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线安装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1272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69.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线安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母线安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母线安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母线安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母线安装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母线安装Word文档格式.docx

《母线安装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母线安装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母线安装Word文档格式.docx

直接连接。

三、钢与钢:

必须搪锡或镀锌,不得直接连接。

四、铜与铝:

在干燥的室内,铜导体应搪锡,室外或空气相对湿度接近100%的室内,应采用铜铝过渡板,铜端应搪锡。

五、钢与铜或铝:

钢搭接面必须搪锡。

六、封闭母线螺栓固定搭接面应镀银。

第2.1.9条母线的相序排列,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上、下布置的交流母线,由上到下排列为a、b、c相,直流母线正极在上,负极在下。

二、水平布置的交流母线,由盘后向盘面排列为a、b、c相,直流母线正极在后,负极在前。

三、引下线的交流母线由左至右排列为a、b、c相,直流母线正极在左,负极在右。

第2.1.10条母线涂漆的颜色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三相交流母线:

a相为黄色,b相为绿色,c相为红色,单相交流母线与引出相的颜色相同。

二、直流母线:

正极为赭色,负极为蓝色。

三、直流均衡汇流母线及交流中性汇流母线:

不接地者为紫色,接地者为紫色带黑色条纹。

四、封闭母线:

母线外表面及外壳内表面涂无光泽黑漆,外壳外表面涂浅色漆。

第2.1.11条母线刷相色漆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室外软母线、封闭母线应在两端和中间适当部位涂相色漆。

二、单片母线的所有面及多片、槽形、管形母线的所有可见面均应涂相色漆。

三、钢母线的所有表面应涂防腐相色漆。

四、刷漆应均匀,无起层、皱皮等缺陷,并应整齐一致。

第2.1.12条母线在下列各处不应刷相色漆:

一、母线的螺栓连接及支持连接处、母线与电器的连接处以及距所有连接处10mm以内的地方。

二、供携带式接地线连接用的接触面上,不刷漆部分的长度应为母线的宽度或直径,且不应小于50mm,并在其两侧涂以宽度为10mm的黑色标志带。

第2.1.13条母线安装时,室内、室外配电装置安全净距应符合表2.1.13-1、表表2.1.13-2的规定。

当电压值超过本级电压,其安全净距应采用高一级电压的安全净距规定值。

图2.1.13-1室内a1、a2、b1、b2、c、d值校验 

图2.1.13-2 

室内b1、e值校验

图2.1.13-3 

室外a1、a2、b1、d值校验

图2.1.13-4 

室外a1、b1、b2、c、d值校验

图2.1.13-5 

室外a2、b1、c值校验

图2.1.13-6 

海拔大于1000m时,a值的修正

表2.1.13-1 

室内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mm)

注:

①110j、220j系指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

②网状遮栏至带电部分之间当为板状遮栏时,其b值可取a1+30mm;

③通向室外的出线套管至室外通道的路面,当出线套管外侧为室外配电装置时,其至室外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表2.1.13-2中所列室外部分之c值;

④海拔超过1000m时,a值应按图2.1.13-6修正;

⑤本表所列各值不适用于制造厂生产的成套配电装置。

表2.1.13-2 

室外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mm)

①110j、220j、330j、500j系指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

②栅状遮栏至绝缘体和带电部分之间,对于220kv及以上电压,可按绝缘体电位的实际分布,采用相应的b值检验,此时允许栅状遮栏与绝缘体的距离小于b1值。

当无给定的分布电位时,可按线性分布计算。

500kv相间通道的安全净距,亦可用此原则;

③带电作业时的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之间(110j~500j),带电作业时,不同相或交叉的不同回路带电部分之间,其b1值可取a2+750mm;

④500kv的a1值,双分裂软导线至接地部分之间可取3500mm;

⑤海拔超过1000m时,a值应按图2.1.13-6进行修正;

⑥本表所列各值不适用于制造厂生产的成套配电装置。

第二节 

硬母线加工

第2.2.1条母线应矫正平直,切断面应平整。

第2.2.2条矩形母线的搭接连接,应符合表2.2.2的规定;

当母线与设备接线端子连接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的要求。

表2.2.2 

矩形母线搭接要求

续表

第2.2.3条相同布置的主母线、分支母线、引下线及设备连接线应对称一致,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第2.2.4条矩形母线应进行冷弯,不得进行热弯。

第2.2.5条母线弯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图2.2.5):

一、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最近绝缘子的母线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大于0.25l,但不得小于50mm。

