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实业集团北京乳品厂二期冷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124430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实业集团北京乳品厂二期冷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某实业集团北京乳品厂二期冷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某实业集团北京乳品厂二期冷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某实业集团北京乳品厂二期冷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某实业集团北京乳品厂二期冷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某实业集团北京乳品厂二期冷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某实业集团北京乳品厂二期冷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实业集团北京乳品厂二期冷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实业集团北京乳品厂二期冷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6.1雨季施工管理目标25

6.2雨季施工主要措施25

第七章工程质量设计25

7.1质量目标25

7.2质量方针25

7.3质量保证体系26

7.4确保质量管理主要措施26

第八章施工管理措施26

8.1安全管理措施26

8.2消防保卫施工措施27

8.3环境保护技术措施27

第九章附图(表)28

第一章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冷库扩建项目轻钢结构施工

1.2建设单位:

实业集团北京乳品厂

1.3总包单位:

1.4设计单位:

国内贸易工程设计研究院

1.5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乳品厂扩建冷库项目,位于北京市密云工业开发区清源路一号,该筑占地面积447.37m2,具体规格为16800mm×

15000mm×

4500mm(长×

宽×

高),是在原冷库存的东侧进行扩建的,冷库用来存放保鲜奶,其温度要求控制在0-4℃,日进货量约180吨,其中100吨酸奶的进货温度为15℃,另外80吨进货温度为8℃,经过24小时降至4℃,库内冷却设备采用吊顶式冷风机。

冷库的火灾危险性为丙类二项,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1.6工程计划开、竣工日期:

以甲方通知为准,总工期为90天。

第二章施工布置

2.1施工组织

我公司把该工程列为重点工程,公司领导将亲自抓,同时选择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骨干负责全部施工,实行分工协作,负责到人。

并配备生产、材料、质量、安全等有关部门,具体管理施工中的各项工作。

2.2生产总部署

为了及早交付业主使用,经过认真讨论施工方案,确定本工程总工期为30天.为了合理安排生产,提高工作效率,调配好各工种的穿插作业,加快工具机械使用,加快施工进度.

施工总进度计划见下表

施工

工期

施工进度总计划

9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90

土建

钢结构制作

主体安装

围护安装

门窗安装

设备安装

交验

2.3劳动力安排

各项施工任务由项目经理部统筹安排,下达工期,质量和安全指标,各工种工长负责实施完成。

2.4保证工期措施

在建设资金各方面满足的情况下,确保按期完工。

2.4.1优选施工管理班子

通过企业内部竞争选拔确定项目经理。

又富有同类建筑施工经验,管理能力强,技术素质好的人员担任项目经理,同时配备有实力,有同类建筑经验的施工管理人员。

2.4.2优选优质量和有进度保证的施工队。

2.4.3认真研讨重点施工方案

确保正常施工,开工前技术先行,认真研讨重点施工方案,再保证质量上采取相应措施,以缩短工期。

本工程重点考虑质量。

2.4.4采取合理的施工程序

根据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现场条件,施工方法等因素考虑,贯彻“先主体后围护”的正常施工程序原则,组织施工。

2.4.5采用新技术施工

目的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2.4.6沿用本单位系列创优措施保证工程质量一次验收合格。

2.4.7采取季节性施工措施进行雨季施工,执行历年成熟的有效措施确保雨季正常进行生产,不受季节性气候影响,按期竣工。

2.4.8强化生产管理,采用现代化管理网络计划指导日常生产。

执行时要强化以下管理。

(1)总体网络计划要分解到各个分项、各种专业项目。

(2)加强生产计划的检查、监督。

及时发现问题,调整计划,排除生产障碍。

(3)强化施工高度工作,及时平衡和协调,保证各单位在时间和空间上相互协作,步调一致。

2.4.9确保物资供应在主材料、机具、构件配件加工定货的管理上供应及时,在物力上共同确保工期,在资金上也要及时到位。

2.4.10全面强化施工管理,主要在工程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

第三章施工准备工作

本工程工期短、任务重、质量要求标准高及受自然条件限制,以及专业之间交叉作业较大,为使该工程优质高速度组织施工,应加强施工的预见性、计划性,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1技术准备

3.1.1我公司配备了足够的具有一定资历和丰富经验的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并配有专业素质的安装工、起重工和电气焊工及板型轧制的专业技术人员。

3.1.2熟悉图纸,详细掌握钢屋架与结构的连接位置进行复检,以便准备做好配合工作,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编制详细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措施方案,做到各部环节严谨。

