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呼吸光合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14851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6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呼吸光合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生物呼吸光合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生物呼吸光合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生物呼吸光合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生物呼吸光合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呼吸光合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

《生物呼吸光合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呼吸光合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呼吸光合作用Word文档格式.docx

5.支气管:

左右支气管不断分叉,形成树状分枝,将空气送入到肺;

支气管内有纤毛覆盖的黏膜,能分泌黏液,粘住灰尘、细菌。

6.肺:

肺是人体呼吸的主要器官,其内有许多肺泡,肺泡表面布满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

7.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1)交换原理:

气体的扩散作用

(2)交换方向:

经过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后,流经肺泡的血液由原来的含二氧化碳较多、氧气较少的静脉血变为含二氧化碳较少氧气较多的动脉血。

(三)呼吸运动

人体的气体交换是靠呼吸运动来实现的。

即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的运动来完成的。

肺内气体的进出是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的活动,使肺部产生气压差,形成空气在肺中的流动。

当胸腔体积增大,胸腔内气压减小时,空气进入肺部;

当胸腔体积减小,胸腔内气压增大时,气体流出肺部。

(四)气体(氧气、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

当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过肺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到肺泡,同时,肺泡中空气中的氧气进入到毛细血管,红细胞与氧气结合,将氧气输送到全身各处。

四、动物的呼吸

书本实验:

昆虫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管内气压变小,指标向左移,而对照实验中指标不移动。

实验证明:

动物也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五、植物呼吸

植物呼吸实验

1.把吸干水的豆芽装入塑料袋中,密封,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

2.观察实验:

塑料袋内壁有明显的水珠生成;

将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用温度计测量,可以发现温度计的读数略有提高。

3.这个实验说明:

植物也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同时我们还能看到有水生成,并释放热量。

六、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过程

1、植物制造淀粉的实验分析:

在相同的条件下,取两片相同的叶子做这个实验,现象很明显。

得出如下结论:

整个过程用对比的方法进行,用遮光和不遮光的叶片进行比较,能清楚地得出结论,即被阳光照射到的叶片中产生了淀粉,而没有被阳光照射到的叶片没有产生淀粉。

2、水生绿色植物在晴朗的天气中能利用水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怎么样证明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3、光合作用时需要二氧化碳吗?

复习书上的实验来说明;

结论:

光合作用制造淀粉需要二氧化碳作原料。

4、光合作用过程的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淀粉)+氧气

光合作用的意义

光合作用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几乎所有生物的生存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因此,光合作用对于人类和整个生物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制造有机物。

绿色植物的生存离不开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人类和动物的食物也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

第二、转化并储存太阳能。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中。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利用这些能量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的。

第三、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含量相对稳定。

绿色植物广泛地分布在地球上,不断地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从而使大气中的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保持着相对稳定。

第四、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

绿色植物在地球上出现并逐渐占有优势以后,地球的大气中才逐渐含有氧,从而使地球上其他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得以发生和发展。

二氧化碳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性质: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固体二氧化碳称干冰。

2.化学性质

不能帮助燃烧,也不能燃烧。

能灭火。

跟水反应生成碳酸。

但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3.二氧化碳气体的检验:

用澄清的石灰水,会产生白色的碳酸钙沉淀。

4.二氧化碳的用途。

见前面介绍:

能根据性质说出用途。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植物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两者的比较见下表: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吸入

排出

氧气

呼出

吸进

有机物

制造

分解

能量

释放

叶绿素

需要

不需要

【典型例题】

例1.下图表示人的呼吸运动模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球、橡皮膜、钟罩分别相当于人体的、、。

(2)A图表示在、B图表示在。

(3)吸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使胸腔容积,肺随着,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气体便被吸入。

(4)呼气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使胸腔容积,肺随着,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气体便被排出。

(5)模型中1、2、3、4、5、6,直接与呼吸运动有关的应当是和。

分析:

对照人体呼吸系统组成,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模型中玻璃管、玻璃管的分支、气球,橡皮膜、钟罩分别相当于人体的气管、支气管、肺、膈、胸廓。

比较A、B可以发现:

A中膈肌收缩,膈膜下降,肺处于扩张状态,此时胸腔内的气压要比外界小,气体由外界进入肺部,根据吸气和呼气时膈肌和肺的特点,以及气流流动方向可以确定B为呼气状态,A为吸气状态。

吸气时,肺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腔容积增大,肺随着扩张,肺内的气压相应变小,气体便被吸入。

相反,呼气时,肋间肌、膈肌放松,使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助弹性恢复原来的体积。

肺内的气体压力相应变大,气体被排出。

答案:

(1)肺、膈、胸廓

(2)吸气,呼气

(3)收缩;

增大;

扩张;

减小

(4)舒张;

减小;

回缩;

增大

(5)5、6

例2.如图表示人体内某处气体交换的过程:

(1)已知A是体内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则A的名称是,在A中与气体交换的结构是,其中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特征是。

(2)B是,B结构中二氧化碳和氧气之所以能与A结构内的二氧化碳和氧气进行气体交换,依据的原理是。

(3)B中的二氧化碳比A中的含量,氧气的含量比A中的含量。

因此氧气从到,二氧化碳从到

本题考查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即肺的换气)和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知识,人体通过呼吸运动实现肺与外界间的气体交换,即从外界吸进O2,呼出CO2,当毛细血管中的血液流过肺泡时,由于血液中的CO2含量比肺泡中的高,而O2的含量又比肺泡中的低,所以血液中的O2就通过扩散作用进入到肺泡,同时肺泡中氧气就进入到毛细血管。

(1)肺;

肺泡;

肺泡壁薄,肺泡数目多,肺泡周围布满毛细血管,肺泡外有弹性纤维

(2)毛细血管;

(3)高;

低;

A;

B;

A

例3.下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横坐标表示呼吸频率,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

请回答:

(1)曲线AB段表示时肺内气压的变化。

(填“吸气”或“呼气”)

(2)在曲线BC段的变化中,胸腔的容积。

(填“增大”或“减小”)

(3)本次呼吸中,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是坐标系中的___点,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值_______________。

当吸气时,肺内气压比外界大气压小,空气就进入肺内;

呼气时,胸腔内气压比外界大气压大,肺内气体就排出体外。

所以,AB段肺内气压比外界大气压小,是吸气的表现;

BC段肺内气压比外界大气压大,所以胸腔容积减小;

分析曲线,B点是吸气的末端,此时,肺内气压刚好是1个标准大气压。

(1)吸气

(2)减小(3)B;

相等

例4.小明为了探究植物也能呼吸,做了以下实验:

把装有吸干外表水的黄豆芽的塑料瓶A放在暗处24小时;

导管T处用夹子夹住,不让外界空气进入;

24小时后,观察塑料瓶壁;

把T处夹子打开,用力压A瓶,让瓶内气体通入到右侧烧杯内,观察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为什么要把A放在暗处24小时处理?

⑵24小时后,塑料瓶壁上有什么现象?

⑶把T处夹子打开,用力压瓶A,让气体进入烧杯,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⑷若用温度计测量豆芽温度,可发现温度计的读数__________(“升高”、“降低”或“不变”)

⑸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豆芽内叶绿素含量较低,本身不易进行光合作用,但有较强的呼吸作用,在暗处放置的目的是避免进行光合作用吸收CO2,产生O2从而干扰实验,具体的实验现象有:

①塑料瓶壁内有明显的水珠生成说明(植物呼吸作用会产生水)

②将瓶内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使澄清变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二氧化碳)

③用温度计测量豆芽温度,可发现温度计的读数略有升高(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会释放热量)

(1)避免豆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CO2,产生氧气

(2)塑料瓶壁上有明显的水珠生成

(3)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升高

(5)该实验说明植物在暗处也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和水,同时释放热量

例5.在A、B、C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放入一小盆绿色植物,一支点燃的蜡烛,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小盆绿色植物,将三个装置放在光线充足的地方(如图所示)

(1)过一段时间会发现B钟罩内的蜡烛熄灭,而此时C钟罩中的蜡烛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2)经过2~3天会发现A钟罩内的植物萎蔫,而C钟罩中的植物生长正常,这是因为

(3)实验中A和B起什么作用?