二、母线开始弯曲处距母线连接位置不应小于50mm。

三、矩形母线应减少直角弯曲,弯曲处不得有裂纹

及显著的折皱,母线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2.2.5的规定。

表2.2.5 

母线最小弯曲半径(r)值

四、多片母线的弯曲度应一致。

图2.2.5硬母线的立弯与平弯

a-母线厚度;

b-母线宽度;

l-母线两支持点间的距离

第2.2.6条矩形母线采用螺栓固定搭接时,连接处矩支柱绝缘子的支持夹板边缘不应小于50mm;

上片母线端头与下片母线平弯开始处的距离不应小于50mm(图2.2.6)。

第2.2.7条母线扭转90°

时,其扭转部分的长度应为母线宽度的2.5~5倍(图2.2.7)。

图2.2.6 

矩形母线搭接 

图2.2.7 

母线扭转90°

l-母线两支持点之间的距离 

b-母线的宽度

第2.2.8条母线接头螺孔的直径宜大于螺栓直径1mm;

钻孔应垂直、不歪斜,螺孔间中心距离的误差应为±

0.5mm。

第2.2.9条母线的接触面加工必须平整、无氧化膜。

经加工后其截面减少值:

铜母线不应超过原截面的3%;

铝母线不应超过原截面的5%。

具有镀银层的母线搭接面,不得任意锉磨。

第2.2.10条铝合金管母线的加工制作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切断的管口应平整,且与轴线垂直。

二、管子的坡口应用机械加工,坡口应光滑、均匀、无毛刺。

三、母线对接焊口距母线支持器夹板边缘距离不应小于50mm。

四、按制造长度供应的铝合金管,其弯曲度不应超过表2.2.10的规定。

表2.2.10 

铝合金管允许弯曲度值

l为管子的制造长度(m)。

第三节 

硬母线安装

第2.3.1条硬母线的连接应采用焊接、贯穿螺栓连接或夹板及夹持螺栓搭接;

管形和棒形母线应用专用线夹连接,严禁用内螺纹管接头或锡焊连接。

第2.3.2条母线与母线或母线与电器接线端子的螺栓搭接面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母线接触面加工后必须保持清洁,并涂以电力复合脂。

二、母线平置时,贯穿螺栓应由下往上穿,其余情况下,螺母应置于维护侧,螺栓长度宜露出螺母2~3扣。

三、贯穿螺栓连接的母线两外侧均应有平垫圈,相邻螺栓垫圈间应有3mm以上的净距,螺母侧应装有弹簧垫圈或锁紧螺母。

四、螺栓受力应均匀,不应使电器的接线端子受到额外应力。

五、母线的接触面应连接紧密,连接螺栓应用力矩扳手紧固,其紧固力矩值应符合表2.3.2的规定。

表2.3.2 

钢制螺栓的紧固力矩值

第2.3.3条母线与螺杆形接线端子连接时,母线的孔径不应大于螺杆形接线端子直径1mm。

丝扣的氧化膜必须刷净,螺母接触面必须平整,螺母与母线间应加铜质搪锡平垫圈,并应有锁紧螺母,但不得加弹簧垫。

第2.3.4条母线在支柱绝缘子上固定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母线固定金具与支柱绝缘子间的固定应平整牢固,不应使其所支持的母线受到额外应力。

二、交流母线的固定金具或其它支持金具不应成闭合磁路。

三、当母线平置时,母线支持夹板的上部压板应与母线保持1~1.5mm的间隙,当母线立置时,上部压板应与母线保持1.5~2mm的间隙。

四、母线在支柱绝缘子上的固定死点,每一段应设置一个,并宜位于全长或两母线伸缩节中点。

五、管形母线安装在滑动式支持器上时,支持器的轴座与管母线之间应有1~2mm的间隙。

六、母线固定装置应无棱角和毛刺。

第2.3.5条多片矩形母线间,应保持不小于母线厚度的间隙;

相邻的间隔垫边缘间距离应大于5mm。

第2.3.6条母线伸缩节不得有裂纹、断股和折皱现象;

其总截面不应小于母线截面的1.2倍。

第2.3.7条终端或中间采用拉紧装置的车间低压母线的安装,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终端或中间拉紧固定支架宜装有调节螺栓的拉线,拉线的固定点应能承受拉线张力。

二、同一档距内,母线的各相弛度最大偏差应小于10%。

第2.3.8条母线长度超过300~400m而需换位时,换位不应小于一个循环。

槽形母线换位段处可用矩形母线连接,换位段内各相母线的弯曲程度应对称一致。

第2.3.9条插接母线槽的安装,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悬挂式母线槽的吊钩应有调整螺栓,固定点间距离不得大于3m。

二、母线槽的端头应装封闭罩,引出线孔的盖子应完整。

三、各段母线槽的外壳的连接应是可拆的,外壳之间应有跨接线,并应接地可靠。

第2.3.10条重型母线的安装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母线与设备连接处宜采用软连接,连接线的截面不应小于母线截面。