3.2材料和施工机具准备

3.2.1如我公司中标,我们将在收到工程预付款后,尽快组织材料部门采购材料。

3.2.2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现场实际情况,有组织的分批、分期把材料、设备及施工机具调入现场,以减少现场堆放和保护工作。

3.3搭建临设和施工场地准备

我们将在中标开工后,本着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职工生活和使用安全的原则,及时向业主提出临时搭建和施工场地占用申请和用电用水申请,并与业主和土建协商,合理地安排压型板加工场地和材料堆放地及压型设备,机具位置,并同时考虑安排工程设备到场的短期存放场地,尽量减少对施工作业区的影响。

第四章施工工艺流程

图纸审核→安装方案→柱基复测→结构与材料清点→结构安装→钢结构调整、焊接→检验(验收)→支架固定→屋面墙面板安装→异形板安装→其它构件安装→验收→交工。

第五章施工方案

本工程的施工工期较短,施工工序较多,特别是H型钢加工量较大,这就对施工的管理、计划、控制、组织、协调等内容的要求很高,为了确保质量和工期,要求从材料、加工、安装、技术采用等方面严格按照ISO9000的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质量管理。

为了加强市场竞争,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在本工程的进行过程中,必须加强成本管理,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

由于本工程的要求工期短,加工制作工程量大,专业工序多,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求各部分分项工程必须进行合理充分的交叉施工。

5.1施工测量

5.1.1测量内容

工程定位、水准点引测、沉降观测、标高竖向传递、楼层主轴线的竖向投测及平面楼层放线,基础、主体水平+500mm、装修+500mm复核线、外窗安装位置控制线和中心控制线,以及其它模板、钢筋、砌筑、施工、构件等的位置控制线。

5.1.2测量放线的基本要求

下简称《规程》)及国家规范的有关要求。

5.1.2.2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选用二级,测角中误差±

12",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

高程控制网测量精度采用等外水准技术要求,闭合差±

30√Lmm。

5.1.2.3仔细核对设计图纸,了解设计意图。

5.1.2.4施工测量人员必须持有北京市建委颁发的上岗合格证,测量仪器必须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进行检定和管理。

5.1.3施工测量的准备工作

5.1.3.1测量仪器的计量检定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测量仪器均应进行了计量检定。

5.1.3.2审图

5.1.3.3编制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

施工测量作业指导书是全面指导测量放线的具体依据,它包括测量阶段及测量部位在施测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仪器及放样数据。

5.1.3.4与业主办理红线桩、水准点及相关测量原始资料的交接手续。

对移交后的桩点进行妥善保护,防止桩点受到扰动破坏。

5.1.3.5对前期桩基施工所留控制桩基的位置、标高进行校测,为施工提供依据。

5.1.4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测量工作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测量工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功能,关系到工程是否能够按时交付使用,同时它也是工程创优工作的必要保证。

5.1.4.1人员组织

组建一支测量专业队伍,共3人,在工程经理部总工程师的领导下负责整个工程的测量与验线工作。

测量组负责内业管理、编制测量作业指导书、建立施工测量数据库、控制网的测设与校核及土建施工期间的日常测量、验线工作。

5.1.4.2主要测量仪器配备(见下表)

仪器名称

型号

数量

激光经纬仪

DJD2

2台

水准仪

AL332

钢尺

50m

2把

水准标尺

2m

4根

5.1.4.3测量记录管理

5.1.4.3.1计算

计算工作要到依据正确、方法科学、计算有序、结果可靠,在计算过程中要做到步步有校核,校核应视具体情况采用复算校核、总和校核、几何条件校核及变换计算方法校核。

5.1.4.3.2验线

验线工作的依据要原始、正确、有效;

验线的精度高于施测的精度;

验线工作在人员、仪器及测法上应与放线工作不相关,独立进行;

验线的部位主要包括关键环节与薄弱部位。

5.1.4.4控制网布设:

5.1.4.4.1平面控制网

控制网布设成方格网形式,精度为一级,边长相对中误差1/24000,测角中误差±

9"。

以业主提供的精密导线点为原始依据,利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测设。

测设完成后逐点用直角坐标法进行校核、调整至符合精度要求。

外控点位测设时,先于待测点作混凝土墩一个,长宽均为50cm,高120cm,埋入地下100cm,顶部预埋10cm×

0.6cm钢板一块。

各点位测设、校核完毕后,在钢板上刻痕钻孔、镶入铜芯标识。

控制点用钢管作1.5m见方保护架。

地下结构施工采用外控法,控制点布置在基槽边,便于向槽内投测。

控制线距离邻轴线均为1m,可避免与结构墙体、柱等发生位置冲突,且便于记忆,有利于加快放线进度。

5.1.5工程定位测量

5.1.5.1±

0.000mm以下结构施工测量放线

5.1.5.1.1依据红线桩点测设建筑物控制网,桩点尽量布置在远离基坑、土质较稳定、通视情况良好的地方。

在控制网外廓线上测设控制地下结构外墙的控制线和建筑物主轴线,同时应注意避开结构墙、柱,以便向基坑投测轴线。

5.1.5.1.2建筑物控制网经自检和监理验收后,验收合格后方可动工。

5.1.5.1.3建筑物的高程控制点与平面控制网点布置在同一桩点,从而保证每栋建筑物旁有二至三个高程控制点,以便向各施工部位引测标高时进行附和水准线路校核。

5.1.5.1.4基础设计基槽底标高位于-15.60m。

水准点投测到基坑内不少于6个点,由±

0.000mm向下传递。

5.1.5.1.5垫层施工完成后,依据建筑物控制网向垫层上投测建筑物外轮廓主轴线,投测前应先核对建筑物控制网点是否有变动。

投测宜采用角度交汇法,投测后应在垫层上校核轴线间距、轴线夹角及对角线尺寸,基础长度或宽度在60~90m时,允许误差±

15mm,对角线尺寸误差为边长误差的√2倍,外廓轴线间的夹角的允许误差为1'。

其它技术指标可参考《规程》第6.4.3条要求。

高程控制可采用悬挂钢尺法,由基坑上的高程控制点直接引测,以便减少测站数,提高引测井度,但应注意悬挂标准重物和进行钢尺的尺长和温度改正。

5.1.5.1.6为保证底板上层钢筋、墙插筋位置正确,上层钢筋施工前应进行二次放线。

5.1.5.2±

0.000m以上结构施工测量放线

5.1.5.2.1主体结构标高控制线全部采用+0.5m线。

基础完成后,在基础外墙、楼梯间等处引测±

0.000控制点,用红漆“▼”为标识,作为整个建筑标高的控制起始点,以及室外工程的标高控制点。

煤层施工期间,在每层钢筋上抄0.5m线,用红漆标识,作为钢筋焊接和绑扎德控制依据。

首层拆模后,由室外±

0.000标高控制网点,上返0.5m,在墙上抄测0.5m标高控制线,用另一个控制点校核,作为楼板模板支撑与起拱的控制和检查依据。

以上各层墙拆模后,施工标高传递均由楼梯处±

0.000控制点使用50m钢尺几铅锤仪开始向上传递。

为了避免出错即便与核对,建筑物有3处分别向上传递标高。

5.1.5.2.2根据楼层设计图纸,确定出主要控制轴线,使用工程定位轴线控制桩,使用2台经纬仪引测,形成平面双“井”字控制线。

在根据楼层设计图纸,依据“井”字控制线进行放线。

5.1.5.2.3首层放线验收后,将控制轴线引测(弹出)在外侧柱方面上,作为各施工层主轴线竖向投测的依据。

若视线不够开阔,不便架设经纬仪时,改用激光铅锤仪通过预留洞口向上投测。

控制网由外控转为内控,其控制图形平行于外廓轴线。

5.1.5.2.4控制轴线选在建筑物外廓轴线上、施工流水段的分界线上、楼梯间两侧的轴线上,利用这些控制线的平行线进行投测。

5.1.5.3装修阶段的测量放线

5.1.5.3.1外墙装饰设计有分格要求时,应按高于1/10000的精度测定分格线,并在建筑物外墙转角处吊出铅锤钢丝,以便控制墙面垂直度、平整度及板块出墙位置,铅锤钢丝用经纬仪校测,两次投测误差小于2mm。

室内墙面应按1/3000的精度控制垂直,分格精度同室外墙面。

5.1.6各项测量放线允许误差

5.1.6.1平面控制各项允许误差

基础放线尺寸(总长)±

20mm,外廓轴线夹角1'

轴线竖向投测:

每层±

3mm,总高±

10mm

外廓主轴线:

±

细部轴线:

2mm

承重墙、梁、柱边线:

3mm

非承重墙边线:

门窗洞口线:

5.1.6.2标高控制各项允许误差

标高竖向传递:

3mm总高±

管道穿墙孔洞:

5.1.7沉降观测

根据《规程》要求必须进行沉降观测。

按照设计的有关要求在相应的部位设置沉降观测点,由基础施工开始进行观测(结构施工过程中要按设计要求进行观测点的预埋工作),至竣工后沉降量基本稳定(1mm/100d)为止。

5.2土方施工

5.2.1基坑放坡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及设计方提供的资料,基坑采用自然放坡。

5.2.2土方开挖

5.2.2.1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机械挖土配合人工清槽。

采用机械满堂红开挖的方法。

柱底基坑采用人工开挖。

采用机械开挖时,基底以上20cm区域采用人工清理。

本工程采用反铲挖土机,配备15t~20t自卸汽车运土,分区、分步施工。

分区施工是便于分项工程的流水作业,分步施工是便于发挥机械性能,创造多机作业面。

5.2.2.2土方工程是影响工期的主线,各分项工程都要围绕这一主线组织施工。

要抓好土方连续突击作业,同时采用分区、分步交叉流水作业。

基坑中部为大面积土方开挖区。

在开挖深度内,分步布置挖土机械,为保持双机作业工作面,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采用夜间施工的方法,保持土方施工进度。

5.2.2.4总的开挖方法是从中间向两侧退着挖,最后在坡道处收尾。

基坑四周的边坡,每个工作面均配置劳动力,按坡度要求进行人工清坡。

5.2.2.5车库基坑开挖采用内坡道,根据现场道路和出入口的位置,设在基坑的东北角,坡道宽5.0m,坡道坡度1:

6。

收尾坡道采用内坡道分步退挖的方式。

5.2.2.6土方工程施工的关键是组织施工,要制定组织措施,合理进行机械配备,规划好工作面和开挖顺序,才能保证既定工期。

5.2.2.7质量要求:

机挖槽底标高与设计标高允许偏差+200mm,不得扰动老土。

5.2.2.7.1各层标高允许偏差±

150mm。

5.2.2.7.2边坡允许偏差+200mm,严禁亏坡。

5.2.3土方回填:

本工程的土方回填按计划将于地下结构工程施工完毕后进行。

5.2.3.1本工程房心及柱基均采用碎石电层回天,灌密实后500厚。

人工回填,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5.2.3.2施工准备

5.2.3.2.1回填土的准备:

检查回填土的质量是否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5.2.3.2.2做好施工标记:

根据建筑地面与绝对高程的相对标高,定出±

0.000的高度,保证室外散水及地面的做法,定出室外地坪-0.45线,作为回填高度的控制依据。

在高出±

0.000的结构部分,由测量员在墙面上弹出水平标高线,并标识回填的高度。

5.2.3.3施工工艺:

5.2.3.3.1工艺流程:

基坑清理→土质检验→分层铺土→夯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下一步回填→验收

5.2.3.3.2施工方法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要求,测定回填土的含水率,比较含水率是否在最优含水率范围内,确保夯实达到最为密实,对含水率较大的土,采用加干灰或晾晒,含水率较低时,可采用加水湿润。

回填土的筛分:

对于进场的回填土,要求进行过筛,将土中的砖块和卵石等大块过筛、去除,并按体积比掺入石灰粉,体积比为2:

8。

回填土分层铺摊,采用蛙式打夯机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不大于250mm,每层铺摊完后,随之耙平,在用打夯机夯实。

回填时,每层至少夯实达到三遍,打夯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沿基坑的长度方向进行。

对于不同标高处的夯实,先夯实较低部分,对于一次不能夯实到位的,可斜向分层,坡度角为1:

2,上下层搭接夯实长度不少于1000mm。

每层填土夯实后,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每层每边二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上一层铺土。

修整找平:

填土全部完成后,进行表面拉线找平,超过标准高程的部位铲平,低于标准高程的应补土夯实。

5.2.5.4注意事项

5.2.5.4.1夜间施工,应配置低压照明灯,作业面灯的设置不少于10米/台。

5.2.5.4.2施工顺序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防止铺填超厚,严禁直接将土倒土入槽。

5.2.5.4.3各种管线应妥善保护后,再按规定回填土料,不得碰坏。

施工时,应及时保证管线部分先施工。

管道下部按要求用木锤填夯密实。

5.2.5.4.4回填土每层都应测定夯实后的干土质量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填上层土。

每层干土质量密度实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及试验人员签字。

为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

5.2.5.4.5夯压时对干土可适当洒水加以湿润,避免“橡皮土”现象发生。

5.2.5.4.6施工时,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龙门板等,填土时不得撞碰,也不得在龙门板上休息。