(4)如果用黑布将C钟罩完全罩住,那么蜡烛燃烧时间会比没罩时,为什么?

(5)这一实验可以证明:

(6)根据这个实验,你能说出自然界中存在怎样的物质循环?

燃烧需要消耗氧气,如果得不到适当的补充,燃烧将无法继续下去,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同样,如果二氧化碳得不到适当的补充,植物也将无法正常生存下去,而它们若在同一个空间里则可以相互提供对方所需要的气体,使燃烧和植物的光合作用都较长时间地维持下去。

(1)本实验中A和B都是C的对照,比较A和C可发现实验中的最主要的变量是CO2,因A中植物在2~3天后缺少光合作用原料之一CO2,故虽有光,但仍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植物会萎蔫,而C中因蜡烛燃烧产生CO2,因而C中植物生长正常,比较B和C,可找到实验中的变量是氧气,因B中缺少O2,故蜡烛无法继续燃烧;

而C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O2,所以C中蜡烛能继续燃烧。

(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之一,一旦没有光照,光合作用将会停止,因此就不能适当补充氧气,致使蜡烛很快熄灭。

(3)这个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自然界中存在着碳——氧循环,这种物质循环和平衡使得空气中的O2,CO2等成分基本保持不变。

(1)B中缺少O2,所以蜡烛熄灭,而C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O2,所以C中蜡烛能继续燃烧。

(2)A中缺少CO2,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萎蔫,C中因蜡烛燃烧产生CO2,可提供植物光合作用所需,所以C内植物生长良好。

(3)对照作用

(4)短;

此时光线不能透过C钟罩,所以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也就不能产生氧气,所以蜡烛无法继续燃烧。

(5)光合作用需要CO2,同时放出氧气;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要有充足的氧气

(6)自然界存在着碳——氧循环

例6.下面是光合作用的实验过程:

①选一盆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预先放在黑暗处48小时,取出后用黑色圆形的纸片夹到叶片的绿色部分(如图),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2~3小时,再摘下该叶片,取下黑纸片。

②将该叶片放入某溶液中加热脱色。

③脱色后叶片用清水冲洗。

④冲洗后在整张叶片上滴上碘液。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银边天竺葵叶缘呈白色的原因是

(2)实验时把天竺葵预先放在黑暗处48小时处理的目的是

(3)滴上碘液后,叶片上部位(用图中字母回答)变蓝色,部位不变蓝色。

(4)比较a、b两处实验结果,可证明;

比较b、c两处实验结果,可证明。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和叶绿素,其中叶绿素能吸收太阳光。

本实验用对比的方法进行,用叶片中遮光和不遮光部分;

有叶绿素和无叶绿素部分进行比较。

用黑纸片遮盖部分叶因缺少光照而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故不能产生淀粉,所以用碘液检验时不变蓝色。

叶边缘因缺少叶绿素也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能产生淀粉,所以用碘液检验时也不变蓝色

(1)不含叶绿素

(2)消耗原有的淀粉(3)b;

a、c(4)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光合作用需要光

例7.小明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什么”的探究实验,实验过程为:

①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一株正常生长的盆栽植物和一杯NaOH溶液(其作用与碱石灰类似),密封不漏气;

②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室中饥饿处理24小时。

③24小时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④取一片叶,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直接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⑤将已脱色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中,用碘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的特异颜色反应出现。

⑴根据所做的实验,你认为小明提出的问题是什么?

⑵该实验过程中④⑤两处有明显错误,清指出错误并改正。

⑶在①实验中放置NaOH溶液的目的是

⑷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可信,你认为小明的实验方案中还欠缺什么?