二、母线的紧固螺栓:

铝母线宜用铝合金螺栓,铜母线宜用铜螺栓,紧固螺栓时应用力矩扳手。

三、在运行温度高的场所,母线不应有铜铝过渡接头。

四、母线在固定点的活动滚杆应无卡阻,部件的机械强度及绝缘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2.3.11条封闭母线的安装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支座必须安装牢固,母线应按分段图、相序、编号、方向和标志正确放置,每相外壳的纵向间隙应分配均匀。

二、母线与外壳间应同心,其误差不得超过5mm,段与段连接时,两相邻段母线及外壳应对准,连接后不应使母线及外壳受到机械应力。

三、封闭母线不得用裸钢丝绳起吊和绑扎,母线不得任意堆放和在地面上拖拉,外壳上不得进行其它作业,外壳内和绝缘子必须擦拭干净,外壳内不得有遗留物。

四、橡胶伸缩套的连接头、穿墙处的连接法兰、外壳与底座之间、外壳各连接部位的螺栓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各接合面应密封良好。

五、外壳的相间短路板应位置正确,连接良好,相间支撑板应安装牢固,分段绝缘的外壳应作好绝缘措施。

六、母线焊接应在封闭母线各段全部就位并调整误差合格,绝缘子、盘形绝缘子和电流互感器经试验合格后进行。

七、呈微正压的封闭母线,在安装完毕后检查其密封性应良好。

第2.3.12条铝合金管形母线的安装,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管形母线应采用多点吊装,不得伤及母线。

二、母线终端应有防晕装置,其表面应光滑、无毛刺或凹凸不平。

三、同相管段轴线应处于一个垂直面上,三相母线管段轴线应互相平行。

第四节 

硬母线焊接

第2.4.1条母线焊接所用的焊条、焊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其表面应无氧化膜、水分和油污等杂物。

第2.4.2条铝及铝合金的管形母线、槽形母线、封闭母线及重型母线应采用氩弧焊。

第2.4.3条焊接前应将母线坡口两侧表面各50mm范围内清刷干净,不得有氧化膜、水分和油污;

坡口加工面应无毛刺和飞边。

第2.4.4条焊接前对口应平直,其弯折偏移不应大于0.2%(图2.4.4-1);

中心线偏移不应大于0.5mm(图2.4.4-2)。

第2.4.5条每个焊缝应一次焊完,除瞬间断弧外不得停焊,母线焊完未冷却前,不得移动或受力。

第2.4.6条母线对接焊缝的上部应有2~4mm的加强高度;

330kv及以上电压的硬母线焊缝应呈圆弧形,不应有毛刺、凹凸不平之处;

引下线母线采用搭接焊时,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母线宽度的两倍;

角焊缝的加强高度应为4mm。

图2.4.4-1对口允许弯折偏移 

图2.4.4-2对口中心线允许偏差

第2.4.7条铝及铝合金硬母线对焊时,焊口尺寸应符合表2.4.7的规定;

管形母线的补强衬管的纵向轴线应位于焊口中央,衬管与管母线的间隙应小于0.5mm(图2.4.7)。

表2.4.7 

对口焊焊口尺寸(mm)

第2.4.8条母线对接焊缝的部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离支持绝缘子母线夹板边缘不应小于50mm。

二、母线宜减少对接焊缝。

三、同相母线不同片上的对接焊缝,其错开位置不应小于50mm。

第2.4.9条母线施焊前,焊工必须经过考试合格,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考试用试样的焊接材料、接头型式、焊接位置、工艺等应与实际施工时相同。

二、在其所焊试样中,管形母线取二件,其它母线取一件,按下列项目进行检验,当其中有一项不合格时,应加倍取样重复试验,如仍不合格时,则认为考试不合格:

1.表面及断口检验:

焊缝表面不应有凹陷、裂纹、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

图2.4.7衬管位置图 

l—衬管长度

2.焊缝应采用x光无损探伤,其质量检验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

3.焊缝抗拉强度试验:

铝及铝合金母线,其焊接接头的平均最小抗拉强度不得低于原材料的75%;

4.直流电阻测定:

焊缝直流电阻应不大于同截面、同长度的原金属的电阻值。

第2.4.10条母线焊接后的检验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焊接接头的对口、焊缝应符合本规范有关规定。

二、焊接接头表面应无肉眼可见的裂纹、凹陷、缺肉、未焊透、气孔、夹渣等缺陷。

三、咬边深度不得超过母线厚度(管形母线为壁厚)的10%,且其总长度不得超过焊缝总长度的20%。

第五节 

软母线架设

第2.5.1条软母线不得有扭结、松股、断股、其它明显的损伤或严重腐蚀等缺陷;

