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选读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散文选读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选读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正确答案是:
①两个世界、两种生活的对立是人类普遍存在的;
②它涉及到多方面的对立关系(人与人的对立;
平面与立体的对立;
表象世界与本质世界的对立;
成人世界与孩子世界的对立)。
研读不深,分析不透
有的考生却答为:
“具有一般性”、“人类所共有的特性”。
语言的表述本身就不清晰,题干中的“结合全文”,也没有注意到,只是对“普遍”一词作了个字面解释,结果答非所问。
又如:
(2006年全国卷14题)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
①植物成长的声音一般是听不到的,用“想”比“听”更合适;
②这样写有一种品味大自然的意思,更富有表现力。
我在用该题对学生进行测试时,相当部分同学却答为:
“虚实结合”、“与下文的嗅形成一种反衬”、“作者在感受这种声音,声音是虚的,这样写把虚物实写,实物动态化,更形象”、“体现我的好奇,引出下文”等等一些莫名其妙的答案。
“虚实结合”、“反衬”是表现手法,题干并没有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而“引出下文”、“动态化”“更形象”更是信口开河,答非所问。
究其原因是考生根本没有细读题干,审清题意,连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就仓促答题。
高考阅读题大多在文意的深层领会上设题,而许多考生不能透过表象进行深入的研读和分析,只是跟着感觉走,不能综观全文,领悟要义。
(2006年浙江高考卷第18题)文章开头眼镜商说“我”是“独眼龙”。
请联系文中对话部分,分析眼镜商这样说的原因。
(2分)
①“我”右眼近视,左眼远视,双眼不能同时使用;
②“我”看到的是二维的平面世界,看不到三维的立体世界。
有的考生答为:
“为让我买一副眼镜”、“我的两眼视力不协调”、“为了更好地说服自己买他的眼镜”、“只用一只眼睛看事物”等等。
很明显考生对全文根本没有读懂,对于作者借用寓言形式所阐明的生活哲理,根本没有领悟,看到“眼镜商”几个字,立刻想到的是商人,想到商人的行为和心理,就断然作答,离题万里。
(2006年浙江卷第19题)请结合全文,理解“我还发现了人类普遍的相互对照的四个动作的秘密”一句的含义,完成下面的题目。
第2问:
“秘密”是指
平面生活和立体生活的对立。
“为握手而伸出平展的手与握拳头打人的手的对立”、“最平面的微笑和微笑时伸出舌头的对立”、“这些动作简单,而握手微笑易化解隔膜”等等。
这类答案的错因在于考生遵循了答题可在文中找的技巧,但却没有透过表象挖掘实质,没有领会本文的主旨。
失误对策
文不对题,答非所问认真审题,找准对应
模棱两可,心中无底审清题意,规范答题
只图简单,答案缺漏明确要求,力图全面
惟恐答漏,多多益善审准题干,分点作答
语句不通,表意不明苦练内功,打牢基础
模棱两可,心中无底
归纳不全,答案缺漏
高考阅读很重视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在此题的设置上,有时侧重于整篇文章中心主旨的归纳,有的侧重于几个语段的理解。
要求考生在答题时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并学会用自己的话来表达。
例如:
(2006年浙江卷20题)文章末尾,作者借用培根和杜飞的画形象地演绎两个不同的世界。
请你据此推断这两位画家的艺术风格,并用自己的话分别加以概括。
(各不超过12个字)(6分)
⑴培根的绘画风格:
⑵杜飞的绘画风格:
正确答案为:
⑴①夸张的;
②批判的;
②立体的。
⑵①优雅的;
②歌颂的;
③平面的。
而有的考生答为:
“立体的带有侵略性,平面的充满自然界气息”。
这个答案显然只概括出了一点,带有“侵略性”的作答,只是抄袭了原文,不够准确。
另一考生答为:
“真实,张扬、夸张”的答案,是没有联系全文,推断错误的结果。
(全国卷17题)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
(6分)
