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合作学习、开放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是重要的学习方式。
现今国内也十分重视对学习方式的研究。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上海率先在活动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与研究型课程建设的探索研究,组织了专门的课题组,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大量的研究型课程的探索范例,也产生了许多优秀成果。
2000年2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规定在上海等全国10个高中开始研究性学习实验,3年来,许多高中也陆陆续续开始进行研究性学习探索。
2002年2月,山东宁阳县开始了自主合作研究教学模式的实验。
以上学习方式的共同特点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但对在学科课程教学中如何实现自主性学习方式均涉及不多。
所以,在职业中学数学教学领域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课题。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预期目标
4.1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4.1.1“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
“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着眼点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即改变原有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所形成的偏重机械记忆和模仿,以接受教师知识灌输为主的单一的学习方式,而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究的开放情境和途径,建构一种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多元化的学习模式。
4.1.2帮助教师确立自主合作教学观念。
学生学习具有自主性,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他们能够独立得获取新知识,通过对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从中不断地进行猜想、论证,并改进所得的结论,从而实际感受和亲身体验到学科知识的产生过程;
而教师则将由过去的课堂主宰者转变为学科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
教师的指导不再是将学生的研究方向引向一个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维,并提出更深层次的新问题,以促进学生理解的不断深化,因此教师要有很强的应变和驾驭力。
因此,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必须首先确立自主合作教学观念。
自主合作教学观念包括教师角色观、师生关系观、创新教师观、操作实践观。
我们要研究这些教学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特有内涵,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观念,用自主合作教学观念指导教学实践。
4.1.3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大胆尝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以课程学习中提出的问题来展开,以解决问题为结束。
协作、交流、表达贯穿于各个环节的活动之中,学生通过模型、辩论和展览等形式展示探究成果,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设计不同的课型、不同的问题,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现自我;
通过学生讨论、评价,形成共识,让学生体验探究的欢乐,成功的愉悦。
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和交流合作的乐趣,使学生的课堂学习由被动的接受式转向主动的探究式,使教师的课堂教学由知识灌输式转向发展的促进者。
这种学习方式有助于形成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氛围,发展乐于合作,分享信息和成果的团队精神,这也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4.1.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同时,一定要重视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生产深入生活,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吸取营养,锻炼自己,提高能力,使课内课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形成教育的有机整体。
4.2研究的预期目标
4.2.1构建适应职高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的“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学习的整体目标是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实现教育的本质的功能。
通过课题的实施,实现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价值,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境界,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善学,为学生的持续性发展,提高对社会的适应性奠定基础。
根据这一整体目标,确定每一节课的具体目标,并按照美国教育学、心里学家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把课堂教学目标细化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
提供一些自主合作学习教学观念指导下的课堂新模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在优化教学过程、实现高效教学中,使教师能灵活地处理教材、把握课堂教学,关注学生“大智慧”的发现,鼓励学生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2.2构建适应职高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
