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题解1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14714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4.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题解1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1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题解1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1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题解1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1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题解1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1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题解1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题解1文档格式.docx

《第1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题解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题解1文档格式.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试题及题解1文档格式.docx

  C.1.32摩尔D.0.18摩尔

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也有呼吸作用;

草履虫只进行呼吸作用。

  

  和光合作用的总方程式。

两者的呼吸作用共消耗6×

(0.10+0.12)=1.32摩尔氧,光合作用净合成0.25摩尔葡萄糖,应产生6×

0.25=1.50摩尔氧,所以氧的净产量为1.50-1.32=0.18摩尔。

  1.5脂溶性维生素中有:

  A.维生素K

  B.吡哆素

  C.硫胺素

  D.维生素C

维生素中,脂溶性的有A、D、E、K等,水溶性的有C(抗坏血酸)、B1(硫胺素)、B2  (核黄素)、B6(吡哆素)、B12(钴胺素)等。

  1.6下列作用中哪一种释放能量最多?

  A.光解

  B.糖酵解

  C.柠檬酸循环

  D.呼吸链中的氧化作用

光解一般是指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即水被光分解释

  放出氧,这是消耗能量的反应,不会释放能量。

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呼吸链均以ATP的形式产生细胞可利用的能量,但每1分子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通过糖酵解产生2分子丙酮酸,只能产生2分子ATP;

每2分子丙酮酸(相当于1分子葡萄糖)通过柠檬酸循环也只直接产生2分子ATP。

只有通过呼吸链的氧化作用,每分子葡萄糖才能产生至少36分子ATP(包括糖酵解与柠檬酸循环中所产生的4个ATP分子)。

  1.7进入行光合作用细胞中的物质和此细胞所产生的物质是下列4组中的哪一组?

  A.葡萄糖和CO2…………水和O2  

  B.葡萄糖和O2…………水和CO2  

  C.水和O2…………葡萄糖和CO2  

  D.水和CO2…………葡萄糖和O2  

光合作用以水和CO2为原料,产生O2和三碳糖,三碳糖然后形成六碳糖。

B中的葡萄糖和O2是呼吸作用的原料,其结果是产生CO2和水。

A和C的两组物质都毫无意义。

  1.8下列作用中哪些是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有关的?

  A.1、3、5

  B.1、4、6

  C.2、4、6

  C.3、5、6

上述各反应中,反应6为叶绿素的激发,这是光合作用光反应中的第一步。

反应1为NADP的还原,这是光合作用电子传递的产物;

反应4为ADP磷酸化的产物,即光合磷酸化的产物,所以反应1、4、6为与光反应有关的产物。

反应5由CO2形成糖,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反应2和3也是发生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中的作用。

  1.9无氧糖酵解在能量上的效果是产生2分子的:

  A.乳酸

  B.丙酮酸

  C.ATP

  D.乙醇

C

糖酵解的结果是使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丙酮酸,同时产生2分子ATP,ATP是细胞可以利用的能量形式。

在乳酸发酵(如乳酸菌及肌肉细胞中)中丙酮酸被还原为乳酸,在酒精发酵(酵母菌及某些植物细胞中)中则丙酮酸被还原为乙醇。

  1.10在C3光合作用中CO2的受体是:

  A.3-磷酸甘油醛

  B.核酮糖1,5-二磷酸

  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D.铁氧还蛋白

在C3光合作用中,CO2的受体是核酮糖1,5-二磷酸,其羧化的产物是2分子3-磷酸甘油酸,后者再被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是C4光合作用中CO2的最初受体,羧化产物是草酰乙酸(4C酸)。

铁氧还蛋白是光合电子传递链中光系统I的电子受体,与CO2无关。

  1.11光呼吸是什么植物所特有的?