本题测试考生对全文的理解及概括归纳表达的能力。
正确答案:
①通过发现“阳光的香味”,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
②评价夜来香和昙花的香“没有壮怀”,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
③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人生。
此题6分,显然答案3点,每点2分。
其实从分值上考生也可以推断出此题答案有三点。
综观全文进行概括归纳,基本可以做到不遗漏要点。
大部分考生失分原因就是归纳不全。
惟恐漏答,多多益善
语句不通,表意不明
阅读题的检测,不仅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更是考查其表达能力。
有的考生能读懂文章,但却不会表达,不能用通顺、简洁的文字全面、准确、鲜明的答题。
浙江卷19题第3问,有的考生答道:
“在人类社会中,多数人都是这样,除少数的独眼龙”,“为其利益而颠倒是非是普遍的”,“举的例子普遍,说明一般工作是二维空间动作、是平面的,有说服力”等等,这样的句子实在是让人费解。
以上结合例子略谈四点,虽然高考阅读文字题在解答中失误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就是没有读懂文章,不会审题,不会表达,不懂阅读规律与答题技巧。
所以考生在平时的阅读及训练中,要清楚阅读规律,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与技巧以避免失误。
1、
审题意识薄弱,对题干要求要么理解不准确,要么把握不全面,不会分步作答。
2、
答案要么只会堆砌术语,过于笼统,大而化之,不会结合相关文段进行具体分析,做到有理有据;
要么只会照搬原文词句,不会加以筛选整合;
要么就局部而论局部,断章取义,不会结合上下文进行整体把握。
3、
过度拔高作品的思想内容,硬往社会政治热点上扯,唱高调,戴高帽。
给人的感觉不是在分析文学作品,而是在答政治题。
4、
答案的语言组织不通顺,书写不过关,错别字连篇,包括常见常用字也是错误连连,让人啼笑皆非。
答题原则:
(一)答案表述的原则:
1、忠实于题干。
题干包含了题目的要求和一些答题的信息,题干中往往隐含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表达方式。
审清题干是做好阅读题的前提。
2、忠实于原文。
“现代文阅读题的答案在原文之中,不要凭空去想。
”这教给我们做现代文阅读题的一条基本原则,即答案在文中找。
即使有些题目找不出原词句组成答案,也要弄通语境,得其要旨,不能自由生发,离“题”万里。
3、忠实于语言规则。
阅读题答案表述要依据题干要求和文中答案信息作答,做到要点全面,内容精确,用词准确,语言简洁,字数不超过规定数。
(二)、答案表述的技巧——截、改、写。
1、截。
截是指题目答案就是原文的某一句话、某一个词,我们只要原原本本把它移出来或裁出来,按规定写进答题处就可以了。
2、改。
改就是我们在找出题目答案所在的语句后,由于语句在长不合书写要求或语句含有不合题意的杂乱信息,需要加以改造,这时要求根据题意,选出有用的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表述。
3、写。
有些阅读题答案在原文语句中找不到,需要我们整体把握段前篇或全面理解上下文语境才能悟出答案。
这样的题目要求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答案意旨表达出来。
做这类题目,答案书写要严格遵守第一点谈及的三原则,吃透答案的内容要点,吃准表述的范围、角度和方式,用规范的语句表达。
(三)如何在原文中寻找语句答题
1.定区域。
先确定题干中的语句在原文中哪个段落,从而划定选择答案的有效区域。
2.明方向。
认真审读题目,弄清所问,找准答题方向,再“瞻前顾后”结合上下文(包括上下段落)进行分析,找出最切题的语句作答。
度人金针
文学作品阅读的答案整合技巧
技巧一、应依文答题,忌随心所欲,主观臆断
示例1:
“我一直对树这个意象非常迷恋”是因为什么?
请结合原文分条列出。
(每条不超过10个字)(4分)
相关语段:
我一直对树这个意象非常迷恋。
随便的一棵树,都是那么自然地站在那里,无论在山野、广场、路边,永远那么潇洒大方。
人类的姿势要挑拣环境,不信你到舞台上走一圈,会发觉自己竟然不会走路!
