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大典资料洛阳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09805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湖大典资料洛阳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河湖大典资料洛阳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河湖大典资料洛阳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河湖大典资料洛阳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河湖大典资料洛阳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湖大典资料洛阳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河湖大典资料洛阳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湖大典资料洛阳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湖大典资料洛阳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黄河流域位于北纬32°

~42°

、东径96°

~119°

之间,地势自西向东逐渐下降,大致分为三个阶梯。

最高一级阶梯为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一系列西北—东南向的山脉,如巴颜喀拉山、啊尼玛卿山、祁连山等;

第二级梯为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海拔1000~2000米,分为河套冲积平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和崤山、熊耳山、太行山等自然地理区域;

第三级阶梯为太行山以东至海滨,分布着海拔1000米以下的丘岭和海拔100米以下的平原,包括黄河下游冲积平原、鲁中丘岭和黄河河口三角洲。

四、气象水文

气温。

黄河流域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气候差异较大,从南到北分属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气候。

流域南北部温差冬季为7~10℃,夏季为4~6℃。

兰州以西青藏高原范围属高寒地带,年平均气温由东向西从8℃逐渐降低到4℃以下。

流域气温1月最低,7月最高,西部地区较低,东部地区较高。

年平均最高气温20℃等温线出现在洛河流域,最低气温-10℃等温线出现在黄河河源区。

降水。

黄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466毫米,由东南部的800毫米以上逐渐降至西北部的150毫米以下,800毫米以上的高值区分布于秦岭一带和太行山、六盘山、泰山山区,150毫米以下的低值区位于内蒙古后套灌区一带。

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6—9月份降水量占到全年降水量的60—80%,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强度大,历时短,极易形成洪水。

洪水。

黄河洪水按其成因可分为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两大类。

暴雨洪水发生在7、8月份的称“伏汛”,发生在9、10月份的称“秋汛”。

冰凌洪水下游河段多发生在2月份,在宁蒙河段多发生在3月份,一般统称“凌汛”。

宁蒙河段冰凌洪水流至下游,适值桃花盛开季节,故叫“桃汛”。

黄河下游洪水威胁严重,调查历史最大洪水发生在1843年(清道光二十三年),河南陕县站洪峰流量36000立方米/秒。

实测最大流量发生在1958年,花园口站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秒。

建国以后黄河发生的几次典型洪水:

1954年8月,花园口实测洪峰流量15000立方米/秒;

1956年7月,花园口实测洪峰流量22300立方米/秒;

1977年7月,潼关站实测洪峰流量13600立方米/秒;

1981年9月,兰州站实测洪峰流量5600立方米/秒(还原值7090立方米/秒);

1982年8月,花园口实测洪峰流量15300立方米/秒。

泥沙。

黄河是世界著名的多泥沙河流,其泥沙的主要特点有三个:

一是水少沙多,黄河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吨,平均含沙量35公斤/立方米,水量不及长江的1/20,泥沙量为长江的3倍;

二是水沙异源,径流主要来自上游,而泥沙主要来自下游,上游来水量占54%,泥沙占8%,中游来水量占42.5%,泥沙占92%;

三是时间分布不均,水沙年际变化主要表现在年沙量的变幅大于年水量变幅,年内分配不均主要表现在汛期输沙量占全年的60—80%,而汛期又主要集中在几次洪水过程中。

黄河多年平均输水量16亿吨,有4亿吨左右淤积在下游河道内,河床平均每年抬高3—5厘米,有的年份高达10厘米左右;

有8亿吨左右淤积在利津以下的河口三角洲和滨海地区,平均每年填海造地约23平方公里;

其余4亿吨被输入深海。

泥沙问题是黄河的症结,是黄河复杂难治的主要原因。

从2002年开始,黄河每年主汛前利用小浪底、三门峡、万家寨等水库进行调水调沙,对冲刷下游河道,减缓河床抬高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水资源。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580亿立方米。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黄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自1972年至1998年,黄河有21年出现断流,最严重的1997年,山东利津站全年断流13次,330天无水入海,断流起点曾溯延至开封柳园口附近。

2006年8月1日正式实施的国务院《黄河水量统一调度条例》,对黄河580亿立方米水量进行了初始水权分配,其中流域内山东70亿立方米、内蒙古58.6亿立方米、四川0.4亿立方米、青海14.1亿立方米、甘肃30.4亿立方米、宁夏40亿立方米、山西43.1亿立方米、陕西38亿立方米、河南55.4亿立方米,流域外的河北和天津20亿立方米,剩余210亿立方米用于河道内输沙等生态用水。

水力资源。

黄河河川径流不多,但比降陡,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干支流水能理论蕴藏量4051万千瓦,可开发建设1万千瓦以上水电站104座,总装机容量3344万千瓦,年发电量1239亿度。