  A.所有植物,无例外,且强度大致相同

  B.主要是C4植物

  C.主要是C3植物

  D.此过程不是植物所特有的

光呼吸是在光下发生的“呼吸作用”,它仅发生于植物的绿色组织中。

发生于植物的所有组织中的呼吸作用,不论在光下和暗中都会进行,因此称为暗呼吸。

暗呼吸在线粒体中发生,光呼吸则在叶绿体及其他细胞器的协同作用下发生。

光呼吸的原因在于核酮糖羧化酶既有羧化作用,即可以催化核酮糖二磷酸羧化产生2分子3-磷酸甘油酸的作用,又可以催化核酮糖二磷酸加氧产生1分子3-磷酸甘油酸和1分磷酸乙醇酸的作用。

磷酸乙醇酸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被O2氧化产生CO2,这就是光呼吸。

C3植物是典型的有光呼吸的植物,C4植物则由于有一种集中CO2的功能,使发生核酮糖二磷酸羧化作用的细胞中CO2/O2的比例增高,从而大大地抑制了加氧作用,所以光呼吸极不明显。

因此C是正确答案。

  1.12花的白色是由于:

  A.细胞间隙的空气将光反射

  B.花瓣和萼片将落在其上的光全都吸收了

  C.溶于液泡中的特殊的白色物质的存在

  D.大量白色体的聚集

物体所以是白色是因为它不吸收任何波长的光,而将光全部反射。

花瓣和萼片中的细胞间隙的空气就是这种反射光的物体。

如果花将照射在其上的光全部吸收,那就应该是黑色的。

花的各种颜色常常是由于溶解在液泡中的花色素和有色体中的色素所致,但是并不存在“白色”的色素。

白色体是不含色素的细胞器,与花的白色无关。

  1.13胞间连丝的定义是:

  A.围绕着液泡的膜,更准确地说,是将一个细胞中几个液泡联结起来的膜系统

  B.相邻的植物细胞间的细胞质联络丝

  C.加厚的细胞壁上的孔

  D.核膜上的小孔

胞间连丝是一种细的细胞质束,穿过细胞壁上的小孔。

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质通过胞间连丝而连在一起。

液泡膜也可相互连在一起,有时与内质网相连,但这是在一个细胞之内的系统

  1.14什么植物的细胞渗透压最大(渗透势最负)?

  A.水生植物B.中生植物

  C.旱生植物D.盐生植物

一般来说,盐生植物和旱生植物细胞的细胞液中溶液较浓(即渗透压较高或渗透势较负),而以盐生植物为最。

中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细胞液中溶液较稀。

  1.15哪种细胞器直接作用于核被膜的形成?

  A.DNA

  B.RNA

  C.内质网

  D.高尔基器

DNA和RNA都不是细胞器。

内质网是与核被膜相连的细胞器,也可把内质网看成是核被膜的延伸。

高尔基器也是与内质网相连的细胞器,但不直接与核被膜连接。

所以应该认为与核被膜直接有关的是内质网。

  1.16巴斯德发明或发现:

  A.用牛痘预防天花

  B.鹦鹉热的病因

  C.狂犬病的防治法

  D.噬菌体

A不对,用牛痘预防天花是英国人EdwardJenner发明的。

B不对,引起鹦鹉热的病原体是鹦鹉热衣原体,它不是巴斯德发现的。

C正确,巴斯德发明利用接种疫苗法预防狂犬病。

D不对,噬菌体是由D.Herelle和Twort各自独立发现的。

  1.17具有显著的营养繁殖能力的是:

  A.滨黎属B.车前属

  C.款冬属D.菊苣属

此题较偏,在中学教材和大学基础课中,对种子植物科以下的内容讲授很少,特别是繁殖能力,除个别外一般不介绍。

款冬属植物在我国并不常见,它通过根状茎进行营养繁殖,所以繁殖能力强。

  本题不符合国际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IBO)纲要,理论部分的要求(详见生物学通报1994,29(10),46页)。

  1.18在植物生活史中,配子体是由什么产生的?

