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横向稳定杆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711224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横向稳定杆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汽车横向稳定杆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汽车横向稳定杆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汽车横向稳定杆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汽车横向稳定杆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横向稳定杆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汽车横向稳定杆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横向稳定杆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汽车横向稳定杆行业分析报告Word文件下载.docx

本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是钢材等行业,弹簧钢是本行业的主要原材料。

上游行业与本行业的关联性表现在:

①弹簧钢的价格直接影响汽车零部件产品成本的变动;

②弹簧钢的品质直接影响汽车零部件产品的质量;

③弹簧钢的市场供应能力影响本行业的产能及产品交付的及时性。

近年来弹簧钢原材料市场供应充足,品质可靠,但价格波动对本行业盈利状况会产生一定影响。

(2)与行业下游的关系

本行业的下游行业是整车制造行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到本行业的产品需求和产品价格,从而影响本行业的整体发展。

世界经济的企稳回升、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持续推进和全国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都将促进汽车消费的持续增长,从而带动本行业的发展。

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我国汽车环保标准的全面提升,将为相关配套零部件产品的高速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市场空间。

二、行业壁垒

1、市场准入壁垒

(1)认证体系

整车制造商对为其配套的零部件企业有着严格的选择标准和体系。

首先,零部件生产企业必须通过国际通行的由第三方认证的质量体系,如ISO/TS16949:

2009,才能进入到整车厂的采购体系。

其次,整车厂家还要对为其提供产品的零部件生产企业进行严格的第二方认证,其程序较为复杂,主要包括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对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生产工艺、供货能力和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考察评价;

第二阶段进行必要的产品技术研究开发、质量策划、生产策划考察;

第三阶段进行样机试制、安装试验、台架试验和道路试验;

最后零部件生产企业才能进入小批量供应和大批量配套阶段。

整车生产厂家和零部件企业建立配套关系后,一般会进行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形成相互依赖的局面。

(2)同步开发能力

目前,整车厂车型开发周期呈现出越来越短的趋势,整车开发速度对配套零部件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零部件生产企业要具有与整车厂同步开发或超前开发的能力,在产品开发、生产工艺设计、产品质量检查和试验等方面迅速做出反应,这形成了同步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的壁垒。

(3)成本控制能力和供货能力

整车行业竞争激烈,这也在客观上要求为其配套的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具有成本控制的能力。

只有具有先进的管理水平、有能力不断提升生产工艺和具有一定规模效应的企业才能够对成本进行有效控制。

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和提升生产工艺的能力,以及达不到一定的规模,新进入企业往往在成本上处于劣势,难以进入配套体系。

另外,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零部件企业不但在成本控制上具有优势,也能保证供货的稳定性和及时性,便于双方建立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

(4)产品市场认可度

汽车稳定杆是汽车整车的一级零部件之一,其质量对整车而言很重要,因此整车企业选择稳定杆配套企业非常谨慎。

企业的产品只有经过长期市场检验,其产品质量才能被市场所认可,从而树立自己的品牌和市场影响力。

因此整车厂出于自身产品质量的考虑,不会贸然选择未经过长期市场检验的企业为其提供零部件。

2、资金壁垒

汽车稳定杆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在取得建设用地、新建厂房,购置先进的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和试验设备,维持必要的库存等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同时,随着产品和技术的升级,还需不断投资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和设备的更新。

此外,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员的引进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

3、技术壁垒

汽车稳定杆作为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型号众多,加工工艺又较为复杂,对设备和工人的要求较高,是汽车零部件行业中技术要求较高的产品之一。

此外,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零部件的广泛应用,汽车稳定杆产品的研发、生产不仅涉及机械行业,还涉及电子与软件等行业,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因此汽车稳定杆行业存在较高的技术壁垒。

4、规模壁垒

汽车生产属于大批量生产,整车厂在选择汽车稳定杆供应商时,需要考虑供应商的供货能力和产品成本。

这就要求汽车稳定杆供应厂商具有一定的规模,没有相当的生产规模,就无法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满足整车厂对产品数量和供货时效的要求。

因此,汽车稳定杆行业存在一定的规模壁垒。

三、行业监管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已形成市场化的竞争格局,企业面向市场自主经营,政府职能部门依法管理。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是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制定产业政策、指导技术改造、重大投资项目的审批和管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行业技术、质量监管等工作。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全行业内商讨行业、国家标准,工信部等部门审议通过行业、国家标准。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负责监管行业市场、企业动作等。