具体如何做?

⑸将上述植物放在暗室中处理24小时,目的是

⑹请你预测将会出现的结果是

⑺由以上实验可知,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

分析与解答:

这是一道典型的实验探究题,它较好的考察了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实验评价能力,实验方案设计能力,从实验现象中归纳出结论的能力。

①从NaOH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

这一知识出发,再联系所提供的实验步骤我们可以猜测到小明的实验目的是光合作用是否需要

由于光合作用的原料除了

还有水等物质,为此在实验中必须要控制变量,且必须要设立对照。

考虑到本实验唯一可变的量应是

这一要素,故对照组应是一盆长势相同的同种植物,一杯清水,外加一个玻璃罩。

②由于酒精易燃,所以不能直接加热,必须水浴加热,这样可以保证温度不致太高。

用碘液可检测淀粉的存在而不是葡萄糖。

③实验前将植物放在暗室中处理的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把叶内原有的淀粉消耗光,若不经过暗处理,则整个叶片都会变成蓝色,无法证明植物在无

参与下是否能制造出淀粉。

④根据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放NaOH溶液的这盆植株的叶片无淀粉生成,而放清水的植株的叶片有淀粉生成。

所以可以得出: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需要

作原料。

例8.小明在课外做了一个生态球,如图所示,即在一个烧瓶内倒入干净的池水,瓶内留有空气体积约占容积的30%,瓶内放入几条小金鱼,一些金鱼藻和浮萍等,瓶底铺上干净的无杂质的细沙,然后用橡皮塞密封烧瓶,最后把它放在家里以供观赏,请你分析:

(1)如果要使瓶内的生物长时间存活,应把该瓶放在家里的什么地方较合适?

(2)瓶内水草和小鱼能共同长期生活的原因是什么?

此题应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联系上去加以回答。

(1)这个烧瓶放在窗边阳光能照到的位置较为适合,因为只有在阳光照到的位置,瓶内水草才能进行光合作用。

(2)瓶内的水草和鱼能长期共同生存的原因是水草靠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这些刚好能为小鱼提供食物和氧气;

而小鱼呼吸时产生的

恰好是水草光合作用的原料,小鱼消化的排泄物又能为水草提供肥料,所以它们能长期共同生存。

例8.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收集了碎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盐酸,并制备了澄清的石灰水,准备用辅导教师提供的如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进行制备气体的实验。

(1)从实验中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2)请从图中选出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分别是,选用该收集装置的原因是;

(3)写出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5)将一支燃着的短蜡烛放入集满二氧化碳的仪器中,观察到蜡烛,

迅速取出蜡烛并倒入一些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写出其中的化学方程式。

(6)写出(5)中的二氧化碳的这两种性质在生活中的实例:

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固体和液体)及反应条件(不需加热)可知应采用B这套发生装置,再由二氧化碳气体微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这一性质决定收集时只能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而不能用排水法。

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将燃着的蜡烛放入集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蜡烛会熄灭。

二氧化碳还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也是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1)鸡蛋壳上有许多气泡产生,鸡蛋壳变软。

(2)B、D;

二氧化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3)CaCO3+2HCl==CaCl2+H2O+CO2↑

(4)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说明已收集满。

(5)熄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6)用于灭火;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枯井和深洞底部这些地方前,为避免危险发生,可先做灯火试验,以此检测洞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含量是否超标;

石灰浆粉刷的墙壁过几天后变硬了。

【课堂自测】

一、选择题(十分钟完成)

1、下图是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ABCD

2、当电器设备失火时,在酸碱灭火器、泡沫灭火器和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中选择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主要原因是()

A.液态二氧化碳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量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C.液态二氧化碳不导电D.液态二氧化碳的压强大

3、某学生向化学实验室领取仪器作制取CO2之用,下列哪一种仪器是不需领取的()

