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专业知识习题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16126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UT专业知识习题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UT专业知识习题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UT专业知识习题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UT专业知识习题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UT专业知识习题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UT专业知识习题Word下载.docx

《UT专业知识习题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T专业知识习题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UT专业知识习题Word下载.docx

3.11利用IIW试块上Ф50mm孔与两侧面的距离,仅能测定直探头盲区的大致范围()

3.12中心切槽的半圆试块,其反射特点是多次回波总是等距离出现()

3.13温度对斜探头折射角有影响,当温度升高时,折射角将变大()

3.14通用数字超声波探伤仪与模拟探伤仪器一样也属于A型脉冲反射式探伤仪()

3.15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在检测焊缝缺陷时自动记录数据,无需人为测量()

3.16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可以手动或者自动校准探头零偏值()

4.1多次底波法缺陷检出灵敏度低于缺陷回波法()

4.2“灵敏度”意味着发现小缺陷的能力,因此超声波检测灵敏度越高越好()

4.3当量法用来测量大于声束截面的缺陷的尺寸()

4.4半波高度法用来测量小于声束截面的缺陷的尺寸()

4.5曲面工件检测时,检测面曲率半径愈大,耦合效果愈好

4.6采用当量法确定的缺陷尺寸一般小于缺陷的实际尺寸()

4.7只有当工件中缺陷在各个方向的尺寸均大于声束截面时,才能采用测长法确定缺陷长度()

4.8当工件内存在较大的内应力时,将使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及方向发生变化()

5.1钢板检测时,通常只根据缺陷波情况判定缺陷()

5.2厚钢板检测中,若出现缺陷的多次反射波,说明缺陷的尺寸一定较大。

5.3较薄钢板采用底波多次法检测时,如出现“叠加效应”,说明钢板中缺陷尺寸一定很大()5.4复合钢板检测时,可从母材一侧检测,也可从复合材料一侧检测()

5.5直探头置于非重皮侧的钢板表面检测,容易发现钢板中的重皮缺陷()

5.6小径管水浸聚焦法检测时,应使探头的焦点落在与声束轴线垂直的管心线上()

5.7钢管作手工接触法周向检测时,应从顺、逆时针两个方向各检测一次()

6.1对轴类锻件检测,一般来说以纵波直探头从径向探测效果最佳()

6.2使用斜探头对轴类锻件作圆柱面轴向探测时,探头应用正反两个方向扫查()

6.3对饼形锻件,采用直探头作径向探测是最佳的检测方法()

6.4锻件检测中,如缺陷引起底波明显下降或消失时,说明锻件中存在较严重的缺陷()

6.5锻件检测时,如缺陷被检测人员判定为白点,则应按密集缺陷评定锻件等级()

6.6直探头在圆柱形轴类锻件外园检测时发现的游动回波都是裂纹回波()

6.7用锻件大平底调灵敏度时,如底面有污物将会使底波下降,这样调节的灵敏度将偏低,缺陷定量将会偏小

6.8铸钢件超声波检测,一般以纵波直探头为主()

7.1焊缝横波检测中,裂纹等危害性缺陷的反射波幅一般很高()

7.2当焊缝中的缺陷与声束成一定角度时,探测频率较高时,缺陷回波不易被探头接收()

7.3焊缝横波检测在满足灵敏度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选用大K值的探头()

7.4斜探头环绕扫查时,回波高度几乎不变,则可判断为点状缺陷()

7.5由于管座角焊缝中危害最大的缺陷是未熔合和裂纹等纵向缺陷,因此一般以纵波直探头探测为主()

7.6裂缝检测中,裂纹的回波比较尖锐,探头转动时,波很快消失()

二.选择题

1.1超声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时,下面哪句话是错误的()

A.介质由近及远,一层一层地振动。

B.能量逐层向前传播

C.遇到障碍物的尺寸只要大于声束宽度就会全部反射。

D.遇到很小的缺陷会产生绕射。

1.2超声波是频率超出人耳听觉的弹性机械波,其频率范围约为()

A.高于20000Hz。

B.1~10MHz。

C.高于200Hz。

D.0.25~15MHz。

1.3在金属材料的超声波检测中,使用最多的频率范围是()