五、水旱灾害

由于黄河“善淤、善决、善徙”,黄河下游及受影响的地区水灾频繁,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间有1590多次决溢,每次都要淹没大量农田、房屋,许多人在洪水中丧生。

755年黄河决口于河北沧县、河间一带,淹死100多万人。

1410年8月,洪水冲入开封城,4万多户受灾,46.6万公顷农田受淹。

1761年8月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发生大洪水,洪水淹没河南、山东、安徽3省共28个州县,尤其是偃师、巩县、沁阳、修武、武陟县城也进水或灌水。

1843年河决中牟,河南、安徽两县40余州县受灾。

1933年,黄河淹及当时的河南、河北、山东、江苏4省30县,受灾面积6592平方公里,受灾人口273万人,死亡12700人。

1938年国民党政府在花园口人为掘堤使淮河流域44县受灾,391万人外逃,89.3万人死亡。

黄河下游凌汛早有发生,有文献记载的为公元前168年。

在1875年至1955年的81年中,凌汛决溢的有29年。

1955年1月29日,山东利津五庄决口淹没耕地5.9万公顷,受灾人口17.7万人,死亡80人。

黄河上游的兰州河段、宁夏河段、内蒙古河段及黄河中游的渭河下游也有洪水灾害,1946年宁夏河段因洪灾淹没农田1.33万公顷。

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频繁而又严重。

公元前1766年至1945年的3711年中有大旱成灾记载的达1070年。

1628~1641年,黄河流域发生3次连年大旱,“民饥死者十之八九”。

1877年至1879年,晋、冀、鲁、豫4省连续3年大旱,死亡人数达1300万人。

近50多年,中、上游黄土高原区,平均每年成灾面积在80万公顷以上。

六、治理开发

建国以后,黄河治理方略大体经历了“宽河固堤”、“蓄水拦沙”和“上拦下排、两岸分滞”三个阶段,在干支流修建了一大批水库、堤防、灌区以及水土保持等水利工程,取得了显著的兴利除害效益。

防洪方面。

对下游河道堤防进行了3次全面加高培厚,并开展了放淤固堤和河道整治工作,干流上修建了三门峡、万家寨、小浪底水利枢纽,支流上修建了伊河陆浑和洛河故县水库,开辟了北金堤滞洪区和东平湖滞洪水库,初步形成了“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防洪工程体系,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千年一遇。

水土保持。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面积已初步治理15.4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35%,其中兴建基本农田517万公顷,营造水保林788万公顷,种草235万公顷,建成淤地坝10万多座。

特别是在重点治理区,进行了一大批小流域综合治理,使其治理工程度达到70%以上,已成为当地农林牧副业的主要生产基地。

灌溉供水。

目前流域内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3000多座,引水工程4500处,提水工程2.9万处以及其它引黄灌溉、供水设施。

黄河流域及下游沿黄地区灌溉面积达到700多万公顷,每年为工业和城乡供水30多亿立方米,为两岸工业基地及大中城市提供了宝贵的水源。

水电开发。

在黄河干流上建成了龙羊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大峡、青铜峡、三盛公、天桥、三门峡、万家寨、小浪底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装机容量达到90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达到335亿度,接近黄河干流可开发水电装机总量的30%。

七、治理规划

1997年修订的《黄河治理开发规划纲要》,提出黄河综合治理、开发、利用的主要任务是:

提高下游防洪能力,治理上中游水土流失,减轻下游河道淤积,开发干流梯级水电,统筹安排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加强水源和环境保护。

(2.8)畛河

畛河是直接入黄小支流,发源于新安二峪,在新安西沃汇入黄河,全长24公里,流域面积148平方公里。

(2.9)大峪河

(2.10)小浪底水库

小浪底水库坝址位于孟津县小浪底镇,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防洪库容40.5亿立方米,坝顶高程281米,正常蓄水位275米,坝顶长1667米,最大坝高154米,坝型为粘土斜心墙堆石坝,电站装机6台180万千瓦。

1991年9月前期准备工程开工,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2001年12月主体工程完工,工程总投资350亿元,移民人数20万人。

主要效益为:

防洪——下游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

防凌——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威胁;

减淤——水库调沙库容75.5亿立方米,可保证黄河下游河床20年不淤积;

供水——每年可增加20亿立方米供水量;

发电——装机6台18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51亿度。

西霞院反调节水库是小浪底水利枢纽的配套工程,坝址位于小浪底大坝下游16公里处的黄河干流上,开发任务以反调节为主,结合发电,兼顾灌溉、供水等综合利用。

西霞院水库大坝长3122米,其中砼坝段长513米,左岸沙砾石段长1725.5米,右岸沙砾石段长883.5米,是目前黄河上最长的大坝。

水库坝顶高程138.2米,正常蓄水水位134米,汛期限制水位131米,水库总库容1.62亿立方米,电站装机4台容量14万千瓦,工程概算总投资21.97亿元。

西霞院水库前期准备工程2003年1月开工,主体工程2004年1月10日开工,2006年11月6日实现截流,计划2007年汛前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08年6月底全部建成。