环保部门监管企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监管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活动。

2、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汽车制造行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是汽车制造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为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以及《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关于支持汽车零部件及整车制造行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促进汽车消费、规范行业管理、拉动汽车消费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上述法规及政策指出汽车产业政策要逐渐从整车行业向零部件行业倾斜,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要培育一批拥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实现规模生产并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参与整车生产企业的产品开发工作。

在关键汽车零部件领域要逐步形成系统开发能力,在一般汽车零部件领域要形成先进的产品开发和制造能力,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

汽车零部件生产行业要向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产品转变,出口市场从以售后和维修市场为主向跨国公司全球配套体系方向转变,同时要提高自主知识产权零部件产品的比重。

对能为多个独立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配套和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国家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融资以及兼并重组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涉及的主要法律法规及相关产业政策具体如下: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近年来,国务院及国家各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关于促进我国汽车产品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等政策支持包括汽车稳定杆在内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汽车行业的发展。

(2)市场需求空间大

我国汽车产品消费需求发展空间巨大,作为其上游配套产品的汽车稳定杆也将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而发展:

第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居民消费需求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近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包括汽车产品在内的消费需求必将不断增强。

第二、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截至2012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为423.75万公里,其中等级公路为360.96万公里。

2013年,交通运输部制定《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国家公路网规划总规模40.1万公里,由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两个路网层次构成。

其中,普通国道网由12条首都放射线、47条北南纵线、60条东西横线和81条联络线组成,总规模约26.5万公里。

国家高速公路网由7条首都放射线、11条北南纵线、18条东西横线,以及地区环线、并行线、联络线等组成,约11.8万公里,另规划远期展望线约1.8万公里。

截至2012年底我国公路总里程及其构成情况如下:

第三、我国人均汽车保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统计提要2015》统计,截至2014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4,475万辆(不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06辆,大幅低于全球平均140辆的水平。

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和二、三线城市地区汽车保有量更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随着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政策的推进和城乡公路等交通设施的完善,我国生产和生活用汽车产品消费需求必然会得到释放。

(3)全球化采购提供发展新机遇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凭借明显的比较优势,已经开始融入全球采购体系,许多国际著名汽车制造企业及零部件巨头逐步加大我国汽车零部件的采购。

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高速增长,从2009年的289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646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22.27%。

这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特别是包括公司在内的有能力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的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

在市场全球化的影响下,零部件配套的便利性和连续性成了主机厂的一个迫切需求。

随着汽车零部件采购全球化,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因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本土零部件制造企业凭借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技术以及地缘等方面的优势,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并且将在与国际国内大型知名厂商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经验,这将大大促进国内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发展,提升本土零部件制造企业在全球零部件制造中的地位。

(4)新技术和新标准提供新空间

随着国家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已经进入到批量生产阶段。

国务院公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发[2012]22号)也对新能源汽车产销做出了规划,“以整车为龙头,培育并带动动力电池、电机、汽车电子、先进内燃机等产业链加快发展;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技术整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混合动力、先进内燃机、汽车电子和轻量化材料等汽车节能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企业”。

掌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关键技术,形成系列化产品和批量生产能力,将成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新机遇。

在节能与新能源、新动力汽车的研发生产已成为全世界汽车发展必然趋势的背景下,我国汽车空心稳定杆为节能型汽车、新能源汽车配套而进行的研发、生产,已成为企业自主创新、提升实力的契机。

行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技术更新浪潮,换代需求将十分巨大,其中在相关领域有技术储备的企业将会赢得更多的市场空间。

2、不利因素

(1)企业规模小

目前,我国共有汽车零部件企业3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的零部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的只有9,000余家。

汽车零部件行业是一个规模经济特征比较明显的行业,和国际同类企业相比,我国零部件行业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应有限,也就不能有效降低产品成本,难以同国际大型零部件厂商同台竞争。

因此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企业规模有待进一步扩大。

(2)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研发投入不足、自主创新能力差是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外资零部件企业在汽车电子等多个关键零部件领域仍占有绝对竞争优势。

从产品研发角度来看,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间有标准件、通用件采购,委托加工,同步开发,超前开发四种典型的关系模式。