A.10~25MHz。

B.1~1000KHz。

C.1~5MHz。

D.大于20000MHz。

1.4机械波的波速取决于()

A.机械振动中质点的速度。

B.机械振动中质点的振幅。

C.机械振动中质点的振动频率。

D.弹性介质的特性。

1.5在同种固体材料中,纵波声速CL,横波声速Cs,表面波Cr之间的关系是()

A.Cr>Cs>CL。

B.Cs>CL>Cr。

C.CL>Cs>Cr。

D.以上都不对

1.6超声波入射到异质界面时,可能发生()

A.反射。

B.折射。

C.波型转换。

D.以上都是。

1.7在流体中可传播()

A.纵波。

B.横波。

C.纵波、横波及表面波。

D.切变波。

1.8超声纵波、横波和表面波速度主要取决于()

A.频率。

B.传声介质的几何尺寸。

C.传声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密度。

D.以上都不全面,须视具体情况而定。

1.9超声波声速c、波长λ与频率f之间的关系为()

A.c=λf。

B.f=λc。

C.λ=cf。

D.c=λf²

1.10一般认为表面波作用于物体的深度大约为()

A.半个波长。

B.一个波长。

C.两个波长。

D.三个波长。

1.11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检测主要利用超声波传播过程中的()

A.散射特性。

B.反射特性。

C.透射特性。

D.扩散特性。

1.12材料的声速和密度的乘积称为声阻抗,它将影响超声波()

A.在传播时的材质衰减。

B.从一个介质到达另一个介质时在界面上的反射和透射。

C.在传播时的散射。

D.扩散角大小。

1.13垂直入射到异质界面的超声波束的反射声压和透射声压()

A.与界面两边材料的声速有关。

B.与界面两边材料的密度有关。

C.与界面两边材料的声阻抗有关。

D.与入射声波型有关。

1.14超声波传播过程中,遇到尺寸与波长相当的障碍物时,将发生()

A.只绕射,无反射。

B.既反射,又绕射。

C.只反射,无绕射。

D.以上都有可能。

1.15在同一界面上,声强透射率T与声压反射率r质检的关系是()

A.T=r²

B.T=1—r²

C.T=1+r。

D.T=1—r

1.16倾斜入射到异质界面的超声波束的反射声压与透射声压与哪一因素有关()?

A.反射波波型。

B.入射角度。

C.界面两侧的声抗阻。

1.17一般的说,如果频率相同,则在粗晶材料中穿透能力最强的振动波型为()

A.表面波。

B.纵波。

C.横波。

D.三种波型的穿透力相同。

1.18当超声纵波由有机玻璃以入射角15°

射向钢界面时,可能存在()

A.反射纵波。

B.反射横波。

C.折射纵波和折射横波。

D.以上都有。

1.19要在工件中得到纯横波,探头入射角α必须()

A.大于第二临界角。

B.大于第一临界角。

C.在第一、第二临界角之间。

D.小于第二临界角。

1.20一般均要求斜探头楔块材料的纵波速度小于被检材料的纵波声速,因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

A.在工件中得到纯横波。

B.得到良好的声束指向性。

C.实现声速聚焦。

D.减少近场区的影响。

1.21超声波(活塞波)在非均匀介质中传播,引起声能衰减的原因是()

A.介质对超声波的吸收。

B.介质对超声波的散射。

C.声束扩散。

D.以上全部。

1.22斜探头直接接触法探测钢板焊缝时,其横波()

A.在有机玻璃斜楔块中产生。

B.从晶片上直接产生。

C.在有机玻璃与耦合层界面上产生。

D.在耦合层与钢板界面上产生。

1.23由材料晶粒粗大而引起的衰减属于()

A.扩散衰减。

B.散射衰减。

C.吸收衰减。

1.24与超声频率无关的衰减方式是()

1.25下面有关材料衰减的叙述,哪句话是错误的()

A.横波衰减比纵波严重。

B.固体材料的衰减系数一般随温度上升而增大。

C.当晶粒度大于波长1/10时对检测有显著影响。

D.提高增益可完全克服衰减对检测的影响。

2.1波束扩散角是晶片尺寸和传播介质中声波波长的函数,并且随()

