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16490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德州市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语文试题word版Word文档格式.docx

遭受不白之冤,仍忍辱负重,成就千古大业的司马迁……

刚健有为、自强不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体现,那就是积极否定、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

《礼记·

大学》中称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也肯定“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革之时,大矣哉”。

中国历史上每当“积弊日久”时总会有或改革、或革命的运动,为清除积弊而变规变法。

北宋时的王安石变法,清末的康梁维新,都是这种革新精神的体现。

(节选自《中国文化概论》,金元浦等著)

1.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文化里一直贯穿的刚柔、动静、有为与无为等范畴的斗争与统一,使人们在对

传统文化进行考察时会产生严重分歧。

B.五四前后,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论战中得出中国传统文化“主静阴柔”的结论,就当

时的历史背景而言显然利大于弊。

C.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灿烂,是不可能由一种完全柔静无为的文化创造的,“主静阴柔”

一直处于从属地位。

D.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倡导人们积极进取,是中华民族奋发

向上、篷勃发展的动力。

2.文中说,“孔子是极力提倡有为并身体力行的思想家”,以下《论语》中的语句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当仁不让于师B.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C.知其不可而为之D.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关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表现,一卜面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民族兴旺发达、昂扬向上的昌盛时期,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梢神主要表现为诗文繁

荣发展,汉唐两代便是典型的例子。

B.在民族危亡、外族人侵的关口,中国历史上无数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顽强不屈地进行

反侵略、反压迫的英勇斗争。

C.在强暴面前英勇不屈、坚持正义者,在人生的挫折面前决不灰心、坚定不移地追求自己

的理想者,在我国历史土不乏其人。

D.每当“积弊日久”时,中国历史上总会有或改革、或革命的运动,为清除积弊而变规变

法,彰显了积极否定、革故鼎新的改革精神。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后赤壁赋

苏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

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

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

“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客日:

“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

”归而谋诸妇。

妇曰:

“我有斗酒,藏之久失,以待子不时之须。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

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粱,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

划然长啸,草木震动;

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

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

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

“赤壁之游乐乎?

”问其姓名,俯而不答。

呜呼噫嘻!

我知之矣。

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道士顾笑,于亦惊寤。

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4.对文中划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B.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C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D.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岁十月之望望:

农历每月十五日

B.以待子不时之须子:

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

C.玄裳编衣,戛然长鸣裳:

古人穿的下衣。

D.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户:

窗户,一般指单扇的。

6.下面是关于《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的比较,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前赋写江上秋月,景色宁静清爽;

后赋写江岸冬景,境界寥落幽峭。

B.前赋以谈玄说理为主,议论风生;

后赋以叙事写景为主,奇境迭出。

C.前赋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情景理交融;

后赋以行踪为线索,抒情议论含蓄深沉。

D.前赋以人梦结,表现作者的旷达乐观;

后赋以梦醒结,表现作者内心的复杂矛盾。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

(2)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鸿门宴》)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塞下感怀

朱庆恰

塞下闲为客,乡心岂易安。

程涂过万里,身事尚孤寒。

竟日风沙急,海秋草木残。

何年方致主,时拂剑尘看。

8.诗歌颈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4分)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感情?

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9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

子罕》中以水为喻,慨叹时光流逝的名句是:

“,。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启示我们不要沉浦于无法改变的过去,而要努力追求未米的句子是:

(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出场时犹豫不决的诗句是:

(4)思考非常重要,工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通过“。

”一句告诫我们,做学间必须深入思考,慎重选择。

但是过度思考而不学习则难免陷于空想,正如《荀子·

劝学》中所说: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一14题。

(25分)

泉州帆影

卞毓方

泉州,僻居东南沿海一隅。

历朝历代,除了那个“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南宋,离煌煌都城实在是太远太远。

因此,无论从黄河流域,还是从燕山脚下。

扬子江畔,丹墀金銮的洪恩,权臣贵胄生物擘画,都绝少向这方土地投注。

也罢,得不到体制的青睐,那就不妨掉转目光,向外部世界寻求发展。

穿越莽莽国境,穿越浩浩海空,浪迹南洋,交游百国。

这样一来,倒使她平添了几分外向型的进取和超越性的审美视角。

因而,也就是在这里,仿佛总是在不经意之间,那种从经济的港湾,从人性人格的海平面上突然升帆出航的朦艟巨舰,曾屡屡让朝廷大吃一惊。

这是一艘宋代的沉船,静静地泊在泉州湾古船陈列馆。

乍一见,我就被它的硕大震撼了。

船长三十四米,宽十一米,载重为二百吨。

据介绍,这样一艘古船的货运量,抵得上七百头“沙漠之舟”的总负重。

而这,在唐宋之际的海船中,还称不上巨无霸,只算是中等。

这是多么巨大的经济力!

