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及答案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713516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及答案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及答案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及答案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及答案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及答案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及答案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及答案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及答案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习题集及答案汇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

  B.[]

  C.{}

  D.()

  16.将2007年3月1日表示为20070301,这种编码类型属于()

  A.顺序码

  B.区间码

  C.特征码

  D.十进制码

  17.系统每秒钟执行的作业数是指()

  A.响应时间

  B.可靠性

  C.吞吐量

  D.处理方式

  18.-般适合于比较大的系统的转换方式的是()

  A.直接转换

  B.分段转换

  C.并行转换

  D.水平转换

  19.改进风险对策的关键是()

  A.风险识别

  B.风险分析

  C.风险规划

  D.风险监控

  20.校园的主干网属于()

  B.局域网

  A.广域网

  C.城域网

D.Internet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21.____与物质、能源一起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三个资源。

  22.管理信息系统的金字塔结构中,底层工作者适用的是____。

  23.管理的过程就是基于信息的________过程。

  24.传统的企业都以层级式、集中式和_______方式来安排企业的专业人员,而新型的企业组织则_______、分权化、弹性化地安排一般人员的工作。

  25.应用软件可分为_______和____。

  26.通常,按照计算机网络的_______可将其分为局域网、广域网、_______和因特网。

  27.数据模型包括_______、网状模型、____和面向对象模型等。

  28.数据的_______及内在联系的表示方式决定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D.以上均正确

  2.反映企业日常生产和经营管理活动的信息是()

  A.战略信息

  B.战术信息

  C.作业信息

  D.决策信息

  3.电子会议系统通过卫星把不同城市的会议室联结起来,出席会议的人可能在屏幕上显示,互相自由交谈,是由______提供的功能。

()

  A.业务处理系统

  B.过程控制系统

  C.办公自动化系统

  D.管理信息系统

  4.下列属于战术级管理的是()

  A.高层管理

  B.中层管理来源:

考试大

  C.基层管理

  D.作业层管理

  5.关于企业流程再造说法错误的是()

  A.要点在于简化和优化任务之间的联系,减少冗余过程

  B.信息技术使信息流动最佳化

  C.信息技术是业务流程优化和重组的技术基础

  D.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的修补,有利于提高效率

  6.下列属于应用软件的是()

  A.数据库管理系统

  B.系统维护软件

  C.图像处理软件

  D.操作系统

  7.OSI参考模型中,第四层是()

  A.应用层

  B.传输层

  C.数据链路层

  D.会话层

  8.网络中,打印输出设备属于()

  A.网络服务器

  B.工作站

  29.信息系统规划的准备工作中,规划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应由组织的_______之一负责。

  30.面向对象法和原型法一样需要支持其系统开发的工具,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就是_______。

  31.系统分析最终以_______的形式标志可行性分析阶段任务的完成。

  32.系统分析中,系统的_______是新系统开发中要采用的管理模式和信息处理方法。

  33.在系统设计中,模块结构图和功能结构设计经常用到两种方法,一种是_______,另一种是系统设计者根据功能等因素直接进行功能结构设计。

  34.输出设计的主要工作和基本步骤包括:

确定_______、输出内容、_______和输出方式等。

  35.项目管理需要通过一个专门的组织实施,这个组织具有临时性、_______的显著特点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管理信息系统

  37.网络拓扑结构

  38.模块

  39.bugs

  40.数据字典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二者是如何相互影响的7

  42.简述E—R图的主要优点。

  43.简述生命周期法形成的主要文档。

  44.新系统的逻辑方案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

  45.人机对话设计应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如下图,填写如下空白并回答问题。

  

  

(1)填空: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

  

(2)试列举数据模型由弱到强的规范化水平。

  47.请根据以下销售过程画出数据流程图:

  用户将订货单交某企业的业务经理,经检验后,对不合格的订单要由用户重填,合格的订单交仓库保管员作出库处理,即查阅库存台账,如果有货则向用户开票发货,如缺货,则通知采购员采购。

 参考答案

  一、1.D2.C3.C4.B5.D6.C7.B8.C9.D10.D11.B12.D13.C14.B15.B16.B17.C18.B19.D20.C

  二、21.信息22.执行控制子系统

  23.决策24.结构化扁平化

  25.通用软件专用软件26.覆盖范围城域网

  27.层次模型关系模型28.组织方式

  29.主要决策者30.统一建模语言(UML)

