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1417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00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化学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化学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

《高考化学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3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docx

高考化学深化复习+命题热点提分专题1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专题13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1.下列实验装置,试剂选用或操作正确的是(  )

2.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有关Cu、硝酸、硫酸化学性质的实验,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溶液呈蓝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说明稀硝酸被Cu还原为NO2

B.实验③中滴加稀硫酸,铜片继续溶解,说明稀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

C.实验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

D.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

Cu在常温下既可以和稀硝酸反应,也可以和稀硫酸反应

【解析】选C。

①中发生3Cu+8HNO33Cu(NO3)2+2NO↑+4H2O,生成硝酸铜溶液为蓝色,试管口NO被氧气氧化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但硝酸被还原生成NO,故A错误;③中加稀硫酸,Cu与稀硫酸不反应,但硝酸铜在酸性条件下具有硝酸的强氧化性,继续与Cu反应,而硝酸的氧化性强,故B错误;实验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Cu(NO3)2+4H2SO44CuSO4+2NO↑+4H2O,故C正确;由上述实验可得出结论:

Cu在常温下可以和稀硝酸反应,故D错误。

3.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实验

现象

结论

A

将盐酸滴入0.5mol·L-1Fe(NO3)2溶液中

溶液变黄色;有无色气体逸出,后又变成红棕色

Fe2+被HNO3氧化

B

向浓NaOH溶液中滴入几滴2mol·L-1AlCl3,溶液,振荡

有白色沉淀出现

Al3+和OH-结合生成难溶性物质

C

乙酸乙酯与稀硫酸共热、搅拌

液体不再分层

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完全水解生成可溶性物质

D

将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滴入某溶液中

出现白色沉淀

该溶液含有S

4.某地污水中含有Zn2+、Hg2+、Fe3+和Cu2+四种阳离子。

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从该污水中回收金属铜的方案如下: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三种实验方案中都能制得纯净的铜

B.乙方案中加过量铁粉可以将四种阳离子全部还原

C.甲方案中的反应涉及置换、分解、化合、复分解四种反应类型

D.丙方案会产生环境污染

5.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结论

A

用燃烧的镁条引燃铝热剂

剧烈

反应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

生成白

色沉淀

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C

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时,依次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和盐酸

水垢

溶解

Ksp:

CaCO3>CaSO4

D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溶液

变浑浊

析出了溶解度更小的NaHCO3

【解析】选D。

铝热反应为放热反应,结论不合理,故A错误;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发生盐析,而不是变性,重金属盐可使蛋白质变性,故B错误;硫酸钙和碳酸钙阴离子和阳离子比相同,可以直接比较溶解度和溶度积常数,处理锅炉水垢中的CaSO4时,依次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和盐酸,水垢溶解,发生了沉淀转化,Ksp:

CaCO3

6.实验室用含有杂质(FeO、Fe2O3)的废CuO制备胆矾晶体经历下列过程(已知:

Fe3+在pH=5时已完全沉淀):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用98%的浓硫酸配制溶解所用的4.5mol·L-1的稀硫酸,需4种玻璃仪器

B.步骤②目的是将溶液Ⅰ中的Fe2+充分转化成Fe3+,实验操作是向溶液Ⅰ中通入足量的氯气

C.利用Cu(OH)2替代CuO也可调节溶液pH而不影响实验结果

D.步骤④之后的实验操作是蒸干溶剂结晶,所需仪器是蒸发皿、玻璃棒、酒精灯、泥三角、三脚架

7.下列实验装置应用于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和硫酸铜晶体,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甲装置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硫

B.用图乙装置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水稀释

C.用图丙装置过滤出稀释后混合物中的不溶物

D.用图丁装置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后冷却结晶

【解析】选D。

SO2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应长管进气短管出气,SO2有毒,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故A错误;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可能含有剩余的硫酸,稀释时应将混合物沿器壁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B错误;过滤时,应将混合物用玻璃棒引流倒入过滤器中,故C错误;可用图丁装置将硫酸铜溶液蒸发浓缩后冷却结晶,故D正确。

8.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将干燥纯净的氯气通入装有湿润的红色纸条的试剂瓶中

红色褪去

干燥的氯气有漂白性

B

往乙醇中加入适量浓硫酸制备乙烯,并将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证明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C

取少量BaSO4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

固体不溶解

BaSO4不溶于盐酸,且可以用盐酸和BaCl2溶液检验S

D

在分液漏斗中加入碘水后再加入CCl4,充分振荡

分层,且上层溶液呈紫色

CCl4可作为碘的萃取剂

9.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向HClO溶液中通入SO2,生成H2SO4,证明H2SO4的酸性比HClO强

B.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证明Na2SiO3发生了水解反应

C.将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证明氧化铝熔点高于铝

D.将饱和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证明氯水有漂白性

【解析】选A。

SO2与HClO反应生成H2SO4,是HClO的强氧化性所致,不是酸性所致,所以不能得出H2SO4的酸性比HClO强的结论,故A错误;无色酚酞遇碱变红色,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说明该溶液呈碱性,则硅酸钠水解导致溶液呈碱性,故B正确;铝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的熔点高,则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熔化但不滴落,故C正确;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呈酸性,则氯水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红色,次氯酸有漂白性,所以试纸最后褪色,故D正确。