又是多么巨大的诱惑,多么巨大的挑战!

难怪,泉州早在唐代就成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秋来海有幽都雁,船到城添外国人”“云山百越路,市井十洲人”,就是李白杜甫的同行们、为之奉上的一份“时代的报告”。

黎民百姓自发的创造,毕竞是有限度的,政治的渴求,经济的呼唤,才是泉州港蓬勃发展的根本动力。

有唐一代,当“安史之乱”阻断了驼铃叮当的西北丝绸之路,泉州港便急剧上升为对外输出和引进的主要窗口。

这种趋势,一直延伸到五代,并在宋元之际达到了高峰。

既然是国际大港,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外部世界的评论吧。

元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岁途经这里,他在惊讶之余,为西方送去了“商人云集,货积如山,简直难以想象”的新闻。

元末,摩洛哥旅行家伊木·

巴都塔经过这里,又为世人送去了“大船百艘,小船无数”“诚为世界最大港口之一,或径称世界之最大港亦无不可”的赞美比沉船更具生命穿透力的,是陈列馆外不远处的一排刺桐。

一株株枝千劲挺,花艳似火。

徜徉树下,不由又想起了一段中外交流的史话。

刺桐树,原产于印度和马来西亚,唐代泉州百姓就大力引种。

如唐人陈陶咏泉州诗“海曲泰深满郡霞,越人多种刺桐花”“三千幢盖拥炎州,刺桐屏障满中都’。

到了五代。

节度使留从效扩建城池,特别欣赏这种云蒸霞蔚的舶来品种,下令环城种植。

这一种就种出了国际化的都市:

泉州因之又得了一个别称——刺桐城。

依稀让我追慕古人旷达开放心态的,还有遍布全城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的文物古迹。

这是“夷夏杂处”、东西交融的佐证,袒露的是兼容并纳、华光四射的盛世情怀。

限于行程,我只去了坐落市内的开元寺、清净寺和位于近郊的灵山圣墓。

开元寺建于唐代早期,清净寺建于北宋,各有千年上下缤纷浩阔、水气淋漓的中外交往史,供你静静地翻阅,遐想。

一代思想先驱李贽的故居,就挤在南门繁华的万寿街。

鳞次栉比的铺面和清寒的前朝小院拥抱在一起,说不上是一种反差,还是和谐李贽生活在明代,做过不大不小的官。

五十四岁为已出宦海,专心讲学著述。

他的创作数量十分惊人,最出名的当数《焚书》和《藏书》。

为什么命名为“焚”?

又为什么命名为“藏”?

李贽是以掀天揭地的气概走上文坛的,他清醒自己超越了封建,必为封建道统所不容,所以,有些文章留不得,只能付之一炬;

有些学问,又必须“藏毛名山”,以待后世。

这该是古今许多傲世独立的思想家所面临的共同命运吧。

果然,明王朝是不用说的了,连取而代之的清政府,也屡番下今禁毁他的著作。

然而,禁毁你自禁毁,有生命力的照样在社会深处曲折流传。

而今,三百多年过去了,当我在他故居狭小的天井里留连,仰望头顶那一方清清朗朗的蓝天,忽然想到:

李贽那些惊世骇俗的高论,绝不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最早经泉州港载来的外部气息应该也是形成他独立人格的时代背景。

在泉州,还有一个人物不能不提,他就是集美籍的陈嘉庚。

集美现属厦门,历史上也曾隶属于泉州府。

陈嘉庚在当地的影响,可谓辉耀日月,深入人心。

自来泉州,无日不感受到他生命的辐射。

华侨大学的庄善裕校长有言:

.‘我们这地区,最好的建筑,往往属于学校,而这类学校,多半是由华侨赞助。

这种现象,大概与陈嘉庚捐资办学的传统有关吧。

以华侨大学为例,侨总图书馆、杨思椿科学馆、李克砌办公大楼、菲华教学大楼、敬萱教学大楼,还有陈嘉庚纪念堂等,就都是海外华人赠送的。

”善哉侨胞陈嘉庚!

伟哉侨胞陈嘉庚!