扩径导线不得有明显凹陷和变形。

第2.5.2条采用的金具除应有质量合格证外,尚应进行下列检查:

一、规格应相符,零件配套齐全。

二、表面应光滑,无裂纹、伤痕、砂眼、锈蚀、滑扣等缺陷,锌层不应剥落。

三、线夹船形压板与导线接触面应光滑平整,悬垂线夹的转动部分应灵活。

四、330kv及以上电压级用的金具表面必须光洁、无毛刺和凸凹不平之处。

第2.5.3条软母线与金具的规格和间隙必须匹配,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第2.5.4条软母线与线夹连接应采用液压压接或螺栓连接。

第2.5.5条软母线和组合导线在档距内不得有连接接头,并应采用专用线夹在跳线上连接;

软母线经螺栓耐张线夹引至设备时不得切断,应成为一整体。

第2.5.6条放线过程中,导线不得与地面摩擦,并应对导线严格检查。

当导线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使用:

一、导线有扭结、断股和明显松股者。

二、同一截面处损伤面积超过导电部分总截面的5%。

第2.5.7条新型导线应经试放,确定安装方法和制定措施后,方可全面施工。

第2.5.8条切断导线时,端头应加绑扎;

端面应整齐、无毛刺,并与线股轴线垂直。

压接导线前需要切割铝线时,严禁伤及钢芯。

第2.5.9条当软母线采用钢制各种螺栓型耐张线夹或悬垂线夹连接时,必须缠绕铝包带,其绕向应与外层铝股的旋向一致,两端露出线夹口不应超过10mm,且其端口应回到线夹内压住。

第2.5.10条当软母线采用压接型线夹连接时,导线的端头伸入耐张线夹或设备线夹的长度应达到规定的长度。

第2.5.11条软导线和各种连接线夹连接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导线及线夹接触面均应清除氧化膜,并用汽油或丙酮清洗,清洗长度不应少于连接长度的1.2倍,导电接触面应涂以电力复合脂。

二、软导线线夹与电器接线端子或硬母线连接时,应按本规范第2.2.2条和第2.3.2条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2.5.12条液压压接前应先进行试压,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压接。

试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耐张线夹,每种导线取试件两件。

二、设备线夹、t型线夹、跳线线夹每种导线取试件一件。

三、试压结果应符合规定。

第2.5.13条采用液压压接导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压接用的钢模必须与被压管配套,液压钳应与钢模匹配。

二、扩径导线与耐张线夹压接时,应用相应的衬料将扩径导线中心的空隙填满。

三、压接时必须保持线夹的正确位置,不得歪斜,相邻两模间重叠不应小于5mm。

四、接续管压接后,其弯曲度不宜大于接续管全长的2%。

五、压接后不应使接续管口附近导线有隆起和松股,接续管表面应光滑、无裂纹,330kv及以上电压的接续管应倒棱、去毛刺。

六、外露钢管的表面及压接管口应刷防锈漆。

七、压接后六角形对边尺寸应为0.866d,当有任何一个对边尺寸超过0.866d+0.2mm时应更换钢模(d为接续管外径)。

八、液压压接工艺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试行)的有关规定。

第2.5.14条螺栓连接线夹应用力矩扳手紧固。

第2.5.15条使用滑轮放线或紧线时,滑轮的直径不应小于导线直径的16倍;

滑轮应转动灵活;

轮槽尺寸应与导线匹配。

第2.5.16条母线弛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允许误差为+5%、-2.5%,同一档距内三相母线的弛度应一致,相同布置的分支线,宜有同样的弯度和弛度。

第2.5.17条扩径导线的弯曲度,不应小于导线外径的30倍。

第2.5.18条线夹螺栓必须均匀拧紧,紧固u型螺丝时,应使两端均衡,不得歪斜;

螺栓长度除可调金具外,宜露出螺母2~3扣。

第2.5.19条母线跳线和引下线安装后,应呈似悬链状自然下垂;

其与构架及线间的距离不得小于本规范表2.1.13-2的规定。

第2.5.20条软母线与电器接线端子连接时,不应使电器接线端子受到超过允许的外加应力。

第2.5.21条具有可调金具的母线,在导线安装调整完毕之后,必须将可调金具的调节螺母锁紧。

第2.5.22条安装组合导线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组合导线的圆环、固定用线夹以及所使用的各种金具必须齐全,圆环及固定线夹在导线上的固定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距离误差不得超过±

3%,安装应牢固,并与导线垂直。

二、载流导线与承重钢索组合后,其弛度应一致,导线与终端固定金具的连接应符合本章第三节中的有关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