目前我国大部分零部件生产企业还停留在标准件、通用件采购和委托加工的层面,只有包括本公司在内的少数汽车零部件企业能够做到同部分整车企业同步开发。

五、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1、全球汽车工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汽车工业发端于欧洲和北美,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稳定发展的成熟期,总体产销量增长平稳,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

汽车工业是综合性的组装工业,一辆汽车由几万种零部件组成,每一个汽车主机厂都有大量的相关配件厂,所以汽车工业和众多其他工业部门具有密切的联系。

同时汽车工业具有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综合性强、经济效益高的特点,成为众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随着汽车工业的深入发展,汽车工业呈现出生产、销售和配套全球化的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汽车工业制造环节由发达国家逐步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这给发展中国家汽车工业带来了严峻挑战,也带来了发展机遇,加上巨大的市场需求,以中国、巴西和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汽车工业发展迅速。

2008年、2009年由于全球性金融危机,需求下降导致全球汽车产销放缓,但由于汽车工业为全球性支柱产业之一,各国纷纷采取汽车产业的振兴和刺激政策,加上2010年全球经济企稳回升,汽车工业又出现了新的大幅增长。

2011年后,全球汽车工业进入稳步小幅增长时期。

2、我国汽车工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工业一直高速发展。

汽车工业在带动钢铁、橡胶、化工、电子、纺织和玻璃等上游产业的同时也对相关下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同时,汽车消费也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和汽车工业相关承诺的兑现,我国汽车工业也日益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发展日益重要

2006-2013年间,我国汽车工业年工业增加值(生产法,含汽车、改装汽车、摩托车、车用发动机、汽车摩托车配件)从3,362.7亿元增长到8,606.2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4.37%。

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日益重要,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2008年和2009年,对我国整个经济企稳回升做出了重大贡献。

由于汽车工业的综合性和它与其他工业部门的关联性,在国家相关汽车产业政策的推动下,未来也必然会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2)我国汽车工业全球地位逐步提高

2006-2014年,我国汽车产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5.91%。

2009年,在全球经济危机、世界汽车工业发展放缓的大背景下,受益于国家积极的产业政策,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

此后,我国汽车工业连续保持增长态势,产销量不断创出新高。

与此同时,我国汽车产量占全球汽车产量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从2006年的10.52%增长到2014年的26.43%。

我国的汽车工业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3)我国汽车需求快速增长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二三线城市交通环境改善、人口集中、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政府对汽车产业的扶持政策和刺激消费的措施,汽车市场需求将日益增大。

目前,我国汽车市场已进入第二个增长阶段,即从以一线城市为主的第一个增长阶段向拥有较强购买力、较大发展潜力的二三线城市转移,东部大部分沿海城市及其农村区域、中部部分城市都将成为汽车主要消费区域。

截至2014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5,447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97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2.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2,584万辆,增长15.5%。

民用轿车保有量8,307万辆,增长16.6%,其中私人轿车7,590万辆,增长18.4%(资料来源: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截至2014年末,我国千人汽车保有量刚刚超过100辆,与美国每千人900辆的汽车保有量相比相差巨大(资料来源:

《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14年版)),这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潜力依然巨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汽车消费量必将不断增长。

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吸引了全球汽车制造商对我国汽车工业进行投资。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大多数跨国汽车公司都在中国完成了战略布局。

全球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市场的竞争,也为我国汽车工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契机。

3、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及趋势

(1)国际汽车零部件行业基本情况

汽车零部件市场一般分为向汽车制造商供应的整车配套市场和零部件维修、改装的售后服务市场。

整车配套市场是整车制造商为了适应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降低成本、提高核心竞争力,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整车的研发和装配上,而大幅度减少零部件自制,向零部件供应商系统性采购形成的市场。

整车制造商面向全球采购,根据零部件的产品性能、质量、价格、供货条件择优选购,并要求零部件供应商模块化生产和系统供货,从而把整车性价比控制在最优状态。

整车制造商建立的全球化采购体系中,供应商之间的协作更加紧密,形成了由整车制造商控制的“金字塔型”零部件供应体系。

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体系的“金字塔型”结构,是由系统或模块集成企业、部件或组件生产企业和零件生产企业组成的三级配套体系。

系统或模块集成企业是一级供应商,对整个供应体系负责管理,使得供应体系间的合作更加规范,在配套体系中居主导地位;

部件或组件生产企业是二级供应商,为一级供应商配套;