A.频率增加,晶片直径减小而减小。

B.频率或晶片直径减小而增大。

C.频率或晶片直径减小而减小。

D.频率增加,晶片直径减小而增大。

2.2直径Φ14mm,2.5MHz直探头在钢中近场区为()

A.27mm。

B.21mm。

C.38mm。

D.以上都不对。

2.3利用球面波声压公式(P=PoπD²

/4λs)得到的规则反射体反射声压公式应用条件是()

A.S≥2N近似正确。

B.S≥3N基本正确。

C.S≥6N正确。

D.以上都对。

2.4在超声探头远场区中()

A.声束边缘声压较大。

B.声束中心声压最大。

C.声束边缘与中心强度一样。

D.声压与声束宽度成正比

2.5活塞波声场,声束轴线上最后一个声压极大值到声源的距离称为()

A.近场长度。

B.未扩散区。

C.主声束。

D.超声场。

2.6远场范围的超声波可视为()

A.平面波。

B.柱面波。

C.球面波。

2.7在探测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直径比为2的两个实心圆柱体,其曲底面回波相差()

A.12dB。

B.9dB。

C.6dB。

D.3dB。

2.8同直径的平底孔在球面波声场中距声源距离增大1倍,则回波减弱()

A.6dB。

B.12dB。

C.3dB。

D.9dB。

2.9在球面波声场中大平底距声源距离增大1倍回波减弱()

2.10对于球面波,距声源距离增大1倍,声压变化是()

A.增大6dB。

B.减少6dB。

C.增大3dB。

D.减小3dB。

2.11比Φ3mm平底孔回波声压小7db的同声程平底孔直径是()

A.Φ1mm。

B.Φ2mm。

C.Φ4mm。

D.Φ0.5mm。

3.1A型扫描显示中,从荧光屏上直接可获得的信息是:

A.缺陷的性质和大小。

B.缺陷的形状和取向。

C.缺陷回波的大小和超声传播的时间。

3.2A型扫描显示,“盲区”是指()

A.近场区。

B.声束扩散角以外区域。

C.始脉冲宽度和仪器阻塞恢复时间。

D.以上均是。

3.3A型扫描显示中,荧光屏上垂直显示大小表示()

A.超声回波的幅度大小。

B.缺陷的位置。

C.被探材料的厚度。

D.超声传播时间。

3.4A型扫描显示中,水平时基线代表()

B.探头移动距离。

C.声波传播时间。

D.缺陷尺寸大小。

3.5探头上标的2.5MHz是指()

A.重复频率。

B.工作频率。

C.触发脉冲频率。

D.以上都不对。

3.6仪器的垂直线性好坏会影响()

A.缺陷的当量比较。

B.AVG曲线面板的使用。

C.缺陷的定位。

D.以上都对。

3.7表示检测仪与探头组合性能的指标有()

A.水平线性、垂直线性、衰减器精度。

B.灵敏度余量、盲区、远场分辨力。

C.动态范围、频带宽度、探测深度。

D.垂直极限、水平极限、重复频率。

3.8线聚焦探头声透镜的形状为()

A.球面。

B.平面。

C.柱面。

D.以上都可以。

3.9超声检测系统的灵敏度()

A.取决于探头、高脉冲发生器和放大器。

B.取决于同步脉冲发生器。

C.取决于换能器机械阻尼。

D.随分辨力提高而提高。

3.10晶片共振波长是晶片厚度的()

A.2倍。

B.1∕2倍。

C.1倍。

D.4倍。

3.11双晶直探头的最主要用途是()

A.探测近表面缺陷。

B.精确测定缺陷长度。

C.精确测定缺陷高度。

D.用于表面缺陷检测。

3.12下面关于横波斜探头的说法哪一句是错误的()

A.横波斜探头是由直探头加透声斜楔组成。

B.斜楔前面开槽的目的是减少反射杂波。

C.超声波在斜楔中的纵波声速应大于工作中的横波声速。

D.横波是在斜楔与工件的交界面上产生。

3.13接触式聚焦方式按聚焦方式不同可分为()