  31.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32.逻辑方案

  33.规范地由数据流程图导出初始模块结构图34.输出类型输出格式

  35.柔性化

  三、36.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人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流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加工、更新和维护,产生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改善协同合作、效率与决策制定,协助企业管理资源并获利的信息处理系统。

  37.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表示的是网络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拓扑结构的设计是各种网络协议的实现基础,对网络的效率、可靠性、通信成本等都有很大影响。

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总线型、环型等。

  38.模块是指独立命名并且拥有明确定义的实体。

系统中任何一个处理功能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模块。

根据模块功能具体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逻辑模块和物理模块。

  39.bugs在程序设计的开发中意思是指因忽略导致的错误,这些错误可能是很微小的,也可能是灾难性的。

软件臭虫(bugs)和缺陷等问题必须给予充分的关注,灾难后的应急救援、资源备份也是必要的。

  40.数据流程图是以图形方式出现的,对于每个图形符号,将通过表格和文字的描述定义它们的细节,而这些描述和定义所组成的集合就是数据字典。

  四、41.简述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二者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信息系统与组织之间是互动的关系。

具体地说:

一方面,组织的目标决定着信息系统的目标,组织的变化以及企业外界环境商业需求促进信息技术的发展;

另一方面,信息化有助于加强企业的竞争力。

,推动业务流程重组,促进组织结构优化,有利于降低成本,扩大企业的竞争范围,提高为顾客服务的水平。

  42.简述E-R图的主要优点。

  

(1)清楚地描述了实体,实体属性以及实体之间的关系。

  

(2)存在一定的规律,可以将E-R图转化为关系模型,并且这种转移方法非常简单。

  (3)有方法可以证明,通过这种转化形成的模型是符合规范化的。

(P76)

  生命周期阶段阶段性成果说明

  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报告司题是什么,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是否存在。

初步调查及技术、经济、社会可行性研究。

提出项目管理计划并获批准。

  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报告

  (数据流程图、数据字典

  等)解决新系统“做什么”的问题。

详细调查、组织结构与功

  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数据流程分析、功能数据分析。

研究并确定新系统逻辑模型。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报告

  (系统设计说明、数据库

  设计、代码设计)解决新系统“怎么做”的问题。

进行系统的功能结构设

  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输入输出设计、物理配置方案设计、研究并确定新系统物理设计方案。

  系统实施程序、测试报告、用户使用说明书等安装硬件和软件、程序编写、系统测试、人员培训、系统试用,并转换为新系统。

  系统运行与维护进行记录、修改记录等系统运行后,对系统进行监控、评估

  系统分析阶段,产生新系统的逻辑方案应该包括以下方面:

  

(1)确定新系统目标。

  

(2)确定新系统的管理模式。

  (3)确定新系统的业务流程关系。

  (4)确定新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

  

(1)对话设计以用户需要为先。

  

(2)对话设计的实质是信息交换。

  (3)对话设计友好性强。

  五、46.(P139)

(1)①概念结构设计阶段②物理结构设计阶段③数据流程图④局部E-R图设计⑤E-R图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P142)

(2)具体的规范化水平由弱到强依次为:

  ①数据表中的每一个属性都应是不可分割的数据项(数据元素),在同一个表中,不能出现重复的数据项。

  ②每个非主码属性都由主码惟一决定。

来源:

  ③每个非主码属性都不依赖于其它的非主码属性。

自考管理信息系统习题及答案2

  第一部分选择题

  1.对于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

  B.二者间关系是绝对的

  C.数据经过转换可变为信息

  D.对人们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可成为信息

  2.管理信息的三个层次中,信息精度最高的是()

  D.管理控制信息

  3.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支持类型的决策问题。

  A.结构化决策

  B.非结构化决策

  C.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

  D.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

  4.信息技术包括()

  A.计算机软、硬件

  B.存储技术

  C.通信技术

  5.制造资源计划简写为()

  A.MRP

  B.MRPⅡ

  C.ERP

  D.BPR

  6.操作系统的功能和规模随应用要求的不同而不同,其中不包括()

  A.分段处理操作系统

  B.批处理操作系统

  C.分时操作系统

  D.实时操作系统

  7-OSI参考模型中,以帧为单位传送数据的是()

  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表示层

  8.目前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是()