西霞院水库建成后,将大大改善黄河下游供水条件,可以在下游发展灌溉面积113.8万亩,每年向附近城镇供水1亿立方米,每年平均发电量5.83亿度。

(2.11)蟒河

(2.11.1)南蟒河

(2.11.2)白墙水库

(2.12)伊洛河

伊洛河指伊河、洛河两条河流。

洛河是黄河十大支流之一,是黄河三门峡以下最大支流,伊河是洛河第一大支流。

由于伊河流域面积占洛河的三分这一,远远超过其它支流,又相对自成一个流域和水系,故习惯上常把伊河、洛河两条河流并称伊洛河。

1、流域概述

1.1 基本情况

洛河发源于陕西省蓝田县木岔沟,流经陕西省洛南县和河南省卢氏县、洛宁县、宜阳县、洛阳市区、偃师市、巩义市,在巩义市神堤村注入黄河,干流全长446.9公里(陕西境内111.4公里,河南境内335.5公里),流域面积18881平方公里(陕西境内3159平方公里,河南境内1572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7.6亿立方米(陕西境内7.2亿立方米,河南境内30.4亿立方米),白马寺站多年平均流量69.1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含沙量8.4公斤/立方米。

伊河是洛河第一大支流,发源于河南省栾川县陶湾乡的闷敦岭,流径嵩县、伊川、洛阳市区、偃师市,在偃师市顾县镇杨村注入洛河,干流全长264.8公里,流域面积602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12.96亿立方米,龙门站多年平均流量38.2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含沙量3.6公斤/立方米。

洛河在洛阳境内全长195公里,流域面积11198.8平方公里(含伊河),多年平均产生径流量20.17亿立方米(含伊河)。

1.2 水系组成

根据自然地形、河床形态、行洪情况,以及多年来水利专业工作者的习惯划分法,洛河、伊河干流划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河段,各河段的长度及流域面积详见表1-2-1、表1-2-2。

洛 河 分 段 表

表1-2-1  

河段

区间范围

河道长度(公里)

流域面积(平方公里)

区间

累计

上游

河源—洛宁县长水

252

6244

中游

长水—偃师市杨村

159.6

411.6

5827

12071

下游

杨村—入黄河口

35.3

446.9

781

12852

注:

流域面积不含伊河流域。

伊 河 分 段 表

表1-2-2

河源—嵩县陆浑

169.5

3492

陆浑—洛阳龙门

54.4

223.9

1826

5318

龙门—偃师杨村

40.9

264.8

711

6029

洛河有支流300多条,长度在3公里以上的有272条,其中陕西境内108条,河南境内164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9条,其中陕西境内15条,河南境内24条,详见表1-2-3。

伊河支流长度在3公里以上的有83条,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0条,详见表1-2-4。

洛河水系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情况表

表1-2-3

序号

支流名称

发源地点

流经县市区

汇流地点

(县乡村)

干流长度

(公里)

流域面积

(平方公里)

1

蒿坪河

(石头峪)

陕西省华县金堆镇五里场与张家院间

陕西省华县、洛南县

洛南县保安村西

36(其中华县7)

195.64(含华县内68.44)

2

文峪河

华县金堆镇西北

华县、洛南县

洛南县眉底

54.5(含华县22.5)

223.34含华县104.94

3

西麻坪河

华县金堆镇肉架子

洛南县尖角

45(含华县6.75)

235.85(含华县51.75)

