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光农业试题卷库完整Word格式.docx
《观光农业试题卷库完整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光农业试题卷库完整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促进农业转型,增加农村就业人口,繁荣农村经济
2)发展观光农业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促进文明乡风的形成
有利于提高新农村的管理水平
有利于提高村民的文明素质
3)发展观光农业对旅游业的意义
观光农业是旅游业一个新的增长点
农旅互动,共同发展
实现农业和旅游业之间产业链的延伸
4)发展观光农业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意义
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村自然、文化资源
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使农业走向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
第二章观光农业类型及主要运行模式
1.由于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农业资源和经济状况的差异,各地观光农业发展类型与模式表现为多样性。
2.观光农业园区按经营模式分类,有农庄经济型、园区经济型、特色产业型、自然人文景观型、农家乐型、农业贸易型等类型。
3.观光采摘园
观光采摘园,指在城市近郊或风景点附近开发特色果园、菜园、花圃、茶园等,让游客入内参与摘果、拔菜、切花、采茶等活动,亲身体验和享受收获季节的田园乐趣。
观光采摘园是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的最早形式,也是国外观光农业最普遍的一种形式。
观光采摘园主要的服务对象是久居城市、经济基础良好、对产品品质要求较高、有回归田园体验农事劳作愿望的城市居民。
观光采摘园的基本特征为:
●距离城市较近,交通便捷。
一般位于城市近郊或风景点附近,乘公交车可以方便到达;
●规模不求大,但要求集中连片,可新建也可利用原有的种植地改造而成;
●具备旅游景区的基础条件(路网通畅)和基本旅游设施(例如,停车场、观景平台、凉亭、坐椅等);
●物产丰富,四季皆有收获。
依据观赏采摘季节不同,观光采摘园通常配置丰富多样的作物品种(例如,果树、蔬菜、瓜果、茶叶、花卉、五谷杂粮等)供游人采摘购买;
●采摘园中的基础设施(例如,道路等)和栽培管理技术(例如,果树矮化、果园清洁、无公害病虫防治技术等)都应保证游客参与农事活动时安全、便捷等;
观光采摘园除了让游客自助采摘果实外,各个农耕季节,四季变换的农业景象,都是观光的好去处;
●园区名称突出主题特色,一般命名为观光采摘果园、观光采摘菜园、观光采摘竹园、观光采摘茶园、观光采摘草莓园、观光番薯园、观光花生园、观光玉米园、蘑菇采摘园等。
与普通农田、果园、菜园等相比,最显著的区别是观光采摘园出售优质无公害并可亲自收获的农产品和良好的基础条件及新颖的旅游设施。
3.教育农园
教育农园(场)又称认知农园、教育农场、学童公园、自然生态教室等,是利用农林业生产、自然生态、动植物、农村生活文化等资源,设计体验活动达到教育的目的,让旅游者在体验中学习的农业及相关领域的知识。
教育农园以展现农业科学知识(例如,动植物种类和品种及其生长过程)、农耕历史文化、生物多样性、生态、环保等自然知识和设计动手生产、制作等体验活动为主题元素,主要以儿童、青少年学生及对农业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感兴趣的旅游者为主要服务对象,兼备了知识传播和观光休闲娱乐双重功能,是21世纪观光农业的发展趋势,许多观光农业园区中都设置教育农园景区。
4.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小学生和对高科技农业技术及农业新产品知识感兴趣的人群,其主要构成元素是:
现代高科技农业技术和设施、农业新品种等。
5.农家乐是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以利用自然生态与环境资源、农村活动及农民生活资源、体验生活为特色,以农业、农村、农事为载体,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以旅游经营为目的的观光农业项目。
一般是在原有的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的基础上,将环境略加美化和修饰,以纯朴的农家风光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观光游览。
农家乐具有很强的参与性,能让每个游客亲自动手,在轻松、愉快的参与过程中获得返璞归真的感受。
农家乐有以下特点:
①游客以中、低收入层次的城市居民为主。
“农家乐”观光农园一般费用都比较便宜,旅游消费实惠,颇受都市游客的青睐;
②具有观光农业最基本的乡土性,游客可以直接的贴近大自然,可以直接参加农家所进行的各种农事活动,还可以品尝没有见过或很少见过的农产品,或者品尝自己付出劳动而得到的劳动果实;
③观光项目受到农业生产季节性的限制,往往淡季、旺季差别十分明显。
6.市民农园是由农民提供土地,让市民参与耕作的园地。
一般是将位于都市或近郊的农地集中规划为若干小区,分别出租给城市居民,用以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艺,其主要目的是让市民体验农业生产过程,享受耕作乐趣。
市民农园以休闲体验为主,多数租用者只能利用节假日到农园作业,平时交由农地提供者代管。
市民农园中的农地多由各种类型观光农园提供,农地平时由农园中的专业人员代为管理,租用者在空闲时间才来管理。