10.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结论正确的是(  )

A.用NaHCO3溶液可一次鉴别出稀盐酸、NaOH溶液、AlCl3溶液、NaAlO2溶液

B.高锰酸钾试剂瓶内壁上黑色物质可用稀盐酸洗涤

C.除去SO2中少量HCl,将其通入饱和的Na2SO3溶液

D.将硝酸铵晶体溶于水,测得水温下降,证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

【解析】选A。

NaHCO3溶液分别与稀盐酸、NaOH溶液、AlCl3溶液、NaAlO2溶液混合的现象为气体生成、无现象、气体和沉淀生成、沉淀生成,现象不同,可鉴别,故A正确;黑色物质为二氧化锰,与稀盐酸不反应,应选浓盐酸加热洗涤,故B错误;二者均与Na2SO3溶液反应,应选饱和NaHSO3溶液除杂,故C错误;水温下降,可能为溶解时吸热,则不能说明硝酸铵水解是吸热的,故D错误。

11.某黑色粉末可能是Fe3O4或Fe3O4与FeO的混合物,为进一步确认该黑色粉末的成分,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  )

A.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黑色粉末,用H2充分还原,并用干燥剂收集所得水,获得水的准确质量,进行计算

B.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黑色粉末,溶解于足量盐酸,加热蒸干溶液并在空气中灼烧至质量不变,称量所得粉末质量,进行计算

C.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黑色粉末,用CO充分还原,在CO气流中冷却后准确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计算

D.准确称量一定质量的黑色粉末,与一定量铝粉混合后点燃,充分反应后冷却,准确称量剩余固体质量,进行计算

12.用铁制备较纯净的三氧化二铁,下列实验方案最好的是(  )

A.使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

B.铁在氯气中燃烧,加水溶解,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C.使铁溶解于稀硫酸,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D.使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解析】选B。

A项,最终生成铁锈(氧化铁水合物);B项,FeFeCl3Fe(OH)3Fe2O3,方案合理;C项,FeFeSO4Fe(OH)2,Fe(OH)2部分氧化为Fe(OH)3,分解产物中既有FeO,又有Fe2O3等;D项,Fe与稀硝酸反应产生大气污染物NO。

13.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某AlN样品仅含有Al2O3杂质,为测定AlN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实验原理。

AlN溶于浓的强碱生成氨气,请写出AlN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_________。

(2)实验装置。

如图C装置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

①连接好实验装置________,然后称得C装置的质量为yg。

②称取xgAlN样品置于A装置中;塞好胶塞,关闭________打开________(填“K1”或“K2”);通过分液漏斗加入NaOH浓溶液,至不再产生气体。

打开K1,通入氮气一段时间,称得C装置的质量变为zg,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数据分析。

①AlN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相对原子质量Al:

27,N:

14)

②由于装置存在缺陷,导致测定结果偏高,请提出改进意见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AlN+NaOH+H2ONaAlO2+NH3↑

(2)防止倒吸

(3)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②K1 K2 把装置中残留的氨气全部赶入C装置,使氨气被充分吸收 干燥氨气

(4)①×100%

14.硝基苯是一种无色、苦杏仁味的液体,是一种温和的氧化剂,可用于制造苯胺、绝缘物质和光泽剂等。

已知:

物质

密度/g·cm-3

沸点/℃

水中溶解度

硝基苯

1.205

210.9

难溶

0.879

80.0

难溶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过程如下:

步骤一:

配制混酸。

将20.0mL浓硫酸和14.6mL浓硝酸混合均匀。

步骤二:

仪器组装。

按照下图,在250mL的三口烧瓶中加入配制好的混酸,三口烧瓶上配一支c仪器,左口装一支0~100℃的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50~60℃,右口装上一支b仪器,在b仪器中加入17.8mL的苯,将三口烧瓶放在水浴中。

步骤三:

水油分液。

反应结束后,将三口烧瓶移出水浴,待反应液冷却后,将其倒入分液漏斗,静置、分层、分液。

步骤四:

产物除杂。

此时所得的硝基苯略显黄色,需进行除杂处理。

先用等体积的冷水洗涤,再用10%的Na2CO3溶液多次洗涤,直至洗涤液不显酸性,最后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将粗硝基苯从分液漏斗中转移到锥形瓶中,加入无水CaCl2,震荡、过滤,将产物转移到干燥的锥形瓶中。

对产物进行蒸馏操作,蒸出硝基苯混有的苯,得纯净的硝基苯。

步骤五:

余酸滴定。

将所得的酸液稀释到250mL,取25mL用0.1mol·L-1的NaOH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消耗碱液的体积为V1mL,再取25mL待测酸液,再次滴定,消耗标准NaOH溶液V2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