A.锥形瓶B.长颈漏斗C.酒精灯D.集气瓶

4、某市的《空气质量周报》,是环保部门对某地区空气污染程度所作的检测报告,主要有①总悬浮颗粒物②二氧化硫③氮的氧化物三项量化指标。

下列情况中,直接引起①②两项指标变化的是()

A.随意扔弃难以分解的塑料垃圾B.用煤炭做燃料放出大量烟气

C.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中D.农业上滥用化肥和农药

5、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中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臭氧的化学式为O3,它是一种()

A.混合物B.氧化物C.单质D.化合物

6、为鉴别分别盛有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三瓶气体,应选用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

7、养有金鱼的缸内,常养些水草,它对金鱼的作用是()

A.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有利于金鱼的呼吸

B.使金鱼有较好的活动场所

C.增加美观

D.使金鱼获得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机物

8、广东珠江三角洲河岸边,常生长着些松柏类的树木,喜欢生长在浅水中,人们叫它水松。

水松的树干周围会向水面伸出许多像竹笋一样的根,对这种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根露出水面为了更多地吸收阳光

B.水面上的温度较高有利于生长

C.可以吸收到充分的氧气,维持呼吸作用

D.可以避免长时间水中浸泡,使根腐烂

9、请据图回答,经数小时后,U形管A、B两处的液面会出现的情况是(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温度的影响)

A.A处上升,B处下降B.A、B两处都下降

C.A处下降,B处上升D.A、B两处都不变

10、如图表示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的实验,在叶片照光24小时后,经脱色、漂洗并用碘液处理,结果有锡箔覆盖的部分呈棕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分呈蓝色。

本实验说明,①光合作用需要O2;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放出氧;

⑤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A.①②B.③⑤C.②⑤D.①③

二、填空题(十分钟完成)

11、人体的呼吸器官是。

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来实现的。

12、在温室内进行无土栽培蔬菜,当春季天气晴朗、光照充足时,为使作物增产,除需增加无机盐外,还应采取的措施是;

当阴雨连绵时,温室温度应降低,以降低的强度,从而减少的损耗。

13、意大利有一“死狗洞”,游客牵着小狗进洞中,小狗会晕倒在地,而人却能安全出入。

后来,科学家波曼尔发现洞内湿漉漉的泥土中冒着气泡(CO2)。

据此可推测CO2具有的性质是:

(1)

(2)。

由此我们在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或深洞之前,必须先进行实验。

14、用石灰浆(含有氢氧化钙)新刷的墙壁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变硬变白,并在墙上冒出许多的“汗珠”。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

15、如图是一个人体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的过程为

(2)血管B内血液的pH值血管D内的血液的pH值。

(填“﹤”“﹥”“=”)

(3)甲、乙两处的气体交换主要通过()

A.呼吸作用B.渗透作用

C.扩散作用D.交换作用

(4)在下列各项中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是()

A.肺泡B.组织细胞C.血液D.组织液

16、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下图所示,请你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物质。

17、根据今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南京市公布的2001年环境质量公报,与2000年相

比,南京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上升6.9%,全市酸雨总发生频率为30.8%,比上一年升高7.5个百分点,全市降雨平均酸性略强于上一年。

(1)二氧化硫主要来自。

(2)测定雨水的酸碱度可以采用试纸。

(3)酸雨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会造成哪些危害?

(请至少列举一种)

(4)下列控制酸雨的措施合理的是(填序号)

a.使用脱硫煤;

b.加高工厂的烟囱;

c.用废碱液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三、实验分析与探究题

18、根据下列实验装置

(1)实验室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分别是,选用该收集装置的原因是。

(2)写出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3)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19、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里曾做过如下实验:

在甲、乙两只密闭的玻璃容器内,甲中放一只小白鼠,乙内放了一盆绿色植物和一只小白鼠分别给予足够的光照,发现小白鼠在乙容器中比在甲容器中的存活时间长许多。

如图所示,请回答:

(1)此实验证明了

(2)实验中设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