零件生产企业是三级供应商,为二级供应商配套。

零部件供应商为了适应整车制造商模块化和系统化采购需要,所要承担的职能日益增多。

零部件供应商必须具有较大规模的生产能力和稳定的供货能力,同时要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与整车制造商紧密配合,参与相关产品的设计开发、制造检验,并承担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责任。

出于控制汽车品质的考虑,一些国际组织、国家和地区汽车协会组织对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及其管理体系指定了严格的标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必须通过这些组织的评审(即第三方认证),才可能被整车制造商选为候选供应商,并由整车制造商进一步做出评审(即第二方认证),评审通过才能被接纳为整车制造商全球采购体系的成员,最后双方签署商务合同确立合作关系。

(2)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规模

①汽车零部件行业内企业数量庞大、发展迅速、发展空间巨大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是从80年代开始,在六五、七五、八五三个五年规划时期开始逐渐发展并不断完善的。

在国家培育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的政策背景下,汽车零部件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引进设备,逐步从全部向各自的整车厂商配套过渡到拥有相对独立的行业体系和市场份额。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数有30,000多家,具有1,000多个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及100多个关键集群区,2014年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总产值达2.7万亿元。

目前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继续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产生了一大批有影响力的企业,并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一定份额。

2006-2013年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迅速,全行业(含摩托车)实现的营业收入不断增长,年平均增长率为12.18%。

尽管如此,在欧美等成熟市场,汽车整车与零部件的产值比例在1∶1.7左右,而中国当前这一数值仅为1∶1,远低于汽车产业强国水平,汽车零部件行业仍具有巨大发展空间。

②外资背景企业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等领域优势明显

通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已经基本覆盖了绝大部分汽车零部件领域。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通过创新努力,在动力总成及附件系统、电子电气和灯具系统、悬架和行驶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车身及附件、通用件等主要零部件方面都涌现出了不少的优秀企业。

但由于研发投入不足、人才匮乏等原因,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外商独资45%,中外合资55%)虽只占行业内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20%,而其市场份额达70%以上,中国品牌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市场份额不足30%。

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背景企业的市场份额高达90%,其中,发动机管理系统(包括电喷)、ABS等核心零部件,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95%和90%以上。

中国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亟需在上述领域迎头赶上。

③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不成熟

我国汽车零部件及汽车配套领域已形成由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和外资三大主体构成的竞争格局。

国有企业主要是过去形成的配套体系,以内部配套为主;

民营企业中具有实力的企业与整车厂有直接配套关系,其他多为二级、三级供应商,部分企业在售后市场、出口市场上取得一定发展;

外资零部件企业多与合资汽车品牌有配套关系。

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主要是以整车企业为核心,形成近似“箭靶状”的组织结构模式。

整车制造企业与零部件生产企业之间没有一个科学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体系,没有一个有效的竞争与合作的协调机制,一级、二级供应商之间的界限不突出,多级供应体系发展不成熟。

④中国汽车零部件集群效应较为明显

从汽车零部件产业地域分布看,随着汽车集团的快速发展,围绕主机厂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也得以快速发展,现已基本形成长三角、环渤海、华中、西南、东北、珠三角六大零部件产业集群。

其中的浙江、山东、上海、天津、广东、重庆、吉林等七省市2013年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行业工业总产值共占全国总产值的60.81%。

产业集群具有区域的集中性、产业的主导性、产品的关联性和专业的配套性等特征。

产业集群具有规模优势,使得交易成本降低,创新能力提高。

(3)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趋势

近年来,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快产业整合,扩大企业规模,提升制造水平,在细分市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不断出现。

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趋势是:

①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将逐步为国内自主零部件企业所掌握

随着国家对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支持力度的加大,未来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将逐步为国内零部件企业所掌握。

一批市场领先的本土自主品牌零部件企业将紧跟当前汽车高科技发展前沿,通过加大资金、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实施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方式,逐步实现在国内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创新,逐步在一些核心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借助本土化优势扩大在高端零部件市场的份额,进而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发展。

②全球产业链转移的趋势将给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带来机遇

随着全球汽车产业链向新兴国家转移,未来我国本土汽车零部件企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

我国将出现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零部件供应商,这些企业既能在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市场上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也能凭借较强的竞争力通过国际汽车厂商跨国采购的机会进入汽车产业全球配套体系,实现生产规模化和经营国际化,在细分市场中获得全球排名前列的地位。

③我国汽车整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将带动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

零部件产品的水平是在和整车互动中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动态背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