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S系统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14002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CS系统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CS系统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CS系统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CS系统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CS系统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CS系统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

《DCS系统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CS系统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CS系统管理制度Word格式.docx

1.7.1.1.DCS系统应采用双UPS冗余方式供电,进线分别接到不同母线段上,并严禁随意接入新的负载。

1.8.供电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1.9.DCS系统要求有一个安全和高可靠的电源。

1.10.电压要求:

120VAC(102—132VAC)或240VAC(196—264VAC)。

1.11.频率范围:

50/60Hz(47—63Hz)。

1.12.波形失真度不大于5%。

1.13.备用电源切换时间小于5ms(即最大中断时间不大于5ms)。

1.14.电压稳定度:

稳态时不大于±

2%,动态过程中不大于±

10%。

1.15.频率稳定度:

0.1%,动态过程中不大于±

1%。

1.16.电源隔离及电源分配

1.17.电源系统接地

1.18.供电系统接地(交流接地)

1.19.供电设备

1.20.单相隔离变压器二次侧中线应与地短接。

从电源到DCS系统电源分配盘火、中、地三线一直铺设到配电盘,供电线径的选择取决于DCS系统需要负载,地线线径应符合厂家的要求。

1.21.交流接地

1.22.接地应完好不中断,能承受故障电流。

低阻抗是接地主要技术指标,任一条件不满足均为不合格接地系统。

1.23.DCS系统的机柜之间应通过连接件相连再与电气地相接,以避免机柜之间产生电位差。

1.24.DCS系统输入输出信号屏蔽线,在机柜内应与机壳及电源地相接。

信号线的屏蔽线要求单端接地,在机柜内接地时,现场端要悬空。

机柜内屏蔽母线与交流地断开时,对外壳阻抗大于1兆欧。

1.25.交流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

2.DCS系统接地

2.1.直流接地可单独设置直流接地电极,也可利用交流地不单独设直流地,要直流接地电极阻抗应小于或等于4欧姆,不满足时,要找出原因,采取措施使其满足要求。

直流接地电极要有单独导线与交流地相连,两者之间阻抗小于1欧姆,电位差小于0.2伏。

2.2.要求DCS系统机柜之间直流电位差小于10毫伏,机柜内直流地与交流地位差小于1伏。

2.3.直流地在机柜内断开时,直流接地导线与交流地电阻应大于1兆欧。

2.4.接地电阻测

2.4.1.接地电阻测试要结合大小修进行。

具体测试方法要按照制造商推荐方法或国内外相应的技术标准进行。

2.4.2.DCS过程控制柜

2.4.2.1.检查电子室温度和湿度,如发现超标,应及时处理,严禁超标运行。

2.4.2.2.检查滤网清洁完好程度,定期进行清理更换。

2.4.2.3.检查通风及温度,发现柜内温度超温应查找原因,对带冷却风扇的控制柜,应检查风扇,如发现风扇故障,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柜内超温。

2.4.2.4.检查模件工作状态,记录不正常模件,模件如有故障,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通过模件诊断功能,检查I/O点状态,发现故障,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2.4.2.5.检查电源是否正常,如发现冗余的电源异常,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2.4.2.6.检查完毕,锁上柜门。

2.4.2.7.巡检时应对运行参数分析,对不符合热力流程的参数应查明原因进行清除。

2.4.3.控制室热控设备巡检

2.4.3.1.巡查时应向值班员了解热控设备工人状况。

2.4.3.2.确保打印机工作正常,打印效果良好,打印纸充足,否则应进行处理。

2.4.3.3.利用DCS的诊断手段,检查模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通讯有无报警,有无偏差报警信号,作好记录及时处理。