7.1865年,意大利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
8.观光农业运行的组成要素:
(1)对观光农业有着需求的市场;
(2)积极鼓励发展观光农业的政府;
(3)提供观光农业技术的科研部门;
(4)从事观光农业的企业
第三章观光农业资源及其开发
1.观光农业资源是开展各种观光农业旅游活动的基础。
2.观光农业资源,指在一定时期、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能为观光农业旅游开发和经营所利用,为开展观光农业旅游活动提供基础来源的各种物质和文化吸引物的总称。
3.观光农业资源的构成要素:
(1)自然景观要素;
(2)农业景观要素;
(3)社会文化景观要素
4.观光农业资源的特征:
(1)广博性;
(2)地域性;
(3)季节性;
(4)观赏性;
(5)文化性
5.对开发地进行观光农业资源的系统调查和科学评价工作,是进行观光农业旅游开发和经营的必要前提和有效保证。
6.观光农业资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观光农业资源调查的内容既包括观光农业资源本身的赋存状况,还包括资源的形成和存在的环境状况,以及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开发条件等。
(1)观光农业资源赋存状况调查:
资源类型调查;
资源特征调查;
资源成因调查;
资源规模和级别调查;
资源组合结构调整
(2)观光农业资源的环境调查:
自然环境调查;
人文环境调查;
环境质量调查
(3)观光农业资源开发现状及开发条件调查:
旅游要素调查;
客源市场调查;
区域内及相邻区域间资源相互关系的调查
7.观光农业资源调查的方法:
(1)问询调查法;
(2)统计分析法;
(3)野外勘测法;
(4)现代科技分析法;
(5)分类对比法
8.观光农业资源评价的原则:
(1)客观实际性原则;
(2)全面系统性原则;
(3)动态发展原则;
(4)定性定量相结合原则;
(5)市场性原则;
(6)效益估算原则
9.观光农业资源综合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的内容
(1)观光农业资源自身的价值条件:
美学观赏价值;
康娱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科学考察价值;
资源规模度及组合质量
(2)观光农业开发地的自然条件:
地貌条件;
气候条件;
水文条件;
土壤条件;
环境质量状况
(3)观光农业开发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资金条件;
区域城镇依托及劳动力保证;
物产和物质供应情况;
建设用地条件;
区域基础设施情况
(4)客源市场状况
(5)观光农业开发地的区位条件
(6)观光农业开发地的农业基础条件
10.一般体验性评价法旅游资源的一般体验性评价法指评价者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对某一个或某一系列的旅游资源的整体质量进行定性评估。
资源及环境综合评价法是国内学者黄辉实提出的一种定性评价法。
该方法分别从两个方面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一是旅游资源本身,二是资源所处的环境。
“三三六”评价法即国内学者卢云亭先生提出的“三大价值、三大效益、六大开发条件”评价体系。
“三大价值”指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三大效益”指旅游资源开发之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六大开发条件”指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景象地域组合条件、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客源市场、投资能力、施工难易程度等6个方面。
该方法可用于对观光农业资源的自身价值、开发条件及开发效益等方面的定性评价。
11.层次分析法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将旅游资源的评价进行层次划分,划分出大类、类和层等,构成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树;
②给出评价因子的大类、类、层的权重,对决策树中各层次,分别建立反映其影响关系的判断矩阵,通常是应用特尔菲法(delphimethod,即专家咨询法),获得评价因子排序权重及位次;
③根据权重排序,以100分为总分,按权重赋予各个因素分值,得到旅游资源定量评价参数表;
④根据各评价因子的权重,确定基本评价因子的指标分。
12.观光农业资源开发的概念与意义:
观光农业资源开发指为发挥、提高和改善观光农业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观光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并使观光农业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经济技术活动。
其实质是以观光农业资源为对象,通过一定形式的挖掘、加工和完善,以达到展示其价值,满足旅游者多方面需求的目的。
观光农业资源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对于区域旅游业而言,观光农业资源开发将农业生态景观与农业生产和乡村文化等内容进行有机结合,不仅可开拓旅游资源开发的新形式,为传统的旅游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还可有效地对旅游者进行分流,减轻旅游热点景区的环境压力,延长旅游者的逗留时间;