就算那些整天呆在台上的时装模特儿,就我看还是矫揉造作,远不如一棵树优雅。
一棵树并不把自己的一切呈现出来,而是谦虚地隐藏一半在地下,变成根系,从而形成了树的深度。
只有最智慧的人才明白这个道理,不去夸耀自己的全部。
树的枝条向所有方向延伸,树叶密密麻麻敝开,只要能接收到阳光,并没有特别忌讳。
有多少人能怜惜来自宇宙的每一点营养呢?
我们不是担心食物有毒,就是担心消化不良,深怀戒心,结果戒心影响了吸收。
一棵树全身没有累赘的东西,每一棵树形态上都有不同,却同样简洁、完美,这正是许多思想家理想中的人类,一种保持了个性的完美。
——节选自《上帝的花园》
答案:
(1)因为树的自然、大方、优雅、潇洒
(2)谦虚、有深度(或不夸耀自己的全部)
(3)没有忌讳(或珍惜宇宙的每一点营养)(4)简洁、完美而保持个性。
解析:
出题人是“依文设题”,所以我们也应“依文答题”。
有的题干明确告诉了我们应根据某段或者是某句话去答题,我们解题的时候就应该围绕那个“中心点”,而不应背离它。
锁定目标段和目标句之后,“筛选信息”,形象一点叫“沙里淘金”,就是排除多余的信息,去沙,然后淘出金(有用的信息)。
尽量用原文的话,切记不可凭想当然去整理答案,否则得不偿失。
以上四点,均是锁定目标段和目标句之后,筛选文本相关信息所进行的整合。
技巧二、应分点列写,忌杂乱无章,东扯西拉
示例2:
小说的开头和结尾都描画冬夜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飞落”下来,这样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
雪花像无数白色的小精灵,悠悠然从夜空中飞落到地球的脊背上。
整个大地很快铺上了一条银色的地毯。
在远离热闹街道的一幢旧房子里,冬夜的静谊和淡淡的温馨笼罩着这一片小小的空间。
火盆中燃烧的木炭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浓了这种气氛。
“啊!
外面下雪了。
”坐在火盆边烤火的房间主人自言自语地嘟哝了一句。
“是啊,难怪这么静呢!
”老伴儿靠他身边坐着,将一双干枯的手伸到火盆上。
“这样安静的夜晚,我们的儿子一定可以多学一些东西。
”房主人说看,向楼上望了一眼。
……
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破了寂静的气氛。
门外一个陌生中年男子手里握着一把闪闪发光的匕首。
声音低沉,却掷地有声。
“啊,啊,我和老伴儿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不中用了。
你想要什么就随便拿吧。
但
请您千万不要到楼上去。
”房主人哆哆嗦嗦地说。
突然,喀嚓一声,随着一声惨叫,一个沉重的物体从楼梯上滚落下来。
房主人从呆愣中醒了过来,慌忙对老伴儿说:
“一定是我们的儿子把速家伙打倒的。
快给警察挂电话……”
很快,警察们赶来了。
在楼梯口,发现了摔伤了腿躺在那里的陌生人。
“哪有这样的人,学习也不点灯,害得我一脚踩空。
真晦气。
”陌生人一副懊伤的样子。
上楼搜查的警察很快下来了。
“警长,整个楼上全搜遍了,没有发现第二个人,可房主人明明在电话中说是他儿子打倒的强盗,是不是房主人神经不正常?