并应定期复测和检查这些标准桩点是否正确。

5.2.5.5填土取样

回填土取样采用环刀法,回填土前绘出每层取样点的平面布置图,取样数量为每边两组,每层厚度250mm取一点,经试验合格后继续回填土料。

5.2.5.5.1质量标准

(1)项目:

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要求;

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实,取样测定夯实的干土质量密度,其合格率不小于90%,不合格的干土质量密度的最低值与设计值的差不大于0.08g/㎝3,且不应集中,环刀取样的方法及数量应符合规定。

(2)允许偏差项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方法

1

顶面标高

+0、-50

用水准仪或拉线检查

2

表面平整度

20

用2米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5.3基础结构工程

5.3.1钢筋工程

5.3.1.1主要施工方法:

本工程≥22mm的横、竖向钢筋全部采用焊接,直径<22mm的按规范要求进行搭接。

5.3.1.2材料采购

所购钢筋必须来自批准的供应商,如更换供货来源须以书面形式得到批准。

所购买的钢筋必须要材质证明齐全。

5.3.1.3材质检验

钢筋进场后首先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合格后按国家有关钢筋标准规定取样进行力学试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钢筋在加工过程中如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其他专项检验。

5.3.1.4钢筋加工

现场设钢筋加工棚,钢筋集中加工成型,所有加工严格按钢筋翻样图纸执行。

加工后的钢筋须经质检人员抽样检查,检查包括:

钢筋是否平直、有中的有关钢筋加工允许偏差的规定,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面绑扎。

5.3.1.5钢筋施工技术的质量要求

5.3.1.5.1严把钢筋进场关。

凡是进场的钢筋原材均按试验规定抽样复试,复试结果必须经监理审查批准。

5.3.1.5.2严把图纸关。

选派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进行审图和钢筋翻样工作。

若钢筋过密一定要提前放样,提前采取措施。

5.3.1.5.3控制钢筋下料成型。

钢筋成型均在现场加工棚集中进行,为保证下料和成型尺寸准确,现场技术人员要亲自到加工现场进行交底,并派专人在加工现场负责监督检查钢筋的加工成型质量。

同时加工好的钢筋要再次经过严格挑选,有效的控制下料成型质量。

5.3.1.5.4锚固、接头长度要用尺量检验,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5.3.1.5.5钢筋接头质量控制。

所有钢筋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5.3.1.5.6坚持两次放线。

模板支完后进行一次放线,根据放线调整竖向钢筋位置,钢筋绑扎完成后再进行二次放线,进一步核正竖向钢筋的位置,准确无误后方可浇筑梁板混凝土。

5.3.1.5.7施工缝位置钢筋定位,用卡茬木方放在两皮钢筋之间和下铁钢筋保护层处,并用钢筋马凳支撑,钢筋马凳放垫块上。

5.3.1.5.8控制垫块的验收和绑扎,购置标准塑料垫块,在技术交底中进一步明确垫块的绑扎位置。

垫块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挑选,分规格存放,做好标识,注明规格及使用部位。

绑扎时要逐一检查,确保帮扎牢固。

5.3.1.5.9钢筋绑扎成型后,不得踩踏,尤其是负筋部位;

浇筑混凝土时,振捣棒不准触动钢筋,并设专人随时校正钢筋位置。

5.3.1.5.10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派专人负责及时调整钢筋的位置,纠正浇筑混凝土所产生的钢筋位移,及时清理粘在钢筋上的砂浆。

5.3.1.5.11钢筋安装绑扎允许偏差项目(结构长城杯的标准)

序号

绑扎骨架

宽高

5

尺量

长度

10

受力主筋

间距

排距

3

箍筋、构造筋间距

尺量连续五个间距

4

钢筋弯起点位移

受力主筋保护层

基础

尺量受力主筋外表面至模板内表面垂直距离

梁、柱

楼板

锥筒外半扣

3个

5.3.2模板工程

5.3.2.1模板工程特点:

本工程主要为筏板基础和条形基础。

5.3.2.2根据工程特点,柱子施工采用定型钢模板;

板、梁模板采用竹胶板。

模板方案能保证浇筑后混凝土的外观平整,保证结构质量并达到优良工程的要求。

5.3.2.3模板安装

5.3.2.3.1模板安装前要清理干净,检查模板的平整,是否完好,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刷好水质隔离剂。

5.3.2.3.2标高控制除在各个房间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