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710842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Word下载.docx

首先观看魔术师刘谦做的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的实验动画,刘谦用氧18的氧气作为反应物并追踪,一段时间后发现体系中有剩余的二氧化硫且有一部分二氧化硫中的氧为氧18。

亲爱的同学们,你能帮刘谦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以致用】多媒体投影

【学生回答】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的同时还存在这三氧化硫的分解反应,也就是反应同时向正反两个方向进行。

【老师提问】回忆:

常见典型的可逆反应有哪些?

【学生回答】氨气的合成,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氯气与水的反应等。

【思考与交流】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水在电解时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否为可逆反应?

为什么?

【学生回答】不是的,因为不在同一条件下进行的。

[问题]可逆反应的特点是什么?

能否为可逆反应下一个定义呢?

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课后习题】下列关于可逆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总是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物质的量越多,该反应速率越大

C、可逆反应的速率都较小

D、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必然有反应物剩余

【自主学习】多媒体投影

某温度和压强下的密闭容器中,2SO2+O2

2SO3,(条件略)

时间(min)

10

20

40

60

80

c(SO2)

8

5.5

4

2

c(O2)

2.75

1

c(SO3)

2.5

6

[问题]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一段时间后为生么浓度不再改变了呢?

(1)当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哪个大?

正反应与逆反应哪个反应速率大?

(2)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

v(正)与v(逆)怎样变化?

(提示:

正反应速率由反应物浓度决定,逆反应速率由生成物浓度决定)

(3)反应进行到什么时候会"

停止"

此时,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如何变化?

(4)反应停止了吗?

【总结过渡】

开始时,c(SO2)、c(O2)最大,c(SO3)=0。

随着反应的进行,c(SO2)、c(O2)逐渐减小,c(SO3)逐渐增大。

所以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进行到一定程度,总有那么一刻,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大小不再变化,且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这时,SO2、O2的消耗量等于SO2、O2生成的量,反应仍在进行,但是三种物质的浓度均保持不变,达到动态平衡,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重要概念—化学平衡状态。

教师指导绘制某一物质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图像。

【联想质疑】

请同学们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定义来归纳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小组讨论】学生自由讨论2分钟时间。

【学生回答】教师针对情况给与点评。

【总结】化学平衡的特征可以用5个字看概括,必须是可逆反应,从定义上来分析是浓度不变,速率相等。

虽然是平衡状态,但是并不停止是动态平衡。

如果外界条件改变平衡也将改变。

即:

逆,等,动,定,变。

【联想质疑】请同学们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想想如何判断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总结】可以根据“等”,“定”来判断,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某一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结合具体数据跟学生强调浓度是保持不变,不是相等,也不是比值与化学计量数相等,浓度只是保持不变。

【随堂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自己对本节知识的学习有个把握。

【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总结,使学生体会到一堂课中的乐趣和收获。

【板书设计】

化学反应的限度

一、可逆反应

1.定义:

2.特点:

二、化学平衡状态

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

2.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

3.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逆:

可逆反应

等∶V正=V逆

动:

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进行)V正=V逆≠0

定:

各物质的浓度保持恒定。

(定值)

变:

条件改变,平衡也会改变。

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等:

V正=V逆,同一物质:

方向相反,数值相等

不同物质:

方向相反,数值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

学情分析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两大特征,但当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应用于实际时,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在《化学1》“氯气的性质”中,学生已感知可逆反应,如何确定探究思想并通过实验揭示某些反应存在限度、把握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平衡状态的特点和平衡转化率等是本节的教学要点。

教师应该围绕核心问题的灵魂,设置富有逻辑性、递进性的问题,帮助学生打开从微观、动态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平衡的视角。

调控反应条件、改变反应限度及对化学平衡状态特征的理解与判断,是较深层次的要求。

本着分层推进、螺旋攀升的原则,在此不必展开;