2.4.3.4.检查控制系统控制情况,报警系统工作状况发生问题及时处理。

2.4.3.5.检查操作员工作站模件、电源、风扇和滤网是否工作正常。

滤网应每周清洗一次。

3.运行设备检修安全隔离措施

在检修时,为了保证在热控检修工作中不因热工信号不完全或不正确隔离而导致系统的误动作,在热控检修前应按正确的安全隔离措施进行安全隔离。

此安全隔离措施适用于热控全部检修工作的信号隔离,热力设备的隔离按有关规定执行。

3.1.热控检修工作票是安全隔离措施的保证。

在所有运行的控制设备或热力装置上进行工作时,必须办理热控检修工作票。

3.2.热控工作票的执行与说明

3.2.1.工作单或缺陷单:

工作单或缺陷单包括运行,设备部热工主任下达的工作或运行和热控专业自查发现的热控设备缺陷。

3.2.2.工作票:

热控专业收到工作单或缺陷单后,根据工作单或缺陷单可能涉及的范围和性质,开出热控检修工作票。

工作票必须说明热力系统的隔离和热控信号的隔离。

同时办理保护退出的手续。

所有的安全隔离方法必须是可操作的,必须注明具体的实施方法。

3.2.3.热控安全隔离的执行与恢复:

完成热力系统隔离和运行方式转换后,热控人员进行热控安全隔离,隔离工作完成后通知运行人员并在隔离执行人栏内签名后方可开始检修工作。

检修工作结束,在热控人员恢复热控隔离措施后才能办理工作票终结。

3.2.4.责任:

热控工作票签发人对运行和热控的所有隔离措施负责。

运行人员对系统隔离及运行方式转换的正确性负责。

热控工作票的工作负责人对热控安全隔离的实施与恢复的正确性负责及检修工作负责。

4.模件在线组态及下装

4.1.维护人员应根据系统的要求,编写在线组态详细步骤,并对专责人员在机组检修时进行在线组态培训,使其确实掌握此技能,在线组态必须由专人完成。

4.2.为防止机组在组态过程中失控造成事故,进行在线组态前,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和事故预想,由专人在监护下进行。

4.3.模件离线组态后,应经设备部热工主任审查正确无误后,方可下装加入DCS中,同时应做好技术记录。

5.DCS系统硬件管理

5.1.建立DCS控制设备硬件(包括变送元件及执行元件)的档案,记录所有硬件的工作情况,维修情况和异常情况。

5.2.结合机组的检修,应对硬件进行必要的检查、清洗和维修;

对硬件进行检修时必须按照检修规定办理工作票。

5.3.硬件的检修和校验方法应按照设备制造厂提供的要求进行。

5.4.为了保证DCS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非法改动计算机软件及病毒进入计算机,计算机的软件管理应按下列规定执行。

5.4.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指为维护计算机运行,由计算机硬件制造商提供的通用的或专用的操作系统。