1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竞争制”学习方式的探索,培养学生的竞争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
2通过对体验式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探索,培养学生的动手与社会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培养学生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研究的组织实施
5.1研究方法
5.1.2文献综述法:
主要侧重课题前期的论证,配合研究过程,及时综合成文献综述资料,收集国内外有关内容研究的观点、方法等,为研究课题提供具有指导性和前瞻性的信息和参考。
5.1.3实验法:
通过课题组成员对实验班提出具体要求,在日常课堂教学展开实践,开展专题研究,改善较学方法。
5.1.4行动研究法:
在有关专家的指导及课题组人员的共同参与下,根据课题设计,同时结合理论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经验总结法,通过调查、测评,了解研究效果,及时纪录在课题研究中来自教师、学生、教法、学法、模式等方面的信息,调整教学设计,并撰写论文、调查报告、分析报告以及结题报告等。
5.2研究的情况介绍
本课题研究时间为两年,具体研究步骤分三个阶段:
5.2.1准备阶段(2005年2月———2005年3月)
确定研究课题,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及有关学法指导与小组学习方面的理论体系,组织学习《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课堂教学艺术》,《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几点思考》,《留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等有关学习资料,掌握基本精神,领会操作规程。
选定04旅游管理班,03财会
(1)班,04计算机
(1)班为实验对象,对比班为04文秘班,03财会
(2)班,04计算机
(2)班。
设计课题研究方案。
5.2.2实施阶段(2005年4月———2007年1月)
课题组每位老师开出研究课至少一节,由同组老师进行听课、评课、共同探讨、进一步完善教学。
并设计调查问卷,及时反馈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边实践边总结。
同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构建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模式为重点,逐步延伸到课外数学乐园,并逐步进行各项研究。
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5.2.3总结阶段(2007年2月———2007年10月)
我们针对职高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提炼,创设了体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迁移创新”的认识过程,以及“定向——内化——发展”的心里活动规律的“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确定了“创设情境,明确目标——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交流互动——反思总结,应用提高”的基本流程。
(见下图)
在此基础上,我们整理中期研究的典型教案以及相关的案例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完善方案,深化研究,课题负责人撰写总结性研究报告,研究成果结集成册。
六、研究的运行操作
6.1职高生数学学习状况问卷调查与思考
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进一步获得第一手资料,我们设计了12个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最后以选择题的形式对我校04旅游管理班,03财会
(1)班,04计算机
(1)班,04文秘班,03财会
(2)班,04计算机
(2)班共6个班级258位学生进行了调查,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6.1.1问卷
1、你认为学习数学,可以使你()
A、提高数学素养B、学到必须的、有实用价值的数学知识
C、为学习专业服务D、为了毕业或升学
2、你认为自己对学习数学()
A、能学好数学B、感觉还可以
C、有点困难D、根本学不好
3、数学学习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
A、老师的教学水平和亲和力B、自己的努力
C、良好的学习习惯D、以前数学的基础
4、在数学课堂上,你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的做法通常是()
A、积极思考,踊跃发言B、参与思考,但不发言
C、不大参与或随声附和D、不加理睬
5、在数学课堂上,你对同学间探讨问题的做法通常是()
A、主动参与B、视问题兴趣而定
C、不大参与D、从不参与
6、你对数学课堂笔记的态度是()
A、全部纪录B、必要时记
C、偶尔记一下D、认为没有必要纪录
7、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疑问时,你通常:
A、记下来再向老师请教B、自己独立思考
C、不敢提出,敷衍过去D、放到一边,不加理睬
8、在数学课的前几分钟里,你通常是()
A、马上进入学习状态B、边学习边聊天
C、还在想上课前的事情D、准备看小说或睡觉
9、你对数学预习的做法()
A、边预习边思考带着问题听课B、要预习,有问题请教他人
C、浏览性预习D、不必预习
10、数学课中,老师布置做课堂练习时,你通常是()
A、独立思考、认真完成B、边看着同学做边自己想
C、不做,等老师讲D、只顾做自己想做的事,老师讲也不听
11、对待数学课外作业,你通常是()
A、独立完成B、先参考别人的答案再完成作业
C、抄袭交差D、不做也不交
12、对考试前数学课程的复习,你通常是()
A、很认真B、比较认真
C、不认真D、从不复习
6.1.2、结果统计
题号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人数
27
13
72
26
70
31
16
21
18
比例
10%
5%
28%
27%
12%
6%
8%
7%
B
81
69
67
100
99
85
64
118
73
31%
26%
39%
38%
33%
25%
46%
3%
C
38
96
87
46
77
52
88
113
136
15%
37%
34%
18%
30%
20%
44%
53%
D
112
49
57
91
149
56
29
43%
19%
22%
35%
58%
11%
6.1.3问卷分析