“不是的。
他们唯一在上学的儿子早在数年前的一个冬天死了。
可他们始终不愿承认这一事实,总是说,儿子在楼上学习呢。
谁也没有再说话。
屋里很静,屋外也很静。
那白色的小精灵依然悠悠然地飞落下来。
——节选自《雪夜》,有删节。
(1)开头冬夜雪花的描写预设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环境),渲染一种寒冷而宁静的氛围,与房内温馨的火盆互为映衬,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2)结尾再次描画冬夜的雪花依旧宁静唯美,为故事的结局营造一种落寞凄清的氛围,烘托孤苦老人一片苍凉的心情。
(3)将雪花比成能通人性的小精灵,寄托了作者对这对孤苦老人的同情和美好祝愿。
(答对其中两点即可,每点2分。
)
高考现代文阅读是按得分点评分,而且阅卷老师阅卷速度较快,分点列写,答题思路显得清晰,也方便阅卷老师评卷。
值得注意的是,答题时应将最有把握的答案写在最前面,如果没有字数限制,在答出最主要的得分点以后,可以将其他一些可能的得分点整合,作为答案最后的一点。
技巧三、应善作提炼,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示例3:
作者之所以喜欢“扛椽树”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以浓郁的泥土气息,道出了它的根本特质”。
请根据全文内容,分三条指出陕北柳树的“根本特质”。
(6分)
①这柳,这陕北的柳,这迎着漠风的柳,这晕染出一片苍凉的柳,千万年来,是在等谁呢?
谁能描绘出它的满身奇崛?
④描绘它,没借鉴可寻。
不论是关于柳的任何文字,都与它挂不上边。
所以,什么蛾眉呀发丝呀的种种女儿气,应该首先在天地间扫荡净尽。
不能有西施的影子。
不能有林黛玉的影子。
甚至京华柳的那种绿,江南柳的那种绿,灞柳中原柳的那种绿,在这里也可以忽略不计——只用黑。
黑还要浓黑。
于是,我把我周身的血液变成浓浓的墨汁,满腔满腔地往外泼。
泼一柱疙疙瘩瘩的铁的桩子,泼一片铁的定格了的爆炸,泼一股爆炸了的力的冲击。
或者,泼成曾经跃起在这儿的英雄:
泼成蒙恬,泼成赫连勃勃,泼成李自成。
泼成刘志丹和谢子长。
也可以泼成这儿的无数死了的或者活着的普通的刚强汉子。
我还想把它泼成鲁迅。
鲁迅虽然是南方人,但他的骨头却像这柳。
我要泼出的是鲁迅的黑白木刻般的雄姿。
——这就是这柳。
⑤倘问:
这柳没有枝条吗?
有。
但它的枝条不是垂下来的,而是横在天空中的,像爆炸射出的众多而凌厉的轨迹,像英雄举起的密密麻麻的刀枪。
它的枝条是陶渊明的腰,五斗米也压不弯它。
它的枝条是鲁迅的笔,其笔如椽,挥尽了一个时代的思想辉煌。
⑥说到椽,这柳的枝条,确实是做椽用的。
人们砍了它用来盖房子。
一棵树可以砍六七十根。
但砍了它,用不了几年的工夫,又一层新的椽子蓬蓬勃勃地生成了。
生了砍,砍了生,往复无穷。
往复无穷的是瘠薄的土地上的悲壮的奉献。
它常常悲壮的像断肢折臂的战士。
但即使年迈,衰老了,它的躯体变得干瘪而空洞,甚而至于剥落成扭曲的片状,仍不忘耗尽最后一丝骨血,奉献于世界。
如果把它一生的奉献累加起来,每棵树都应该是一片森林。
——这就是陕北的柳。
⑦我的描绘如果就此结束,我知道,还是对不起它的。
我还应该用我满腔的浓浓的墨汁,泼出它的名字。
有人把它叫做塞上柳,有人把它叫做蓬头柳,有人把它叫做扛椽树。
我特别喜欢最末这个名字,因为它摒弃了柔弱的柳字,更因为它以浓郁的泥土气息,道出了它的根本特质。
那么就让我在浓浓的墨汁中饱和上深厚的感情,像豪雨一样,痛快地泼下它吧--扛椽树!