  A.Internet

  B.Intranet

  C.ARPAnet

  D.以太网

  9.关系模型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当于一个()

  A.字段

  B.元组

  C.二维表

  D.记录

10.Access中,浏览或更新表中的数据要通过()

  A.报表

  B.窗体

  C.表

  D.查询

  11.Access中,查询姓名不姓李的记录的准则表达式是()

  A.NOT“李_”

  B.NOT“李*”

  C.NOTLike“李_”

  D.NOTLike“李*”

  12.关于U/C矩阵具体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先在U/C矩阵中填写活动、数据类

  B.寻找数据类产生的过程,在交叉处画U,使用数据类的地方画C

  C.调换矩阵的行列顺序

  D.将C的内容尽量调至对角线

  13.下列不属于CASE平台上的信息系统开发工具的是()

  A.系统分析、设计工具

  B.代码生成工具

  C.项目管理、测试工具

  D.Word

  14.系统调查的主要内容有()

  A.计算机设备性能

  B.管理业务状况

  C.资金来源

  D.MIS的运行效率

  15.从设计任务的角度看,系统设计可划分为()

  A.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B.总体性设计、详细性设计

  C.代码设计、软件设计

  D.数据库设计、用户界面设计

  16.在信息中心的人口资源管理中,对县级以上的城市按人口多少排序,其序号作为该城市的编码,如上海001,北京为002,天津为003,该编码方式为()

  A.助记码

  B.编写码

  C.顺序码

  D.区间码

  17.某企业是小型的地域型企业,人员较集中,则应采用的系统开发模式为()

  A.集中式

  B.文件服务器/工作站

  C.C/S

  D.B/S

  18.按服务目的不同分类的文档不包括()

  A.用户文档

  B.开发文档

  C.系统分析报告

  D.管理文档

19.从宏观上对风险加强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软件方法规范的角度,对MIS进行管理,其中不包括文档管理

  B.加强安全方面风险管理

  C.加强审计工作

  D.加强控制工作

  20.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是()

  C.Extranet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21.________是指信息可以转化成不同的形态,也可以由不同的载体来存储。

  22.一个比较完整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应包括____、信息加工、____、信息保存这四个基本环节。

  23.企业的组织结构犹如一个金字塔,从上至下,____递减,而人数递增。

  24.信息技术导致企业组织变革主要有以下四种方式:

____、合理化、______和立足点转移。

  25.汁算机网络技术的主要特征有:

网络互联、______、时空观念的转变以及物理距离的消失等。

  26.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________、环型等。

  27.一个关系对应一个________,______的值称为属性值。

  28.______指将数据集中并可以减少重复,有效率地提供多方面应用的数据组织方式。

  29.在运用CSF方法过程中自始至终要努力做到保持组织目标与信息系统规划的______。

  30.面向对象分析模型包括对象模型、______和功能模型三个层面。

  31.许多信息系统,还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被放弃了,甚至完全失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进行______。

  32.中层数据流程图是对顶层数据流程图的分解,分解的原则是以______为划分标准。

  33.模块的独立性大致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指标。

  34.人机对话界面主要的类型有:

____、命令式、______、应答式。

  35.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包括质量控制、实施质量保证、______。

  36.决策支持系统

  37.CSF

  38.数据流程图

  39.风险管理

  40.对象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企业再造流程的主要工作步骤。

  42.E-R图如何转换为关系数据模型?

  43.如何创建报表?

  44.如何理解ERP?

  45.简述代码的种类。

  46.下图是一个教学模型的E-R图。

实体类型“学生”的属性S#、SANME、AGE、SEX分别表示学生的学号、姓名、年龄、性别;

实体类型“课程”的属性C#、CNAME、TEACHER分别表示课程号、课程名和任课教师名。

学生用S表示,课程用C表示,联系类型SC的属性是GRADE。

  说明S与C之间的关系,并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

  47.请根据以下描述画出某设备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该系统的数据流程描述如下:

 

 

(1)首先,根据技术科的验收报告,建立设备台账;

 

(2)然后,根据技术科的设备检修记录,更新设备台账;

(3)最后,对设备台账分类汇总,打印输出统计报告。

一、1.B2.C3.D4.D5.B6.A7.B8.A9.C10.B11.B12.B13.D14.B15.B16.C17.C18.C19.A20.D

  二、21.可变换性22.信息采集信息传输

  23.责权24.自动化流程重组

  25.资源高度共享26.总线型

  27.二维表列28.数据库存储方式

  29.一致性30.动态模型

  31.必要性分析32.系统的模块(子系统)