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校数学教育教学的现状,能反映我校学生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一些基本情况:
学习态度;
学习习惯;
研讨气氛;
数学观。
(1)、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
平均值
合计
56%
40%
65%
42%
66%
64%
54%
问卷调查中的4、6、7、8、10、11这几个题,反映着学生的学习态度。
这些数据表明,34%的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22%的学生完全放弃学习,只有44%的学生的学习态度是端正的或者比较端正,这个数据应该引起我们我们广大中职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
(2)、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问卷调查中的6、7、8、9、10、11、12这几个题,能反映出学生的学习习惯。
第6题很能说明问题,今年是我校的“学风建设年”,学校领导与教师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学生要做笔记,但仍有40%几乎不做数学笔记,说明学生的做笔记的习惯有待养成。
第7题,选A的学生只有26人,占10%;
选B的64人,占25%,这说明,只有35%的学生遇到问题,有想办法去解决,还有65%的人遇到学习困难,就是临阵退缩或听之任之。
第8题,选A的31人,占12%,选B的118人,占46%。
第9题选D的学生多达149人,占58%,这表明,只有很少学生课前准备工作比较充分,只有半数的学生基本进入了学习状态,起码还有半数的学生课前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或根本没有准备。
第10题,选择A、B的学生只有34%,说明上课中积极思考的学生不多,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第11题,选A、B的学生只占36%,而高达64%的学生抄袭作业或根本不做作业,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学习,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好似乎也是在情理之中了。
第12题,选择C的学生占34%,选D的学生占20%,表明很多学生没有养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考前复习”习惯。
甚至有20%的学生连考试都觉得无所谓。
另外,从第10、11题综合分析可知:
我们布置的课堂作业难度一般不大,每次作业的量都很少,却只有的学生动手做练习或作业,而高达的学生上课时根本不动笔或偶尔拿起笔对待练习或作业。
因此,学生的动手习惯是我们数学教育教学上的一大薄弱环节——这就直接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形成和提高,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感悟与兴趣。
(3)、学生的研讨态度欠主动与研讨气氛不浓
问卷调查中的第4、5题,主要反映学生对数学的研讨态度与研讨气氛。
从抽样统计数据看,第4、5题平均54%的学生不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说明学生缺乏对数学(包括对“数学问题”)的主动的研讨态度,在数学学习上没有形成良好的研讨氛围。
(4)、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比较混乱
问卷调查中的第1、2、3题,可以反映出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态度与对数学的基本看法。
但从第1题选D的学生占43%,第2题选C、D占68%,对第3题选项的相对平均(最高28%最低20%)来看,学生对数学缺乏统一的认识,大部分同学对自己学好数学没有信心,说明了学生没有形成较为集中的“数学态度”,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数学观”。
6.1.4、对问卷调查的思考与启示
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很不一致。
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数学观”,表明了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不统一、不协调性,对数学教育目的的核心把握得不准确,数学教育思想的主线体现得不明显,数学教育的主体之位置摆得不突出。
于是,到底什么是数学?
怎样学数学?
在学生心里没有比较一致的看法。
针对目前学生的状况。
我们认为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2)消除或降低学生畏难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3)创设合适的研讨氛围,培养学生主动的研讨态度。
(4)培养学生“勤动脑,多动手,有准备(指:
课前有准备与考前有准备),争主动”的学习习惯。
6.2改变中职生学习现状的具体措施
6.2.1捕捉数学内涵,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观”
根据调查数据,43%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仅仅为了毕业或升学。
这反映出了我们的学生很大一部分同学没有认识到数学的本质,数学与实际生活是断层的,被割裂开来了。
也正因为如此,许多学生显得被动学习,甚至厌学,如何改变这种现状,纠正学生的错误的“数学观”?
笔者认为,首先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捕捉数学内涵,让数学回归生活。
数学课堂只有回归生活,贴近生活,才能使学生体验到,我所学的内容,并不是完全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来源于我的现实生活,又为我的生活提供服务和帮助,这些知识确实对我有用。
只有让学生感觉到,我确实需要它,学生才会主去学,实现“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所以,教师要关注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尽量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情境化。
要吸取学生切身的生活体验,与学生展开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使学生习得真情实感的、能动的、有活力的知识,从而体验到学数学的价值。
比如,在学生学了分段函数后,我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800元的部分不必纳税,超过800元部分为全月纳税所得额,此项税款按下表分段累计计算: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