有兴趣的同学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深入学习,这也符合学生接受知识的认知顺序。

教材上没有呈现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这一微观过程的教学素材,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尤其是化学平衡的判定,这使学生在建立平衡的观念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效果分析

1.培养学生自主性:

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永不枯竭的动源泉。

要让学生感兴趣,必须留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充分尊重学生。

我们应该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通过绘制图像,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理性认识。

2.锻炼科学探究性:

教学中要抓住“探究”这一核心,并视为教学的生命线。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到自主发展。

在教学中深入挖掘教材素材转化为探究内容,创设生动、真实、多样情境,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设置多个问题,通过问题探究,导体会其中的科学探索的精神与方法以及科学研究的长期性,连续性及艰巨性,提高了学生科学价值观。

3.及时做练习,让学生体会成就感,并及时巩固加强对化学平衡的理解。

4.通过图片展示和教师讲解,在教师设问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锻炼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是鲁科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的第2课时,化学反应的限度属于化学反应原理的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过程的入门性知识;

同时,本节内容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的知识,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现代发展有重大价值的知识,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本节内容包括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状态两个部分。

化学平衡状态的分析借助于前一课时的知识,并为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中的深化学习做好了知识储备,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限于学习时间,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要求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掌握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并会判断一个反应是否处于化学平衡状态,不需要他们了解平衡移动的规律。

课堂训练

1.下列关于可逆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2.对于可逆反应M+N

Q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Q三种物质的浓度一定相等

B.M、N全部变成了Q

C.M、N、Q的浓度都保持不变

D.反应已经停止

3.可逆反应N2+3H2

2NH3的正、逆反应速率可用各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表示。

下列各关系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3v正(N2)=v正(H2)

B、v正(N2)=v逆(NH3)

C、2v正(H2)=3v逆(NH3)

D、v正(N2)=3v逆(H2)

课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这两个高中比较重要的定义,但是如果直接把定义给学生不利于学生的对整个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所以在教学设计上采用诱思探究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通过讨论的方式来认识问题,发现问题,从而来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认识上有层次感。

如果还有问题就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来加深认识和理解,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

具体的知识点问题

1.通过这节课学生同通过魔术表演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引出可逆反应,学生总结可逆反应的特点,用自己的话为可逆反应下定义。

强调可逆反应的特点是“三同”——同时,相同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存在。

2.为学生提供二氧化硫和氧气反应过程中随着时间变化每种物质浓度的数值,引领学生分析数据,分析数据,总结化学平衡的特点,学生用自己的话为化学平衡下定义。

3.根据化学平衡的定义,让学生讨论出判断化学平衡的依据。

强调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分两种情况,用同种物质表示正逆速率值相等,用不同物质表示正逆速率,值与系数成正比。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识别可逆反应,知道化学反应存在一定的限度。

能描述化学平衡的特征,并能进行简单的平衡状态判断。

不足之处

1.可逆反应之前学生有基础,比较简单,化学平衡的建立及判定方法是这节课的难点,抽象,如果借助实验,向学生证明有些反应存在反应线限度,进而引出化学平衡的定义,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发展过程。

2.整个教学过程中,有学生的讨论,其实在学习平衡建立的过程这个知识点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探索正逆反应速率变化的规律,再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画出正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找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如有问题,一起探讨解决。

课标分析

本单元的知识主线是由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构成的。

上节课已经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反应速率的概念、计算、影响速率的因素并学会应用速率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我们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可逆反应、掌握化学平衡的概念并会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化学反应限度涉及初中、高中必修、选修三个学习节段的内容:

初中:

反应的快慢(冷热),反应条件(燃烧是否完全),量的多少对生成物产生一些影响等基础的化学反应。

高中必修:

化学反应速率描述反应的快慢,反应限度(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的初步了解。

高中选修:

《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的移动,各种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关系。

这三个学习阶段是螺旋上升的组织特点,三个阶段都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所制定的,所以本单元的知识处于中间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在书本中是学科知识的关键,也是整个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进行是有一定限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