  A.经过减数分裂过程产生的配子

  B.由配子产生

  C.由配子囊结合而产生

  D.由细胞核中具有单倍数染色体的细胞产生

正确的是配子体由经过减数分裂过程形成的具单倍数目染色体的孢子产生,但出题者并未将“孢子”一词提出。

A、B、C全是错误的,因具世代交替生活史的植物,它们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是孢子而不是配子,这一点与许多其他生物不同。

一般配子要经过两两结合成合子(或受精卵)才能形成新植物体(孢子体)。

配子囊不能结合。

  1.19下列树种中只具有一种类型花的是:

  A.榛属B.杨属

  C.落叶松属D.胡桃属

此题不够明确,易于误解。

所谓“一种类型花”是指什么?

两性花也是一种类型花,算不算?

按4个答案(四选一)分析,所谓“有一种类型花”实际上是指有单性花而且是雌雄异株的植物。

A、C、D植物虽均为单性花,但均为同株,只有B为雌雄异株植物。

  1.20茎棱形,花奇数轮生对称并生于密集的花序上,雄蕊两长两短,有这些特征的科是:

  A.十字花科B.罂粟科

  C.唇形科D.玄参科

本题是要求具棱形茎,奇数轮生对称并有二强雄蕊的花,这些特征C、D非常接近;

A、B花为偶数,可排除。

C、D花虽均具二长二短雄蕊,花为奇数,但C为棱形茎,故正确答案为C。

  1.21柳树的传粉和种子的散布各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A.风,风

  B.风,动物

  C.昆虫,水或动物

  D.昆虫,风

柳树的花有腺体,故为虫媒花;

果实为朔果开裂,珠柄长出多数柔毛,借风力散布。

  1.22不形成菌丝体的是:

  A.毛霉

  B.麦角

  C.禾柄锈菌

  D.酿酒酵母

四个答案全属于真菌,其植物体一般均由菌丝组成。

只有D为单细胞菌体,不形成菌丝体。

  1.23蓝藻门和红藻门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A.细胞结构或多或少相同

  B.颜色或多或少相同

  C.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D.生殖时产生相似的单细胞

蓝澡门植物细胞结构原始,为原核细胞,原生质体不分化成细胞质和细胞核,而分化成周质和中央质两部分。

没有色素体,光合作用的色素为叶绿素a;

叶黄素、胡萝卜素和蓝藻藻蓝素及蓝藻藻红素分散在周质中。

繁殖主要靠细胞直接分裂。

红藻门植物由真核细胞组成,细胞分化为细胞质和细胞核两部分,行光合作用的色素体分布在细胞质中,色素体中除含有叶绿素a、d,胡萝卜素,叶黄素外,还含有红藻藻红素和红藻藻蓝素。

后两种色素的形成受光强度的影响,由于色素含量和比例的不同而使植物体颜色不同,生长在淡水中的红藻可呈深绿色或蓝绿色。

  两类植物的光合产物也不同,蓝藻为蓝藻淀粉,而红藻为红藻淀粉和红藻糖。

此外蓝藻无有性生殖。

  从上述两类植物特征看,B答案是正确的。

  1.24除具单个子叶外单子叶植物还具下列特征:

  A.形成层,不定根,花被

  B.形成层,主根,侧根

  C.分散维管束,主根,侧根,花被

  D.分散维管束,不定根

单子叶植物无形成层也无次生结构,有的维管束分散。

单子叶植物为须根系,主根不发育或死去,主要由不定根组成根系。

花被在此题中无意义。

  1.25毛茛属花的特征是:

  A.K、C环状排列,A、G螺旋排列,雌蕊离生

  B.P环状排列,A、G螺旋排列,雌蕊离生

  C.所有部分环状排列,雌蕊离生

  D.所有部分螺旋排列,雌蕊生出胎座

毛茛属的花为较原始的类型。

A、G均为多数,螺旋排列,雌蕊(心皮)离生。

  1.26具有包被种子的植物(被子植物),种子来源于:

  A.子房和萼片

  B.子房

  C.胚珠

  D.受精卵

被子植物的种子,外围有果皮包裹形成果实,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形成果皮,胚珠形成种子。

  1.27硅藻是单细胞有机体:

  A.以异养为主,成群体生活

  B.借助鞭毛或伪足运动

  C.形成CaCO3双层细胞壁

  D.形成SiO2细胞壁

硅藻是一类自养的单细胞植物体,有时连成丝状或其他形状的群体。

细胞壁由硅质(vSiO2)和果胶质组成,硅质在最外层。

有的硅藻(羽纹硅藻)能运动,其运动并不是靠鞭毛或伪足,而是靠“脊”——壁上的裂隙。

原生质体在脊处与外边的水接触,运动可能由于原生质流动所致(有的教科书上称脊为纵沟)。

  1.28在系统演化中,植物从水的环境到陆地上时发生哪些主要变化?

  A.机械组织和繁殖方法

  B.同化组织和输导组织

  C.保护组织和输导组织

  D.繁殖和输导组织

在系统演化过程中,植物从水到陆地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植物体的吸收组织(吸收水分)、输导组织和保护组织都发生了很大改变。

但很重要的是在繁殖方面,有性生殖的改变,才使之摆脱水的束缚。

这就是种子植物利用传粉的方式达到受精的目的,免除了精子在水中游泳使卵受精。

本题A答案也提到繁殖方法,但机械组织与输导组织相比,输导组织更为重要,所以D是正确答案。

  1.29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细胞有机体可能在:

  A.2×

109a(20亿年)前

  B.3×

109—4×

109a(30—40亿年)前

  C.1Ma前

  D.800Ma(8亿年)前

蓝澡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有细胞结构的有机体,在元古代(约3400Ma,即34亿年前)地层中发现了蓝藻的化石。

  1.30厚壁组织是由下列哪种细胞组成的?

  A.具薄壁的细胞

  B.细胞壁只在细胞角隅处加厚的细胞

  C.细胞壁相当厚的细胞

  D.在一个方向相当伸长的细胞

厚壁组织是由细胞壁相当厚的细胞组成的。

厚壁组织分为两类:

石细胞和纤维。

纤维为向一个方向伸长的细胞,但石细胞为等直径或呈分枝状。

所以只有C是正确答案。

  1.31莱尼蕨具有在系统演化中最原始的维管束,它是:

  A.辐射状的

  B.具木质中心且向心的

  C.具髓中心且向心的

  D.两侧的

莱尼蕨是最原始的维管植物种类之一。

它具有横生的根茎,自根茎向下生出短而丛生的假根,向上生出二义分枝的气生茎。

茎具表皮、皮层,但中柱甚小。

中柱中央为由管胞组成的木质部,其外是薄壁细胞组成的韧皮部,没有髓,称为原生中柱。

  1.32在被子植物细胞中,贮藏物质积累在:

  A.所有类型的质体中

  B.线粒体中

  C.造粉体中

  D.叶绿体中

本题指植物的主要贮藏物质——淀粉的积累地点,当然是造粉体。

  1.33从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形成的各种组织和器官,下述哪种组合是正确的?

  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

  A.脑和脊髓血液肺

  B.脑脊液大肠肺

  C.皮肤骨骼肾

  D.表皮肝心脏

上述各组织器官所属胚层为:

表皮、脑和脊髓来自外胚层。

皮肤包括表皮与真皮,表皮来自外胚层而真皮来自中胚层。

血液、心脏、骨骼、肾来自中胚层。

脑脊液来自血液,故为中胚层来源。

肺、大肠与肝均为内胚层来源。

因此A是正确答案。

  1.34下列动物成体中仍保留有脊索的是:

  A.海鞘

  B.鲟鱼

  C.七鳃鳗

  D.鲔

海鞘幼体具脊索,变态为成体后脊索退化。

鲟鱼是硬骨鱼纲辐鳍亚纲中最原始的一类,成体中脊索虽终生存在,但在脊索的背侧与腹侧已出现骨质的椎弓与脉弓。

与鲟鱼比较,七鳃鳗的脊索也是终生存在,但仅在脊索背侧出现成对的小的神经弧片(相当于椎弓的雏型)。

而鲔为硬骨鱼类真骨总目中鲈形目的成员,脊索已被硬骨的脊椎骨所替代,虽在两个相邻的脊椎骨之间的凹处有脊索残存,但已不成为完整的脊索。

  此题出得不确切,因为鲟鱼中也保留有完整的脊索。

在脊索被脊柱替代的过程中它比七鳃鳗更前进一步,因它在脊索的背面,除有背神经弧片(椎弓)外,尚有腹侧的血管弧片(脉弓),而七鳃鳗仅有背侧雏型神经弧片,但两者成体中均保留了完整的脊索。

  1.35最原始的具胎盘的哺乳动物是:

  A.食虫类

  B.有袋类

  C.啮齿类

  D.单孔类

单孔类如鸭嘴兽、针鼹等是最原始的哺乳动物,它们的繁殖继承了爬行动物的特点,即产卵方式不具胎盘。

有袋类虽为胎生,但大多数无真正胎盘,发育不完全的幼仔生下后爬入母体的育儿袋中,口衔乳头继续发育。

哺乳动物中真正具胎盘的是真兽亚纲,食虫类与啮齿类均属真兽亚纲,而真兽亚纲中一般认为最原始的是食虫类。

真兽亚纲的其他各类动物,包括啮齿类均由食虫类经适应辐射而形成,故A为正确答案。

  1.36草食性的反刍类动物中,食物主要是从何处返回口腔咀嚼?

  A.皱胃

  B.网胃

  C.瘤胃

  D.瓣胃

反刍动物如牛羊,胃分四室,其顺序为瘤胃、网胃(蜂窝胃)、瓣胃和皱胃。

食物在口腔中不经细嚼即进入瘤胃,瘤胃内具大量微生物,草料在此由微生物消化,部分草料也可进入网胃。

网胃内也可进行微生物消化。

经过微生物初步消化的食物可以逆反回口中进行再次咀嚼,经细嚼后的食物再咽下即进入瓣胃,最后到达皱胃。

四胃中只有皱胃分泌胃液,它相当于其他单室胃的胃本体。

在此应指出,食物返回口腔,主要是从瘤胃,也有部分是从网胃返回的,故以C为标准答案。

  1.37欧洲种类的两栖动物赖以生存的食物:

  A.主要是动物

  B.主要是植物

  C.幼体吃植物,成体吃动物

  D.幼体是混合性的,成体吃动物

众所周知,成体蛙是肉食性的,即以动物为食,而蛙的幼体,蝌蚪的食性则有不同,有的以浮游生物为食,有的是植食性的,有少数种类的蝌蚪以它们的大的嘴捕食动物,某些甚至吃比它们个体小的同类。

欧洲种类的成蛙与其他成蛙一样是以动物为食,而其幼体则为混合性的食性。

  1.38棕蛙(林蛙,欧洲的一种普通蛙)牙长在:

  A.上、下颌

  B.上颌和口腔顶部

  C.下颌

  D.没有牙

蛙类着生牙齿的情况不同。

有的上、下颌具齿;

有的上颌具齿,下颌不具齿;

有的上、下颌均不具齿;

口腔顶部的齿一般长在犁骨上称犁骨齿,有的种类有,有的种类无。

是否具齿、具齿的情况以及犁骨齿的形状均为分类的指标。

棕蛙即欧洲林蛙,具上颌齿与犁骨齿。

  1.39泄殖腔是:

