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讲义第十二讲后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15053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讲义第十二讲后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讲义第十二讲后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讲义第十二讲后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讲义第十二讲后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三化学讲义第十二讲后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讲义第十二讲后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

《初三化学讲义第十二讲后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讲义第十二讲后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三化学讲义第十二讲后附答案文档格式.docx

分析与结论:

请根据图1的实验及图2,得出燃烧的条件是

注意:

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例题1】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下列情况下,能发生燃烧的是()。

A.白磷置于40℃的水中B.白磷置于1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

C.白磷置于60℃的水中并通入氧气D.白磷置于10℃的室内

分析:

燃烧应满足三个条件,且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白磷是可燃物,且着火点为40℃,所以白磷

要燃烧,还需两个条件,一是与氧气接触,二是温度最低达到40℃。

A项中温度达到40℃,但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

B项中是与氧气接触,但温度只有10℃,低于40℃。

D项中白磷虽与空气接触,但温度没有达到40℃,所以A、B、D中的白磷都不会燃烧。

只有C项中的白磷既与氧气接触,温度又达到60℃,高于40℃,所以它会燃烧。

答案:

变式练习

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需要具

备的条件是()。

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2.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船,纸船竟然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

A.水能分解B.纸不是可燃物

C.没有和氧气充分接触D.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灭火的原理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因此只需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灭火的原理有:

(1);

(2);

(3)。

2.灭火的方法

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灭火方法。

假如你遇到下列的实际情况,请写出你所采用的具体的

灭火方法及其灭火原理。

灭火实例

灭火方法

灭火原理

熄灭蜡烛火焰

熄灭酒精灯火焰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

住宅和商场等地发生火灾

扑灭森林火灾

当然为了能快速、有效地灭火,我们通常同时破坏燃烧的两个或三个条件。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降低温度不是降低物质的着火点,因为着火点是物质本身固有的性质。

【例题2】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不慎打翻酒精灯起火,立即用湿抹布扑灭

B.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石油油井着火,用大量水浇灭

用湿抹布扑盖,能隔绝酒精与空气的接触,而湿抹布有水分,水汽化时吸收热量,可使温度降至酒精着火点以下,因此能将酒精的火焰熄灭,所以A项正确。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因此可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所以B项正确。

在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的原理使油隔绝了空气,火自然就熄灭了,所以C项的方法是正确的。

油、酒精等物质燃烧起来不能用水灭火,因为这些可燃物的密度比水小,若用水浇,这些可燃物浮在水面上照常燃烧,所以D项中的灭火方法不恰当。

3.消防人员灭火时,常往可燃物中喷射大量的水,其作用是()。

A.使水分解B.使水变为水蒸气

C.降低温度,隔绝空气D.降低着火点

4.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的一个措施。

在树林中间开辟通道(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A.隔离可燃物B.隔绝空气

C.降低着火点D.沿通道扩散浓烟

(三)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空间内急速燃烧,就会在短时间内聚积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引

起爆炸。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有些爆炸如汽车轮胎爆炸、暖水瓶爆炸等是物理变化,这些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但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发生的爆炸是与氧气发生了剧烈的氧化反应,故是化学反应,如“瓦斯爆炸”就是煤矿内空气中混有甲烷等可燃性气体遇到明火时发生的化学爆炸。

【例题3】易燃物和易爆物如果存放不当很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事故,下列物质属于易燃物的是

①酒精②白磷③氧气④液化石油气⑤硫⑥镁带

⑦食盐()。

A.③B.①②④C.①②④⑤⑥D.全部都是

本题考查易燃物的定义。

易燃物是指那些易燃的气体、液体和容易燃烧、自燃或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等。

题中①④⑤⑥经点燃均很容易燃烧;

②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在空气中即可自燃,故也属于易燃物;

③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本身不能燃烧;

⑦食盐本身也不能燃烧。

5.点燃下列各组混合气体:

①N2、CO②H2、CO③H2、空气④CO、O2

⑤煤气、空气⑥CO、CO2。

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四)氧化反应小结

【例题4】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燃烧必然引起爆炸B.缓慢氧化必定引起自燃

C.所有的氧化反应都是燃烧D.爆炸有可能是物理变化

燃烧在有限空间才有可能会引起爆炸,A不对;