其次,对于农业而言,观光农业资源开发把农业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和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可带动农村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建筑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而观光农业开发者通过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注重农业经济效益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又能开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
再次,对于游客而言,观光农业资源开发不仅能满足都市人回归乡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还可让游客在观赏农业景观,了解农业生产过程,品尝当地风味特产,体验农家生活的过程中,实现其观光、游览、品尝、购物、休闲、度假等不同类型的需求愿望。
13.国内外许多学者从不同方面就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的一些基础性理论,包括农业区位理论、增长极理论、旅游经济学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均可作为观光农业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
14.观光农业资源开发的主要内容可归纳为:
(1)观光农业旅游吸引物的规划建设;
(2)观光农业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3)观光农业旅游辅助设施的建设;
(4)观光农业旅游市场的开拓
第四章观光农业规划
1.观光农业规划是观光农业园区建设的前期工作,对观光农业园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试详述观光农业规划中的“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这一原则适用于很多行业和领域,具有普适性。
“因地制宜”中的“因”是指依据,“制”是指制定,“宜”是指适当的措施,简言之,就是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突出特色是要求结合当地的条件,既要制定适宜的办法,更要体现当地的资源特点。
因地制宜不排除对外来技术与文化的吸收,而应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条件、风俗习惯、技术应用能力等进行有选择地引进与吸收,最好能依据当地特点进行改造创新。
因地制宜与突出特色是辩证统一的,因地制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产品的差异特色,进而突出特色。
两者是构建观光农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农业本身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展观光农业必须根据各地的农业资源、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农业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特色和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
特色是观光农业发展的生命线,也是观光农业兴盛的原因之一。
正是因为很多人对这个行业充满好奇,这个行业有区别于其他各类旅游行业的独特魅力,它才能在诸多旅游项目中脱颖而出。
规划项目越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越强。
因此,在观光农业规划中,要与实际相结合,发挥资源优势,保持其“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人精我特”的垄断性优势地位。
3.观光农业规划设计内容主要应包括观光农业功能布局与分区、观光农业园区农业景观设计及观光农业园区交通道路设计等内容。
4.观光农业园区按功能性质划分为观赏区、示范区、休闲体验区、产品收获区、认知区、旅游服务区(管理服务区、休闲配套区)等六大功能区。
5.观光农业园区交通道路优化设计原则:
(1)主、次道路分明原则;
(2)突出主题原则;
(3)不重复原则
6.观光农业园区交通道路系统由一级路、二级路和游步道三级组成。
第五章观光农业产品
1.观光农业产品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将农业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而生产出来的旅游产品。
作为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产物,它既是吸引旅游者最基本的要素,又是观光农业企业经营活动的出发点。
其重要性体现在产品生产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观光农业企业的市场成败。
2.观光农业整体产品应包含以下3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核心产品(coreproduct)。
核心层次是观光农业整体产品的基本效用(即使用价值),它主要通过旅游的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的整体性融合而集中体现出来。
第二个层次是形式产品(tangibleproduct)。