4

石门河

洛南县龙山道沟

洛南

尖角

23.9

353.6

5

石坡河

洛南县驾鹿乡火龙关

梁头原王村

56.2

662.0

6

周湾河

驾鹿乡三道沟

石坡

33.6

117.1

7

桑坪河

秦岭八套老山

桑坪南入石坡河

35.1

183.0

8

西峪河

陈耳乡大王西峪

黄枰乡后城

40.8

161.0

9

龙河

庙台乡寺河

罗家嘴

25.8

136.0

10

县河

马河乡蟒岭

城关碾子沟口

31.4

154.0

11

西沙河

油泉乡分水岭

庙坪村

26.5

123.5

12

中沙河

蟒岭老君峪沙岭槽

沙底河村

35.5

157.9

13

东沙河

丹凤县炉道乡碾子沟

庙弯乡土家嘴

41.2

335.0

14

姬家河

古城马连滩卧牛石

寺坡河村东砂

133.9

15

兰草河

河南省卢氏到三道村

卢氏、洛南

兰草河口

27

130

16

木桐河

灵宝县冠云山

灵宝、卢氏

卢氏河口子

31

154

17

官坡河

卢氏县石圪塔

卢氏

卢氏小河口

26

132

18

沙河

卢氏下坪村

178

19

卢氏县包头寨

卢氏涧西

124

20

范里河

卢氏县三不管圪塔

卢氏范里

22

128

21

寻峪河

卢氏县石大山

卢氏、洛宁

洛宁寻峪

30

266

崇阳沟

洛宁县全宝山

洛宁

洛宁齐上

23

102

大铁沟

陕县摩云岭

陕县、洛宁

洛宁桥河

28

163

24

还峪

洛宁下竹园

110

25

底张涧

洛宁县通天沟

洛宁磨头

127

陈吴涧

洛宁县青同坪

洛宁寨子

117

龙窝涧

洛宁县花山东

洛宁、宜阳

宜阳寺上

106

渡洋河

陕县、洛宁、宜阳

洛宁温庄

52

427

29

连昌河

陕县马头山

陕县、宜阳

宜阳三乡

54

410

韩城河

渑池县白阜

渑池、宜阳

宜阳韩城

43

263

焦涧河

宜阳县方宝寨山

宜阳

宜阳连庄

27.5

107

32

汪洋河

渑池县西果园

宜阳鱼泉

37

181

33

陈宅河

宜阳县立顶山

宜阳陈宅

121

34

水兑河

渑池县曹家庄

宜阳水兑

165

35

甘水河

宜阳县铁炉

宜阳、伊川

宜阳小作

116

36

涧河

陕县观音堂

陕县、渑池、义马、新安、洛阳市

洛阳瞿家屯

104

1430

廛河

孟津县古县

孟津、洛阳市

洛阳东关

180

38

伊河

栾川县闷敦岭

栾川、嵩县、伊川、洛阳

郊区、偃师、巩县

偃师县杨村

265

39

坞罗河

巩县五指岭

巩县

巩县北石村

30.9

120

伊河水系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情况表

表1-2-4

流经县市

(区)

栾川北沟

栾川县西庄沟

栾川

栾川镇

139

洪洛河

栾川县路龙湾

黄石砭

160

小河

栾川县界岭

沟鱼

44

603

明白河

栾川县牧虎岭

栾川、嵩县

嵩县前河

55

352

大章河

嵩县鹰嘴沟

嵩县

水牛沟

德亭河

嵩县王莽寨

山峡

276

焦家川

嵩县大楼怀

陆浑村

147

顺阳河

宜阳县邓庄

伊川鸣皋

白降河

登封市黄龙洞山

登封、伊川

伊川王庄

56

380

浏涧河

偃师市香楼寨

偃师

顾县

44.5

253

1.3 地形地貌

伊洛河流域地势总体是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海拔高度自草链岭的2645米降至入黄河口的101.4米。

由于山脉的分割,形成了中山、低山、丘陵、河谷、平川和盆地等多种自然地貌和东西向管状地形。

在总面积中,山地9890平方公里,占52.4%;

丘陵7488平方公里,占39.7%;

平原1503平方公里,占7.9%,故称“五山四岭一分川”。

伊洛河流域山脉属秦岭向东延伸余脉,整个山势向东展开,北有小秦岭、崤山,南有伏牛山,东有嵩山,中有熊耳山。

石质丘岭主要分布于伊川东北部,岩石裸露,冲沟发育,水蚀严重。

黄土丘岭分布于渑池、新安、孟津、偃师、巩义北部,伊河陆浑以下谷地两侧和偃师南部,大部分已辟为耕地,林木稀少,水土流失严重。

黄土原主要分布在洛宁、宜阳、洛河谷地两侧和渑池盆地涧河两侧,土厚原平,宜种粮棉,但地下水埋藏深,水量小。

河谷平原呈串珠式分布于伊、洛、涧河两侧,是工矿企业和城镇最集中的地方,也是主要产粮区。

1.4 气象水文

伊洛河流域属暖温带山地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伊洛河谷地和附近丘岭年均气温在12—15℃之间,最冷1月份在0℃左右,最热7月份在25—27℃之间,山区气温垂直变化明显。

区内年降水在500—1100毫米之间,年降水量随地形高度增加而递增,山地为多雨区,河谷及附近丘岭为少雨区,降水时间分布不均,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50%以上,年最多降水量为年最少降水量的2.4—3倍。

洛河多年平均径流量37.6亿立方米,黑石关站多年平均径流量35.17亿立方米,大部分水量来自上游山区,伊河陆浑水库以上集水面积占伊河的58%,径流量占71%;

洛河长水以上集水面积占洛河(不含伊河)的52%,径流量占65%。

洛河以北黄土丘陵地区植被少、降雨少、产流少,白马寺以下地区为伊洛河流域径流最少的区域。

伊洛河流域洪水由暴雨产生,具有涨落陡、洪峰高、历时短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