在庄氏陪同下,我拜渴了华大的陈嘉庚纪念堂。

其中一幅图表,一幅照片,尤令我五内鼎沸,情不能已:

从1912年到1934年,陈嘉庚在海外经营实业所得,仅为八百四十万元,但他同期对国内教育事业的捐助,则高达九百万元;

陈嘉庚1961年病逝北京,灵枢南下,是由周恩来、朱德、沈钧儒、陈毅等国家要人亲自执绋,护送至北京站。

这种精神的洪波,理性的风帆,已经不是任何经济的价值所能匡算,岁月的尘雾所能遮掩。

它载负的是一种标高百代、光映山河的人格气韵,一种天马抛栈、神鹰掣鞲的高迈豪勇,一种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悠然心契,一种破胆夺心、摧枯拉朽的坚韧峭拔,一种春风风人、

夏雨雨人的温煦润泽,一种喷薄着现代科学意识而又凝聚了无穷历史感悟的时代歌吟。

泉州今日的再度辉煌——她的经济实力。

已经领先八闽,啸傲东南——自是得力于此;

而中华民族的整体性魏然雄起,也必将从这里,从陈嘉庚纪念堂陈列的图表和照片上,带走真情灼灼的祝福和万世之光……

(节选自《历史是明天的心跳》,有删改)

11.对这篇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第一段强调了泉州地理位置的偏远,而正是这一因素造就了它独特的发展趋向

和往往出人意料的成果。

B.文中写到了多种宗教的文物古迹,它们比沉船和刺桐更具有生命穿透力,也更让作者

追慕一古人旷达开放的心态

C.文中提到李贽故居时说铺面和小院拥抱在一起“说不上是一种反差,还是和谐”,其实作者暗中强调了这是一种不和谐。

D.文中多处引用古人的诗句和言论,有力地证明了泉州在当时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繁荣

和它兼容并纳的博大胸襟。

E.陈嘉庚病逝,灵柩是由国家要人亲自执绋、充分表明了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教育事业

的优良传统。

12.文章围绕着泉州的“外向型的进取和超越性的审美视角”,写了哪些方而的内容?

请简要

概括。

(6分)

13.赏析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效果。

它载负的是一种标高百代、光映山河的人格气韵,一种天马抛栈、神鹰掣鞲的高迈豪勇,

一种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悠然心契,一种破胆夺心、摧枯拉朽的坚韧峭拔,一种春风风人、

14.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泉州帆影”的内涵和作用。

(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就会落后甚至

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②主客场两次战平香港队,中国足球队还有机会冲击世界杯吗?

让我们吧。

③经典著作可以给我们提供丰厚的精神养料,但前提是必须深钻细研,不可。

A.故步自封拭目以待浅尝辄止B.故步自封翘首以待浮光掠影

C.自以为是拭目以待浮光掠影D.自以为是翘首以待浅尝辄止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环保局在统一部署和市民监督下,全省大部分地区重新升级厂雾霾预警,以应对持续

出现的重污染。

B.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注视和倾听着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的报告,都被他那舍己为

人的精神深深感染了。

C.成立亚投行旨在弥补亚洲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使新兴市场国家不再受制

于人,从而推动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D.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条理

的、严密的思维习惯。

17.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我们水不能忘记,莱奥纳多·

达·

芬奇是历史上最善思索的一个艺术家。

他的作品,其中每根线条,每点颜色,都曾经过长久的寻思。

他不但在考虑他正在追求的目标,并也在探讨达到目标的方法。

偶然与本能,在一般艺术制作中占着重要的位置,。

他从没有奇妙的偶发或兴往神来的灵迹。

A.而达·

芬奇尤其重视这一点B.但与达·

芬奇个不发生关系

C.在达·

芬奇只是偶有所涉D.故而达·

芬奇也不能回避规律

1$.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其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侮处不超过12个字(;

>

分)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⑴。

“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⑵。

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⑶,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19.阅读下面的《论语》语段,回答问题(6分)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已矣乎!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自省)者也。

”(《公冶长》)

子贡曰: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

更也,人皆仰之。

”(《子张》)

结合上面语段谈谈你对“自省”在自己成长中的理解与认识。

要求:

①观点明确,层次清晰;

②句式工整,语言简明、得体;

③60——80字。

五、写作(60分)

20.以下面一段文字为开头自拟题目,自定立意,续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

做完今天的作业,夜已深了。

放下疲倦的笔,合上仿佛要打呵欠的课本,我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不经意间,目光停留在书架的一张照片上。

哦,多么宜人的景色,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我曾经徜徉在那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