  33.耦合性内聚性34.菜单式填表式

  35.实施质量控制

  三、36.决策支持系统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持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的信息系统,所处理问题大部分属于半结构化性质的。

  37.关键成功因素就是指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关键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是分析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围绕关键因素识别企业的主要信息需求和相关工作的规划方法。

即关键成功因素法是可以帮助企业识别信息需求的方法。

  38.数据流程图是一种便于用户理解、分析系统数据流程的图形工具。

它摆脱了系统的物理内容,精确地在逻辑上描述系统的功能、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等。

数据流程图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它可以用少量的符号、图形和与此相关的注释来表示系统的逻辑功能,表示所开发的系统在信息处理方面要做什么。

  39.风险管理是指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持续不断地进行风险识别、分析、策略制定、监控风险执行情况的过程,它是为了将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而进行的各项管理工作的总和,它是一系列对未来的预测,然后又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风险对项目的影响的活动。

  40.对象是对客观世界里的任何实体的抽象,是客观世界实体的软件模型,由数据和方法两部分组成。

  面向对象方法就是把数据及施加在这些数据上的操作合并为一个统一体,并把它称为对象。

这种方法把客观世界看成是由各种对象组成的,因此用面向对象方法开发出来的系统也由对象组成。

  四、41.简述企业再造流程的主要工作步骤。

  

(1)描述环境,明确目标。

流程变革与企业环境、管理战略、组织文化相互依赖。

流程改造以前,需要描述企业的环境,明确企业发展战略,明确建立MIS的目标。

  

(2)规范原流程。

对原流程进行调查,规范流程,弥补不足,删掉冗余。

  (3)整合与再造流程。

对流程进行整合,以达到顺畅的信息交换,使其系统化、集成化,以满足提高效率、及时准确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使新的流程有利于适应市场竞争环境的需求,有利于提高用户满意度,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和能力。

  具体转换可以根据以下规则:

(1:

1)的关系转换为两个关系表,(1:

n)的关系转换为两个关系表,(m:

n)

  的关系转换为3个关系表。

  E-R图类型1:

11:

nm:

n

  转化表格的个数223

  转化规律A(A1,A2,...,Am,B1)

  B(B1,B2,...,Bn,A1)A(A1,A2,...,Am)

  B(B1,B2,...,Bn)

  C(AI,B1,Cl)

  转化说明实体A的关键字是Al,通过

  属性Bl与实体B联系

  Bl是实体B的关键字,实体

  B通过属性Al联系实体A,

  形成1:

1的联系实体A的关键字是Al,实体

  B的关键字是B1

  实体B通过属性Al与实体

  A联系,形成1:

n的联系实体A的关键字是Al,实体B的关键字是B1

  添加实体C,实体C的关

  键字是(A1,B1),形成多对多的关系

  在Access中,提供三种创建报表的方式:

一是使用自动报表功能;

二是使用设计视图创建;

三是使用向导功能创建。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人们使用系统提供的报表功能一般有以下两种情况:

  

(1)对于没有什么特殊要求的报表,直接使用自动报表功能和向导功能来创建报表。

  

(2)对于有一定要求的报表,先使用报表向导创建报表,再使用“设计视图”完善报表。

  以客户为中心,利用计算机技术,面向整个供应链成为在新的形势下发展的基本动向,MRPⅡ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全面管理资源的需要,MRPⅡ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ERP,即企业资源计划。

  

(1)ERP的核心仍然是MRPⅡ。

  

(2)ERP实践全球大市场营销战略。

  (3)ERP实践集成市场营销。

  (4)ERP扩充了供应链管理等功能。

  (5)适用行业范围增大。

  (6)ERP系统的主要模块。

  (7)ERP的内容仍在不断发展。

  代码的种类很多,根据代码符号的表示形式可以分成数字码、字符码和混合码,根据代码的组成及含义可以大致分为顺序码、区间码、助记码等。

  

(1)顺序码。

顺序码是用连续的数字代表编码对象的代码,如流水号等。

  

(2)区间码。

区间码把数据项分成若干组,每个组分配一个代码的区间段,该区间中的数字值和位置都代表一定特殊的意义。

区间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