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散失,不断聚积,

温度达到着火点才可以引起自燃,B不对;

氧化反应可分为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C不对;

爆炸不一定由燃烧引起,某些密闭空间内气体压强过大也会引起爆炸,如车胎爆炸。

6.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爆炸、自燃、缓慢氧化,四者的共同点是()。

①都产生热量②都发光③都是氧化反应④都要点燃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②③④

二、巩固与提高

A.巩固练习

1.铁丝在空气中灼烧发红,但不燃烧,而在纯氧中却能燃烧,这一事实与下列因素中关系最密切的是()。

A.铁丝的表面积B.氧气的浓度

C.燃烧区的温度D.铁的着火点

2.如右图所示,燃着的木柴梗竖直向上(如图甲),一会儿就熄灭,

不如火柴梗水平放置或略向下放置(如图乙)燃烧得旺,其原

因是()。

A.氧气不足B.没有达到着火点

C.火柴的着火点升高D.空气不足

3.如下图所示,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下列实验中,白磷能够燃烧的是()。

4.下列事实与液态二氧化碳的灭火原理无关的是()。

A.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C.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能降低其周围的温度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5.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室内放置一大盆水,就可防止煤气中毒

B.室内着火,应立即开窗通风

C.夜间室内煤气泄漏,可立即开灯检查

D.久未开启的地窖,不要贸然进入

6.下图中与消防安全无关的公共标志是()。

7.下列关于燃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是化合反应

B.可燃物燃烧一定有发光、放热的现象

C.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D.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8.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

A.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D.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9.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只有在点燃或加热时,可燃物才能燃烧

B.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可燃烧

C.只有含碳元素的物质才能燃烧

D.只要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

10.下列有关灭火的方法,错误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用水浇灭

C.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扑灭

D.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

1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图书馆中的资料着火时,立刻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一旦发现有人触电,立刻用手将人拖离电源

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盖灭

D.厨房里的液化气大量泄漏时,立刻打开排气扇换气

12.下列混合物遇火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二氧化碳和空气B.一氧化碳和空气

C.混有面粉的空气D.氢气和空气

13.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燃烧剧烈

C.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D.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14.下图是一组用于研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对比实验,对有关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判断错误的是()。

A.实验1中红磷未燃烧,说明红磷的着火点高于白磷

B.实验2中白磷燃烧,说明实验2中的热水温度高于实验1

C.实验2中如果停止通入氧气,燃着的白磷会熄灭

D.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并达到着火点

15.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要求的是()。

A.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

B.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和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一辆货车上运送

C.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

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16.人的呼吸作用包含了,汽油起火可能会,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是因为发生了,铁丝在氧气中点燃会,白磷置于空气中会。

(以上填序号)

A.燃烧B.自燃C.爆炸D.缓慢氧化

17.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叙述事实。

(1)在军事上用点燃镁粉来作照明弹;

(2)白炽灯内放少量红磷,可以防止灯丝氧化;

(3)火箭用液氢和液氧作推进剂。

18.在成都市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

(选填“高”或“低”);

汽油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完全燃烧时生成二

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填序号)。

A.鞭炮B.瓶装饮料C.书刊杂志D.酒精

(4)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以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B.公交车上坐椅用阻燃材料制成

C.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19.对“高低不同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后谁先熄灭”这一问题,甲、乙两位

同学有不同的认识:

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

先熄灭。

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来验证自己

的猜想。

(1)实验中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茶杯,一会儿后,都熄灭了。

原因是

(2)甲同学认为高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乙同学认为低的蜡烛先熄灭,理由是。

(3)该实验条件下,甲同学的猜想被证实是正确的,同时还观察到茶杯内壁变黑。

由此我们

可以得到启发:

从着火的高楼房间中逃离,正确的方法是。

A.用毛巾捂住鼻子B.成站立姿势跑出

C.沿墙角迅速爬向门外D.打开门窗跳出

20.干粉灭火器是利用压缩的二氧化碳吹出白色干粉来灭火。

这种灭火器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其中干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钠(化学式为NaHCO3),它受热后生成苏打(碳酸钠)、水和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1)碳酸氢钠的性质有。