  A.鱼类、两栖类与某些爬行类的性器官

  B.鲨鱼和某些鱼的肠中螺旋瓣的表面

  C.消化、排泄和性器官的共同开口

  D.水生鸟类的为给羽毛涂油的腺体

动物体中消化、排泄与生殖器官开口的情况有多种。

消化道单独开口称为肛门。

排泄与生殖有共同开口的称泄殖孔。

另一种情况是消化、排泄与生殖管道最终汇入一共同的腔,称泄殖腔,其共同开口即称泄殖腔孔。

  1.40欧洲的蜥蜴能威胁人类的健康是由于:

  A.用具毒腺的牙咬人

  B.作为某些肠道扁形动物(扁虫)的中间宿主

  C.靠咬和用来自口腔的有毒分泌物感染伤口

  D.它们没有任何危险

因为欧洲蜥蜴不具毒腺,也非人类肠道寄生虫的中间宿主,个体也不大,故对人类没有任何危险可言。

  1.41动物传播的涵义是:

  A.靠动物的活动撒播种子与果实

  B.由动物的皮毛携带传染病

  C.动物在地球上分布的科学

  D.用于一些动物与其他动物种类的生物竞争

动物传播是指由动物传播植物,故A为正确答案。

由动物的皮毛携带的传染病(一般是指某些脊椎动物,主要是啮齿类,其皮毛中往往可携带一些媒介动物如跳蚤、蜱、螨或等,而这些媒介动物又带有某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如鼠疫杆菌;

媒介动物如跳蚤,宿主为黄鼠、旱獭等)的传染可以称之为动物传染,而不应称为“动物传播”。

动物在地球上分布的科学可以称做动物地理学,动物传播与生物竞争或生物斗争风马牛不相及。

  1.42在欧洲的两栖类中卵的受精发生在:

  A.雌性体外的水中

  B.雌性体内

  C.蛙类在雌性体外,蝾螈和北螈在体内

  D.蛙和北螈在水中,蝾螈在雌性体内

在两栖动物中卵的受精场所,不同种类不同。

有的在雌性体内,有的在体外;

体外受精一般在水中,有的可在树上。

欧洲的蛙类与一般蛙类相同,卵的受精作用是在雌性体外的水中,而欧洲的蝾螈与北螈却是在雌性体内受精。

  1.43大山雀的巢一般是位于:

  A.很密的灌木树杈上

  B.多数在灌木下的草地上

  C.通常是用草茎编织并悬挂在离地3米高的树杈上

  D.在树洞中

鸟类的巢有各种类型,巢的质地、结构、所处位置等均各有不同,大山雀的巢一般均在树洞中。

  1.44下列哺乳动物中有一种不冬眠?

  A.欧洲大睡鼠

  B.欧刺猬

  C.欧鼹

  D.大耳蝠

上述四种动物中除欧鼹外在冬天均进行冬眠。

  1.45下述哪种捕食鸟主要靠捕食较小的鸟为生?

  A.普通

  B.白头鹞

  C.红隼

  D.雀鹰

普通以田间野鼠为食;

白头鹞常以蛙、蚱蜢、蝼蛄为食,有时也吃小鸟;

红隼嗜吃昆虫,有时也吃小鸟和鼠类;

只有雀鹰主要以小鸟为食,并善捕小鸟。

  1.46乌喙突最早出现在:

  A.麻雀

  B.蝙蝠

  C.蝾螈

  D.鼹鼠

乌喙突是由乌喙骨退化而成为附着在肩胛骨上的一个突起。

蝾螈属两栖类,两栖类的肩带主要是由肩胛骨、乌喙骨和前乌喙骨组成,乌喙骨在此并未退化。

而麻雀为鸟类,鸟类的肩带是由肩胛骨、乌喙骨与锁骨构成,同样乌喙骨并未退化。

到了哺乳动物,典型的肩带也是由肩胛骨、乌喙骨与前乌喙骨组成,但这种肩带仅在最低等的哺乳动物——单孔类中存在。

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的乌喙骨退化成为肩胛骨上一突起,即形成乌喙突。

应当说蝙蝠与鼹鼠均有乌喙突存在,但从哺乳动物真兽亚纲各目的进化关系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