包括WindowsXP及相关程序,这部分软件由热控专业集中管理。

定期应制作一次备份,由班组和设备部热工专业主任分别存档保管。

严禁工作人员对控制系统的系统软件进行任何增加、修改或删除。

为了保证计算机不受病毒的侵害,严禁将其它任何软件引入操作系统。

建立DCS系统软件工作档案,记录软件的工作情况,修改情况和异常情况。

5.4.2.支撑软件

支撑软件指实现一些特定的计算机控制功能的专用软件包,包括在WindowsXP下运行的OVATIONBASESOFTWARE和OVATIONSTATION软件包。

这部分软件的管理要求与系统软件相同。

5.4.3.组态

5.4.3.1.组态指控制系统的程序组态和画面组态。

5.4.3.2.控制设备的组态允许随着控制系统的不断完善而进行修改。

但是软件的修改工作必须提出完善的修改方案经厂级领导批准后进行。

组态的修改、补充操作,应由专人进行,并有正规的记录,修改后的软件应进行备份存档。

组态应制作两套备份,分别由热工班组和设备部热控专业主任保管。

修改后的软件运行正常后,也应制作两套备份,由热工班组和设备部热控专业主任专人分别保管。

热工班组保管的原本软件应用时删除。

组态和固化软件的修改和保管,热控专业应有专人负责。

对所修改的软件应有详细的记录(示范表格见表2—6—1)。

5.4.3.3.如果长时间未进行任何改动,则需对组态应每年至少备份两次,每次备份在单独的磁带(光盘)上。

做备份的同时应将运行中的控制组态软件与保存的磁盘组态文件作比较,检查控制软件和控制参数修改的情况。

与修改记录进行比较确保无误,比较文件作为文档至少应保留两年,并且由热工班组和设备部热控专业主任分别存档保管,以防丢失。

5.4.3.4.机组投产后及投产后每满5年,需对DCS系统组态进行一次全部硬拷贝,排好序号并进行活页装订。

平时在对组态进行了改动以后,在作好磁带(光盘)备份的同时,应及时将相对应的组态页打印成硬拷贝,并替换掉原组态硬拷贝文件中的对应页。

替换下来的组态页应作为文档保存5年以上。

5.4.4.固化软件

对于固化在EPROM芯片内的应用程序,必须有详细的编号及版本清单,并与被控设备相对应。

5.5.系统升级

除了制造厂可以对版本升级外任何人不得对上述软件进行升级修改。

6.DCS系统培训

DCS系统培训是系统稳定运行的保证。

应不断培训维护人员,编制具体的培训教材。

并不断加深培训深度,至少应包括:

6.1.DCS系统的系统结构培训。

6.2.硬件维护培训。

6.3.组态、诊断、通讯、系统软件的培训。

6.4.FSSS、DAS、SCS、MCS、DEH各系统的功能培训。

主要包括控制方案、原理及具体参数在方案中的作用。

6.5.系统中各类故障的分析。

7.数据和资料管理

7.1.DCS系统资料是进行正常维护的重要保证,各类资料应全部有档保存,主要应有:

7.1.1.DCS系统维护手册。

7.1.2.DCS系统硬件手册。

7.1.3.DCS系统工程师应用手册。

7.1.4.DCS系统网络维护手册。

7.1.5.DCS系统应用系统原理手册。

7.1.6.DCS系统硬件配制,I/O端子接线网络机构图纸。

7.1.7.DCS系统应用组态图、测点图。

7.1.8.一次设备,执行设备使用说明。

7.2.存档数据应包括:

7.2.1.试验措施。

7.2.2.试验报告。

7.2.3.调节参数。

7.2.4.主要调节阀的阀门特性曲线。

7.2.5.调节系统原始时间及各调节系统设备技术说明。

7.2.6.调节参数发生变化时做好记录并存档。

8.热控备件保管与校验规定

8.1.对DCS备件进行科学管理,保持库存备件性能完好无损,保证备件上机前做好校验工作,建立控制设备硬件(包括变送元件及执行元件)的档案。

记录所有硬件的工作情况,维修情况和异常情况。

备件的日常管理应遵守以下规定。

8.2.存放要求

8.3.各种模件必须用防静电袋包装后根据制造要求存放。

8.4.模件存储室的环境要求必须符合制造厂的要求。

8.5.存取模件时应及时登记,办理进、出库申批手续。

现场替换下来的模件,经过修理,校验合格后才能重新入库。

模件修理和校验结果应汇入备件档案。

9.入库前检查和定期检查

9.1.种类检查:

定期对DCS系统的各类模件数量进行核查确保备件齐全。

9.2.每半年应对各种备件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如下:

9.3.功能检查:

各通信口、I/O功能、控制运算等是否正常。

9.4.状态检查:

在工程师站上对模件状态进行检查。

9.5.组态检查:

在模件内装入试验组态,转入执行状态工作不少于4小时。

如果DCS备件由厂里统一保管,由上级部门协调进行备件定期检查工作。

10.使用前检查

10.1.轻微敲击后无异常。

表面清洁,印刷板插头无油渍。

10.2.对带有EPROM芯片的模件,检查EPROM芯片版本及编号。

10.3.检查应有详细记录,健全备品技术档案。

10.4.投用时应该经监护人对模件地址和其他开关设定进行核对确认后,方可插入正确槽位,并填好记录卡,做好技术记录。

11.DCS系统检修管理

11.1.设备检修项目及周期

11.1.1.大修

11.1.1.1.大修前应对电子室的温度、湿度及含尘量进行试验,不合格时应在大修中进行处理。

11.1.1.2.控制室设备的检修包括:

BTG盘设备、磁盘、磁带机、打印机、消防报警盘、人机接口设备等。

11.1.1.3.大修随主机大修进行,大修项目应包括以下内容:

●对控制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

●拷贝所有模件的组态。

●核实控制模件的标志和地址,并做好记录。

●清扫电源及控制设备。

对电源进行测试,测试应按制造厂家说明书规定的要求进行。

●清理防尘滤网。

●检查、紧固控制柜接线及固定螺丝。

●检查接地系统。

●对控制柜进行防尘、密封处理。

●清理检修冷却风扇,不好的应予更换。

●线路绝缘的测试。

●通讯系统的检查。

●消除运行中出现的缺陷。

●各种功能测试:

冗余功能测试,报警及保护功能测试,旁路功能测试。

●组态恢复及检查,对I/O模件进行校验,如温度模件等。

●保护连锁试验。

11.1.1.4.送电后预运行48小时,预运行期间应加强巡视,发现故障及时处理。

11.1.2.小修

小修随机组小修进行,小修项目应包括以下内容:

●清扫控制设备。

●检查各种风扇,发现问题应予以更换。

●各种功能测试。

12.模件清理

分散控制系统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由于环境的影响,需对模件进行清理。

其清理方法应符合制造厂要求。

12.1.模件电路板清洗

12.1.1.主要清除模件上的灰尘、污垢、腐蚀性油污及其污染物。

在清洗过程中应认真执行防静电措施。

12.1.2.印刷电路集成板表面污物灰尘可用经干燥、清洁过滤后的压缩空气或防静电的真空除尘器清除。

12.1.3.对一些空气吹扫无法去除的污物可用制造厂指定清洗剂清洗,以防损坏模件。

12.1.4.模件清洗注意事项:

●在吹扫时,压力输出设定不宜太高,以免压力太高,吹坏模件。

●在吹扫过程中,压缩空气容易产生凝结水,一旦发现有水吹出,应马上将水通过减压阀排放掉。

●吹灰结束后,应核对模件的所有状态,包括硬件开关、地址、跳线等检查,才可将模件装回。

13.电源及风扇检修

集散系统电源及冷却风扇的正常工作是计算机长期稳定运行的必要保证。

13.1.电源检修

13.1.1.运行中的电源更换应做好安全隔离措施,避免电源故障造成计算机事故。

13.1.2.电源应定期解体清扫,减少灰尘沉积。

送电前应仔细检查电源内外有无异常损坏痕迹,电源电压等级切换开关、跨接器、熔断器是否正常。

13.1.3.电源检修中的元件更换应严格挑选,不可使用温度稳定性差的元器件。

13.1.4.修复后的电源应进行不少于24小时通电老化试验,投运前应进行输出电压和保护定值校对,保护定值不可随意变更,应进行空载负荷测试并记录。

13.1.5.运行电源应利用各种检修机会进行一次输出电压测试,并做好记录。

每六个月应检查并紧固所有柜中电源和接地连接一次。

每两年一次检查电源内外所有紧固连接件一次。

同时校验电源输出应达到制造厂设计值,校验后必须记录在案。

制造商如有具体的要求,应遵照产品说明书中的检修周期执行。

13.2.风扇检修

13.2.1.风扇更换前应仔细检查绝缘情况、电压等级、功率、转速等是否相符。

13.2.2.风扇运行故障时,应立即更换风扇,防止机柜内温度超温。

13.2.3.风扇清灰视其环境条件应定期进行。

13.2.4.更换风扇电源接线应用焊接或其它可靠方式连接,不宜采用铜线绞结,绝缘必须良好可靠。

13.2.5.风扇投运后必须确认其运转方向正确,防止风扇转引起模件故障或损坏。

13.2.6.风扇更换工作结束后,必须有完整的时间记录和工作人员签名,积累资料,确定风扇更换维护周期。

14.操作员工作站检查及诊断

操作员工作站是操作员与DCS系统的人机接口,是分散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4.1.操作员工作站受电指导