(2)灭火时碳酸氢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

B.能力拓展

21.某同学用以下方法探究燃烧的条件,请你帮助他分析,填写下表。

该同学做了下面三个对比实验(如下图)

实验序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1

小木条,

玻璃棒

燃烧需要

实验2

实验3

22.某兴趣小组将大小相同的若干块棉布在五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点火,做了“烧不坏的棉布”的实验。

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所用酒精的体积分数

95%

65%

55%

15%

5%

酒精烧完

棉布烧坏

棉布无损

不燃烧

(1)你推测⑤的实验现象是。

(2)结合你所学知识,分析实验②③中“酒精烧完棉布无损”的原因

23.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

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

他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

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

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由现象①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由现象①③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3)请另举一例说明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参加。

(4)请你根据小军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指出他设计的装置有何不足

24.小倩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

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倩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

物质

MgO

MgCl2

Mg3N2

Mg(NO3)2

MgCO3

Mg(OH)2

颜色

白色

淡黄色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

[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倩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倩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实验结论]根据小倩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识?

C.趣味化学

爆炸极限的认识

一种可燃性气体(蒸气)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就会爆炸,这种可燃性物质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范围,叫做爆炸极限,浓度低于或高于这一范围,都不会爆炸。

爆炸极限说明可燃性气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比例下都能发生爆炸的。

如果可燃物浓度低于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既不会燃烧,也不会爆炸;

如果高于爆炸极限,遇到明火,虽然不会爆炸,但接触空气点燃却能燃烧。

物质名称

爆炸极限

氢气

4%~74.2%

甲烷

5%~15%

一氧化碳

12.5%~74.2%

三、课外练习

25.实验探究:

如图所示,向烧杯内碳酸钠粉末滴入盐酸,观察到烧杯中

燃着的小蜡烛下面一支先熄灭,上面一支随后熄灭。

从这个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⑴;

⑵;

⑶。

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初三化学讲义第十二讲参考答案(56期)

1.D2.C3.B4.A5.B

1.D2.D3.C4.A5.C6.B

巩固与提高

1.B2.B3.C4.A5.D6.C7.B8.A9.D10.C11.C12.A

13.D14.B15.D

16.DCDAB

点燃

17.

(1)2Mg+O2=====2MgO

(2)4P+5O2=====2P2O5(3)2H2+O2=====2H2O

18.

(1)低2C8H18+25O2=====16CO2+18H2O

(2)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绝(3)AD(4)ABC

19.

(1)茶杯内空气中的氧气被耗尽

(2)二氧化碳气体受热膨胀聚在上部,故高的蜡烛先熄灭;

二氧化碳气体密度大,沉在杯底,故低的蜡烛先熄灭(3)A、C

20.

(1)白色粉末状固体,受热容易分解

(2)2NaHCO3====Na2CO3+H2O+CO2↑(3)分解

21.

小木条燃烧,玻璃棒不燃烧

燃烧需要可燃物

玻璃罩内的蜡烛不燃烧,玻璃罩外的蜡烛继续燃烧

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小木条燃烧,小煤块不燃烧

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22.

(1)不燃烧

(2)②③酒精溶液中含有的水量较多,酒精燃烧引起水分蒸发,使棉布的温度达不到其着火点,故棉布不能燃烧

23.

(1)4P+5O2====2P2O5

(2)温度达到着火点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3)关闭燃气灶阀门,火焰熄灭(或打火机没燃料后打不着火;

或森林起火时设置隔离带,火势不再蔓延等)

(4)白磷燃烧没有在密闭装置中进行,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

24.[查阅资料]Mg在空气中燃烧不可能生成MgCl2(或空气中不含氯元素)

[提出猜想]N2

[实验结论]2Mg+O2=====2MgO3Mg+N2=====Mg3N2

[反思与评价]可燃物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25.

(1)碳酸钠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Na2CO3+2HCl==2NaCl+H2O+C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