——节选自《名作欣赏.扛椽树》2006年第11期,有删改
(1)刚强(或“阳刚”、“坚强”、“坚忍不拔”、“顽强”等)
(2)傲骨铮铮(或“正直不阿”、“敢于抗争”、“敢作敢为”)(3)无私奉献(4分。
仅答出“刚强”、“无私奉献”两点得2分;
答出“傲骨铮铮”得2分;
答“蓬勃向上”、“安于贫瘠”、“奇崛”、“笔直”等次要信息不给分。
此题信息筛选范围主要集中在四、五、六三段,每段可归纳出一点。
题目要求分三条指出陕北柳树的“根本特质”,总揽全文,不难看出答题区间为④⑤⑥三个段落,第④段相关信息为“泼成曾经跃起在这儿的英雄:
我要泼出的是鲁迅的黑白木刻般的雄姿”,提炼其中的关键信息,则应抓住“刚强”“阳刚”等信息。
第⑤段相关信息为“枝条不是垂下来的,而是横在天空中的”“枝条是陶渊明的腰,五斗米也压不弯它。
它的枝条是鲁迅的笔,其笔如椽”,可提炼出“正直不阿”“傲骨铮铮”等信息。
第⑥段相关信息为“生了砍,砍了生,往复无穷。
往复无穷的是瘠薄的土地上的悲壮的奉献”“不忘耗尽最后一丝骨血,奉献于世界。
如果把它一生的奉献累加起来,每棵树都应该是一片森林”,核心信息为“奉献”。
技巧四、应有“点睛”之词,忌群龙无首,一盘散沙
示例4:
阅读下面朱自清的散文《绿》中对梅雨潭“绿”的描写片段,回答问题(6分)
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
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
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
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
我怎么比拟得出呢?
大约梅雨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
──那醉人的绿呀!
《西湖漫笔》第⑤段至第⑧段详细描写了西湖的“绿”,与《绿》的选段进行比较,你认为哪个描写更好,并简要说明原因。
⑤正像每次一样,匆匆的来,又匆匆的去。
几天中我领略了一个字──“绿”,只凭这一点,已使我流连忘返。
雨中去访灵隐,一下车,只觉得绿意扑眼而来。
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
有的绿得发蓝,浅极了,亮极了。
峰下蜿蜒的小径,布满青苔,直绿到了石头缝里。
在冷泉亭上小坐,直觉得遍体生凉,心旷神怡。
亭旁溪水铮琮,说是溪水,其实表达不出那奔流的气势,平稳处也是碧澄澄的,流得急了,水花飞溅,如飞珠滚玉一般,在这一片绿色的影中显得分外好看。
⑥西湖胜景很多,各处有不同的好处,即便一个绿色,也各有不同。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涧绿得闲……不能一一去说。
漫步苏堤,两边都是湖水,远水如烟,近水着了微雨,也泛起一层银灰的颜色。
走着走着,忽见路旁的树十分古怪,一棵棵树身虽然离得较远,却给人一种莽莽苍苍的感觉,似乎是从树梢一直绿到了地下。
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
有的青苔,形状也很有趣,如耕牛,如牧人,如树木,如云霞;
有的整片看来,布局宛然,如同一幅青绿山水。
这种绿苔,给我的印象是坚忍不拔,不知当初苏公对它们印象怎样。
⑦在花港观鱼,看到了又一种绿。
那是满池的新荷,圆圆的绿叶,或亭亭立于水上,或婉转靠在水面,只觉得一种蓬勃的生机,跳跃满池。
绿色,本来是生命的颜色。
我最爱看初春的杨柳嫩枝,那样鲜,那样亮,柳枝儿一摆,似乎蹬着脚告诉你,春天来了。
荷叶,则要持重一些,初夏,则更成熟一些,但那透过活泼的绿色表现出来的茁壮的生命力,是一样的。
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⑧从花港乘船而回,雨已停了。
远山青中带紫,如同凝住了一段云霞。
波平如镜,船儿在水面上滑行,只有桨声欸乃,愈增加了一湖幽静。
一会儿摇船的姑娘歇了桨,喝了杯茶,靠在船舷,只见她向水中一摸,顺手便带上一条欢蹦乱跳的大鲤鱼。
她自己只微笑着,一声不出,把鱼甩在船板上,同船的朋友看得入迷,连连说,这怎么可能!