A.透镜式聚焦。

B.反射式聚焦。

C.曲面晶片式聚焦。

3.14以下哪一条,不属于双晶探头的优点()

A.探测范围大。

B.盲区小。

C.工件中近场长度小。

D.杂波少。

3.15对超声检测试块的基本要求是()

A.其声速与被探工件声速基本一致。

B.材料中没有超过Φ2mm平底孔当量的缺陷。

C.材料衰减不太大且均匀。

3.16以下不是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器的特点的是()

A.可以记录探伤数据。

B.检测速度快、效率高。

C.要随时携带试块用于校对仪器。

D.能与电脑连接,便于探伤数据的管理。

3.17数字超声波探伤仪在CSK-IA、CSK-IIIA试块上做DAC曲线不需要()

A.测零点。

B.调扫描比例。

C.测折射角度。

D.制作距离波幅曲线。

3.18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能够将探伤参数,探伤波形记录下来,存储在文件中,或传输给计算机,建立有关数据库,实现无损检测工件的信息化管理

B.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具有计算能力,能够根据被检测工件的尺寸、形状和探伤方法自动生成探伤仪参数。

C.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只能显示出超声回波信号的电子扫描波形。

D.工作用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时,能由计算机完成探伤记录,长期存储在机内或打印出来,传输给外部计算机。

4.1超声检验中,选用晶片尺寸大的探头的优点是()

A.曲面检测时可减少耦合损失。

B.可减少材质衰减损失。

C.辐射声能大且能量集中。

D.以上全部。

4.2检测时采用较高的探测频率,可有利于()

A.发现较小的缺陷。

B.区分开相邻的缺陷。

C.改善声束指向性。

4.3工件表面形状不同时耦合效果不一样,下面的说法中,哪点是正确的()

A.平面效果最好。

B.凹曲面效果居中。

C.凸曲面效果最差。

4.4缺陷反射声能的大小,取决于()

A.缺陷的尺寸。

B.缺陷的类型。

C.缺陷的形状和取向。

4.5声波垂直入射到表面粗糙的缺陷时,缺陷表面粗糙度对缺陷反射波高的影响是()

A.反射波高随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加。

B.无影响。

C.反射波高随粗糙度的增大而下降。

D.以上A和C都可能。

4.6探头沿圆柱曲面外壁作周向探测时,如仪器用平试块按深度1:

1调扫描,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缺陷实际径向深度总是小于显示。

B.显示的水平距离总是大于实际弧长。

C.显示值与实际值之差,随显示值的增加而减小。

D.以上都正确。

4.7采用底波高度法(F/B百分比法)对缺陷定量时,下面哪种说法正确()

A.F/B相同,缺陷当量相同。

B.该法不能给出缺陷的当量尺寸。

C.适用于对尺寸较小的缺陷定量。

D.适于对密集性缺陷的定量。

4.8在频率一定和材料相同情况下,横波对小缺陷探测灵敏度高于纵波的原因是()

A.横波质点振动方向对缺陷反射有利。

B.横波检测杂波少。

C.横波波长短。

D.横波指向性好。

4.9采用下列何种频率的直探头在不锈钢大锻件超探时,可获得较好的穿透能力()

A.1.25MHz。

B.2.5MHz。

C.5MHz。

D.10MHz。

4.10端点衍射波主要用于测定()

A.缺陷的长度。

B.缺陷的性质。

C.缺陷的位置。

D.缺陷的高度。

4.11从A型显示荧光屏上不能直接获得缺陷性质信息。

超声检测对缺陷的定性是通过下列方法来进行()

A.精确对缺陷定位。

B.精确测定缺陷形状。

C.测定缺陷的动态波形。

D.以上方法需同时使用。

4.12单斜探头检测时,在近场区有幅度波动较快,探头移动时水平位置不变的回波,它们可能是()

A.来自工件表面的杂波。

B.来自探头的噪声。

C.工件上近表面缺陷的回波。

D.耦合剂噪声。

4.13在筒身外壁作曲面周向检测时(rR为简体的内、外半径),斜探头(β为折射角)的临界角应满足

4.14为保证易于探出垂直于焊缝表面的平面型缺陷,凹曲面周向斜探头检测应选用()