观光农业核心产品向旅游者提供了基本的使用价值,但是市场上无论实物产品还是纯粹劳务产品,其基本使用价值必须依托某种形式的载体才能实现交换,所以第二个层次是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即市场上出售观光农业产品的实物或劳务的外观。
形式产品包括:
类型、品质、形态、商标、价格等。
第三个层次是延伸产品(augmentedproduct)。
延伸产品是指观光农业企业为旅游者在购买和消费过程中所提供的相应服务和附加利益,企业可以利用附加利益和附加服务提高观光农业产品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3.观光农业交通主要包括3个方面:
客源地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
旅游目的地景区之间的交通;
观光农业园区内的交通。
4.观光农业景区是观光农业产品要素中最直观和最核心的部分。
5.观光农业景区指在具备旅游服务设施并提供旅游服务的独立管理区内,各种农业要素所构成的能够成为人们审美对象的形式及信息的总和。
它是由最初的农业资源发展到统一规划的集观光、休闲、娱乐、教育为一体的有组织的高级形态。
6.观光农业商品是观光农业企业生产的实物性产品,它是在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的基础之上产生的高层次需求,是观光农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7.观光农业商品都承载了满足旅游者购物需求和传播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双重价值。
8.观光农业商品的开发应做到以下4点:
以当地农业资源为主要原材料;
保持传统制作工艺特色;
挖掘一定的实用性能;
包装精美且彰显本土文化。
9.观光农业产品的功能:
审美功能;
体验功能;
科普功能;
消费功能;
康体功能
10.观光农业产品的康体功能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环境康体、食物康体、娱乐康体和文化康体。
11.观光农业产品的特点:
农业性;
生态性;
季节性;
不可贮存性;
不可转移性;
综合性
12.观光农业产品的设计的三级标准及四大组成的量化标准
(1)初级设计
初级设计的任务是配置旅游资源及旅游服务,实现旅游产品“小型、粗品、经济”的特征;
完成旅游产品四大组成:
①主题命名;
②低层次需求内容;
③形式“慢拙”;
④“无疑难服务要求”的旅游产品价格。
(2)中级设计
中级设计的任务是通过配置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实现旅游产品“中型、细品、标准”的特征,完成旅游产品四大组成:
①主题美名;
②中层次需求内容;
③形式“轻快”;
④“疑难服务收费”等的价格。
(3)高级设计
高级设计总的任务是在初、中级设计的基础上,合理配置旅游资源,实现“大型、精品、豪华”;
①主题品牌;
②高层次需求内容;
③形式“舒缓”;
④代收代付的价格及部分纳税。
13.开发观光农业产品的基本原理就是要充分利用农业资源的地域差异和季节差异,生产出表现民族性、地域性和原真性的产品。
第六章观光农业市场营销
1.观光农业市场的一般特征:
以城市居民为市场主体;
出游目的地的选择受到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
出游信息的获取更注重口碑效应;
出游时间的选择有明显的指向性;
出游消费行为更注重体验和参与。
2.观光农业产品包含2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实体的农业产品;
二是以服务为核心的旅游产品。
3.观光农业产品定价的特殊性:
第一,旅游者对旅游产品价格认识的有限性。
第二,旅游产品中的非货币成本受到更多的关注。
第三,旅游者往往把价格作为评判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
4.对于观光农业企业来说,销售渠道的起点是观光农业景区;
所要转移的产品是服务性的旅游产品;
销售渠道的中间环节是旅游商人中间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和代理中间商(代理商和经纪人),主要包括旅行社、旅游承包人、旅游中心、航空公司、出租车司机等;
销售渠道的终点是旅游者。
第七章观光农业景区管理
1.观光农业景区属于旅游景区的一个类别,它和其他类型景区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各自所提供的核心产品不同。
2.观光农业景区则是以具有观赏价值的农产品、农业自然环境、田园风光、农村生活、农耕文化、生态教育、劳作体验、乡间游乐等为核心吸引物的景区。
3.观光农业景区构成的资源要素指含有吸引力成分的要素,主要包括:
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
它是观光农业景区的基础所在。
4.旅游服务是观光农业景区促成顾客满意、提高景区效益和树立景区形象最重要的因素。
其实,优质服务本身就是观光农业景区的吸引力之一。
5.观光农业景区非资源要素主要包括旅游者、社区居民和当地政府等,这些要素对观光农业景区的经营管理活动起重要的作用。
6.观光农业景区管理主要由3个基本要素构成,即管理主体、管理客体和管理职能。
7.观光农业景区在进行效益管理时,应着重把握以下几点:
①树立效益观念,把提高效益作为管理活动的中心和管理工作的出发点;
②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效益的评价。
效益评价应形成市场评价、专家评价、员工评价、社会评价的综合评价机制;
③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与结合,不能只顾经济效益而置社会责任于不顾,也不能为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环境;