上岸时,又回头看那在浓重暮色中变得无边无际的白茫茫的湖水,惊叹道:
“真是个神奇的湖!
——节选自宗璞《西湖漫笔》
(1)《西湖漫笔》中对“绿”的描写好。
(1分)《西》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描写方法,不仅从整体写出了西湖绿的特点,还选取了苏堤、花港观鱼等进行了点的描写。
“绿”的特点既有共性,又有变化。
(2分)《西》对西湖的“绿”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将绿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
譬如“道旁古木参天,苍翠欲滴,似乎飘着的雨丝儿也都是绿的。
飞来峰上层层叠叠的树木,有的绿得发黑,深极了,浓极了;
”可视可感可触,且层次丰富,气氛浓郁。
又譬如写:
“黄龙洞绿得幽,屏风山绿得野,九曲十八洞绿得闲。
”文字极为简约,却传神尽意。
(2分)《西》融情于景,将对西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融入到了景物描写之中,含蓄委婉。
如“走近看时,原来是树身上布满了绿茸茸的青苔,那样鲜嫩,那样可爱,使得绿荫荫的苏堤,更加绿了几分。
”“再加上叶面上的水珠儿滴溜溜滚着,简直好像满池荷叶都要裙袂飞扬,翩然起舞了。
”(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语言通顺流畅1分)
(2)《绿》中对“绿”的描写好。
(1分)《绿》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了梅雨潭的绿。
通过描写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西湖和秦淮河的水波等等的“绿”的不够恰到好处来突出梅雨潭“绿”的美丽。
(2分)《绿》采用了第二人称来写,用“你”来称呼梅雨潭的“绿”,拉近了与梅雨潭的“绿”的距离,便于抒发对其强烈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分)《绿》情景结合,既有对梅雨潭的“绿”的描写,又有直接抒发对梅雨潭的“绿”的感情。
(2分)《绿》描写梅雨潭的“绿”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既有通过描写别的地方“绿”来衬托梅雨潭的“绿”,又有对梅雨潭的“绿”的直接描写。
(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语言通顺流畅1分)
所谓“点睛”之词,是指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所采用的鉴赏术语(加点词语)。
缺乏术语,即使有对相关语段的分析解读,也会如群龙无首一般,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鉴赏也不可能得分。
因此,我们应有相关的知识储备。
比如:
要求回答“某一句话的作用”这类题,如问的是结构方面的作用,可考虑是否该用“承上启下”、“过渡”、“首尾呼应”等关键词语加上自己的话;
如果是内容和主旨方面的,可考虑“强化”“升华”“画龙点睛”等词语;
如果是情节方面的话,简短的一个故事之类的则要考虑“铺垫(伏笔,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悬念”“反差(欲扬先抑或者欲抑先扬之类)”等词语,若是神话传说则要考虑是不是要增强文章的神秘色彩等等;
如果涉及到修辞方面的作用,可以想到对比,夸张,生动形象,印象深刻;
而写作手法的作用则要考虑更多,因为具体的材料不同,要考虑的也要很多,这些可参考欲擒故纵,欲扬先抑,虚实结合,寓褒于贬等等。
技巧五、应周详全面,忌丢三落四,顾此失彼
示例5:
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对文章3段画线部分进行赏析。
在北大荒阔大的原野上奔驰,远远看到一带蔚然的莽林,一望如一堵粉白的长城,随地平线蜿蜒起伏,直至消失到看不到边的远方;
“长城”之上覆盖一层绿冠,墨绿墨绿,呈现一条飘弧,仿佛是条海岸线;
海岸线之上,是湛蓝湛蓝的天穹;
这便是远处看到的白桦林的大观。
白桦林的这厢,铺陈着草,风吹浪来,飘荡起伏,远近游弋,青黄不定,风吹草低,果见牛羊。
走近白桦林,细看单个的白桦树,都一色地苗条标致,主干笔直挺拔,表现出蓬勃峥嵘奋勇向上的精神;
树身粉白,显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