A.小K值探头。

B.大K值探头。

C.软保护膜探头。

D.高频探头。

4.15用斜探头检测厚焊缝时,为提高缺陷定位精度可采取措施是()

A.提高探头声束指向性。

B.校准仪器扫描线性。

C.提高探头前沿长度和K值测定精度。

4.16当量大的缺陷实际尺寸()

A.一定大。

B.不一定大。

C.一定不大。

D.等于当量尺寸。

4.17当声束指向不与平面缺陷垂直时,在一定范围内,缺陷尺寸越大,其反射回波强度越()

A.大。

B.小。

C.无影响。

D.不一定。

4.18直探头纵波检测时,工件上下表面不平行会产生()

A.底面回波降低或消失。

B.底面回波正常。

C.底面回波变宽。

D.底面回波变窄。

4.19厚度均为400mm,但材质衰减不同的两个锻件,采用各自底面校正400/Φ2灵敏度分别进行探测,现两个锻件中均发现缺陷,且回波高度和缺陷声程均相同,则:

A.两个缺陷当量相同。

B.材质衰减大的锻件中缺陷当量小。

C.材质衰减小的锻件中缺陷当量小。

4.20在脉冲反射法检测中可根据什么判断缺陷的存在?

A.缺陷回波。

B.底波或参考回波的减弱或消失。

C.接收探头接收到的能量的减弱。

D.AB都对。

4.21在直接接触法直探头检测时,底波消失的原因是()

A.耦合不良。

B.存在与声束不垂直的平面缺陷。

C.存在与是脉冲不能分开的近表面缺陷。

4.22被检工件晶粒粗大,通常会引起()

A.草状回波增多。

B.信噪比下降。

C.底波次数减少。

4.23下面哪种参考反射体与入射声束角度无关()

A.平底孔。

B.平行于探测面且垂直于声束的平底槽。

C.平行于探测面且垂直于声束的横通孔。

D.平行于探测而且垂直于声束的V型缺口。

4.24在确定缺陷当量时,通常在获得缺陷的最高回波时加以测定,这是因为()

A.只有当声束投射到整个缺陷反射面上才能得到反射回波最大值。

B.只有当声束沿中心轴线投射到缺陷中心才能得到反射回波最大值。

C.只有当声束垂直投射到工件内缺陷的反射面上才能得到反射回波最大值。

D.人为地将缺陷信号的最高回波规定为测定基准。

4.25考虑灵敏度补偿的理由是()

A.被检工件厚度太大。

B.工件底面与探测面不平行。

C.耦合剂有较大声能损耗。

D.工件与试块材质、表面光洁度有差异。

4.26探测距离均为100mm的底面,用同样规格直探头以相同灵敏度探测时,下列哪种底面回波最高()

A.与探测面平行的大平底面。

B.R200的凹圆柱底面。

C.R200的凹球底面。

D.R200的凸圆柱底面。

4.27缺陷反射声压的大小取决于()

A.缺陷反射面大小。

B.缺陷性质。

C.缺陷取向。

5.1钢板缺陷的主要分布方向是()

A.平行于或基本平行于钢板表面。

B.垂直于钢板表面。

C.分布方向无倾向性。

5.2钢板厚30mm,用水浸法检测,当水深厚度为15mm时,则第三次底面回波显示于()

A.二次界面回波之前。

B.二次界面回波之后。

C.一次界面回波之前。

D.不一定。

5.3下面有关“叠加效应”的叙述中,哪点是正确的()?

A.叠加效应是波型转换时产生的现象。

B.叠加效应是幻象波的一种。

C.叠加效应是钢板底波多次反射时可看到的现象。

D.叠加效应是检测频率过高而引起的。

5.4带极堆焊层工件中的缺陷有()

A.堆焊金属中的缺陷。

B.堆焊层与母材间的脱层。

C.堆焊层下母材热影响区的再热裂纹。

D.以上三种都有。

5.5钢管原材料超探试块中的参考反射体是()

A.横孔。

B.平底孔。

C.槽。

D.竖孔。

5.6管材自动检测设备中,探头与管材相对运动的形式是()

A.探头旋转,管材直线前进。

B.探头静止,管材螺旋前进。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