④正确处理全局效益与局部效益、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的关系。
应把全局效益放在首位,同时兼顾局部效益;
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而不能只满足于眼前的利益。
8.观光农业景区管理的基本方法:
(1)行政方法;
(2)经济方法;
(3)教育培训方法;
(4)定量技术方法
9.从景区经营管理内容的角度来构建管理系统,观光农业景区的支持系统、前台系统和后台系统共同构成了景区管理系统。
其中,支持系统又由规划管理、筹建管理、节庆活动管理等要素构成;
前台系统又由服务管理、游客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安全管理等要素构成;
后台系统又由设施设备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社区居民管理等要素构成。
10.观光农业农事活动指以观光农业资源为依托,以乡村文化为支撑,在特定时空内举行的,具有较强吸引力的农事体验活动和节事庆典活动的总和。
农事活动主要包括常规性体验参与活动和农事节庆活动。
11.观光农业景区农事活动产品的开发应遵循体验性、参与性、文化性、趣味性、创新性原则,提高各种农事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12.观光农业景区前台系统最关键的管理要素主要有服务管理、游客管理、环境卫生管理和安全保卫管理等。
13.景区服务过程管理的基本思路是:
首先识别顾客需求,然后确定服务内容,接着设计服务流程,最后进行服务的实施和效果评估。
14.全面质量管理有3个核心内容:
一是持续不断地推进质量改进;
二是全员参与;
三是追求顾客满意度。
15.观光农业景区游客管理有3个主要目标:
保护自然环境及观光农业景观资源,以促成观光农业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保障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提升游客的游览质量。
16.普适性的游客管理技术有以下5个方面:
游客数量、景区容量调控技术;
容量、定点管理技术;
游线管理技术;
有效沟通技术;
安全管理技术。
17.观光农业景区环境卫生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自然环境卫生管理;
②游览环境卫生管理;
③餐饮卫生管理;
④景区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
⑤游客行为卫生管理。
18.观光农业景区安全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主要涉及灾害防治、游览安全管理、交通安全管理、消防安全管理、治安管理、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安全事故处理等各个方面,贯穿于游客入园旅游的每时每刻。
19.观光农业景区后台系统管理的关键要素主要有:
设施设备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社区居民管理等。
20.观光农业景区设施主要分为3类:
基础设施,
旅游专门设施,
为农业设施
21.社区居民对重大决策的参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旅游业的发展发表意见和看法。
②对当地旅游规划的编制提出意见和要求。
③参与制定当地旅游发展战略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监督方案的实施。
④对观光农业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意见和要求。
⑤参加观光农业景区及地方政府有关旅游发展方面的听证会,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意见和看法。
第九章观光农业发展的支持系统
1.与观光农业产业密切相关的政策,主要有:
政府主导政策、政府扶持政策、土地流转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
2.观光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主导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科学编制规划;
(2)政策引导及协调;
(3)管理和市场推广;
(4)监督企业提高服务质量。
3.政府扶持观光农业的扶持政策主要包括:
(1)观光农业项目用地优惠政策;
(2)观光农业项目基础建设倾斜政策;
(3)观光农业项目税收优惠政策;
(4)金融支持政策;
(5)土地流转的政策
4.农民参与观光农业的开发主要有以下7种模式。
(1)“公司+农户”的股份制模式;
(2)“公司+社区+农户”模式;
(3)“政府+公司+农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
(4)国家+集体+农户股份制模式;
(5)“农业协会+农户”股份合作制模式;
(6)“农户+农户”股份合作制模式;
(7)个体农庄模式。
5.观光农业所需要的人才主要包括:
(1)专业技术人才;
(2)经营管理人才;
(3)服务人员
6.观光农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内容:
(1)加强农业技能的培训;
(2)加强乡土文化知识的培训;
(3)加强化服务技能的培训;
(4)经营管理知识培训
第十章观光农业的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