14.2.在操作员工作站受电之前,全面检查工作站的各种设备,外观完好无损。

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检查、测试:

14.3.电源测试

14.3.1.应检查电源输出电压等级是否正确,电源熔丝及接地是否良好。

14.3.2.在电源空载状态下,应测试电源输出电压是否符合制造厂规定要求。

如不符合要求,应进行调整。

14.3.3.应检查开关、接插件是否设备正确。

14.4.冷却风扇检查

14.4.1.合上开关后,检查冷却风扇是否运转正常,无杂音。

14.5.电缆检查

14.5.1.检查工作站各部分之间连接电缆、接线是否正确、牢固。

14.6.操作员工作站软件安装

14.6.1.全部装载

一般在磁盘格式化后,当磁盘有损坏现象或用户数据库(组态文件)出错时使用。

此种装载只允许在检修时进行。

14.6.2.部分装载

适用于系统软件版本升级,而不改变目前用户使用的数据库(组态文件),磁盘也不进行格式化。

14.7.重复装载

这种方法用于再装一次系统软件而不影响用户组态,也不进行磁盘格式化。

一般当系统软件故障时,用此方法。

14.8.装载规则:

14.8.1.在软件装载之前,都必须备份目前硬盘上的数据库或组态。

14.8.2.装载前必须编制详细的装载步骤,认真按步骤执行。

14.8.3.装载工作应在监护人的监护下由专责工程师进行,并进行诊断测试后投入使用,做好记录。

14.8.4.严格执行操作员站工程师的操作等级。

禁止越级操作。

15.DCS通讯系统的检查与诊断

DCS通讯系统是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讯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控制系统的运行。

因此必须保障通讯系统的安全与可靠运行。

不同控制系统应按相应的规定进行检查与诊断。

15.1.日常检查

15.1.1.检查周期,每周两次。

15.1.2.在操作员上调出系统状态,发现异常报警及时处理。

15.1.3.在过程控制站柜内通过观察通讯模件面板的LED灯的闪烁情况,来判断模件和系统通讯的工作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5.1.4.具有负荷率测试功能的系统,应定期进行负荷率测试,并作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5.2.检修后通讯试验

15.2.1.逐个复位通讯模件,检查网络是否有中断现象,有无通讯报警。

若复位不能恢复正常时,应检查模件与插座之间接触是否良好可靠。

若故障仍不能排除,则更换模件。

15.2.2.冗余通讯模件切换试验。

在过程控制站内停止运行的通讯模件,备用的模件应立即转入运行方式,同时出现报警信息,再按下复置按钮数秒钟后,被停止的通讯模件应转入备用方式。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15.3.其它检查。

按照维持手册对模件的通讯状况、速率等进行诊断,并进行负荷率测试。

16.DCS系统考核办法

16.1.DCS系统可用率考核

DCS在运行中可用率的考核是衡量DCS的工作情况并发现存在隐患的重要方法。

运行中的考核是非常必要的。

DCS在运行中可用率的考核须按有关规定进行。

16.2.热控系统“三率”统计办法

热控系统的“三率”是指热工设备的完好率、保护投用率、自动投用率。

统计办法见华北电力集团公司热控监督制度。

16.3.热控控制设备的考核

16.3.1.对控制设备按工作条件、硬件性能、软件性能和可用率四方面进行,认真进行考核。

16.3.2.考核周期为两年一次。

16.4.工作条件

16.4.1.向控制设备供电的不间断电源装置(UPS),其切换时间不得超过5ms。

交流电源的质量指标应符合要求,并做好监测记录。

16.4.2.控制设备使用的压缩空气质量指标应符合要求,母管应加装监测湿度仪表。

16.4.3.控制设备接地电阻定期进行测试。

本制度若与上级文件冲突,以上级文件为准。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本制度解释权属设备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